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我国驻外外交官,即使是大使、总领事等使领馆主要领导,在调离时谁也不可以以低价甚至象征性地交一点钱,买下他任职时公家配给他的官邸、住房,使之成为他的私有财产。
我国外交部自1949年建部以来,一向要求外交人员清正廉洁,无私奉献。60多年过去了,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交部的领导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外交部要求外交人员必须做到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一天也没有丢,即使在市场经济实行了几十年的今天,也丝毫没有任何改变。我作为一名曾长期在我国驻外使馆工作过的前外交人员,对此有切身的体会。
大使上下班用车也要自付车费
我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1世纪初在我国驻外大使馆工作的时候,我国驻外外交人员使用的车辆全部由国家配给。随着我驻外外交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自1994年7月起,规定使馆的公车仅供外交人员因公使用,若要私用,比如上医院看病、去市场购物或串门访友等需要用车,都要自付用车费用,按行车1公里自付20美分计算。
更为严格的是,外交人员上下班途中用车不算因公,也要自付车费。这样的规定即使对大使也同样适用,没有任何例外和特殊。我在担任中国驻莱索托大使时,大使官邸与使馆办公楼在同一座大院内,上下班当然用不着坐车,故不用缴纳上下班因私用车费用。但在担任驻纳米比亚大使时,大使官邸与使馆办公处不在一起,上下班就要坐车了。其实大使官邸离大使馆办公处仅1公里多路,我上下班完全可以步行,既可省钱,还可锻炼身体。但我的外交身份不允许我这样做,故还得乘坐挂了国旗的大使专车上下班。但我乘坐的专车是国家配备的,不是我私人的,上下班坐了就得按规定缴纳因私用车费,缴纳标准是每月固定20美元。
在国内,凡是可以坐公车上下班的领导,没有听说过他们上下班坐公车被确定为因私,因而要自付车费的。一个大使,大小也应算作是一个领导干部,更重要的是他在国外代表的是国家,执行的是外交公务,而他上下班坐车却不算因公,一些对领导免费坐公车上下班习以为常的国人恐怕有点感到困惑吧。我如果不是亲历亲为,而是一个外交圈以外的人,也可能会不相信有这种事。但事实就是如此,在用车问题上我国驻外外交人员就是这样严格做到公私分明的。国内在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和公车改革前,一些领导干部公车私用屡禁不止的问题,在我国驻外使领馆其实早就解决了。
参加对外宴请要交饭钱
我在中国驻以色列、莱索托和纳米比亚使馆工作期间,外交人员生活上用水用电,其费用一律自付。此外,有的用于生活甚至用于工作的电器如洗衣机、收录机,也要按规定由外交人员自行解决。还有,外交人员与国内家人、友人联系,难免不打国际长途电话或发国际传真,但都要按规定自己支付费用。因为使馆的通信设施是用于公务的,因私使用就要缴费。我所在使馆的做法是,打长途电话或发国际传真的人员须在使馆的专用登记簿上逐项登记长途通话和发国际传真的有关情况,月底由财务人员结算费用,在下月发工资时扣除。
对外交人员接收礼品也有严格规定。一是原则上不收礼,二是实在推不掉的或驻在国领导人等政要、好友赠礼不能不收的,收下后原则上一律交公。按规定,外交人员可不交公的礼品只包括少量糖果,或一条普通香烟,或一瓶普通水酒,或刻写了收礼人姓名的小工艺品之类,价值一般掌握在人民币几十元之内。
我在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工作期间,还曾经历过如下做法:我对外搞一次宴请活动,我和使馆陪宴的外交官员都要按当时的规定向公家缴纳1美元的伙食费。原因是,我们已经领取了国家的工资,除此之外不能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鉴于我们主持或参加了一次对外宴请,就省了自家的一餐饭,因此我们就要把参加宴会省下来的这顿饭钱按1美元计算偿还给公家。这样的做法,除了我国驻外使领馆,我没有听说国内有任何部门实行过。
官邸制已在驻外使领馆实行60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实行官邸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称赞其对遏制领导干部以权谋房将是一条根本途径。其实,对官员实行官邸制,在我国驻外使领馆已实行60多年了。以我来说,我在驻利比里亚大使馆担任三等秘书、二等秘书时,公家配给我一间约15平方米的住房;在驻以色列大使馆担任政务参赞时,公家配给我一套120多平方米的住房;在担任驻莱索托和驻纳米比亚大使时,公家均配给我一座大使官邸。但这些房产都是国家的财产,不是我的,我在职一天可以住一天,一旦离职、调任就要将住房、官邸统统留下,让接替我工作的人居住。
