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千世界“握手”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139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握手言欢”“握手言和”“握手成交”“大手握小手”“何时重握手”“和美好时光握手”“和每棵树握手”“一切从握手开始”……相信这些词语和句子一定会引发你的联想与思考。
   请以“握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苗老师:看到这次的作文题,很多同学拘囿于材料中的几种“握手”,脑中浮现的往往也只是“人与人握手”的场景,选材范围有限,立意方向无法确定。其实“握手”的范围几乎是无限的,你的生活有多宽广,选择就有多广阔。这需要大家细细思考、认真体味,于存同求异中发散思维。比如张隽豪同学的这篇作文,写“我”与《诗经》握手言和:起初母亲让“我”背《诗经》;而后“我”产生逆反心理,并发出抗议,至此“我”与《诗经》越走越远;直至脑中熟悉的诗句点醒了困顿的“我”,才发现自己对《诗经》已有了深深的体悟。逻辑严密,主题突出。
  接下来,请绽放你的思维之花,谈谈你对“握手”的理解,并說说你打算如何写“握手”。
  潘克:从张隽豪的作文中,我想到了“与一种精神握手”,想到了夜晚宿舍被窝里的手电光。有一次考试失败后,我悲伤地躲在被窝里暗自流泪,突然,一抹若隐若现的亮光吸引了我——班内学霸正在被窝中持手电筒刻苦学习,顿觉一道阳光射进我内心深处。我觉得这是与一种精神的握手,这种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精神将牵引我在学习路上精耕细作、砥砺奋进。
  赵雪燕:我想到了与父亲的握手。我的父亲是一个木讷的人。他从不抱我、哄我,甚至很少对我笑,因此我也不理他,甚至经常跟他对着干。直至那次——放学路上,雨下得很大,父亲骑电动车带着我艰难行进着,没想到被一块没在水里的石头绊了一下,我们狠狠地朝路边深沟栽去。那一刻,不知父亲哪来的本事,他竟猛然转身将我揽在了怀里。结果,我腿上只蹭破了一点皮,而父亲却左腿骨折,左臂粉碎性骨折。即便如此,父亲也是听到医生判定我的确没有大伤后才放心接受检查和治疗。看着病床上无法动弹的父亲,我紧紧握住了父亲那只温暖的右手。是亲情让我们心手相连。
  杨浩鑫:我想写“与自己握手”,以写信的方式呈现。升入初中,看小说、打游戏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我劝诫自己这是拿青春赌明天,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最终幡然醒悟。这是积极向上与自暴自弃的握手,让积极向上的自己帮助自暴自弃的自己走出迷途。在信中,用朋友的口吻娓娓道来,表现了人要学会自己引领自己、自己与自己握手、豁达乐观的主题。
  孟祥行:以上都是从“我”的角度来写,写“我”与“人”、“我”与“物”、“我”与“精神”的握手。我认为不妨把“我”作为“旁观者”,从而反映社会问题,启迪人生。写“他人”与“人”或“物”的握手,如老师与捣蛋鬼握手,母亲与缝纫机握手等。“他人”亦可以由实到虚,如李白与杨贵妃握手,苏轼与乐观握手等。
  常新颖:也可以采用拟人化等手法写“握手”。从直观的树与山握手,麦子与雪握手;到抽象的勇敢与懦弱握手,成功与磨难握手;甚至是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的树与坚持握手等。生活中有许多事物相依相伴,从而引发我们心灵的共鸣,促使我们领悟人生道理,揭示生活哲理,解析人性的奥秘,或是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
  张春艳:换个角度,多种思路,我想写没有握手的握手。母亲常年在外打工,不能陪在我身边,我虽心有怨言,但能理解母亲。每天晚上准时发来的提醒信息,经常托人捎回的新衣服、新书本,以及母亲在我生病时的焦急与彻夜不眠……我知道母亲的手与我的手始终握在一起。这种心灵的握手,何尝不是最深的爱?
