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管理学》作为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该文以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以日常学习生活现象点滴为例,结合案例进行诠释,分析课程改革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教学效果,利用管理学课程和大学生学习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从而实现管理学典型案例教学课程育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管理学 课程思政 案例教学模式 劳动分工观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c)-0100-03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1]”。课程思政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的重要使命,也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2]。独立学院要实现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而是要通过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分析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以及新技术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要通过管理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教学,发现和解决学生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其基本特点是使学生具有鲜明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
1 管理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教学模式
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案例教学模式内容,首先,必须保证有鲜明的案例主题及所结合的章节,这是完成管理学课程原理教学任务及思政育人教学任务的必要前提条件,否则,案例教学就成了无的放矢、无源之水;其次,要有明确的案例教学的意义,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哪些基本的原理,受到哪些方面的思政教育;再次,要结合管理学相关原理,选择恰当的案例进行诠释,要求所选案例应贴切、紧凑,既能形象生动地说明原理,使学生易于理解,并从中受到思政育人方面的启发,又能够在规定的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管理学原理的教学任务;最后,要对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其成果进行反思,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此次案例教学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为以后从事案例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学方法,如多媒体应用、教师富于情感的语言演绎,等等。
下面,我们就以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为例,来说明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案例教学的基本模式。
2 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案例教学过程——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
(1)案例主题: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以日常学习生活现象点滴为例。
(2)结合章节: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三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3)案例意义:通过“日常学习生活现象点滴 ”案例的讲述,不仅使学生明了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对现代企业管理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和作用,而且使学生明了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不仅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适应和促进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启示我们,在以后学习工作过程中要深刻领悟到“熟能生巧”的人生哲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才能专一行,正所谓“行行出状元”——只有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做到专心、恒心,才能成为该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为社会、为家庭做出更大的贡献。
(4)案例描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
亚当·斯密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哲学家,1776年发表了《国富论》,该著作不仅对经济学、政治學的发展贡献很大,而且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其中一个重要的管理思想就是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增进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原因有三,如下所示[4]。
①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
同学们看过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的相关节目吗?比如,《绝对挑战》节目曾经就播出了一个拥有绝技的兰州拉面师傅:只见这位师傅把一团揉好的面团开始拉成面条,通过他反复地来回拉面,最后拉成了堪比头发丝粗细的面条,工作人员用尺和计算器测量并计算了一下,其长度竟然可以绕地球一周而未断,如果让我们来拉,也许拉一两回就断了,这是为什么?又比如,同学们在中学学过欧阳修的《卖油翁》吗?[5]只见一个年轻的神射手百步穿杨,所有观看的人都啧啧称赞,唯有卖油老头不以为然。年轻人很不高兴,便愤问道,难道我的射箭技艺不高超吗?卖油老头答道,唯手熟尔。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卖油老头表演了一门绝技:只见他拿出一个油瓶,把一个圆形方孔铜钱放在油瓶嘴上,然后用勺子舀一勺油,慢慢地将油对准铜钱的方孔倒进油瓶里,油都倒完了铜钱上竟然滴油未沾,这又是为什么?不管是前面兰州拉面师傅的绝技,还是后面神射手及卖油老头的绝技,都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地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就可以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
②分工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同学们知道福特汽车吗?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是第一个采用汽车生产流水线作业方式来装配汽车的先驱。在亨利·福特发明汽车生产流水线作业以前,每个装配工要把10000个左右的汽车零部件一一安装在汽车不同的部位,期间,需要不断地更换不同的零部件和不同的装配工具,所花费的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很多,而采用汽车生产流水线作业以后,每个装配工只需完成自己所负责的一种工作,期间,既不用更换不同的零部件,又不用更换不同的装配工具,一方面,可以节省由于工作转换所花费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从事单一工种的工作,又可以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结果出现了令人惊异的生产效率:1920年2月7日,福特公司平均1min生产一辆汽车,而采用生产流水线作业后的1925年10月30日,福特公司平均10s生产一辆汽车,生产效率提高了500%,这样的速度让同行为之震惊,让世界为之震惊。其根源就在于分工减少了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了通常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6]。 ③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方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
