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索血透护理风险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在2017年3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期间选择120例实施血透治疗患者为试验对象,运用奇偶数分组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分析当前护理风险因素后,再分别进行针对性护理指导干预、护理干预,各60例,随后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100.00%)、护理质量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确定血透当前护理风险因素后,实施针对性护理指导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满意度。
关键词:血透;护理风险;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是一种有效的血液净化,又称之为洗肾、人工肾,用于肾脏类疾病中,能够达到明显净化血液目的,将过多的电解质和多余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从而纠正当前水电解质紊乱现象,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虽然效果显著,但在治疗期间存在较多风险因素,若未及时预防,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保证患者顺利完成血透工作,还需在确定风险因素后,运用相应对策管理,从而改善预后,修订各项护理规章制度 [1]。而本文在面对血透患者时,运用了不同护理对策,如下文所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20例实施血透治疗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此次试验均在2017年3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期间完成。观察组平均年龄(47.83±3.22)岁,透析时间(15.38±2.49)个月;性别:男性28例,女性32例;疾病类型:20例为慢性肾盂肾炎,9例为高血压肾病,31例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对照组平均年龄(47.52±3.13)岁,透析时间(15.47±2.51)个月;性别:男性29例,女性31例;疾病类型:19例为慢性肾盂肾炎,8例为高血压肾病,33例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两组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风险分析
(1)健康教育不到位:护理人员未及时普及血透相关知识,容易引起水钠潴留、营养不良、贫血等事件发生;(2)应急处理能力不足:由于护理人员对并发症处理流程不熟悉和临床经验不足,可延误患者抢救时间,从而影响整体治疗效果;(3)护理人员责任心:由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导致未及时观察病情、未严格查对制度、未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从而引起各种不良事件发生,主要表现为穿刺针固定不牢固引起的渗血、体循环吻合不严导致失血;(4)环境因素:血液透析室可因为空气流通差、通风效果不良,增大空气内细菌密度,从而给病原体传播提供机会,进而增加交叉感染率 [2]。
1.3 护理对策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为了杜绝纠纷投诉的发生,还需在血透前,做好解释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增加护患信任度。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指导,主要内容:(1)加强透析观察:在准备透析器、设置透析器参数、核对患者各项资料时,均需采用双人核对模式,且签字,从而方便日后落实到个人;(2)专业知识培训:为了促使血透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组建护理小组,且每周进行一次专业知识培训,不断完善透析护士的工作职责、血透各项操作流程,从而降低护理风险发生 [3];(3)安全管理:开启头脑风暴,在确定当前风险因素后,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构建安全文化,主要对设施设备、职业防护、环境布局、人力配备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正确的操作流程,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保证患者病情有专门的医务人员监护;(4)健康知识宣教:可通过发放资料卡片、张贴知识海报、教育展板、讲堂会、一对一宣教等模式,让患者明白血透的优势、方法、期间注意事项等知识,从而避免意外事件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 [4]。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
不良事件包括:血栓形成、穿刺针滑脱、内瘘出血、皮肤过敏等。
1.5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2.0软件统计学处理,数据值存在差异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项风险性大、并发症多、专业性强的治疗方法,目前常用于各种终末期肾脏疾病中,能够清除体内多余物质,及时控制病情恶化,但治疗期间,可因多种因素影響治疗效果,因此还需选择一项科学化护理指导。随着研究深入,可发现患者自我内瘘保护方法、血管条件、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穿刺方法、手术方式、内瘘手术部位均可引起不良反应。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针对性护理指导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护理工作预见性,不断改进护理方式和流程,促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针对性护理指导还可为患者提供优质、有序、安全、全面的护理指导,消除透析对患者的危害性,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率。
总而言之,针对性护理指导能够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培养护士良好慎独精神和风险意识,用于血透患者中效果显著,可降低护理风险。
参考文献:
[1]许方方,彭红艳,钟惠琴等.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0):190-192.
[2]严玲华,王梅娟,孙建芳等.维持性血液透析前后风险管理措施的建立与实施[J].上海护理,2015,34(2):45-47.
