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生 赋值等值说述论--来自佛教量论的等值翻译解说

来源 :现代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huangp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值翻译是翻译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该文首先回顾了等值概念的历史源出及等值的主要类型,并以此为依据阐明等值翻译理论的认识论基础,进而指出其在认识论上的误区.该文从佛教量论的角度推导出翻译过程中源语与译语之间的两种关系,即从源语到译语的缘生关系和从译语到源语的赋值关系,而迄今为止的传统等值翻译理论只涉及前者.笔者将体现源语与译语双重关系的等值理论命名为"缘生·赋值等值说".笔者确信,基于佛教量论的"缘生·赋值等值说"与传统的等值翻译理论相比更具有解释性和可依赖性,故希望以此促进国内外翻译学界对等值翻译的重新思考.
其他文献
唐五代文言小说中的虎故事的形成和传播,与故事发生地的动物崇拜有密切关系,故事的要件也遵循巫术思维的基本原则。虎在人形与兽形之间的自由幻化、人性与兽性的双重性格特质
建设和谐社会,人多寄望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以为均贫富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利益的杠杆作用固然必不可少,但文化、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不可或缺。社会和谐的实现,关键在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解决当前众多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是教育伦理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研究教育政策运行的公平机
本文通过对马克·里拉的访问与评论,对他在思想史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关切的核心议题,基本观点其方法上的承传作出述评.同时讨论了国内外学者对其著作的批评及其回应.
"韩卢逐块"是一个佛源成语,比喻不抓本质、要害,只关注表面的、非本质的方面.其定型经历了很长时期,早期多作"狂犬趁块"、"如狗逐块"等形式,"韩卢逐块"这个形式见于禅宗语录.
清代前期正处于天主教在华本土化的关键阶段.历经长时期的传播,此时期天主教已经逐渐融入中国社会,成为中国宗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前期天主教在华本土化过程中,形成了
目前,儒学的现代意义问题又成为学术界的一大关注热点,人们试图通过弘扬儒学来振兴中国文化,并解决价值失范、道德沉沦的问题,这种想法反映出一种良好的愿望。但是另一方面,
是明清时代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民间宗教经书之一,其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很长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的完整版本一直未被发现,因此对于该书的具体内容和性质,学界多有不识,偶有论及
普洱马阿洪,名寿清,中国伊斯兰教陕西学派云南籍著名阿洪.在清朝同治年间参加陕西回民起义期间,用"消经"撰写了一本"随军日记"--《正大光明》,简要记录和回忆了那时回民起义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