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方式对设施葡萄2次成花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来源 :中国南方果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ch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夏黑”葡萄为试材,对葡萄树体进行“H”形和“T”形水平棚架式修剪,研究2种修剪方式对设施葡萄成花、果穗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H”形修剪的植株成花率、萌芽率、单穗质量、穗长、穗宽、单粒质量、果实纵横径高于“T”形。在果实成熟期,“H”形修剪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酚、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T”形。通过HPLC共检测到5种单体花色苷,分别为飞燕草素葡萄糖苷(Dp)、矢车菊素葡萄糖苷(Cy)、天竺葵素葡萄糖苷(Pg)、芍药素葡萄糖苷(Pn)和锦葵素葡萄糖苷(Mv),“T”形处理下的花色苷含量高于“H”形
其他文献
为发掘和利用我县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选育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笔者于2013—2016年从本地野生“美味”猕猴桃5个初选的优良单株中反复进行观察,最后确定代号“SN2016”作为复选优系,2017年1月建立无性系观察园。经过4年观察,“SN2016”株系无性性状优良、一致、稳定,果实大,果形端正、整齐,肉质鲜嫩、清香,易剥皮,外观品质优良,确定为决选优系,适合进行省内多点区域性栽培试验与生产栽培试验。
为研究适合山地杨梅最佳的避雨栽培模式,以东魁杨梅为试材,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开展单株网室、连片网室避雨栽培模式试验研究,比较不同栽培处理温湿度、果实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等。结果表明,单株网室、连片网室避雨栽培影响环境温湿度,利于杨梅生长发育,单果质量分别比露地栽培提高27.4%和51.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6%和0.6%,优质果率提高37.0%和64.8%;果实分别延迟2d、4d成熟,分别延后3d、7d采摘结束,采摘期分别延长1d、3d,采收率分别提高81.8%和107.9%;杨梅果实贮存性能明显提
对“伏蜜”桃在浙北地区的物候期、植物学特性以及果实品质、产量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该品种树势较强健,果形圆整,果形指数0.95,平均单果质量256.4g,最大单果质量338.1g。果皮底色黄绿色,覆有少量红晕,全果密被绒毛。果肉乳白色,口感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产量稳定,盛果期产量可达1000kg/667m2以上。果实发育期120d左右,上市期为7月底至8月初。作为熟期配套的白肉水蜜桃品种在浙江等南方桃产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为明确贵州省安龙县杧果园实蝇科害虫种类及种群消长动态,采用性诱剂、食诱剂等诱集实蝇害虫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主要的实蝇科害虫种类分别为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
“佛见喜”梨原产燕山山脉地区,平均单果质量298.3g,纵径6.9cm,横径8.1cm,扁圆形。果实颜色鲜红,肉质较细、脆,汁液多,味甜、微香。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可滴定酸0.31%,维生素C 5.0mg/100g,品质上等。2016年“茅山后佛见喜梨”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以果肉溃败病果率不同的13个凯特果园果实为材料,研究了正常果和病果果肉中氮、钾、镁和钙含量变化,及不同形态钙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果相比,病果中氮、钙和镁含量,及镁/钙均显著增加,而钾含量、氮/钙、钾/钙和(钾+镁)/钙均无显著变化。果肉溃败病果率与病果中氮、钾、镁和钙含量,及氮/钙、钾/钙、镁/钙和(钾+镁)/钙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与正常果比较,病果中结构钙含量显著增加,水溶性钙含量显著降低。果肉溃败病果率与病果中结构钙含量显著正相关,与草酸钙含量显著负相关。由此推测,凯特杧果肉发生溃败可能与果
开花期高温是影响西番莲着果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西番莲的产量。以黄金西番莲苗木为供材,采用人工环境模拟和自然环境平行观测试验,分析高温胁迫对开花期西番莲着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强度和高温持续时间是西番莲着果率的重要影响因子,即随着温度(≥35℃)的升高,着果率呈下降趋势,且随着高温持续时间延长,对着果率影响程度加重。此外,短时高温胁迫,西番莲耐受程度较强;而长时高温胁迫,西番莲耐受程度显著下降,着果率也显著下降。因此,推广西番莲种植应该考虑高温情况,科学种植。
为了观察不同番木瓜种质在广西的表现,记录了 10份番木瓜种质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花叶病性状,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份种质
对达州市粮食规模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推进规模经营发展,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针对当前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土壤盐碱化严重、生产性投入大、农业产业薄弱等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