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黛玉进贾府》中各式人物的出场顺序先后适宜,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动静结合,虚实并用,欲扬先抑,欲赞还讽,似贬实褒,细细品味,可谓匠心独运,各尽其妙,摇曳多姿,凸显出曹雪芹惊人的艺术才华和创作思维。对此,本文分析探讨了《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出场的设计艺术,以期能进一步探究曹雪芹的创作思路,感悟中国经典文学之美。
关键词:《林黛玉进贾府》 人物出场 设计艺术
《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一篇课文,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主要围绕“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林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细致传神地描写了贾府这一“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的格式布局和富贵豪华的生活,以及贾府中贾母、贾宝玉、王熙凤等主要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林黛玉进贾府》中各式人物的出场设计极具匠心,构思精巧,曹雪芹以变化多姿的笔法将他们描绘得栩栩如生,异彩纷呈,让读者仿佛能看清书中人物一般。
一、贾母与贾赦、贾政的出场——先后适宜,主次分明,虚实相映
贾母、贾赦和贾政是贾府中的关键人物,他们在家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贾府的大家长、掌权者,也是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首要拜见的人物。但是,对于贾母、贾赦和贾政三位关键人物的出场设计,曹雪芹采用了虚实相映的手法。贾母作为荣国府的“活佛”“老祖宗”“宝塔尖儿”,她的第一出场就引出了泼墨式的群体描绘,展示了贾府庞大、富贵、奢华的一面。从血缘关系上来说,林黛玉幼年丧母,贾母晚年丧女,心系一人的祖孙两人最先见面,这是人之常情。因此,林黛玉刚进贾府,首先见到的就是“由两个人搀着的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此人便是来接见宝贝外孙女的外祖母——贾母。两人搂抱痛哭一阵之后,经贾母指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等各式人物一一登场。这样一来,贾府中人际关系明了,主次分明,同时从人物的出场顺序也反映出贾母在贾府至高无上的权威。
对于贾赦、贾政的出场,曹雪芹避实就虚,没有直接实写,而是以虚写为主。按照贾赦、贾政两人的身份地位,他们是作为外甥女林黛玉刚到贾府时必须首要拜见的人物,然而曹雪芹却安排林黛玉与两位至亲舅父未能见面。邢夫人带着林黛玉去拜见大舅父贾赦,虽然贾赦在家,但以“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伤心,暂且不忍相见”为托词避不见面。林黛玉辞别邢夫人,前往二舅父贾政所居之地时,却被告知贾政戒斋外出,无法与之见面。笔者不禁细思,曹雪芹没有安排林黛玉与贾赦、贾政见面是有何用意呢?从正常的写作思维来分析,若林黛玉与两位舅舅见面,势必要彼此问候、寒暄一番。这样一来,寒暄之语会使文字枯燥乏味,同时行文也会显得结构重复、拖沓,不够干净利落。因此,曹雪芹对于贾赦、贾政两位人物不出场的设计,既做到了理之所必见,又避免了实见时描述的困难,同时淋漓尽致地显示了贾赦、贾政这两个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思及此处,笔者不得不佩服曹雪芹文章构思的巧妙和得天独厚的文学天赋。
二、贾式三姐妹与王熙凤的出场——先声夺人,详略得当,动静结合
在描写贾式三姐妹和王熙凤的出场时,曹雪芹的写法做到了详略得当,动静结合。贾氏三姐妹出场时,曹雪芹只描述了三人大致的相貌,然后直接借由贾母之口进行引荐,并且三姐妹在与林黛玉的初次见面过程中,除了相互厮认过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言语,然后三人只是恭恭敬敬地侍坐在贾母身边,可谓“只见其形,不闻其声”。
而王熙凤的出场则恰恰相反,她是被众人簇拥着边笑边上场的,可谓是众星捧月而来,她的一声笑语:“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此时还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与此同时,曹雪芹对王熙凤的形貌和言语着墨较多:“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缂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曹雪芹以铺陈的手法,将珠光宝气集其一身,既显示了王熙凤的雍容华贵,又暗示了王熙凤的泼辣风骚和贪婪俗气。凤姐的出场,满屋子众人瞬间都成了陪衬,同时突显了王熙凤在贾府的特殊地位。
与贾氏三姐妹见到林黛玉时的默默无语不同,王熙凤见到林黛玉时,妙语连珠,十分热情,甚至是体贴入微。她先是携了林黛玉的手,细细打量一番后,夸赞林黛玉的美貌:“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她又紧接着说道:“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假意抹泪,痛惜黛玉母亲去世,待贾母一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王熙凤便立刻转移话题,对黛玉嘘寒问暖,各种关心,令人应接不暇,看似一心扑在林黛玉身上,实则处处在观察和体味贾母的好恶。由上可知,贾氏三姐妹和王熙凤的出场,一略写一详写,一静默一动态,一简朴一铺陈,一无声一有声,情绪变化之快,充分体现了王熙凤“察言观色、八面玲珑、左右逢源、阿谀奉承”的性格特征。
三、贾宝玉的出场——欲扬先抑,欲赞还讽,似贬实褒