我想,这就叫做铁打的官邸流水的官。我国驻外外交官,即使是大使、总领事等使领馆主要领导,在调离时谁也不可以以低价甚至象征性地交一点钱,买下他任职时公家配给他的官邸、住房,使之成为他的私有财产。更不可以到了新的任所后再如法炮制,调离时又以低价将公家配给他的住房占为己有,以致每调动一次工作就廉价获得一处房产。
事实上,我国驻外使领馆从来没有以低价、优惠价向调离的外交官员、包括使领馆主要领导卖过一砖一瓦。人走将房留下,这在我国外交官中早已是常态,天经地义,没有任何人例外。我想,现在中央既然已提出官邸制這个问题,国内一些领导干部以权谋房的弊端早晚会得到遏制和根除。
为减少国家开支厉行节约
外交部的财务开支一向奉行“当花则花、当省则省、对外适度、对内从简”的原则。我在驻外使馆工作时的体会是,凡是因工作需要而开展的正常对外活动,只要不是挥霍浪费,在资金上都是有保障的。但对用于内部的开支或不直接用于对外工作的开支,在掌握上就要严一些,强调厉行节约、无私奉献就要多一些。例如,我在驻莱索托大使馆工作时,由于大使馆是新建的,我的大使办公室还不算太小,但也就是20多平方米。而后来调任驻纳米比亚大使,由于使馆办公用房紧张,我的办公室充其量也就是7个平方米多一点,里面的陈设只有一张旧办公桌、一把高背旧座椅和一只很小、很陈旧的铁皮文件柜,外加办公桌另一侧顶着墙摆放的供馆员前来谈工作时坐的一把椅子。这就是我7平方米办公室的全部家当。我就在这间斗室里工作了3年,处理了大量外交事务,完成了国家交给我的外交使命。 为了节省国家开支,退休外交人员的养老金在掌握上也比较严。相比之下,同时退休的同级别干部的退休金,外交部比中央其他一些部委要低,比北京市和一些外省市的地方政府部门以及一些事业单位更低。有人说,外交部只花钱,不挣钱,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主要靠国家财政,当然不可能高。其实不然,外交部不但能挣钱,而且还能挣大钱。比如我国驻外使领馆每年收的签证费就是一笔巨大款项,使领馆有关工作人员在8小时上班时间之外和节假日加班加点做加急签证,所收的签证加急费又是一笔巨额收入,只是这些巨款均严格按国家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一分不留地全部上缴了国库。
还有一个厉行节约、无私奉献的小例子。一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非合作国际会议,众多非洲国家的政要、高官与会,我国最高领导人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我与其他9名已退休的原驻非洲国家的大使被安排参加会议。但会议有关组织部门为了节省开支,不安排车辆上门接送我们去开会,连若干人合乘一辆车也不安排。鉴于出租车没车证到不了人民大会堂,故有关部门让我们自己提前从家里到外交部集中,在部里统一搭乘为会议工作人员配备的有会议车证的大巴一起去人民大会堂,会议结束后再乘大巴回外交部,然后从外交部各自回家。记得那是个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们身着西装往返于住家和外交部之间,汗水都浸湿了衬衫。
人民大会堂会议结束时已近中午,我们乘外交部大巴返回部里,然后再各自回家吃饭,到家时已经快一点钟了。虽然我们都是古稀之人,为出席这次如此重要的国际会议吃了点辛苦,但大家都理解外交部有关部门是从廉政出发才做出这样的安排的。况且这点困难我们自己尚能克服,却为公家节省了一些开支,这也是我们退休多年后为我国外交事业再发挥一点余热、无私奉献的一次机会啊。
中央政治局会议改进工作作风的八条规定颁布及中央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外交部紧跟形势,积极响应,并以实际行动贯彻八条规定和反对四风。我们退休人员直接感受到的主要有如下两件事:第一件,与中秋节有关。以前每年中秋节,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都给每个退休人员送一盒宾馆自己生产的月饼,祝贺我们这些退休老人中秋节快乐。第二件,与重阳节有关。以前每年重阳节,外交部都在钓鱼台国宾馆的草坪上举行一次退休人员联谊会,让大家聚一聚,听外交部领导讲讲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吃点儿干果、糕点、水果、瓜子,喝一杯清茶,相互間问候几句,谈笑一番,然后互道一声珍重,各自回家。
为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条规定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厉行节约,反对奢靡之风,从2013年起,外交部有关方面取消了给退休人员赠送月饼过中秋节和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联谊活动过重阳节的传统做法。对上述新的廉政举措,退休老同志们也都是充分理解和积极支持的。
