学术争鸣与理论创新:—评《农户经济》的学术流派

来源 :中国农村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jiushishashou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农村进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终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是迄今为止中国农村最具实质意义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使农户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从根本上再造了农业的微观组织结构,这既是我国农业微观经济组织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也是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次飞跃”。时至今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实现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就必须对农业微观经济组织进行再创新。再创新的目标,就是在巩固农户家庭在我国农业微观组织中主 体地位的
为了深入研究京郊农民择业意愿与行为,制定和完善京郊劳动力转移的配套政策,合理推进京郊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我们于2000年3-4月份对北京市昌平县东小口镇的劳动力人口的择业意愿及行为做了调查研究。调查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抽样采用的是1999年镇政府劳动力登记表,调查对象为15-54岁的具有本地常住户口的劳动力人员,样本量为400人(其中男女各200人),占全镇常住户口劳动力2602人的15.4%。
2000年8月4日-17日,农业部组团赴美国的华盛顿特区和马里兰,密歇根,伊利诺伊,密苏里,加利福尼亚等州考察有关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科研方面的企业,行业协会及政府机构,从微观基础,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3个层面上了解美国农业情况,代表团得到的突出感觉是:美国之所以有领先于世界的现代化农业,得益于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