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淡写浓,深情难负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LR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周作人《故乡的野菜》是其闲适派小品文的代表作。周作人以三种野菜勾勒故乡风俗画,寄托怀乡之情。《故乡的野菜》不仅秉承了周作人冲淡平和的闲适派笔法,更体现了周作人身上儒道融合的精神内核。在表达故乡情思、江南况味之外,也流露了周作人身上的物哀情结。
  关键词:冲淡平和;儒道精神;物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01
  谈起故乡,几乎是每个游子都会眷恋回首,寄托深情的精神避难之所。在五四时期动荡流离的时代背景下,理所当然催发了作家的怀乡之情。在异彩纷呈的怀乡之作中,周作人《故乡的野菜》以其以淡写浓的深情,历经历史的淘洗,留存在文学史的橱窗里。
  《故乡的野菜》作为周作人的闲适小品文,寥寥千字,写故乡的三种野菜:荠菜、黄花麦果、紫云英,这些扎根于故乡土壤的植物,散发着浓烈的乡土气息,让异乡游子念念不忘。周作人通过对野菜的描摹,从童谣民谣,到古书辞典,旁征博引,乡野的朴拙风趣一览无遗,沉甸甸的乡情从而浮上了表面。
  周作人作为五四一代的文人,承接中国古典文人的特质,在“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的文人雅趣之外,更有着扎根于乡土的“俗趣”。他身上存在的并不是有距离感的文人气质,而是亲近民心,具有闲散醇厚的风味。在他的散文中,不拘泥于文字的繁复程度,而以率性随意,平易真挚的笔法顺应自然,随意尽心。性情所致,便宕开一笔,写写民歌童谣,无所拘羁。他以随意自然写散文,不同于徐志摩的浪漫飘逸,也不同于朱自清的清幽与细致,而是冲淡平和、宁静质朴,他的乡愁是豁达的,情感表达含蓄内敛,却又在细枝末节上体现出感伤与迷惘。绵密的故乡情思与惆怅惋惜交织在一起,增强了行文的丰富与深沉的厚度。因而,周作人的散文看似是淡,实则是浓,冷中有热。周作人写故乡,不以秾丽优美的文风取胜,不以缜密精巧的结构取胜,而是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取胜。怀想故乡,明丽的笔触显得太浓艳,缜密的构思显得太刻意,而古拙质朴的文风则刚好契合怀想故乡的心境。
  这份随意和率真,像是庄子“不系之舟”顺应无为的道家思想,散发着散漫平实的敦厚之气。但是要说周作人是完全的道家思想的话,也并不全是。庄子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是出世、摒弃尘俗的无欲无求,而周作人在道家超然物外的精神思想之外,更加承继了儒家的入世与和谐的思想。周作人追崇的是儒家“贵生”的思想,是一种“乐生”的人生态度。[1]周作人身上体现着更加矛盾的特点,他偏爱“绅士的态度与流氓的精神”,具有“叛徒”与“隐士”的双重性格,前期偏向浮躁凌厉,而后期转向冲淡平和。[2]周作人的闲适派散文趋向隐士式的美学风貌,并没有跟随五四文学主流的狂飙突进,而是以冲淡平和的心境开辟了五四文学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他并不寻求道家绝对的精神自由,在隐士气质之外,他更加珍惜尘世的生活,关注民间的草木虫鱼、市井民生、乡野风俗,具有儒家入世的品性。在周作人的身上,融合了道家的超然与儒家的和谐,看似出世实则入世,他眷恋尘世间的“俗物”,表达人的“俗情”,因而更加深了他身上的复杂与深刻。
  若以地域而论的话,《故乡的野菜》明显写的是平实朴素的江南况味,在对于江南野菜的描摹之下状写故乡情思。如果横向比较,在故乡情思的外表下,周作人《故乡的野菜》也蕴含着日本物哀的悵惘。日本文艺中的物哀情结是由物之哀而哀,因万物而生悲悯,是对世相的悲哀共鸣。物哀将纯粹私人化、难登大雅之堂的个人情绪化表达搁置,转而走向更加深邃恬淡的境界,甚至是空灵与辽远。周作人写黄花麦果糕不复儿时,是怜悯故乡风物的流逝,从而寄托悲悯的情怀,隐隐透着一股感伤的情调。这种感伤与哀怜,已非中国士大夫凄楚壮阔的家国情怀,而是一种个人化的、内心情感张力的表达,与日本的物哀精神一脉相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周作人有日本留学的经历,也对日本文学和日本文化研究颇深,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周作人身上同样展现了五四文人身份的焦灼和感伤的情怀。在五四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文人在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无所适从,内心情思无从抒发,而转向感伤的情调。[3]但是,相较来说,日本的物哀精神,诸如日本俳句中“朦胧马背眠,远处淡淡起茶烟,残梦晓月天”“故乡呀,挨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日本人的物哀精神是消极避世的,就像日本樱花那样转瞬即逝,他们追求的是瞬间美感带来的闪光。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中虽然有物哀的痕迹,但是很浅很淡,更多的是入世的色彩,有着入世的思考和积极的精神,具有古拙的风味、人世间的人情味。从物哀寄托的对象来说,周作人的物哀精神也是平民化的,非文人式的寂寞自哀,而具有民俗化的色彩,成为“哀而不怨”物哀精神的平民化表达。
  若以流体来类比中国五四文学作家的特质的话,冰心像果汁,清甜芬芳而柔美;徐志摩像鸡尾酒,轻灵飘逸又不至于醉;郭沫若像伏特加,热烈奔放充满激情的色调;而周作人,像是一碗茶,初泡时嫌他寡淡无味,时间越久岁月越长,茶香越馥郁浓厚,而苦涩的味道,经久不散。在周作人的散文中,“茶”的特质相当显著,而在淡淡的苦涩中,精神内核也就慢慢浮上了茶水的表面。
  注释:
  [1]郑家建、林秀明:《知识之美二—论周作人散文中知识的审美建构》,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11月,第11期.
