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歌曲中音乐的艺术表现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音乐由节拍、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区,调式、和声等要素构成。要使影视歌曲悦耳动听、引人入胜,充分表达作品思想感情,起到打动人、感染人的目的,就必须注重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等音乐要素的艺术处理和表现,使之浑然天成、完美结合。
  [关键词] 影视歌曲 音乐要素 运用艺术表现。
  
  音乐是作曲家在语言(歌词或唱词)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创作所形成的揭示和美好语言的曲谱。音乐和语言的紧密结合便形成了完整的声乐作品。影视中的歌曲是根据影视作品剧情发展的需要而成为影视作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影视歌曲中音乐的艺术表现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音乐的构成大体包含有节拍、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区、调式、调性、和声等因素。音乐中各种表现手段的相互配合。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因此,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必须通过各种音乐因素的艺术处理和表现才能实现,才能充分发挥音乐的巨大表现力和感染力。
  
  一、节拍的运用和表现
  
  节拍就是在同样时值的时间内,重音(强音)和非重音(弱音)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音乐就是依靠节拍的强弱关系来组织的。它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节拍有多种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节拍本身就有不同的特点、风格和不同的艺术表现力。 节拍中,每一小节一强一弱,律动较大,多用于表现坚定、雄壮、激昂、奋进的进行曲和抒情歌曲。此类影视歌曲例繁多,不再逐一列举。但有时也用于表现压抑、沉重的情绪。如电影《白毛女》插曲《秋收》等。
  节拍中,包含一个强拍和两个弱拍。节拍特点是跳跃、活泼,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多用于表现欢快、热情、奔放、富于朝气的思想情绪。如电视片《岷江行》插曲《岷江行》。节拍的表现面较宽,有时作曲家还用这种节拍类型表现庄严、颂扬和忧郁、深沉的思想感情。如电影《神圣的使命》插曲“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的音乐都是运用节拍创作而成的。
  节拍,由于用八分音符作为单位拍,和拍相比,拍的特点更加轻快、活泼、跳跃,节奏更加明快,旋律更加流畅,更适合于表达欢快、热烈、奔放、朝气蓬勃的思想感情。如电影《见面礼》插曲《要让生活更加娇美》等。
  拍。在一小节中含有两个强拍(强拍和次强拍)和两个弱拍。音乐的强弱变化比单节拍复杂,旋律曲调更加迂回、婉转。适合表现深情、宽广、含蓄、委婉、柔美的思想感。这类影视歌曲也很多,不再列举。
  根据歌曲思想感情表现的需要,混合节拍和变化节拍也经常运用于影视歌曲音乐创作之中,这种特殊的节拍以及不同节拍的交换运用,不但为音乐风格的特色奠定了基础,而且对歌曲思想感情的表现也起着特殊的作用。如电影《少林寺》插曲《牧羊曲》等。
  
  二、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节奏是指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它是曲调的骨骼,是音乐的灵魂。生活中,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节奏的。用音乐术语来说,就是有强有弱,有长有短,有快有慢。节奏和旋律是构成影视歌曲中音乐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在影视歌曲中,不同音乐节奏的运用,对于不同思想感情的表现和不同音乐风格的构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电影《海外赤子》插曲《我爱你,中国》头一句的音乐在语言自然节奏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形成了宽广、舒展、气魄宏大的音乐旋律,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国的伟大和辽阔。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歌曲音乐的艺术表现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中,节奏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表现激愤、刚健的思想感情时,对于一些特殊节奏的运用。效果更加明显。如电影《漩涡里的歌》插曲《船工号子》。
  
  三、速度的运用和表现
  
  在影视歌曲的艺术表现中,对音乐速度的掌握和表现,是准确表达作品的重要环节。不同思想感情和音乐风格的声乐作品,都要求用特定的速度去表现。在同一首歌曲中,不同情感的变化和表达,也需要运用不同的音乐速度加以配合。
  一般地说,表现激动、兴奋、欢乐、活泼的情绪,是与快速度相配合的:抒情的往往和适中的速度相配合:而颂扬的、深情的、沉痛的、回忆的等则多与慢速度相配合。
  对于多段体结构的歌曲,根据感情和风格的需要,也应在速度的变化上有所处理。以使音乐和思想感情的表现呈现多层次,以丰富音乐效果,加强思想感情和意境的表现深度。加电影《漩涡里的歌》曲《船工号子》等。
  
