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趣味在哪里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h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迎来刚踏上初一的学生,第一节课上,我问了班里的学生他们以前对语文的学习态度和热情。令人吃惊的是,不少学生对语文的态度表示提不起兴趣甚至厌恶。原因有多种,有的是因为成绩一直不好,失去了信心;有的是觉得语文学习无非就是听读背默,没有新意;更有片面理解的,是认为语文课无非就是分段品句,索然无味。
  听到他们的各种理由,我一直在思考,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差?究竟是学生学习的方向丢失了?还是课堂上过于紧扣考试的方法指导?为了解开以上的疑惑,在接下来一年的工作中,我一直在围绕“语文的趣味”进行探索,并且不断实践,力求让我的学生再次爱上语文,同时解开那些对语文趣味失去感受的孩子的心结。
  一、语文的趣味重在课堂上感受
  (一)从朗读中感受“美之所在,趣之所至”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集中性,可以使事物在人的大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 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朗读课文,是课堂上容易实施,也最能吸引学生注意的。
  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地读出声,读出味道。首先教师得带头读,其次是营造一个适合朗读的环境,搭配适合课文情景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加快进入文章中的角色或者情景。学生开口读了,带感情读了,其实很多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关于“标点符号的作用”“作者的思想感情”,都能在开口朗读中发现答案,不需死记硬背。除了课内的文章,我还会鼓励我们班的学生,读诗歌,读美文,或者排演舞台剧。其实语文的表现形式和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能静能动。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加以引导,必能看到他们学习的信心,求学的欲望。
  (二)“放手教学”和“思维风暴”相结合
  在自己的语文课堂实践中,我尝试着采取“放手教学”和“思维风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我的语文教学。所谓的“放手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话语权和表现的机会,甚至在某些课上,我会让学生采取分组,组员分工的形式,推进课堂,甚至让课代表备课,给大家上一堂语文课,而我则在准备阶段给予指导,课堂上给予评分和意见。同时,教师可充当“思维风暴”的启发者和引导者。当然,发起头脑风暴前,学生需要一定的培训和准备,更重要的是老师应该给予更多的信任和期望,相信他们能做好,“较高的期望确实会影响能力较低的人,对他们来说老师的正面态度可能是一缕带来希望的清新空气。”学生得到鼓励,获得充分的话语权,他们能更多地讨论在其中,他们去思考,去品味,结合他们现阶段热爱表现,渴望得到别人肯定的心理,教师加上适当的引导,往往能激发起一场场对问题激烈的讨论,思维的碰撞。
  (三)课文解读与课外知识拓展相结合
  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就课本的一些课文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这也是课文的作用之一。透过课文去认识作者,透过课文去认识名著,作为教师的我们,适当引导,指导学生多读书,在读书中感受阅读的乐趣,语文的美妙。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短文两篇》的时候,我依旧采取这种发散思维的方式。但这次的主导人是我。鉴于《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两篇文章的篇幅较短易懂。我准备了一堂关于中国神话体的教学设计。通过介绍中国的神话,梳理两篇文章的前因后果,并且抽取一些较短的课外篇目,发散学生的思维。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除了能学懂课文,也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最后我在班级的图书阁放上有关这类的书目,学生借着兴趣,增加阅读量。以小见大,拓宽视野。学生会慢慢感受到,语文的世界其实并非他们眼中的狭小,仅仅局限于课本。其实语文和世间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本可以作为一座跳板,让学生跳得更远。
  二、语文的趣味重在生活中运用
  (一)在活动中发现语文
  语文教学,围绕着培养口头表达,写作能力、理解能力等几个方面展开。趣味,对于学生而言,其实就是他们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自然就能自寻乐趣。让他们运用学到的东西,他们才能明白语文的重要,同时,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只有让他们在运用中明白自己学习语文上仍有不足。这也是主动学和被学习的区别。作为教师,最应该作出改变的是我的教学方法和定位。每天语文课平均只有一个小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既能学习到必要的知识,又能提高到学习兴趣,除了要求的教学设计要精而趣之外,更应该将教学的范围扩展到他们的生活之中。我们的学校每个月都大大小小的活动充实着他们的课余生活,这正是我实施教学的机会。
  (二)在生活中与语文为伴
  学生在生活中,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他们会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其实不妨可以透过我们教师发掘出来,让学生议论其中,在思考中成长。在我所在的班级,我都会设置一个语文栏目,上面有我的专栏,我会一两个星期就更新一下,一些我对班上问题的看法,或者读后感。有的时候,全班和我会因为一篇文章,各自写感受进行讨论,不论对错,只求情真。下课后,总会有学生喜欢围在那里看大家的文章。
  学生在初中这个阶段对日常的事情有很多的看法,他们想表达,喜欢交流自己的看法,很多时候学生总是说自己的作文没有可写之材,没有感受。其实,只是他们没有发现身边之事,教师没有帮助他们发掘身边可思考之事罢了。语文教师围绕班级的问题,发掘有价值之处,让学生多思多写,这未尝不是一种充满趣味实在的语文教学方法。
  四、结语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作为教师的我们,不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者,更不是考试技巧的传授者。古语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学习语文的乐趣十分之多,我们更应该回归本心,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爱上语文,将这份信念告诉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乐在其中。作为一名引路人,引导我们的学生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哪怕是将来他们展翅高飞的一刻,他们依然能看到我们这盏曾经的明灯,不偏不倚,到达梦想的彼岸。用全国特级教师王君老师的一番话总结:“好的德育课,一定是求之不得的最鲜活的语文课。真正的语文,全在生活中。”
