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关的所有工作,如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校园活动、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提升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二是帮助儿童青少年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减少心理行为问题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不良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致力于帮助解决儿童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近年来,才开始越来越多地强调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
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我国受到关注的,发展到今天只有30多年的历史。尽管发展时间比较短暂,但经历了效仿阶段、启动阶段、发展阶段和繁荣阶段四个明显不同的时期。
效仿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最初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从一些研究者在报刊上介绍美国、德国和苏联等国家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开始的。从1981年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始效仿发达国家的模式,相继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发表了一系列调查报告。此后,学者们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热情持续增加,不断呼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反思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误区,并不断引入国外学校心理咨询的理念和经验模式。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了社会对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度,尤其是引发了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并首次揭示了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问题。
启动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6年,研究者提出“心育”概念,将其与“德、智、体、美”教育相区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1988年底,《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要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自此之后,中小学校逐渐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率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进行具有心理辅导色彩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几年间,一些具备心理健康教育雏形的学校先后出现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浙江等地,并在当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过,这一阶段的工作大多属于学校或教师的自发探索行为,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也并未形成规模,但这些尝试为更多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条例》规定,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下发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将心理卫生教育列为八项主要内容之一。此后,不断有新的国家政策和文件出台,强调要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對学生实现减负和素质教育。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个阶段有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迅速兴起,研究的问题也越来越广泛。199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班华在《教育研究》发表了《心育刍议》,系统阐述了与心育有关的问题;同年,郑日昌和陈永胜编著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学校心理咨询》。1994年在湖南首次召开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专题的学术会议。
这一阶段,全国各地逐步涌现出大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此外,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度不断提高。1988年3月2日,中国少年报社开办了 “知心电话”,这是全国第一家由新闻单位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心理咨询热线。
繁荣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教育部,再到各省教育厅、各市教育局颁布的若干政策、决定和意见,是心理健康教育进入繁荣阶段的标志。1999年6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8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并专门成立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后更名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2002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并于2012年对该纲要进行了修订,提出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此后,大部分省、市相继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工作。201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的通知》。这十余年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近十项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文件,尤其是2017年22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以及2018年国家卫健委等10家部委共同颁布的《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再次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在教育部,各地教育厅、教育局的努力下,开始走向具体的操作层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越来越丰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系统,还出版了在全国范围内很有影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读物和教材。
在这一阶段,各地中小学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一方面,部分高校从专业培养的角度,积极申办新专业或调整专业,注重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各地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师的岗前培训和资格认证等工作。此外,各学校还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对学生进行个体、团体辅导和干预。
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中小学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咨询室提供咨询、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开设心理讲座、创办心理刊物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配置更加规范化。2015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以下称《指南》),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设施设置进行了规定。随着《指南》的发布,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装备建设日趋规范和完备,普遍配置了沙发、心理书籍、沙盘、宣泄器材等;随着科技的发展,部分学校还配备了心理健康自助系统、艺术治疗设施。一般而言, 普通学校采用个体咨询室、办公室的配置组合,中心学校和实验学校采用个体咨询室、办公室、团体辅导室的配置组合,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采用个体咨询室、办公室、团体辅导室、其他功能室的配置组合。此外,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也日趋数字化、个性化,决策更加科学化。学校心理设施设置的专业化、智能化,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据统计,我国中小学心理学教师数量不足4万人,不及理想状态下所需心理教师数量的10%,相对于2亿多中小学生这一庞大的人群来讲,显得严重不足,并且现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远低于标准要求。调查发现,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背景多种多样,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仅占18%,即使加上教育学专业学历背景的也不到40%,其余大部分都是由中文、历史、生物等文科背景的教师担任。
综合比较各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设施设置和师资力量可以发现,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水平都在逐步增强,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一是城市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大大高于农村。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师资配置存在随意性,师资培训水平偏低。二是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东部起步早、发展快、水平高,西部起步晚、发展慢、差距大。三是从具体的实施上看,尽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样,但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师资专业化水平较低、心理咨询室有名无实、心理健康教材良莠掺杂、课程被挤占、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等问题。