  四、力度的运用和表现
  
  力度是指歌唱中声音的强弱程度。声音力度的强或弱和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感情、意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影视作品情节发展有关系。如电影《海外赤子》插曲《思乡曲》用弱的声音演唱,来表达思念、回归家乡的情绪。庄严的、热情的、颂扬的和具有战斗性的歌曲却总需要用强的声音来演唱。而悲伤的、悲愤的、欢快的抒情歌曲和叙事歌曲,由于内容、情感的变化和转折以及艺术处理的需要,则多强调声音力度的变化和对比。
  
  五、音乐跳连的运用和表现
  
  音乐的跳连,指的是音乐的跳动和连贯。它们是音乐的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并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力。跳动的音乐风格,具有一种跳、顿的感觉,音乐富于弹性和力度。这种风格的音乐,多表现熱情、欢快、明朗、活泼的思想情绪。连贯的音乐风格,音乐旋律圆滑、婉转、流畅、连贯,多用于表现深情、内在的抒情歌曲。跳动和连贯这两种不同的音乐风格有时在歌曲中交替使用,更增加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用跳动的音乐风格表现特定的思想感情的影视歌曲很多。如电影《海之恋》插曲《小船请告诉我》中间部分的跳音表现欢快、自由的情绪。
  运用连贯的音乐风格所表现的富于情感的抒情歌曲,音乐旋律婉转、流畅、柔和、优美。如电影《白毛女》插曲“北风吹”。这首柔和、优美的歌曲,音乐连贯、流畅,形象地刻画了天真纯朴的喜儿过年时的喜喜悦心情。
  跳跃和连贯,有时会用于同一作品的音乐中,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深刻揭示歌曲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如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插曲《满山红叶似彩霞》。
  
  六、装饰音的运用和表现
  
  在影视歌曲中,大都离不开对装饰音的运用。装饰音在音乐中大体有以下几种作用:美化和丰富音乐旋律。装饰音运用于字音上,有时是为了确保语言的纯正和声调的准确。装饰音的运用有时是为了加强语言和语势,突出情感的表现,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作品中常用的装饰音有倚音、波音、颤音、滑音等。这些装饰音根据作曲家的意图,在音乐表现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如电影《黑三角》插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
  
