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百年奋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党的百年奋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是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一个视角.二者交融于两个全过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全过程,二是党的先进品格始终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过程.
其他文献
中西传统文化孕育、形塑了抽象寻本和取象比类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从类型上看,抽象寻本是一种定义思维,而取象比类是一种非定义思维;从过程上看,抽象寻本是一种分析性思维,而取象比类是一种相似性思维;从效果上看,抽象寻本是一种基于对话的论证思维,而取象比类是一种基于体验的感悟思维.直面抽象寻本与取象比类的异同,教育应基于语言与思维的互构关系,教会学生思维;基于学科知识的"大概念",让学生洞见学科知识的本质;基于问题的解决,发挥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作用.
作为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中国共产党唤醒了人民的民族复兴和强国意识,引领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为民族尊严、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而奋斗.教育在强化爱国主义和促进国家认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社会科学研究资助政策的酝酿,既受改变战后美国社会科学发展困境的驱使,也得到"学科融合"策略的推动,冷战局势则加剧了美国政府资助社会科学研究的紧迫性.195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颁布"社会科学研究计划",1960年成立社会科学司,从而正式启动社会科学研究资助政策.在此政策影响下,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不断增强,并呈现出鲜明的美国特色.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自觉,为开创中国高等教育新局面注入强大新动力.
近些年大学教学学术(SoTL)日益受到我国高校教师的广泛关注.SoTL是关于大学教师如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学术研究以便改进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个大学教学学术的概念框架,然后介绍了一个案例研究,并用这个概念框架分析了这个案例研究,以此展示大学教学学术研究的一般程序和要求.作者希望这篇文章能启发和帮助中国大学教师开展更多的高质量大学教学学术研究.
党史观,就是观党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历史,才能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现象和本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四对关系的辩证统一,是树立正确党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必然要求.
李汉俊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期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与教育工作.他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入高校课堂,在校内组建历史社会学研究会与图书资料室等,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引导青年关注社会革命现实,开辟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新境界,为革命事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深入挖掘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效益尤为重要.基于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其作用大小又受到产业结构升级的约束;时间异质性表明,2013年后,第三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存在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门槛效应得以激活;区域异质性表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使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
“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与价值意蕴,主要表现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公平为基础;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目标,在奋进世界一流中彰显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北京科技大学瞄准“课程思政”视角下制度设计、教师能力培育等基本问题坚持正确方向、整体推进等基本原则,搭建了公开课思政、学科思政讲坛、课堂思政“三个层次”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