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其预防干预
根据现有的调研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特点:(1)主要集中在学习、人际关系、情绪等几个方面。(2)男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女生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情绪(抑郁、焦虑等)、躯体化、学习压力等方面,男生主要表现在偏执等行为问题方面。(3)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年级、学段差异——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初中生,尤其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面临更多挑战。(4)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上都低于城市学生。(5)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青少年群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变化的速度较为缓慢。(6)随着时代变迁,儿童青少年的自杀、网络成瘾以及校园欺凌等新问题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焦点。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研究者关注比较多的是儿童青少年的自身因素(如自我发展水平、人格特质、归因风格、生活事件、生活习惯、应对方式等),家庭因素(如家庭结构、父母自身特质、家庭环境、养育方式、亲子关系等),学校因素(如学校自身特质、教师素质、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业压力等)和社会因素(如社会变迁和社会支持等)。研究者认为这些因素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减少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的政策,而中小学也开展了很多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心理健康预防研究来探讨有效的预防干预模式。当前的预防干预主要是团体辅导或干预为主,在比如改善人际交往问题、人格问题、情绪困扰问题、成瘾问题、同伴欺凌、自杀行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近年来,在预防干预领域的实践研究逐渐从干预转向预防,并且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方面,随着新高考制度的改革,教育部和中小学都越来越重视生涯教育,因此针对生涯教育方面的预防干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另一方面,预防干预工作越来越系统化,比如边玉芳等学者提出的“全员参与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新模式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上取得显著效果,方晓义等学者提出的“学生全方位三级指导模式”在促进高中生心理发展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
尽管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然而,还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性有待提升。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中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性仍需提升,岗位认证和职前、职后培训机制仍需继续完善和系统化。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属于经验性,缺乏实证研究。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么借鉴国外的模式,要么基于学校或者教师的自我经验和探索,缺少基于本校實证数据的有力支持,亟需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实施过程,以及效果的评估,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据可依。三是缺乏适合我国文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目前我国学者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大多采用国外量表的翻译或修订,比如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 SCL-90)、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这些量表是基于西方文化,西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发展起来的,但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的不同看法必然会影响测量的效度和信度。因此,需要研究出更适合我国文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并进行全国范围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更有效的依据。四是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大。总体来讲,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起步较早,也发展较快,并且现有水平较高,而西部和农村地区起步晚,相对更落后,发展也更慢。因此,需要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更多的交流与互相学习。
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我国受到关注的,发展到今天只有30多年的历史。尽管发展时间比较短暂,但经历了效仿阶段、启动阶段、发展阶段和繁荣阶段四个明显不同的时期。
效仿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最初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从一些研究者在报刊上介绍美国、德国和苏联等国家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开始的。从1981年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始效仿发达国家的模式,相继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发表了一系列调查报告。此后,学者们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热情持续增加,不断呼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反思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误区,并不断引入国外学校心理咨询的理念和经验模式。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了社会对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度,尤其是引发了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并首次揭示了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问题。
启动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6年,研究者提出“心育”概念,将其与“德、智、体、美”教育相区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1988年底,《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要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自此之后,中小学校逐渐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率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进行具有心理辅导色彩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几年间,一些具备心理健康教育雏形的学校先后出现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浙江等地,并在当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过,这一阶段的工作大多属于学校或教师的自发探索行为,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也并未形成规模,但这些尝试为更多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条例》规定,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下发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将心理卫生教育列为八项主要内容之一。此后,不断有新的国家政策和文件出台,强调要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對学生实现减负和素质教育。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个阶段有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迅速兴起,研究的问题也越来越广泛。199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班华在《教育研究》发表了《心育刍议》,系统阐述了与心育有关的问题;同年,郑日昌和陈永胜编著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学校心理咨询》。1994年在湖南首次召开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专题的学术会议。
这一阶段,全国各地逐步涌现出大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此外,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度不断提高。1988年3月2日,中国少年报社开办了 “知心电话”,这是全国第一家由新闻单位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心理咨询热线。