  李林枝:最长情的握手是一生的承诺,是世代延续的爱。我要从外婆牵起母亲的手写起,讲述外婆对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以及为照顾外婆而嫁到本村的母亲对外婆的精心赡养,表现母女之间的爱;再写我和母亲一起照顾年老的外婆,我逐渐明白爱的内涵,于是决定一直握着母亲的手,再次表明最温暖的握手永远存在于亲情中。
   张春雅:如果聚焦社会热点,思考“握手”这一题目,定会有新发现。我不禁记起了一则新闻:两个小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只留下年幼的他们相依为命。过节了,别人家都是大鱼大肉摆上桌,喜气洋洋;可两个孩子却只是馒头就咸菜,冷冷清清。国庆节时,孩子们把在馒头房预存的面粉吃完了,他们不知道可以继续赊账,恰巧他们都感冒发起了高烧,在饥饿、病痛、无助中,两个孩子永远离开了世界。后来还是老师发现孩子没上学,才得知情况。父母接到消息赶回家,握着两个孩子冰凉的小手号啕大哭。这样的握手来得太迟了!所以,我认为可以由此反映社会现实,留守儿童的手需要被温暖地握着。
  通过讨论,大家明白了“手”在题目中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重点在抽象意义上,从而给“握手”挖掘出了巧妙的构思角度和全新的立意。从“我”的角度来写,可以考虑对象是具体的人、物或抽象的理念、品质,以此述说真情、兴趣爱好、精神等对“我”的影响;从“旁观者”角度来写,可以拟人化,可以换位思考,化俗为新,反映生活,阐述道理。
其他文献
文题呈现  文题呈现  读了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你一定对托尔斯泰普通甚至丑陋的外貌下的那双神奇深邃的眼睛印象深刻。那目光“黑豹似的”,像“锃亮的钢刀”,像“穿透甲胄”的枪弹,像“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直戳要害”,能“看透事物的本质”,又是“人类面部最富有感情的一对眼睛”,如“神奇的星光”粲然含情。  掩卷遐思,在你的脑海中,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言谈举止、行为动作、性格特征给你留下了抹不去
期刊
鲜艳国旗下 他们绽放开心笑容   严肃了一辈子的老战士,在这一天内心被自豪感填满,自然流露出喜悦的笑容;小学生们凌晨5点半出门,只为向国旗敬一个队礼;人山人海的人民广场,2万多名干部群众带着笑脸,迎接这一刻——10月1日上午8点,重庆市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升国旗仪式。  歌声中的笑   在升国旗仪式现场,9岁的刘芷沁和8岁的表弟张荣智挤进人群,特意站在了离曾家岩小学学生代表方队最近的
期刊
留意自己学校最近发生的事件,或是亲自经历或是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给校通讯社写一则消息。   1.了解消息,把握特点。消息是以最直接最简练的叙述方式,快速而客观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或即将变动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的主要特点是真、新、快、短。“真”指的是内容真实、事实准确,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新”指的是内容新鲜,具有价值;“快”指的是消息报道迅速、及时,讲究时效,时效是消息的魅力;“短”指的是消息
期刊
抗“疫”期间,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发生着温暖人心的故事。  2020年1月24日,谷城新闻网发布了一篇题为《致敬逆行者!“我就悄悄看看妈妈,一会儿会儿!”》的新闻报道。她是这则新闻里的主角。  小家庭里焦急等待  小年前,各家都在采购年货,街上一片热闹景象。小年一过,她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之后,她一直没回家。  没过两天,大家通过电视新闻和手机视频知道了原因。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她工作的县
期刊
从睡梦中醒来,感受到神清气爽的轻松;从思想的混沌中醒来,拥有顿悟后的冷静与成长;从纷繁的现实中醒来,寻找到坚定的信念和奋进的勇气……醒来可以是睡醒,可以是被一件事情惊醒,也可以是一种成长,一种人生启示。  请以“醒来”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5:30,起床的电子钟响起,我却只想抛开一切继续与被子缠绵。  仿佛只
期刊
字字旖旎,句句婉转。轻轻地,你来了,带着那份芬芳。  初次接触《诗经》时年龄还小,不谙“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浪漫,不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唯美,亦品不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哀伤。母亲说这就是人生百味,要好好读、好好背,背熟了就能与诗中人物握手。林中的雨雾只是朦胧凄清,而《诗经》的赋比兴则令我凄迷恍惚。  “为什么我要天天背《诗经》?我不背了!”几年前,我怒吼着质问母亲
期刊
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手机、ipad、kindle(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读书”形式便也不拘一格:从纸质阅读到电子阅读,再到有声阅读。   据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和未成年人有声阅读继续较快增长,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9年,我国有三成以上(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其中,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30.3%,较2018年的平均水平(26.0%)提高了4.3个
期刊
一版 开卷有益   走近作家:讲述课本作家的故事,介绍课本作家的写作理念等。   写作锦囊:从课文中提炼写作技法,或品析语言。  二版 阅读看臺   主题阅读:从单元或课文中提炼主题,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写的训练。   拓展阅读:从自读课文后列出的课外阅读篇目中选择文章,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写的训练。  三版 写作指津   名家传技:针对某一写作方法,精选名家文章片段作解读,提供借鉴方法,学生在此基础上模
期刊
有多少人,难以忘怀;有多少事,记忆犹新。生活中关爱你的人,温暖你的事,感动你的情……都定格在你的心灵深处。   请以“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当蒲公英离开妈妈的怀抱,随风儿去远行,它仍然记得生它养它的妈妈;当花儿结出种子,将要离开这世上时,它仍然记得朝夕相处的小草;当雨珠从天空落下,将要给大地送去一丝清凉时,它仍然记得云朵爸爸的嘱咐;当我升入中学,我依旧记得小學美丽的校园。
期刊
本报讯(记者章怡) 6月6日晚7时30分,我校在北校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班级风采心理剧大赛。出席大赛的嘉宾有校心理咨询室主任王平老师、学校学工室关陵老师和李云老师。  参加大赛的共有8个节目。节目内容主要反映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扰与困惑、迷茫与无助。同学们自编自演话剧,以身边的故事为例,深深地引起在场同学的共鸣,也引起了大家对早恋、网络、学业等问题的深思。  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