其他文献
一、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游戏因本身固有的针对性、安全性等多种特点,可以有效的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激发,学习效率得以增强,同时还可以使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得以改变,从而使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有着更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彻底融入课堂教学,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找到自信。此外,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改善课堂教学自身缺陷,从而达
期刊
人教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里,有一篇必须完成的习作: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书中有这样的提示: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先想想打算写谁,写他的那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  要完成这篇习作,看上去很容易。似乎只要领会了书中的提示,就能落笔成章。单是“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这句话就能迅速抓住孩子,产生共鸣。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找一个熟悉的人出来,比道出1+1
期刊
情意沟通,在教学上又称情感沟通交流教学,指教师发挥以情感人的作用,通过非智力手段,充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手段,去宽容、欣赏、尊重、关怀学生,激励使学生提高认识,激发动机,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高尚情操的教学方法。  “以情意沟通促进高中作文讲评教学”是在作文讲评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情意沟通,指教师在讲评学生作文过程中透过情意教学,去宽容、欣赏、尊重、关怀学生的“文”和“人”,从而培养学生也具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这些精神与建议启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教材,赋予课堂活力,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创造性开展汉语拼音教学工作。本人从优化汉语拼音教学策略,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遵循客观规律,科学选择教学策略  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初入学的孩子在知觉、记忆方面还带有很大的直觉性、形象
期刊
汉语拼音是帮助儿童学习汉字和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怎样才能帮助一年级新生攻破汉语拼音这一道难关呢?下面就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谈谈有关汉语拼音教学这方面的认识。  一、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要求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对汉语拼音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期刊
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家長向老师反映孩子的一些小毛病,这些行为习惯的小毛病让家长头疼,有时让老师也很无奈。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吃手、咬指甲、写字时总写反,写不到格子里。多动、午睡时喜欢咬被角,这些现象很普遍,这不是孩子本身的行为习惯有所偏失而是感觉统合失调造成的,那么什么是感觉统合呢?  一、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1.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和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 在环境内有
期刊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兴趣的诱因  好奇与探索心理是人类与许多动物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当一个人面临挑战时,不仅他的好奇心、认知兴趣会得到充分的激发,他的智力潜能也可以得到充分的调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当面临的挑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是轻而易举即可解决,但又是通过探究可以解决时,这个挑战对学生来说就更具有“诱惑力”,学生在被激发起来的学习动机的推动下,激活了经验,调动
期刊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除了要认真学习英语的有关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亲自实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衡量教学效果的最终尺度是学生对英语掌握的程度。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引导者或促进者
期刊
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下,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和重复练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和情感历程,是不可重复的热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课堂教学所呈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教学活动自身的特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都要求教师洞悉复杂局面、应对复杂挑战的智慧品质和智慧水平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智慧课堂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期刊
一、引言  近年来,英语中考和高考的阅读理解文章从取材到问题的设置上,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也是相对区分度较大的题目。阅读理解是对学生全方位、多侧面阅读能力的考核,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积累,才能更好地适应中考和高考命题的趋势。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