  [2]丁帆主编:《中国新文学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160页.
  [3]王艳云、王鹏飞:《明妙的情思 幽隽的文体——周作人<故乡的野菜>解读》,名作欣赏,2006年10月.
其他文献
摘 要:林白以其诗意的语言对女性私人领域进行了大胆又精确的描摹,阐述了女性成长中自我意识的不断探求。但囿于个人经验和思维局限,早期作品缺少同历史和社会深入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作为而立之年的代表作《北去来辞》,较之早期专注于个体生命体验的隐秘叙事,林白把更多的视野转向到男性、社会公共领域和人性中有普遍价值的问题。  关键词:风格转变;对男性的关怀;广阔视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摘 要:《香笺泪》是好莱坞黄金时代黑色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依然在探讨婚姻与爱情这一永远沉重的话题,与其他此类题材的影片所不同的是,它运用精湛的镜头语言和神秘氛围的营造以及对女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深度挖掘,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情节演绎的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极富戏剧张力。该片虽然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虽看似通俗,却深沉厚重。独特的叙事手法,精致的光影把握以及贝蒂·戴维斯教科书式的伟大表演,使影片处处流露
摘 要:《鲁迅〈故乡〉阅读史》一书,是日本学者藤井省三从事鲁迅研究的总结性学术著作。著者通过对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阅读史料的整合,透视了现代中国知识群体的阅读概况,指出了《故乡》阅读史与国文(语文)教科书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呈现了20年代直至90年代这70多年间国文(语文)教科书选录、解读《故乡》的历史概貌,突出了《故乡》作为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必然性与诠释限度。著者细致入微地史料整合及拓宽视野的立意
摘 要:《故乡天下黄花》是刘震云“新写实”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用四个时期的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一部乡村农民生存的悲剧苦难史。“权力”腐蚀和侵害着农民,体现着中国农民文化的荒谬特征。  关键词:《故乡天下黄花》;“权力”;悲剧;国民性  作者简介:胡洋(1986-),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研究生,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外语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研究》(项目编号:2015C433)和 2016年度钦州学院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外语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模式》(项目编号:2016QYJGZ21)成果。  摘 要:《精灵旅社》是一部美国动画喜剧片。影片生动活泼,情节跌宕起伏。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吸血鬼父亲抚养女儿成长的故事。剧中的主要
摘 要:白先勇先生的短篇集《台北人》主要书写那个时代的流变沧桑和置身动荡年代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其悲剧意识体现在了今非昔比,世事沧桑的“陆台之别”上,难逃时间与命运双重宿命下的“美人迟暮”的人物悲剧上,以及“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的戏剧化因素上这三个方面,其道尽了那些从大陆退居迁移台湾的各色人物在历史风浪中感知到的世态炎凉与沧桑。  关键词:白先勇;台北人;悲剧意识;小说技巧  
基金项目:本文为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18YJCXS152)。  摘 要:海德格尔的著作《什么叫思想》包含一种根本的关于“什么叫思想”的存在历史性的沉思,这本著作包含海德格尔对许多论题的深入探讨,其中,最可思虑者反映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的质疑,尼采的超人理论体现海德格尔对人的终极关怀,存在者之存在再现海德格尔的人本主义哲学本质,思与诗呈现海德格尔的诗性语言观。  关键词:最可思虑者;超
摘 要: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充满了现代意义的荒诞体验,给人孤独、虚无、彷徨而又绝望的感受。而《野草》展现的荒诞中,又蕴含着强大的反思和斗争力量  关键词:《野草》;荒诞;反思;反抗  作者简介:杨鸿涛(1996.3-),女,汉族,奉节县人,现就读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
摘 要:连接是体现篇章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汉语和韩国语篇章连接成分的使用与各自的语言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汉语作为孤立语,是语义型语言,在篇章表达上呈现“意合”特征;韩国语作为黏着语,注重语法形态的连接,在语言表达上呈现“形合”特征。汉韩篇章连接方式存在异同点。本文将分别选取汉韩经典小说《阿Q正传》和《???》及其互译本为语料来分析研究汉韩篇章连接成分在使用上的异同点,旨在更好地掌握汉韩两种语言的特
作者简介:孔思远(1996.3-),男,汉,江苏宜兴人,扬州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文赋、诗歌。  顾当年七月,科举之后,自宜兴而发,学艺于扬大,临别之情,念念不忘。故为斯赋,以赠相识。  玄月之仲,拂衣在即。起坐礼冠,意在北斗①。广陵古城,长江所依,接邗城而带邗沟,兵家必争之地;良景似秀,美女如云,肥细君②而瘦西湖,才子偏爱之处;佳肴既有,其旨亦见,美鲥鱼而鲜笋竹,食客所喜之址;琼花片羽,千古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