[3]莫贝霞,韦月兰,尹秀丹等.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内瘘针滑脱风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9):121-123.
[4]郑慧琳.血透室护理过程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3):3114-3115.
关键词:血透;护理风险;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是一种有效的血液净化,又称之为洗肾、人工肾,用于肾脏类疾病中,能够达到明显净化血液目的,将过多的电解质和多余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从而纠正当前水电解质紊乱现象,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虽然效果显著,但在治疗期间存在较多风险因素,若未及时预防,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保证患者顺利完成血透工作,还需在确定风险因素后,运用相应对策管理,从而改善预后,修订各项护理规章制度 [1]。而本文在面对血透患者时,运用了不同护理对策,如下文所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20例实施血透治疗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此次试验均在2017年3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期间完成。观察组平均年龄(47.83±3.22)岁,透析时间(15.38±2.49)个月;性别:男性28例,女性32例;疾病类型:20例为慢性肾盂肾炎,9例为高血压肾病,31例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对照组平均年龄(47.52±3.13)岁,透析时间(15.47±2.51)个月;性别:男性29例,女性31例;疾病类型:19例为慢性肾盂肾炎,8例为高血压肾病,33例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两组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风险分析
(1)健康教育不到位:护理人员未及时普及血透相关知识,容易引起水钠潴留、营养不良、贫血等事件发生;(2)应急处理能力不足:由于护理人员对并发症处理流程不熟悉和临床经验不足,可延误患者抢救时间,从而影响整体治疗效果;(3)护理人员责任心:由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导致未及时观察病情、未严格查对制度、未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从而引起各种不良事件发生,主要表现为穿刺针固定不牢固引起的渗血、体循环吻合不严导致失血;(4)环境因素:血液透析室可因为空气流通差、通风效果不良,增大空气内细菌密度,从而给病原体传播提供机会,进而增加交叉感染率 [2]。
1.3 护理对策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为了杜绝纠纷投诉的发生,还需在血透前,做好解释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增加护患信任度。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指导,主要内容:(1)加强透析观察:在准备透析器、设置透析器参数、核对患者各项资料时,均需采用双人核对模式,且签字,从而方便日后落实到个人;(2)专业知识培训:为了促使血透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组建护理小组,且每周进行一次专业知识培训,不断完善透析护士的工作职责、血透各项操作流程,从而降低护理风险发生 [3];(3)安全管理:开启头脑风暴,在确定当前风险因素后,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构建安全文化,主要对设施设备、职业防护、环境布局、人力配备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正确的操作流程,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保证患者病情有专门的医务人员监护;(4)健康知识宣教:可通过发放资料卡片、张贴知识海报、教育展板、讲堂会、一对一宣教等模式,让患者明白血透的优势、方法、期间注意事项等知识,从而避免意外事件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 [4]。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
不良事件包括:血栓形成、穿刺针滑脱、内瘘出血、皮肤过敏等。
1.5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2.0软件统计学处理,数据值存在差异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项风险性大、并发症多、专业性强的治疗方法,目前常用于各种终末期肾脏疾病中,能够清除体内多余物质,及时控制病情恶化,但治疗期间,可因多种因素影響治疗效果,因此还需选择一项科学化护理指导。随着研究深入,可发现患者自我内瘘保护方法、血管条件、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穿刺方法、手术方式、内瘘手术部位均可引起不良反应。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针对性护理指导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护理工作预见性,不断改进护理方式和流程,促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针对性护理指导还可为患者提供优质、有序、安全、全面的护理指导,消除透析对患者的危害性,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率。
总而言之,针对性护理指导能够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培养护士良好慎独精神和风险意识,用于血透患者中效果显著,可降低护理风险。
参考文献:
[1]许方方,彭红艳,钟惠琴等.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0):190-192.
[2]严玲华,王梅娟,孙建芳等.维持性血液透析前后风险管理措施的建立与实施[J].上海护理,2015,34(2):45-47.
[3]莫贝霞,韦月兰,尹秀丹等.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内瘘针滑脱风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9):121-123.
[4]郑慧琳.血透室护理过程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3):3114-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