同学们知道鲁班发明木锯的故事吗?木匠的祖师爷鲁班上山划木,不小心被荆条划破了手,于是鲁班就思考,为什么荆条这么锋利,如果用铁条制成荆条状来划木,是不是同样锋利呢?结果一试验果然如此:不仅锋利,而且用木锯划木比用斧头划木更快、更平整。难道以前没有人被荆条划破过手吗?非也!以前人们上山砍柴时也经常会出现被荆条划破手的现象,一般都是自认倒霉,提醒自己以后要小心一点,而不会去进一步思考相关原理。由于鲁班长期从事划木的工作,所以,他会把一些现象与划木工作联系起来,从而发明了木锯。
又比如,同学们在中学上物理课时老师给你们讲过有关苹果砸在牛顿头上的故事吗?物理学家牛顿在花园散步,突然,一个熟透了的苹果掉在了牛顿的头上,瓜熟蒂落,这本应是自然现象,如果是掉在我们头上,我们也许会这样思考:耶!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好!口渴了,上天就及时地送来了苹果!而牛顿却不是这样思考问题的,而是在思考:为什么苹果是由上往下掉而不是由下往上掉呢?如果是我们这样思考,也许有人会认为我们是神经病。由于牛顿长期从事力学研究,他很自然地就把苹果由上往下掉与他所研究的力学原理进行了联系思考,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得出了万有引力定理。难道以前没有人发现过苹果由上往下掉的自然现象吗?非也!只是我们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罢了。
斯密的分工观点适应了当时社会对迅速扩大劳动分工以促进工业革命发展的要求,成为资本主义管理的一条基本原理。
总结提问:同学们,大家对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有什么感想?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不仅适应了当时社会对迅速扩大劳动分工以促进工业革命发展的要求,成为资本主义管理的一条基本原理,而且还启示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要深刻领悟到“熟能生巧”的人生哲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才能专一行,正所谓“行行出状元”——只有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做到专心、恒心,才能成为该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为社会、为家庭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学方法:相关案例多媒体应用;教师富于情感的语言演绎。
(5)案例反思: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通过对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相关日常学习生活点滴案例的讲述,一方面,使抽象的“分工是增进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的原因内容丰富化、具体化和形象化,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而又有说服力;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了相关案例多媒体和教师富于情感的语言演绎,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进度、效率,而且可以激发起同学们极大的学习兴趣,达到传道解惑的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可以达到使学生不仅明了分工是增进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的观点,而且使学生明了在以后学习工作过程中要深刻领悟到“熟能生巧”的人生哲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才能专一行,正所谓“行行出状元”——只有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做到专心、恒心,才能成为该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为社会、为家庭做出更大的贡献。
3 实现管理学典型案例教学课程育人的有效策略
3.1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
管理学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包含人才培养的多个方面,从事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教师更应当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管理学教师应该有立德树人的使命感,爱岗敬业,发挥自身的作用。高校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政教师、辅导员的任务,更应该是所有教师的共同目标,所有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肩负传递思想的任务,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思想的观念,养成健全人格,使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做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形成长效化的育人机制[7]。
3.2 教师必须养成熟练运用日常案例进行育人的技能
在从事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所授管理学课程原理相关的案例,尤其是那些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所了解和熟悉的典型案例来从事课程思政育人教学。运用这样的案例从事教学,一方面,學生听起来亲切,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形象生动地说明、演绎所需传授的管理学原理,并通过总结提问,画龙点睛式地引导出课程育人的目的,寓课程思政育人于无形之中。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发掘典型案例所说明原理的意义,注意相关案例多媒体及教师丰富情感语言演绎的运用,并进行教学反思。
3.3 系统设计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方案
要达到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教师必须在结合所授管理学原理相关案例教学之前,认真思考和设计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方案。在设计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方案时可以参考“案例主题—结合章节—案例意义—案例描述—案例反思”的基本框架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在教学方案的设计工作中,案例意义是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结合章节是案例教学的专业教学任务的目的,案例描述是达到以上目的的具体过程,案例反思是总结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为以后从事案例积累经验教训,提供借鉴。
3.4 遵循课程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客观性与逻辑性原则
在进行案例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针对性、客观性与逻辑性的统一,否则案例教学就没有说服力,达不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所谓针对性,是指所引案例要说明管理学的具体原理,做到具有针对性;所谓客观性,是指所引案例要是真实存在或发生过的或同学们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案例;所谓逻辑性,是指所引案例从事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做到具有逻辑性,也就是说,其教书育人的过程不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而是循循善诱、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王旭生,王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构建高校“大思想”全育人格局的思考[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3.
[3] 徐树.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413.
[4] 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
[5] 欧阳修.卖油翁[EB/OL].https://www.gushiwen.org/GuShiWen_11c9f575d1.aspx.
[6] 福特生产线与效率工资[EB/OL].http://www.taodocs.com./p-89605153.html.
