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急危重症患者处在安全风险之中,为了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优化护理工作。本文将具体探讨急危重症病情评估工具在急症护理中的的进展,以期为有识之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工具;急诊护理
前言:医护人员在接触急危重症患者之后,需要对其病情进行诊断,采用相应的救治方法,稳定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急危重症病情评估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否则会耽误诊疗工作,威胁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医护人员需要对急危重症病情评估工具进行科学选择,考察评估工具的适用性。
1 APACHE II
在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时,经常要开展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 II是急危重症病情评估的重要工具,可以对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情況进行预测分析。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工具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是急性生理学评分,其中有十二项生理参数,医护人员需要对急危重症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进行测量,考察急危重症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昏迷评分等等[1]。医护人员需要根据结果,对生理参数进行评分,每项不超过五分,总分不超过六十分。第二是年龄评分,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急危重症患者年龄进行评分,总分不超过六分。第三是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总分不低于二分,不超过五分。APACHE II的最终分数是上述三项评分的总和,分值范围在七十一分之内。通过APACHE II评估出来的分数越低,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越轻,通过APACHE II评估出来的分数越高,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越重。此外,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工具还能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死亡危险率进行评估,其提出了患者死亡危险率的计算公式,对患者的死亡风险进行了预测。患者在ICU就诊后,可以通过APACHE II来评估病情。医护人员要根据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分数,以及急危重症患者的检查结果,对急危重症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改善急危重症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值得注意的是,我国APACHE II评估工具处在发展初期,其存在应用缺陷,如评估时间过长,耗费成本过多等。我国部分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无法应用APACHE II开展病情评估[2]。
2 MEWS
在上个世纪末,国外学者摩根提出了预警评分的概念,随后这一概念被应用在临床实践当中,医学专家对预警评分概念进行了创新阐述,提出了MEWS,即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英国国家医疗系统最早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在急危重症病情评估中,收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工具成为医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工具成为正式的病情评估方法。部分医学专家提出建议,在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时,应该测算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因此MEWS的评分主要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包括急危重症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等。体温参数的最高分值不超过两分,剩余参数的最高分值不得超过三分。在对各个参数进行评分后,需要将所有参数的评估分数相加, 得到最后的总分。总分不超过十四分,急危重症患者的评分越低,病情越轻;急危重症患者的评分越高,病情越高。在评分过程中,需要分析急危重症患者的血压值,计算基础血压与正常值的比例。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应用MEWS开展急危重症病情评估,收获了较好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急危重症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早期预警评分的适用效果较差,需要和神志评估法联合应用[3]。
3 ESI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病情严重指数,对患者病情进行了预估。在对病情进行评估后,为患者提供了必要的医疗资源,使诊治工作顺利开展。病情严重指数属于综合类指标,其将着眼点放在了急危重症患者的发病率上,分析了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的严重度。病情严重指数采用百分率的计算方法,属于五级预检分诊工具。在应用这一工具开展病情评估时,需要根据急危重症患者的实际情况分级递减,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医护人员需要决定是否采用紧急抢救措施,如果是,则评估急危重症患者病情为1级。第二,医护人员需要判断急危重症患者是否处于高度危险状态,是否意识模糊、出现嗜睡症状,身体痛苦程度是否严重,如果是,则评估急危重症患者病情为2级。第三,医护人员需要考察医疗资源,判断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程度,如果平稳,则评估急危重症患者病情为3级,如果不平稳,则评估急危重症患者为2级。第四,医护人员需要分析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几项医疗资源项目,需要一项则划分为4级,不需要则划分为5级。
4 SI
休克指数是脉搏和收缩压的比值,反映了血流动力学的实际情况。当急危重症患者大量出血,会直接导致失血性休克。休克指数的标准值为0.5到0.7,当休克指数为1,百分之10到百分之30的血容量减少,休克程度轻微;当休克指数为1.5,百分之30到百分之40的血容量减少,休克程度中等;当休克指数为2,百分之50到百分之70的血容量减少,休克程度较重[4]。休克指数不仅能对急危重症患者开展病情评估,还能查看急危重症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病症。急危重症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是心脏疾病,如果急危重症患者存在循环系统障碍,休克指数工具能够科学评估病情。当前我国与休克指数相关的研究资料比较少,研究样本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SI的深入推广。
结论:
在对急危重症患者开展诊疗之前,需要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综合应用不同的评估工具,有效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效果,降低急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陈数巧.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及序贯性救治措施在其安全转运与急救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4):102-103+155.
[2]朱映梅.医护协同建立病情早期预警工作流程对精神科危重症识别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0):54-57.
[3]何艳红,乔继华,曹静.急危重症病情评估工具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7):58+63.
