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悬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zer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而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笔者将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实际教学中悬念的设置方法。
  一、设“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可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學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疑”,心理产生了悬念。这种疑制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又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我说:“今天我和同学们来个口算比赛”。接着逐个出示:582+299、543+297、786-397等口算题。结果每道题都是我又对又快。这样学生产生了疑,迫切想知道这种计算方法,从而造成了知识上的悬念,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情趣。
  二、精“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适当地选择、安排提出好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好胜心和创造力,是创设悬念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
  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的也很牢固。
  三、制“错”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克服思维定势。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复习题:27-27÷3。学生在草稿本上计算后,大多数同学的计算步骤如下:①27-27÷3=0÷3=0,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强信息:“27-27”,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造成了计算的差错。而只有个别同学的计算步骤是:②27-27÷3=27-9=18出现这两种情况,乃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问这两种计算哪种计算正确?顿时,同学们纷纷争论:有的说第一种解答正确;有的说第二种解答正确。我见学生的情绪高涨,对问题的答案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于是说:“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就知道答案了。接着,我板书“四则混合运算”,讲授新课,效果很好。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创“难”
  创“难”可在某堂课或某段知识前抛出,使学生看到所学知识最高点,经常保持一种学习的未完成感。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①1.6÷0.25,15÷0.06;②10÷6,70.7÷33。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难”制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五、求“变”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的始终感到“新”、“奇”,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下列变式练习:1、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是梨树的几分之几?2、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梨树是苹果树的几倍?3、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是梨树的百分之几?4、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梨树是苹果树的百分之几?5、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比梨树少几分之几?6、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比梨树少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将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
  六、留“尾”
  留“尾”指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结束时,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为后继课涂上点“神秘色彩”,激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例如:新授小数除以整数,除总结好本课内容外,还可提出:“21.45÷15,小数除以整数,如果把15缩小100倍,21.45÷15→21.45÷0.15,小数除以小数,又怎样计算呢?”
  这样留尾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了孕伏,促使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立新知结构。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儿童意外伤害并能很好地预防和处理.方法 通过回顾性描述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儿科急诊抢救登记的495名意外伤害治疗的危重患者,总结儿童意外伤害原因.结果 按
摘 要: 信息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整合化学学科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信息技术教育必然走向与课程有机统一的阶段。笔者从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优化实验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化学直观性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实现互动性教学等角度阐述了信息技术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信息技术;化学;实验;情境;直观性;互动  目前,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为基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干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180例TOPAb阳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根据左甲状腺素使用量的不同,分为
摘 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有效的语文教学,老师要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兼顾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实际,精心预设,用简约有效的教学方法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不搞形式主义,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 精心备课;理性授课;精致作业;有效评价  语文有效教学是一个理念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
摘 要: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同时,在具体教学中要善于设置“悬念”,进行经常性的“引趣”指导。  关键词: 教学效率;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设置“悬念”;“引趣”指导  评价教学质量,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应看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不但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
要让学生写出一手漂亮的字,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  学生对写字感兴趣是写好字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到写字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这样学生才会议认真的态度去写好字。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鼓励方法呢?  (1)课堂展示。在每节习字课结束以后,我都会让写的认真、规范的同学带着自己写的字,到前面来进行展示,并在班内开展了展示专栏。  (2)画字表扬。这是一种教师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目的 研究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护理之中增加健康教育对舒适度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哮喘患儿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增加健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培育创新精神上下功夫,使课堂充满生趣,充满孜孜不倦的探索。本文针对开放式教学认识不统一,且程度仍不能满足目前教育改革的需要等情况,在前人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就如何组织开放式的数学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要耐心细致地疏导,增强学生的信心
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最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是,许多教师采用提问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办法,这当然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但是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做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针对初中学生的情况,初中地理课程设置情况以及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这肯定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