[7] 滕跃民,韩锋.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路径及其策略分析[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6):46.
关键词:管理学 课程思政 案例教学模式 劳动分工观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c)-0100-03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1]”。课程思政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的重要使命,也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2]。独立学院要实现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而是要通过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分析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以及新技术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要通过管理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教学,发现和解决学生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其基本特点是使学生具有鲜明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
1 管理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教学模式
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案例教学模式内容,首先,必须保证有鲜明的案例主题及所结合的章节,这是完成管理学课程原理教学任务及思政育人教学任务的必要前提条件,否则,案例教学就成了无的放矢、无源之水;其次,要有明确的案例教学的意义,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哪些基本的原理,受到哪些方面的思政教育;再次,要结合管理学相关原理,选择恰当的案例进行诠释,要求所选案例应贴切、紧凑,既能形象生动地说明原理,使学生易于理解,并从中受到思政育人方面的启发,又能够在规定的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管理学原理的教学任务;最后,要对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其成果进行反思,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此次案例教学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为以后从事案例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学方法,如多媒体应用、教师富于情感的语言演绎,等等。
下面,我们就以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为例,来说明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案例教学的基本模式。
2 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案例教学过程——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
(1)案例主题: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以日常学习生活现象点滴为例。
(2)结合章节: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三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3)案例意义:通过“日常学习生活现象点滴 ”案例的讲述,不仅使学生明了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对现代企业管理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和作用,而且使学生明了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不仅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适应和促进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启示我们,在以后学习工作过程中要深刻领悟到“熟能生巧”的人生哲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才能专一行,正所谓“行行出状元”——只有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做到专心、恒心,才能成为该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为社会、为家庭做出更大的贡献。
(4)案例描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
亚当·斯密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哲学家,1776年发表了《国富论》,该著作不仅对经济学、政治學的发展贡献很大,而且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其中一个重要的管理思想就是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增进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原因有三,如下所示[4]。
①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
同学们看过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的相关节目吗?比如,《绝对挑战》节目曾经就播出了一个拥有绝技的兰州拉面师傅:只见这位师傅把一团揉好的面团开始拉成面条,通过他反复地来回拉面,最后拉成了堪比头发丝粗细的面条,工作人员用尺和计算器测量并计算了一下,其长度竟然可以绕地球一周而未断,如果让我们来拉,也许拉一两回就断了,这是为什么?又比如,同学们在中学学过欧阳修的《卖油翁》吗?[5]只见一个年轻的神射手百步穿杨,所有观看的人都啧啧称赞,唯有卖油老头不以为然。年轻人很不高兴,便愤问道,难道我的射箭技艺不高超吗?卖油老头答道,唯手熟尔。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卖油老头表演了一门绝技:只见他拿出一个油瓶,把一个圆形方孔铜钱放在油瓶嘴上,然后用勺子舀一勺油,慢慢地将油对准铜钱的方孔倒进油瓶里,油都倒完了铜钱上竟然滴油未沾,这又是为什么?不管是前面兰州拉面师傅的绝技,还是后面神射手及卖油老头的绝技,都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地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就可以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
②分工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同学们知道福特汽车吗?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是第一个采用汽车生产流水线作业方式来装配汽车的先驱。在亨利·福特发明汽车生产流水线作业以前,每个装配工要把10000个左右的汽车零部件一一安装在汽车不同的部位,期间,需要不断地更换不同的零部件和不同的装配工具,所花费的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很多,而采用汽车生产流水线作业以后,每个装配工只需完成自己所负责的一种工作,期间,既不用更换不同的零部件,又不用更换不同的装配工具,一方面,可以节省由于工作转换所花费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从事单一工种的工作,又可以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结果出现了令人惊异的生产效率:1920年2月7日,福特公司平均1min生产一辆汽车,而采用生产流水线作业后的1925年10月30日,福特公司平均10s生产一辆汽车,生产效率提高了500%,这样的速度让同行为之震惊,让世界为之震惊。其根源就在于分工减少了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了通常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6]。 ③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方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
同学们知道鲁班发明木锯的故事吗?木匠的祖师爷鲁班上山划木,不小心被荆条划破了手,于是鲁班就思考,为什么荆条这么锋利,如果用铁条制成荆条状来划木,是不是同样锋利呢?结果一试验果然如此:不仅锋利,而且用木锯划木比用斧头划木更快、更平整。难道以前没有人被荆条划破过手吗?非也!以前人们上山砍柴时也经常会出现被荆条划破手的现象,一般都是自认倒霉,提醒自己以后要小心一点,而不会去进一步思考相关原理。由于鲁班长期从事划木的工作,所以,他会把一些现象与划木工作联系起来,从而发明了木锯。