对于贾宝玉这一灵魂人物的出场,曹雪芹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贾宝玉第一次登场,则以侧面勾勒为主,主要通过王夫人对黛玉的交底作了一番渲染,说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没日,一时疯疯傻傻”,叫黛玉不要亲近和理睬他。加之,黛玉幼时曾听母亲说过,这个表兄衔玉而生,异常顽劣,不爱读书,却最喜在内帏厮混,因外祖母的过于溺爱,至今无人能管。此时的贾宝玉在林黛玉眼里是个“惫懒人物”和“懵懂顽童”,同时也使贾宝玉叛逆、不追求功名利禄的性格初见端倪。
贾宝玉第二次登场,即宝黛初逢,曹雪芹以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为主。此时,黛玉眼中的宝玉是一个“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蹬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的年轻公子形象,以强烈的反差烘托出主人公的独特魅力,令人印象深刻。而贾宝玉正式见到林黛玉时那句“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这种似曾相识之感与林黛玉的内心不谋而合,两人心有灵犀,一见如故。在这里,曹雪芹采用了欲扬先抑、寓褒于贬的手法,封建家长将宝玉说得一无是处,一抑再抑,重重抑笔,反映出贾宝玉的所作所为与世俗格格不入,但凸显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的认同感,这为后来两人爱情的走向和发展做了铺垫。此外,《西江月》二词,正话反说,似嘲实赞,歌颂了宝玉不满现实、独立不羁、追求自由、藐视功名利禄的反封建思想的叛逆性格,也暗示了宝玉和黛玉的悲剧结局。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细读《林黛玉进贾府》不难发现,其人物的出场设计方式各所不同,有的人物先出场,有的人物后出场,有的人物浓墨重彩,有的人物一笔带过,有的人物先声夺人,有的人物静默无言,有的人物欲扬先抑,有的人物避实就虚,各式人物各具情态,各有性格,真可谓匠心独具,各尽其妙。
参考文献:
[1]张超.浓妆淡抹各相宜——《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林黛玉肖像描写比较谈[J].名作欣赏,1996,(3).
[2]廖志斌.浅谈《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出场的设计[J].职业圈,2007,(16).
[3]陈涛.三寸柔毫 鬼斧神工——浅析《林黛玉进贾府》人物描写的独到之处[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4]庞金殿.善用多种手法 拘定三魂六魄——浅析《林黛玉进贾府》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5]张祥辉.精雕细刻 形神俱显——浅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形象的塑造[J].衡水师专学报,2001,(2).
[6]张淑艳.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简析《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出场描写艺术[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作者系安徽省合肥市168中学高三文20班学生)
关键词:《林黛玉进贾府》 人物出场 设计艺术
《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一篇课文,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主要围绕“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林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细致传神地描写了贾府这一“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的格式布局和富贵豪华的生活,以及贾府中贾母、贾宝玉、王熙凤等主要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林黛玉进贾府》中各式人物的出场设计极具匠心,构思精巧,曹雪芹以变化多姿的笔法将他们描绘得栩栩如生,异彩纷呈,让读者仿佛能看清书中人物一般。
一、贾母与贾赦、贾政的出场——先后适宜,主次分明,虚实相映
贾母、贾赦和贾政是贾府中的关键人物,他们在家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贾府的大家长、掌权者,也是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首要拜见的人物。但是,对于贾母、贾赦和贾政三位关键人物的出场设计,曹雪芹采用了虚实相映的手法。贾母作为荣国府的“活佛”“老祖宗”“宝塔尖儿”,她的第一出场就引出了泼墨式的群体描绘,展示了贾府庞大、富贵、奢华的一面。从血缘关系上来说,林黛玉幼年丧母,贾母晚年丧女,心系一人的祖孙两人最先见面,这是人之常情。因此,林黛玉刚进贾府,首先见到的就是“由两个人搀着的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此人便是来接见宝贝外孙女的外祖母——贾母。两人搂抱痛哭一阵之后,经贾母指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等各式人物一一登场。这样一来,贾府中人际关系明了,主次分明,同时从人物的出场顺序也反映出贾母在贾府至高无上的权威。
对于贾赦、贾政的出场,曹雪芹避实就虚,没有直接实写,而是以虚写为主。按照贾赦、贾政两人的身份地位,他们是作为外甥女林黛玉刚到贾府时必须首要拜见的人物,然而曹雪芹却安排林黛玉与两位至亲舅父未能见面。邢夫人带着林黛玉去拜见大舅父贾赦,虽然贾赦在家,但以“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伤心,暂且不忍相见”为托词避不见面。林黛玉辞别邢夫人,前往二舅父贾政所居之地时,却被告知贾政戒斋外出,无法与之见面。笔者不禁细思,曹雪芹没有安排林黛玉与贾赦、贾政见面是有何用意呢?从正常的写作思维来分析,若林黛玉与两位舅舅见面,势必要彼此问候、寒暄一番。这样一来,寒暄之语会使文字枯燥乏味,同时行文也会显得结构重复、拖沓,不够干净利落。因此,曹雪芹对于贾赦、贾政两位人物不出场的设计,既做到了理之所必见,又避免了实见时描述的困难,同时淋漓尽致地显示了贾赦、贾政这两个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思及此处,笔者不得不佩服曹雪芹文章构思的巧妙和得天独厚的文学天赋。