[4]董丽丽,王蕊,马国威,王新华.急危重症病情评估工具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01):38-40.
关键词: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工具;急诊护理
前言:医护人员在接触急危重症患者之后,需要对其病情进行诊断,采用相应的救治方法,稳定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急危重症病情评估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否则会耽误诊疗工作,威胁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医护人员需要对急危重症病情评估工具进行科学选择,考察评估工具的适用性。
1 APACHE II
在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时,经常要开展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 II是急危重症病情评估的重要工具,可以对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情況进行预测分析。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工具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是急性生理学评分,其中有十二项生理参数,医护人员需要对急危重症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进行测量,考察急危重症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昏迷评分等等[1]。医护人员需要根据结果,对生理参数进行评分,每项不超过五分,总分不超过六十分。第二是年龄评分,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急危重症患者年龄进行评分,总分不超过六分。第三是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总分不低于二分,不超过五分。APACHE II的最终分数是上述三项评分的总和,分值范围在七十一分之内。通过APACHE II评估出来的分数越低,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越轻,通过APACHE II评估出来的分数越高,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越重。此外,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工具还能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死亡危险率进行评估,其提出了患者死亡危险率的计算公式,对患者的死亡风险进行了预测。患者在ICU就诊后,可以通过APACHE II来评估病情。医护人员要根据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分数,以及急危重症患者的检查结果,对急危重症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改善急危重症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值得注意的是,我国APACHE II评估工具处在发展初期,其存在应用缺陷,如评估时间过长,耗费成本过多等。我国部分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无法应用APACHE II开展病情评估[2]。
2 MEWS
在上个世纪末,国外学者摩根提出了预警评分的概念,随后这一概念被应用在临床实践当中,医学专家对预警评分概念进行了创新阐述,提出了MEWS,即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英国国家医疗系统最早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在急危重症病情评估中,收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工具成为医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工具成为正式的病情评估方法。部分医学专家提出建议,在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时,应该测算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因此MEWS的评分主要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包括急危重症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等。体温参数的最高分值不超过两分,剩余参数的最高分值不得超过三分。在对各个参数进行评分后,需要将所有参数的评估分数相加, 得到最后的总分。总分不超过十四分,急危重症患者的评分越低,病情越轻;急危重症患者的评分越高,病情越高。在评分过程中,需要分析急危重症患者的血压值,计算基础血压与正常值的比例。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应用MEWS开展急危重症病情评估,收获了较好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急危重症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早期预警评分的适用效果较差,需要和神志评估法联合应用[3]。
3 ESI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病情严重指数,对患者病情进行了预估。在对病情进行评估后,为患者提供了必要的医疗资源,使诊治工作顺利开展。病情严重指数属于综合类指标,其将着眼点放在了急危重症患者的发病率上,分析了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的严重度。病情严重指数采用百分率的计算方法,属于五级预检分诊工具。在应用这一工具开展病情评估时,需要根据急危重症患者的实际情况分级递减,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医护人员需要决定是否采用紧急抢救措施,如果是,则评估急危重症患者病情为1级。第二,医护人员需要判断急危重症患者是否处于高度危险状态,是否意识模糊、出现嗜睡症状,身体痛苦程度是否严重,如果是,则评估急危重症患者病情为2级。第三,医护人员需要考察医疗资源,判断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程度,如果平稳,则评估急危重症患者病情为3级,如果不平稳,则评估急危重症患者为2级。第四,医护人员需要分析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几项医疗资源项目,需要一项则划分为4级,不需要则划分为5级。
4 SI
休克指数是脉搏和收缩压的比值,反映了血流动力学的实际情况。当急危重症患者大量出血,会直接导致失血性休克。休克指数的标准值为0.5到0.7,当休克指数为1,百分之10到百分之30的血容量减少,休克程度轻微;当休克指数为1.5,百分之30到百分之40的血容量减少,休克程度中等;当休克指数为2,百分之50到百分之70的血容量减少,休克程度较重[4]。休克指数不仅能对急危重症患者开展病情评估,还能查看急危重症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病症。急危重症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是心脏疾病,如果急危重症患者存在循环系统障碍,休克指数工具能够科学评估病情。当前我国与休克指数相关的研究资料比较少,研究样本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SI的深入推广。
结论:
在对急危重症患者开展诊疗之前,需要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综合应用不同的评估工具,有效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效果,降低急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陈数巧.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及序贯性救治措施在其安全转运与急救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4):102-103+155.
[2]朱映梅.医护协同建立病情早期预警工作流程对精神科危重症识别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0):54-57.
[3]何艳红,乔继华,曹静.急危重症病情评估工具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7):58+63.
[4]董丽丽,王蕊,马国威,王新华.急危重症病情评估工具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0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