繁荣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教育部,再到各省教育厅、各市教育局颁布的若干政策、决定和意见,是心理健康教育进入繁荣阶段的标志。1999年6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8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并专门成立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后更名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2002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并于2012年对该纲要进行了修订,提出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此后,大部分省、市相继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工作。201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的通知》。这十余年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近十项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文件,尤其是2017年22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以及2018年国家卫健委等10家部委共同颁布的《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再次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在教育部,各地教育厅、教育局的努力下,开始走向具体的操作层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越来越丰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系统,还出版了在全国范围内很有影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读物和教材。
在这一阶段,各地中小学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一方面,部分高校从专业培养的角度,积极申办新专业或调整专业,注重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各地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师的岗前培训和资格认证等工作。此外,各学校还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对学生进行个体、团体辅导和干预。
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中小学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咨询室提供咨询、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开设心理讲座、创办心理刊物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配置更加规范化。2015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以下称《指南》),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设施设置进行了规定。随着《指南》的发布,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装备建设日趋规范和完备,普遍配置了沙发、心理书籍、沙盘、宣泄器材等;随着科技的发展,部分学校还配备了心理健康自助系统、艺术治疗设施。一般而言, 普通学校采用个体咨询室、办公室的配置组合,中心学校和实验学校采用个体咨询室、办公室、团体辅导室的配置组合,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采用个体咨询室、办公室、团体辅导室、其他功能室的配置组合。此外,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也日趋数字化、个性化,决策更加科学化。学校心理设施设置的专业化、智能化,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据统计,我国中小学心理学教师数量不足4万人,不及理想状态下所需心理教师数量的10%,相对于2亿多中小学生这一庞大的人群来讲,显得严重不足,并且现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远低于标准要求。调查发现,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背景多种多样,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仅占18%,即使加上教育学专业学历背景的也不到40%,其余大部分都是由中文、历史、生物等文科背景的教师担任。
综合比较各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设施设置和师资力量可以发现,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水平都在逐步增强,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一是城市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大大高于农村。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师资配置存在随意性,师资培训水平偏低。二是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东部起步早、发展快、水平高,西部起步晚、发展慢、差距大。三是从具体的实施上看,尽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样,但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师资专业化水平较低、心理咨询室有名无实、心理健康教材良莠掺杂、课程被挤占、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等问题。
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其预防干预
根据现有的调研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特点:(1)主要集中在学习、人际关系、情绪等几个方面。(2)男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女生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情绪(抑郁、焦虑等)、躯体化、学习压力等方面,男生主要表现在偏执等行为问题方面。(3)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年级、学段差异——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初中生,尤其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面临更多挑战。(4)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上都低于城市学生。(5)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青少年群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变化的速度较为缓慢。(6)随着时代变迁,儿童青少年的自杀、网络成瘾以及校园欺凌等新问题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焦点。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研究者关注比较多的是儿童青少年的自身因素(如自我发展水平、人格特质、归因风格、生活事件、生活习惯、应对方式等),家庭因素(如家庭结构、父母自身特质、家庭环境、养育方式、亲子关系等),学校因素(如学校自身特质、教师素质、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业压力等)和社会因素(如社会变迁和社会支持等)。研究者认为这些因素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减少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的政策,而中小学也开展了很多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心理健康预防研究来探讨有效的预防干预模式。当前的预防干预主要是团体辅导或干预为主,在比如改善人际交往问题、人格问题、情绪困扰问题、成瘾问题、同伴欺凌、自杀行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近年来,在预防干预领域的实践研究逐渐从干预转向预防,并且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方面,随着新高考制度的改革,教育部和中小学都越来越重视生涯教育,因此针对生涯教育方面的预防干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另一方面,预防干预工作越来越系统化,比如边玉芳等学者提出的“全员参与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新模式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上取得显著效果,方晓义等学者提出的“学生全方位三级指导模式”在促进高中生心理发展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
尽管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然而,还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性有待提升。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中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性仍需提升,岗位认证和职前、职后培训机制仍需继续完善和系统化。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属于经验性,缺乏实证研究。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么借鉴国外的模式,要么基于学校或者教师的自我经验和探索,缺少基于本校實证数据的有力支持,亟需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实施过程,以及效果的评估,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据可依。三是缺乏适合我国文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目前我国学者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大多采用国外量表的翻译或修订,比如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 SCL-90)、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这些量表是基于西方文化,西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发展起来的,但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的不同看法必然会影响测量的效度和信度。因此,需要研究出更适合我国文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并进行全国范围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更有效的依据。四是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大。总体来讲,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起步较早,也发展较快,并且现有水平较高,而西部和农村地区起步晚,相对更落后,发展也更慢。因此,需要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更多的交流与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