我国外交部自1949年建部以来,一向要求外交人员清正廉洁,无私奉献。60多年过去了,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交部的领导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外交部要求外交人员必须做到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一天也没有丢,即使在市场经济实行了几十年的今天,也丝毫没有任何改变。我作为一名曾长期在我国驻外使馆工作过的前外交人员,对此有切身的体会。
大使上下班用车也要自付车费
我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1世纪初在我国驻外大使馆工作的时候,我国驻外外交人员使用的车辆全部由国家配给。随着我驻外外交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自1994年7月起,规定使馆的公车仅供外交人员因公使用,若要私用,比如上医院看病、去市场购物或串门访友等需要用车,都要自付用车费用,按行车1公里自付20美分计算。
更为严格的是,外交人员上下班途中用车不算因公,也要自付车费。这样的规定即使对大使也同样适用,没有任何例外和特殊。我在担任中国驻莱索托大使时,大使官邸与使馆办公楼在同一座大院内,上下班当然用不着坐车,故不用缴纳上下班因私用车费用。但在担任驻纳米比亚大使时,大使官邸与使馆办公处不在一起,上下班就要坐车了。其实大使官邸离大使馆办公处仅1公里多路,我上下班完全可以步行,既可省钱,还可锻炼身体。但我的外交身份不允许我这样做,故还得乘坐挂了国旗的大使专车上下班。但我乘坐的专车是国家配备的,不是我私人的,上下班坐了就得按规定缴纳因私用车费,缴纳标准是每月固定20美元。
在国内,凡是可以坐公车上下班的领导,没有听说过他们上下班坐公车被确定为因私,因而要自付车费的。一个大使,大小也应算作是一个领导干部,更重要的是他在国外代表的是国家,执行的是外交公务,而他上下班坐车却不算因公,一些对领导免费坐公车上下班习以为常的国人恐怕有点感到困惑吧。我如果不是亲历亲为,而是一个外交圈以外的人,也可能会不相信有这种事。但事实就是如此,在用车问题上我国驻外外交人员就是这样严格做到公私分明的。国内在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和公车改革前,一些领导干部公车私用屡禁不止的问题,在我国驻外使领馆其实早就解决了。
参加对外宴请要交饭钱
我在中国驻以色列、莱索托和纳米比亚使馆工作期间,外交人员生活上用水用电,其费用一律自付。此外,有的用于生活甚至用于工作的电器如洗衣机、收录机,也要按规定由外交人员自行解决。还有,外交人员与国内家人、友人联系,难免不打国际长途电话或发国际传真,但都要按规定自己支付费用。因为使馆的通信设施是用于公务的,因私使用就要缴费。我所在使馆的做法是,打长途电话或发国际传真的人员须在使馆的专用登记簿上逐项登记长途通话和发国际传真的有关情况,月底由财务人员结算费用,在下月发工资时扣除。
对外交人员接收礼品也有严格规定。一是原则上不收礼,二是实在推不掉的或驻在国领导人等政要、好友赠礼不能不收的,收下后原则上一律交公。按规定,外交人员可不交公的礼品只包括少量糖果,或一条普通香烟,或一瓶普通水酒,或刻写了收礼人姓名的小工艺品之类,价值一般掌握在人民币几十元之内。
我在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工作期间,还曾经历过如下做法:我对外搞一次宴请活动,我和使馆陪宴的外交官员都要按当时的规定向公家缴纳1美元的伙食费。原因是,我们已经领取了国家的工资,除此之外不能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鉴于我们主持或参加了一次对外宴请,就省了自家的一餐饭,因此我们就要把参加宴会省下来的这顿饭钱按1美元计算偿还给公家。这样的做法,除了我国驻外使领馆,我没有听说国内有任何部门实行过。
官邸制已在驻外使领馆实行60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实行官邸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称赞其对遏制领导干部以权谋房将是一条根本途径。其实,对官员实行官邸制,在我国驻外使领馆已实行60多年了。以我来说,我在驻利比里亚大使馆担任三等秘书、二等秘书时,公家配给我一间约15平方米的住房;在驻以色列大使馆担任政务参赞时,公家配给我一套120多平方米的住房;在担任驻莱索托和驻纳米比亚大使时,公家均配给我一座大使官邸。但这些房产都是国家的财产,不是我的,我在职一天可以住一天,一旦离职、调任就要将住房、官邸统统留下,让接替我工作的人居住。
