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10kV配网线损及降损措施

来源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win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之后,使得农村的供电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但线路损耗方面的问题依旧存在。文章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线损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期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关键词:农网;线损;减损;原因
  中图分类号:TM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7-0106-01
  线损率是评价供电公司设备及经营管理水平的有力参考依据,也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经分析可知配电线损在整个线损中占到了40%。虽然我地的电网改造进行的比较彻底,但线损现象依旧存在。文章首先对某个配电网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1 配电网现状分析
  某供电区域的配电线路总线长为126 km,其中主干线是17 km,分支线长为109 km,导线为截面35 mm2的钢芯铝绞线。线路连接的配电变压器有84台,总容量是3 940 kVA,其中公用变压器37台,专用是47台,容量分别为1 520 kVA和2 420 kVA,用电高峰期的最大负荷是1 118 kW。根据近期分析可知前一季度供电总量是66万kW·h,线损电量是38万kW·h,线损率高达57%。
  2 线损的原因
  ①结构不合理。虽然一期、二期电网改造已经得到了落实,使得农村电网的面貌有了全新的改变。但其中依旧存在一些未经改造的低压台区,由于使用的时间比较长,导致部分设备破旧、老化。在夏季炎热时期,农村居民的大功率设备比如空调、电扇等开启之后,会造成变压器、导线、绝缘子等设施因超符合而烧毁。旧的电网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需求。供电所在处理问题时只能东拼西凑,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也是农村夏季频繁停电的原因所在。
  ②负荷分布不合理。由于农村电网用电时段比较集中,变压器的容量设置成最大,但在春节或是夏季等较为集中的时间段内,电网线路也趋向于满载。经分析可知,该阶段每月的线损量高达1.5~2.7万kW·h左右。在其余阶段,居民用电量较小,线路几乎处于空载状态。特别是在农业排灌用电较多的区域,变压器及其他排灌设施长期处于满载或是空载状态,使得负荷分布极为不合理。
  ③无功补偿不合理。电力系统中无功容量不足,会导致电流增大,电压降低,增加线路损耗。在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时,由于分散性无功补偿费用较高,因此应用不多。但由于农村居民大功率的设备较多,对无功补偿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导致电网功率因数下降,无功功率消耗增加。此外由于农忙时期,功率因数一般无法达到要求,无功补偿设备也比较少,导致电压较低,线损较高。
  ④不明线损。经计算分析,得出该区域的综合线损率是57%,不明线损电量占到了总供电量的32%,其中低压不明损失占到了低压供电量的47%,占到了总供电量的28%,10kV高压配网占到了总供电量的4%。
  3 加强农网线损管理的措施
  ①合理规划电网。要对电网进行及时的改造,这是解决农村电网配电设备不合理布局的根本措施。供电企业要牢牢的抓住新农村电气改造或出现其他供电故障的时候,及时进行电网的重新规划,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在低台压区进行改造。要对每条线路影响线损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在进行改造时有所侧重,针对主要矛盾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对电网线路线径较小的主干线、分支线等可以采用更换电线的方式。通过整体上合理规划以及优化,在提高供电质量,保障电力运行稳定的同时,实现降损的目标。
  ②强化无功补偿。农村电网改造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供电质量,最大程度的降低综合线损率。在对无功补偿进行强化时,可以采用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方式。一般在农村配电网中,公用变压器没有低压补偿,导致出现大量无功补偿缺口。电网改造时,我们可以在架空线路的杆塔上,安装一个10 kV户外并联电容器,从而有效的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
  ③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电压器容量较小会造成负荷运行,容量太大则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重新对变压器的容量进行选择。特别是由于农村电网用电时段比较集中,或满载或空载,使得配电线路的固定损耗量较大。我们可以采用安装临时变压器,或采用并列变压器运行的方式。采用并列变压器运行方式,可以在春节或是夏季用电时段较为集中的时候采用并列的,在其余阶段则可以采用单台运行的方式。不仅能有效的解决变压器满载或空载现象,还能有效的降低线路损耗。但应该注意一点,在采用并列变压器运行之前,应该对技术经济全面考虑,以便提高投资效益。
  ④引进先进的计量装置。在对电网进行改造的时候,要及时的对老化、损害的计量装置进行更换。由于农村电网中装置的老式的计算装置存在误差大、敏感度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线损居高不下。因此,要将运行状态不好的计量装置进行更换。同时要对更换过的计量装置加强管理,提高处理异常情况的速度。同时还应加强现场检查管理的力度,定期进行套测,对出现误差大、接线错误或是表烧等问题有效解决。
