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构材料作为建构游戏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建构游戏的有趣性、可玩性和教育性,而大班的孩子们随着思维的逐渐开拓与动手能力的增强,对于建构游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如何确保建构材料投放的有效性变成了大班建构游戏的难题之一。
【关键词】建构材料;建构游戏;幼儿园大班
【中图分类号】G7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272-02
当幼儿升入大班后,随着大脑的发育与接受到的不断升级的教育,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都在不断增强,加上幼儿一贯的强烈的表达欲望,对于建构区材料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但是在大部分幼儿园大班的建构区中,普遍存在建构形式单一、游戏玩法重复、建构材料缺少或者组合不科学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大班孩子们想象能力、学习能力的发展。由丰富完备的建构材料组成的建构游戏是大班孩子们学习与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应当保证建构材料的充足,维护并发展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创造能力,引导孩子们在游戏积极互动,彼此沟通。而为了更好的研究在幼儿园大班中建构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本文将从目前大班建构材料的现状、建构材料投放的意义、如何正确投放建构材料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以便于更好的发挥建构材料的积极作用,支持幼儿们更好的学习。
一、建构材料投放的现状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虽然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受限于年龄与认知程度,其学习兴趣依旧不高,需要外物的引导来激发并维持,而建构区则为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幼儿在建构区中利用丰富多样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游戏,并在建构游戏非主动的发生学习行为,并从中收获知识,形成初步的知识储备,所以这就要求建构材料必须丰富多样,材料组合科学合理。但是,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幼儿园的建构材料组合依旧存在较多问题。
首先,建构区材料简单,种类较少。大部分幼儿园出于成本、幼儿安全以及教师工作量的考虑,在建构区投放的材料往往比较简单,组成也比较单一。例如,在美工区只提供胶棒、画纸与画笔,在手工区只提供折纸、透明胶;在活动区只提供少量积木等。虽然的确减少了成本与教师工作量,并且保证了幼儿活动时的安全,但是幼儿对这些单一的材料与重复的玩法很快就会厌倦,失去兴趣的幼儿其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创造力与动手能力自然也就难以得到培养。
其次,材料的投放并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园在进行建构材料投放时,往往是购买比较大众的材料,但是却忽视大众是由无数个小众组成的,因此,建构材料往往会使得一小部分幼儿无法从中受益。例如,本次教师在建构区投放了一批积木,大部分幼儿都可以使用积木搭建出漂亮的房子,威武的城堡等,但有一部分幼儿天生缺乏视觉想象力,或者平衡感不足,搭建出的房子不是不够好看就是还没有搭建好就塌了。幼儿很难从中收获乐趣,自然也就很难发生学习行为。
最后,材料的投放者主观性过强,并不利于幼儿的多元化发展。前文提到,幼儿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投放建构材料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此点,但是由于建构材料的投放者往往都是同一个老师,投放的建构材料会受到老师个人的喜好、认知偏差、主观意识等限制,往往不能够符合全班幼儿的需求,所以导致了部分幼儿无法在建构游戏中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建构材料投放的意义
建构游戏作为游戏中的一种,具有灵活性、趣味性、教育性等特点,可以帮助幼儿在玩耍中收获知识,做到寓教于乐,同时建构游戏由于具有一定的活动量,对于幼儿的身体发育也具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建构材料的投放具有多重的意义。
首先,建构材料的投放影响幼儿的身体发育。建构材料投放的目的在于促使幼儿利用材料进行建构游戏。但是建构游戏又往往伴随着一定的运动,并且因为建构游戏不同,其运动量也不同。例如,如果投放的材料为手工材料,那么建构游戏的运动便偏小,对于幼儿的体能发展影响较小;如果投放材料是球类材料,那么幼儿便会在进行球类游戏时进行大量的运动,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
其次,建构材料的投放促进幼儿的交际沟通能力。大部分的建构游戏都是多人进行的,例如多人共建积木,多人合作手工,多人组队游戏等,而幼儿们在进行组队进行建构游戏时,会进行彼此之间的沟通,例如搭什么积木?选择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谁去负责寻找,谁是搭建主力?这些都需要幼儿在游戏开始时或者游戏过程中进行沟通,不知不觉间便锻炼了幼儿的沟通能力。