又比如,同学们在中学上物理课时老师给你们讲过有关苹果砸在牛顿头上的故事吗?物理学家牛顿在花园散步,突然,一个熟透了的苹果掉在了牛顿的头上,瓜熟蒂落,这本应是自然现象,如果是掉在我们头上,我们也许会这样思考:耶!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好!口渴了,上天就及时地送来了苹果!而牛顿却不是这样思考问题的,而是在思考:为什么苹果是由上往下掉而不是由下往上掉呢?如果是我们这样思考,也许有人会认为我们是神经病。由于牛顿长期从事力学研究,他很自然地就把苹果由上往下掉与他所研究的力学原理进行了联系思考,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得出了万有引力定理。难道以前没有人发现过苹果由上往下掉的自然现象吗?非也!只是我们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罢了。
斯密的分工观点适应了当时社会对迅速扩大劳动分工以促进工业革命发展的要求,成为资本主义管理的一条基本原理。
总结提问:同学们,大家对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有什么感想?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不仅适应了当时社会对迅速扩大劳动分工以促进工业革命发展的要求,成为资本主义管理的一条基本原理,而且还启示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要深刻领悟到“熟能生巧”的人生哲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才能专一行,正所谓“行行出状元”——只有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做到专心、恒心,才能成为该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为社会、为家庭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学方法:相关案例多媒体应用;教师富于情感的语言演绎。
(5)案例反思: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通过对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相关日常学习生活点滴案例的讲述,一方面,使抽象的“分工是增进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的原因内容丰富化、具体化和形象化,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而又有说服力;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了相关案例多媒体和教师富于情感的语言演绎,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进度、效率,而且可以激发起同学们极大的学习兴趣,达到传道解惑的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可以达到使学生不仅明了分工是增进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的观点,而且使学生明了在以后学习工作过程中要深刻领悟到“熟能生巧”的人生哲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才能专一行,正所谓“行行出状元”——只有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做到专心、恒心,才能成为该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为社会、为家庭做出更大的贡献。
3 实现管理学典型案例教学课程育人的有效策略
3.1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
管理学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包含人才培养的多个方面,从事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教师更应当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管理学教师应该有立德树人的使命感,爱岗敬业,发挥自身的作用。高校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政教师、辅导员的任务,更应该是所有教师的共同目标,所有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肩负传递思想的任务,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思想的观念,养成健全人格,使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做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形成长效化的育人机制[7]。
3.2 教师必须养成熟练运用日常案例进行育人的技能
在从事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所授管理学课程原理相关的案例,尤其是那些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所了解和熟悉的典型案例来从事课程思政育人教学。运用这样的案例从事教学,一方面,學生听起来亲切,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形象生动地说明、演绎所需传授的管理学原理,并通过总结提问,画龙点睛式地引导出课程育人的目的,寓课程思政育人于无形之中。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发掘典型案例所说明原理的意义,注意相关案例多媒体及教师丰富情感语言演绎的运用,并进行教学反思。
3.3 系统设计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方案
要达到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教师必须在结合所授管理学原理相关案例教学之前,认真思考和设计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方案。在设计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方案时可以参考“案例主题—结合章节—案例意义—案例描述—案例反思”的基本框架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在教学方案的设计工作中,案例意义是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结合章节是案例教学的专业教学任务的目的,案例描述是达到以上目的的具体过程,案例反思是总结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为以后从事案例积累经验教训,提供借鉴。
3.4 遵循课程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客观性与逻辑性原则
在进行案例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针对性、客观性与逻辑性的统一,否则案例教学就没有说服力,达不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所谓针对性,是指所引案例要说明管理学的具体原理,做到具有针对性;所谓客观性,是指所引案例要是真实存在或发生过的或同学们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案例;所谓逻辑性,是指所引案例从事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做到具有逻辑性,也就是说,其教书育人的过程不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而是循循善诱、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王旭生,王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构建高校“大思想”全育人格局的思考[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3.
[3] 徐树.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413.
[4] 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
[5] 欧阳修.卖油翁[EB/OL].https://www.gushiwen.org/GuShiWen_11c9f575d1.aspx.
[6] 福特生产线与效率工资[EB/OL].http://www.taodocs.com./p-89605153.html.
[7] 滕跃民,韩锋.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路径及其策略分析[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