二、贾式三姐妹与王熙凤的出场——先声夺人,详略得当,动静结合
在描写贾式三姐妹和王熙凤的出场时,曹雪芹的写法做到了详略得当,动静结合。贾氏三姐妹出场时,曹雪芹只描述了三人大致的相貌,然后直接借由贾母之口进行引荐,并且三姐妹在与林黛玉的初次见面过程中,除了相互厮认过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言语,然后三人只是恭恭敬敬地侍坐在贾母身边,可谓“只见其形,不闻其声”。
而王熙凤的出场则恰恰相反,她是被众人簇拥着边笑边上场的,可谓是众星捧月而来,她的一声笑语:“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此时还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与此同时,曹雪芹对王熙凤的形貌和言语着墨较多:“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缂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曹雪芹以铺陈的手法,将珠光宝气集其一身,既显示了王熙凤的雍容华贵,又暗示了王熙凤的泼辣风骚和贪婪俗气。凤姐的出场,满屋子众人瞬间都成了陪衬,同时突显了王熙凤在贾府的特殊地位。
与贾氏三姐妹见到林黛玉时的默默无语不同,王熙凤见到林黛玉时,妙语连珠,十分热情,甚至是体贴入微。她先是携了林黛玉的手,细细打量一番后,夸赞林黛玉的美貌:“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她又紧接着说道:“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假意抹泪,痛惜黛玉母亲去世,待贾母一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王熙凤便立刻转移话题,对黛玉嘘寒问暖,各种关心,令人应接不暇,看似一心扑在林黛玉身上,实则处处在观察和体味贾母的好恶。由上可知,贾氏三姐妹和王熙凤的出场,一略写一详写,一静默一动态,一简朴一铺陈,一无声一有声,情绪变化之快,充分体现了王熙凤“察言观色、八面玲珑、左右逢源、阿谀奉承”的性格特征。
三、贾宝玉的出场——欲扬先抑,欲赞还讽,似贬实褒
对于贾宝玉这一灵魂人物的出场,曹雪芹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贾宝玉第一次登场,则以侧面勾勒为主,主要通过王夫人对黛玉的交底作了一番渲染,说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没日,一时疯疯傻傻”,叫黛玉不要亲近和理睬他。加之,黛玉幼时曾听母亲说过,这个表兄衔玉而生,异常顽劣,不爱读书,却最喜在内帏厮混,因外祖母的过于溺爱,至今无人能管。此时的贾宝玉在林黛玉眼里是个“惫懒人物”和“懵懂顽童”,同时也使贾宝玉叛逆、不追求功名利禄的性格初见端倪。
贾宝玉第二次登场,即宝黛初逢,曹雪芹以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为主。此时,黛玉眼中的宝玉是一个“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蹬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的年轻公子形象,以强烈的反差烘托出主人公的独特魅力,令人印象深刻。而贾宝玉正式见到林黛玉时那句“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这种似曾相识之感与林黛玉的内心不谋而合,两人心有灵犀,一见如故。在这里,曹雪芹采用了欲扬先抑、寓褒于贬的手法,封建家长将宝玉说得一无是处,一抑再抑,重重抑笔,反映出贾宝玉的所作所为与世俗格格不入,但凸显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的认同感,这为后来两人爱情的走向和发展做了铺垫。此外,《西江月》二词,正话反说,似嘲实赞,歌颂了宝玉不满现实、独立不羁、追求自由、藐视功名利禄的反封建思想的叛逆性格,也暗示了宝玉和黛玉的悲剧结局。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细读《林黛玉进贾府》不难发现,其人物的出场设计方式各所不同,有的人物先出场,有的人物后出场,有的人物浓墨重彩,有的人物一笔带过,有的人物先声夺人,有的人物静默无言,有的人物欲扬先抑,有的人物避实就虚,各式人物各具情态,各有性格,真可谓匠心独具,各尽其妙。
参考文献:
[1]张超.浓妆淡抹各相宜——《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林黛玉肖像描写比较谈[J].名作欣赏,1996,(3).
[2]廖志斌.浅谈《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出场的设计[J].职业圈,2007,(16).
[3]陈涛.三寸柔毫 鬼斧神工——浅析《林黛玉进贾府》人物描写的独到之处[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4]庞金殿.善用多种手法 拘定三魂六魄——浅析《林黛玉进贾府》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5]张祥辉.精雕细刻 形神俱显——浅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形象的塑造[J].衡水师专学报,2001,(2).
[6]张淑艳.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简析《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出场描写艺术[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作者系安徽省合肥市168中学高三文20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