  ⑤强化供电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其一,建立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加强供电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将供电线路分片、分区管理,落实责任到人政策,并及时的对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考核。同时也可以有效利用营销管理制度,使线损管理与经济利益挂钩。在考核的时候,一定注意充分考虑线路所在位置的地理环境、设施状态等因素,根据差异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其二,建立完善的检查机制。不断加强稽查力度,尤其是对供电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检查力度。发现违规操作人员要及时进行阻止或实施相关的惩罚措施,以便使得工作人员操作规范化。供电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区域内的设备等进行不定时抽检,促使相关管理人员落实定期检查、维修会更换设备等工作。并建立巡回检查小组,加强对线路以及计量装置进行检修和更换。除此之外还要对农村用户的电表以及集装表箱进行定时的检查和检修。
  ⑥加强管理人员培训。要不断的加强管理人员,特别是农村电工专业技能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组织专业的培训,加强管理人员在电力知识、安全知识、技能、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的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树立安全作业的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我们也可以建立专门的组织培训部门,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可以将电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类,并适当拉开工资档次,有效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自觉加强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学习。
  4 结 语
  总之,随着电力工程的继续开展,通过对电力结构的改造,强化无功补偿,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应用先进的计量装置和管理,强化供电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等措施有效的降低线损。电力工作人员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自身经验进行技术创新,有力促进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晓芳.农村10 kV配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J].青海电力,2005,(4):234-236.
  [2] 张秋杰.农网10 kV线损分析[J].宁夏电力,2009,(5):12-15.
  [3] 魏文.某农网10 kV配电线路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J].电力学报,2004,(2):29-31.
  [4] 郭志云.加强农网线损管理的措施.[J].企业家天地,2010,(12):68-69.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智能化改革,在智能电网中,其发电、输变电以及电能存储等各个组成部分都与传感、通信、数据处理、智能控制等进行紧密关联,形成完善的自动化
在对模糊车辆路径问题进行简单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决策者主观偏好值的概念,给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建立了具有模糊特征的车辆路径问题的模糊机会规划模型,提出了求解
计算机软件测试与保护技术是确保计算机软件质量的最关键办法。计算机软件测试是增强计算机软件质量的重点所在,同时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也是开发电脑软件中最关键的技术手段。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人们生活便捷的因素很大一部分源于生活的信息化。如今,人们的生活步入信息化时代,交通服务也在与时俱进。智能交通服务就是
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工程促进了国内的经济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新型产业,现代化的技术需要进一步深入的完善。基于此,对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作了简要的阐述,然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部门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所表达的设计标准状态的改变和修改。据此定义,设计变更仅包含由于设计工作本身的漏项、错误或其它原因而修改、补充原设计的技
富通小区16#楼是一座集商业、办公、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物,建筑面积为24630m^2,为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地下1层,地上28层,建筑物总高度为86.50m。其中,1-3层为商业网点,4层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在逐渐提高,生活及工作等很多方面都需要应用人工智能机械,因此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与
提高指数基金跟踪精度是指数基金管理的主要任务。本文在指数基金资产配置过程中引入积极管理策略,建立了提高指数基金跟踪精度的斯坦规则指数跟踪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应用斯
摘 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也随之发展起来,配网的应用逐渐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自动化的应用是配网发展的一次跨越,包括变电站自动化、管理自动化等内容,为供电运行提供了方便。文章将对配网的自动化应用进行分析,为县城的电网运行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县级;自动化应用;配网;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1-0109-02  科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