最后,建构材料的投放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认知。大班的幼儿由于有了一定认知的基础,在面对建构材料时往往会进行本能的思考,例如这是什么东西呢?应该怎么玩?可以用它来做些什么呢?而为了探求答案,幼儿往往会不断的询问,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摸索建构材料的用途与玩法,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与思考的能力。
三、如何正确投放建构材料
正确的投放建构材料除了要针对目前投放建构材料的不足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建构材料的作用,做到科学搭配,文体兼顾。
首先,就是要確保建构材料的充足,保证每一位幼儿都能够拥有一份材料,从而开展活动。此外,在材料充足的前提下,要确保材料的搭配应当科学合理,符合幼儿需要。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教师的主观意识影响材料的投放。
其次,要考虑材料对于幼儿体能的促进与幼儿交际沟通能力与认知水平提升的影响。在进行材料投放时,应当考虑到本次材料针对的是幼儿哪方面能力的训练,从而进行合理引导。
再次,投放材料时要依次投放,投放的顺序应当遵从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我们应当认识到,大班幼儿的接受与理解能力依旧出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我们在进行教育时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样才能够让幼儿保持长久的兴趣与学习动力。
最后,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如果由老师指导幼儿们进行构建材料的运用的话,幼儿会受到老师的定势思维的影响,从而将材料的玩法固定,其本身的创造性并没有得到锻炼。所以,才投放材料之后,我们应当积极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材料的玩法,甚至开创材料的玩法。在建构游戏中,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方法与游戏规则,而是要充分运用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将手中的材料“千变万化”,这样才能够让幼儿保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习惯,建构游戏的真正意义也在于此。
参考文献
[1]高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余锦莹.小班区域材料的选择与投放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2).
作者简介:郭春蕾(1988.12.12-),女,籍贯:吉林省长春市,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学,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关键词】建构材料;建构游戏;幼儿园大班
【中图分类号】G7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272-02
当幼儿升入大班后,随着大脑的发育与接受到的不断升级的教育,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都在不断增强,加上幼儿一贯的强烈的表达欲望,对于建构区材料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但是在大部分幼儿园大班的建构区中,普遍存在建构形式单一、游戏玩法重复、建构材料缺少或者组合不科学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大班孩子们想象能力、学习能力的发展。由丰富完备的建构材料组成的建构游戏是大班孩子们学习与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应当保证建构材料的充足,维护并发展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创造能力,引导孩子们在游戏积极互动,彼此沟通。而为了更好的研究在幼儿园大班中建构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本文将从目前大班建构材料的现状、建构材料投放的意义、如何正确投放建构材料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以便于更好的发挥建构材料的积极作用,支持幼儿们更好的学习。
一、建构材料投放的现状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虽然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受限于年龄与认知程度,其学习兴趣依旧不高,需要外物的引导来激发并维持,而建构区则为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幼儿在建构区中利用丰富多样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游戏,并在建构游戏非主动的发生学习行为,并从中收获知识,形成初步的知识储备,所以这就要求建构材料必须丰富多样,材料组合科学合理。但是,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幼儿园的建构材料组合依旧存在较多问题。