我想,这就叫做铁打的官邸流水的官。我国驻外外交官,即使是大使、总领事等使领馆主要领导,在调离时谁也不可以以低价甚至象征性地交一点钱,买下他任职时公家配给他的官邸、住房,使之成为他的私有财产。更不可以到了新的任所后再如法炮制,调离时又以低价将公家配给他的住房占为己有,以致每调动一次工作就廉价获得一处房产。
事实上,我国驻外使领馆从来没有以低价、优惠价向调离的外交官员、包括使领馆主要领导卖过一砖一瓦。人走将房留下,这在我国外交官中早已是常态,天经地义,没有任何人例外。我想,现在中央既然已提出官邸制這个问题,国内一些领导干部以权谋房的弊端早晚会得到遏制和根除。
为减少国家开支厉行节约
外交部的财务开支一向奉行“当花则花、当省则省、对外适度、对内从简”的原则。我在驻外使馆工作时的体会是,凡是因工作需要而开展的正常对外活动,只要不是挥霍浪费,在资金上都是有保障的。但对用于内部的开支或不直接用于对外工作的开支,在掌握上就要严一些,强调厉行节约、无私奉献就要多一些。例如,我在驻莱索托大使馆工作时,由于大使馆是新建的,我的大使办公室还不算太小,但也就是20多平方米。而后来调任驻纳米比亚大使,由于使馆办公用房紧张,我的办公室充其量也就是7个平方米多一点,里面的陈设只有一张旧办公桌、一把高背旧座椅和一只很小、很陈旧的铁皮文件柜,外加办公桌另一侧顶着墙摆放的供馆员前来谈工作时坐的一把椅子。这就是我7平方米办公室的全部家当。我就在这间斗室里工作了3年,处理了大量外交事务,完成了国家交给我的外交使命。 为了节省国家开支,退休外交人员的养老金在掌握上也比较严。相比之下,同时退休的同级别干部的退休金,外交部比中央其他一些部委要低,比北京市和一些外省市的地方政府部门以及一些事业单位更低。有人说,外交部只花钱,不挣钱,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主要靠国家财政,当然不可能高。其实不然,外交部不但能挣钱,而且还能挣大钱。比如我国驻外使领馆每年收的签证费就是一笔巨大款项,使领馆有关工作人员在8小时上班时间之外和节假日加班加点做加急签证,所收的签证加急费又是一笔巨额收入,只是这些巨款均严格按国家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一分不留地全部上缴了国库。
还有一个厉行节约、无私奉献的小例子。一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非合作国际会议,众多非洲国家的政要、高官与会,我国最高领导人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我与其他9名已退休的原驻非洲国家的大使被安排参加会议。但会议有关组织部门为了节省开支,不安排车辆上门接送我们去开会,连若干人合乘一辆车也不安排。鉴于出租车没车证到不了人民大会堂,故有关部门让我们自己提前从家里到外交部集中,在部里统一搭乘为会议工作人员配备的有会议车证的大巴一起去人民大会堂,会议结束后再乘大巴回外交部,然后从外交部各自回家。记得那是个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们身着西装往返于住家和外交部之间,汗水都浸湿了衬衫。
人民大会堂会议结束时已近中午,我们乘外交部大巴返回部里,然后再各自回家吃饭,到家时已经快一点钟了。虽然我们都是古稀之人,为出席这次如此重要的国际会议吃了点辛苦,但大家都理解外交部有关部门是从廉政出发才做出这样的安排的。况且这点困难我们自己尚能克服,却为公家节省了一些开支,这也是我们退休多年后为我国外交事业再发挥一点余热、无私奉献的一次机会啊。
中央政治局会议改进工作作风的八条规定颁布及中央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外交部紧跟形势,积极响应,并以实际行动贯彻八条规定和反对四风。我们退休人员直接感受到的主要有如下两件事:第一件,与中秋节有关。以前每年中秋节,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都给每个退休人员送一盒宾馆自己生产的月饼,祝贺我们这些退休老人中秋节快乐。第二件,与重阳节有关。以前每年重阳节,外交部都在钓鱼台国宾馆的草坪上举行一次退休人员联谊会,让大家聚一聚,听外交部领导讲讲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吃点儿干果、糕点、水果、瓜子,喝一杯清茶,相互間问候几句,谈笑一番,然后互道一声珍重,各自回家。
为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条规定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厉行节约,反对奢靡之风,从2013年起,外交部有关方面取消了给退休人员赠送月饼过中秋节和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联谊活动过重阳节的传统做法。对上述新的廉政举措,退休老同志们也都是充分理解和积极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