  七、不同音区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音乐的构成,不但依靠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和音的不同时值等,而且还必须依靠不同的音高变化。因此,音乐的艺术表现必然包含有不同音区的艺术表现。在影视歌曲的创作中。根据语言的中心内容和感情、意境,以及内容和感情的转折变化,形成了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的音乐旋律。其中,在不同的音区中所形成的音乐旋律,都具有一定的感情内涵和不同的艺术表现能力。如高音区的音乐旋律,一般情况下,大都表现激奋、高亢、热情、豪放、欢快的开放性情感或者辽阔、优美、清新、明快的意境。音乐和所表现的感情的高潮大都出现在高音区。而低音区的音乐旋律,一般情况下,大都表现含蓄、内在、低沉、悲伤、忧愁、缠绵的情感或柔美、恬静、纯朴的意境。音乐中高低音区的变化和对比,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起伏、转折,扩展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力,丰富了音乐的艺术内涵。
其他文献
“看”电影,被视为中国电影的一个文化传统。多年以前,早期电影先驱郑正秋就说过。电影实在不宜太深,不宜太高,应该替大多数人打算。这话说得太好了。电影杂志呢,能不能蹑、配合以至模仿这样的一种电影的范型,在电影解读、电影文化传播上持久地做一件关于“看”电影的指南工作,充溢这么一种自由而又意义非凡的图景?  《电影评介》创刊于1979年,它便是这样的一种刊物,而且我们回顾这个杂志的主持者和参与者三十年来的
[摘要] 德国导演马克·福斯特导演的影片《追风筝的人》这部影片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就在于,这部影片超越了主人公阿米尔的自我认同,而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蕴。它不仅描写了处于寻找的焦虑之中的阿米尔的情感生活和精神状态,而且力图展现出这种精神状态与当代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之间复杂而紧密的关系,以期引起超越国界的、更具普遍意义的文化思考。  [关键词] 阿米尔 身份认同    曾以指导了《死囚之舞》和《
【摘要】从十七年电影中女性身份的集体陷落到现在的女性地位被重视,女性一直是中国电影吸引观众的一个噱头。对比十七年电影时期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和最近热播的《杜拉拉升职记》,可见后者塑造的女性形象有一定的进步,但是过分的强调二元对立仍没有找到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女性生存模式。  【关键词】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杜拉拉升职记》 女性形象  【DOI】10.3969/j.issn.1002-69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各大种数字化教学尤其是影视型教学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拍摄影视型教学资源的意义及各种拍摄方法作了较为详细介绍。  [关键词]教学资源 影视 意义 方法    一、拍摄影视教学资源的意义    (一)是远程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从2000年的四所试点高校至今已发展到86所,在校学生已达200万人,而且还有迅速发展趋势。其他名目繁多的远程教育
摘要 《雨夕》是萧乾的代表作,小说以儿童视角叙述了一个农村女性的悲惨遭遇,对比是《雨夕》结构中突出的叙事技巧,有儿童叙述视角与成人叙述视角的对比、儿童感性世界与成人理性世界的对比、人物内外表里的对比等等,在对比中彰显了人生的悲苦和炎凉的世态,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  关键词 儿童 成人 对比    萧乾是一位有着鲜明创作个性和独特风格的现代作家,他的小说擅长使用儿童的眼光来展示穷人的艰辛、人生
[摘要]张爱玲的小说《色·戒》运用的是精雕细琢的语言和对爱情刻骨铭心的感受,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谱写的是关于人生,人性,特别是对待爱情的选择及态度;李安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色·戒》基本上以小说为起点,在尊重小说人物和情节的前提下,对原著进行了大胆改编,不光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且增添许多耐人寻味的情节,并对于人性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探讨和省察。  [关键词]《色·戒》小说 电影 人性
[摘要]从电影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了观众的接受状况影响影片的内容选择及叙事形式,进而分析了受众者视点的特殊性,如何造成叙事效果的不同,坚持从观众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能够更好地处理叙事中的视点问题。  [关键词]接受美学 叙事 视点    电影接受美学专门研究电影创作与欣赏过程中的审美接受问题,并以这种研究为起点研究整个电影美学问题。电影接受美学可以看成是电影美学的一个分支,也可以看成是电影美学的深化与
摘要 金基德是韩国电影界新近崛起的一名年轻导演,不仅其设计奇特的故事、边缘的人物形象、优美的影像呈现赢得了人们的关注,而且他对人性、社会、历史的深刻洞察,让人在震惊之余不得不折服。在金基德电影的一系列标志性元素中,妓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甚至构成了金基德电影中的一个情结。  关键词 妓女 底层 等级    一    “妓女”这一职业在影视作品中是一个特别暧昧且又让人存有无限遐想的边缘身份,它在被敏
【摘要】自近代以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线性历史观促使了进步的历史观念的形成。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历史进步论与革命伦理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不断革命便不断进步、向前的美好图景,由此也催生出一种社会性的进步信仰。延安时期,浓郁的革命情结以及对于进步的信仰催发丁玲往往以“进步”为尺度来观照革命的进程,她在其时的文学创作便流溢出进步的眼光和标准;在延安整风运动遭遇批判之后的自我归趋与认同也是其在政治的框架和进步
[摘要]《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是西奥多·德莱塞证明自己创作实力的两部杰作。两个年轻的乡下姑娘,一个争强好胜,一个单纯善良,青春赋予她们无限的生机,也带给她们对生活无限的幻想。但是幻想却在短暂的幸福之后幻化成泡影。从社会环境及人物性格特征两方面来分析两个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下女性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牺牲品,是资本主义社会下女性的缩影,充分说明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