首先,建构区材料简单,种类较少。大部分幼儿园出于成本、幼儿安全以及教师工作量的考虑,在建构区投放的材料往往比较简单,组成也比较单一。例如,在美工区只提供胶棒、画纸与画笔,在手工区只提供折纸、透明胶;在活动区只提供少量积木等。虽然的确减少了成本与教师工作量,并且保证了幼儿活动时的安全,但是幼儿对这些单一的材料与重复的玩法很快就会厌倦,失去兴趣的幼儿其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创造力与动手能力自然也就难以得到培养。
其次,材料的投放并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园在进行建构材料投放时,往往是购买比较大众的材料,但是却忽视大众是由无数个小众组成的,因此,建构材料往往会使得一小部分幼儿无法从中受益。例如,本次教师在建构区投放了一批积木,大部分幼儿都可以使用积木搭建出漂亮的房子,威武的城堡等,但有一部分幼儿天生缺乏视觉想象力,或者平衡感不足,搭建出的房子不是不够好看就是还没有搭建好就塌了。幼儿很难从中收获乐趣,自然也就很难发生学习行为。
最后,材料的投放者主观性过强,并不利于幼儿的多元化发展。前文提到,幼儿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投放建构材料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此点,但是由于建构材料的投放者往往都是同一个老师,投放的建构材料会受到老师个人的喜好、认知偏差、主观意识等限制,往往不能够符合全班幼儿的需求,所以导致了部分幼儿无法在建构游戏中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建构材料投放的意义
建构游戏作为游戏中的一种,具有灵活性、趣味性、教育性等特点,可以帮助幼儿在玩耍中收获知识,做到寓教于乐,同时建构游戏由于具有一定的活动量,对于幼儿的身体发育也具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建构材料的投放具有多重的意义。
首先,建构材料的投放影响幼儿的身体发育。建构材料投放的目的在于促使幼儿利用材料进行建构游戏。但是建构游戏又往往伴随着一定的运动,并且因为建构游戏不同,其运动量也不同。例如,如果投放的材料为手工材料,那么建构游戏的运动便偏小,对于幼儿的体能发展影响较小;如果投放材料是球类材料,那么幼儿便会在进行球类游戏时进行大量的运动,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
其次,建构材料的投放促进幼儿的交际沟通能力。大部分的建构游戏都是多人进行的,例如多人共建积木,多人合作手工,多人组队游戏等,而幼儿们在进行组队进行建构游戏时,会进行彼此之间的沟通,例如搭什么积木?选择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谁去负责寻找,谁是搭建主力?这些都需要幼儿在游戏开始时或者游戏过程中进行沟通,不知不觉间便锻炼了幼儿的沟通能力。
最后,建构材料的投放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认知。大班的幼儿由于有了一定认知的基础,在面对建构材料时往往会进行本能的思考,例如这是什么东西呢?应该怎么玩?可以用它来做些什么呢?而为了探求答案,幼儿往往会不断的询问,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摸索建构材料的用途与玩法,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与思考的能力。
三、如何正确投放建构材料
正确的投放建构材料除了要针对目前投放建构材料的不足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建构材料的作用,做到科学搭配,文体兼顾。
首先,就是要確保建构材料的充足,保证每一位幼儿都能够拥有一份材料,从而开展活动。此外,在材料充足的前提下,要确保材料的搭配应当科学合理,符合幼儿需要。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教师的主观意识影响材料的投放。
其次,要考虑材料对于幼儿体能的促进与幼儿交际沟通能力与认知水平提升的影响。在进行材料投放时,应当考虑到本次材料针对的是幼儿哪方面能力的训练,从而进行合理引导。
再次,投放材料时要依次投放,投放的顺序应当遵从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我们应当认识到,大班幼儿的接受与理解能力依旧出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我们在进行教育时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样才能够让幼儿保持长久的兴趣与学习动力。
最后,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如果由老师指导幼儿们进行构建材料的运用的话,幼儿会受到老师的定势思维的影响,从而将材料的玩法固定,其本身的创造性并没有得到锻炼。所以,才投放材料之后,我们应当积极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材料的玩法,甚至开创材料的玩法。在建构游戏中,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方法与游戏规则,而是要充分运用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将手中的材料“千变万化”,这样才能够让幼儿保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习惯,建构游戏的真正意义也在于此。
参考文献
[1]高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余锦莹.小班区域材料的选择与投放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2).
作者简介:郭春蕾(1988.12.12-),女,籍贯:吉林省长春市,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学,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