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发疹性胶原瘤伴太田痣一例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30岁.面部起无症状性丘疹、结节4年.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额部出现一丘疹,似花生米大小,正常皮色.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组织病理示真皮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其他文献
患者女,36岁.2006年8月发现右乳外上象限一2 cm×3 cm肿块,12月25日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至低分化),侵及脂肪组织;(右乳胸肌内)淋巴结见癌组织(7/7);
期刊
除湿止痒软膏是四川同人泰药业有限公司国内独家生产,四川上善医药营销有限公司总经销的纯中药外用制剂,具有安全、速效的特点,适用于多种皮肤病,如湿疹(包括婴幼儿湿疹)、皮炎等皮肤病。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促进皮肤科事业的发展,四川上善医药营销有限公司与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除湿止痒软膏临床应用有奖征文”活动,内容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肤组织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低血清培养基,消化-贴壁-传代法体外培养、鉴定小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mdMSC),并与体外分离培养的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于transwell小室培养体系中共培养,样本碱水解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第4、8天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和TGF-β1的变化.结果 共培养第8天,经mdMSC 2.5×10~4和mdMSC 1×10~4处理的正常人皮肤
赛多孢子菌病(scedosporiosis)是由赛多孢子菌属(Seedosponum spp.)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引起人类感染的赛多孢子菌主要是尖端赛多孢子菌(Scedosporium apiospermum)(有性期为波氏假性阿利什霉,Pseudallescheria boydii)和多育赛多孢子菌(S.prolificans)。
期刊
皮肤病不但给患者带来躯体痛苦,而且还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因此,治疗患者躯体疾患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采用心理健康问卷对门诊皮肤病患者进行调查,以期为临床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学分析和治疗提供依据。
期刊
患者女,19岁.全身反复发作进行性溃疡伴发热1年.皮损初起为紫红色斑丘疹,迅速破溃形成溃疡,伴剧烈疼痛.皮损渐发展至躯干、四肢,伴间歇性高热.皮肤组织病理示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层结节状中至大异形淋巴样细胞浸润,伴局灶性亲表皮生长.浸润细胞免疫组化标记CD3、CD8、T细胞细胞内抗原、T细胞受体β均阳性.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提示T细胞克隆性增生,确诊为皮肤原发性侵袭性亲表皮CD8阳性细胞毒T细胞淋巴瘤.
目的 分析登革热皮疹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方法 对2007年8-10月本院收治的126例登革热住院患者中伴发皮疹的87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登革热患者69.0%(87/126)出现皮疹,出疹时间在发热后1~11大,59.7%(52/87)于发热后3~7天出疹,67.8%(59/87)出疹无明显顺序.43.7%(38/87)为躯干合并四肢出疹,34.5%(30/87)为四肢出疹.皮疹为斑疹者占14.
期刊
2002年9月至2007年10月,我科采用经腋部小切口微创法治疗腋臭患者362例,疗效满意,现将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
期刊
患者女,54岁,因鼻部鳞屑性红斑9年余就诊.患者9年前无明显诱因鼻尖部出现一个绿豆大小的鳞屑性红斑,微痒,日晒后加重,逐渐扩大,躯干四肢未见类似皮疹.4年前皮疹扩大至鸡蛋大小,剥离表面鳞屑可见浅表性凹陷(图1),且左侧耳垂、双上肢出现类似皮损,在当地医院就诊,先后以脂溢性皮炎、盘状红斑狼疮、酒渣鼻给予醋酸氟轻松软膏、硫磺软膏等治疗,双上肢皮损消失,但鼻部和左侧耳部皮疹未见明显消退。
期刊
患者男,13岁.因左眼旁皮肤出现白斑,渐扩大,于2007年5月15日来院就诊.患者自1年前开始左眼内侧皮肤出现白斑,未治疗,后渐扩大.发病前局部无外伤、炎症及用药史.既往史及家族史:患者平素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