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宋著名理学思想家朱熹,在理学教育思想方面的内容涵盖了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小学阶段的教育、大学阶段的教育以及道德教育思想等,这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引导作用。
关键词:教育目的;道德教育;启示
一、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1130一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毕生讲学不断,也是南宋著名的大教育家。朱熹一生编撰了多种教材:《小学》、《四书章句集注》、《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白鹿洞书院揭示》、《读书之要》、《童蒙须知》等。其中影响最为深广的《四书集注》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专用教材,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二、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和“明明德”。“变化气质”即改变人的气质,去弊明善,发挥人的善性。“明明德”的意思是弘扬高尚的品德。并且,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要“明明德”,就应该“复尽天理,革尽人欲”。因此,他告诫诸学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1]
关于教育的目的,朱熹明确将“明人伦”作为其学校教育的目的。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2]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与此同时,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认为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忽视了伦理道德教育,过分强调追求名利。他要求改革科举,完善学校教育。
(二)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十分重视小学教育,他认为8岁到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关于小学教育,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其教育内容以“教事” 为主,即“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3]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要把握时机,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再次,让儿童按照《须知》、《学则》的要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朱熹认为,大学教育是在15岁以后。大学教育的内容由“教事”转向“教理”,即着重探究“事物之所以然”。朱熹在《小学辑说》中阐述:“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又解释说:“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4]朱熹认为大学的教育任务是在培养“圣贤坯璞”的基础上,把诸多学子培养成对朝廷的有用之才。在大学教育方法上,朱熹总结了两点:第一,注重自学。他曾对学生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5]第二,主张不同学术之间的交流学习。
(三)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德育思想的归宿,也是其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朱熹对“天理”的解释是“浑然天理便是仁”。具体而言,仁、义、礼、智即天理。朱熹还认为“天理”,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这种天理是至善的,是人的本性。朱熹认为“人欲”包括不正当的“欲”和正当的“欲”两个组成部分。正当的“欲”是指不能消灭的、应该提倡的人的要求和欲望,不正当的“欲”是违背天理的要求和欲望。针对正当的“欲”和不正当的“欲”,朱熹反对全盘地提倡“灭欲”。
三、朱熹德育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朱熹作为南宋著名的大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致力于学校的德育建设。提倡以“明人伦”作为教育目的,反对以科举为考试标准想而选拔人才的学校教育。朱熹关于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朱熹“明人伦”“明明德”的德育思想,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朱熹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懂得圣贤之道与人伦之理并根据“三纲五常”遵守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从而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同样在促进社会的发展。现如今,我国道德失范的现象层出不穷,即使不少相关政策的出台,但都收效甚微。此种现象就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并避免此现象蔓延高校,助长不良风气。
(二)朱熹知行结合的德育思想,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方法
朱熹强调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方法,注重“知先行后”、“知行相须”、“行重知轻”,并强调“行”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无论是小学阶段的教育还是大学阶段的教育朱熹都十分强调德育的“知行合一”,而现如今的思想道德教育仅仅把德育作为一门课程来传授,忽视了德育的“行”的重要性。因此,导致现在的德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而且大学生在道德行为方面,有失偏颇。因此,借鉴朱熹知行合一的德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境界,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宋】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3]【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张建政.道德教育的阶段和层次——试析朱熹小学、大学教育思想[J].教学研究,2007(2).
[5]【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关键词:教育目的;道德教育;启示
一、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1130一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毕生讲学不断,也是南宋著名的大教育家。朱熹一生编撰了多种教材:《小学》、《四书章句集注》、《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白鹿洞书院揭示》、《读书之要》、《童蒙须知》等。其中影响最为深广的《四书集注》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专用教材,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二、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和“明明德”。“变化气质”即改变人的气质,去弊明善,发挥人的善性。“明明德”的意思是弘扬高尚的品德。并且,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要“明明德”,就应该“复尽天理,革尽人欲”。因此,他告诫诸学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1]
关于教育的目的,朱熹明确将“明人伦”作为其学校教育的目的。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2]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与此同时,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认为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忽视了伦理道德教育,过分强调追求名利。他要求改革科举,完善学校教育。
(二)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十分重视小学教育,他认为8岁到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关于小学教育,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其教育内容以“教事” 为主,即“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3]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要把握时机,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再次,让儿童按照《须知》、《学则》的要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朱熹认为,大学教育是在15岁以后。大学教育的内容由“教事”转向“教理”,即着重探究“事物之所以然”。朱熹在《小学辑说》中阐述:“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又解释说:“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4]朱熹认为大学的教育任务是在培养“圣贤坯璞”的基础上,把诸多学子培养成对朝廷的有用之才。在大学教育方法上,朱熹总结了两点:第一,注重自学。他曾对学生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5]第二,主张不同学术之间的交流学习。
(三)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德育思想的归宿,也是其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朱熹对“天理”的解释是“浑然天理便是仁”。具体而言,仁、义、礼、智即天理。朱熹还认为“天理”,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这种天理是至善的,是人的本性。朱熹认为“人欲”包括不正当的“欲”和正当的“欲”两个组成部分。正当的“欲”是指不能消灭的、应该提倡的人的要求和欲望,不正当的“欲”是违背天理的要求和欲望。针对正当的“欲”和不正当的“欲”,朱熹反对全盘地提倡“灭欲”。
三、朱熹德育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朱熹作为南宋著名的大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致力于学校的德育建设。提倡以“明人伦”作为教育目的,反对以科举为考试标准想而选拔人才的学校教育。朱熹关于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朱熹“明人伦”“明明德”的德育思想,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朱熹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懂得圣贤之道与人伦之理并根据“三纲五常”遵守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从而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同样在促进社会的发展。现如今,我国道德失范的现象层出不穷,即使不少相关政策的出台,但都收效甚微。此种现象就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并避免此现象蔓延高校,助长不良风气。
(二)朱熹知行结合的德育思想,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方法
朱熹强调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方法,注重“知先行后”、“知行相须”、“行重知轻”,并强调“行”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无论是小学阶段的教育还是大学阶段的教育朱熹都十分强调德育的“知行合一”,而现如今的思想道德教育仅仅把德育作为一门课程来传授,忽视了德育的“行”的重要性。因此,导致现在的德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而且大学生在道德行为方面,有失偏颇。因此,借鉴朱熹知行合一的德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境界,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宋】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3]【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张建政.道德教育的阶段和层次——试析朱熹小学、大学教育思想[J].教学研究,2007(2).
[5]【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