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手持技术在初中数学建模活动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 :福建中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669842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对数学建模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数学建模活动对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题目已知, 且求证:在一次理科实验班的数学课上,笔者和学生共同讨论了下面一道不等式的证明.0 a > 0 b > 1 a b + = .0.5 0.5 2 a b + + + ≤ .  1.证法探求过程  学生1:因,而不等式根号之下,故可以考虑采用分析法将要证不等式两边平方来证明.1 a b + = 左边a 、b 都在
期刊
探索性的立体几何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探求某一范围内的点以满足给定
期刊
随着信息恰当选为一个重对不同的教内容和认可.本文将TI图形
期刊
2009 年的高考数学试卷是我省实施课标课程后的第一份“课标卷”,是对我省课标课程改革的一次真正的检验.    1. 试卷分析    试卷按照相关规定,吸取五年来我省自主命题的成功经验,有较好的区分度,无偏题、怪题. 命题稳中有变,稳中有新,试题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全面考察,注意文理科的差异,突出能力立意,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对今后我省高中数学教学与高三复习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近日阅读安振平老师的《解题分析:因和谐而精彩》(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 第1-2 期),2009 年全国高考语文福建卷作文题目是: 这也是一种 ,忽然有了灵感,下文正题是:这也是一种精彩.  今年高考阅卷结束后,笔者思考一个问题:高考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那么2009 年全国高考数学福建卷(理科)第19 题(以下简称理19)源于课本何处?还有没有更简单的解法?重翻课本,发现它的原型是课本一道例
期刊
评注:别解一通过构造一个新的数列{}nC,把数列{}nC看成是变量为正整数n的特殊函数,进而研究数列{}nC的单调性,从而使问题转化为熟悉的函数单调性问题.
期刊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考查重点常涉及直线与曲线的交点、弦长、面积等问题,其解法主要是充分利用方程思想及韦达定理.  在圆锥曲线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很多衍生性质,而且在解题中经常遇到相关问题,于是有的老师就让学生记住其结论,这样解题时可以直接套用公式,以便于节省解题时间. 然而,这样的做法就真能事半功倍吗?能不能从性质推导中多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及本质的揭示.数学教育注重的应是数学
期刊
题目 (如图1所示)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32e=,长轴的左右端点分别为,. 1(20)A,2(20)A,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直线1xmy=+与椭圆交于两点,直线CPQ、1AP与2AQ交于点.试问:当变化时,点是否恒在一条定直线上?若是,请写出这条直线方程,并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SmS本题是一道具有射影几何背景的解析几何题,
期刊
《课标》指出: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合情推理具有猜测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经历类似数学家的数学活动过程——数学的猜想、合情推理、证明等,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数学的本质,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归纳、类比、猜想等合情推理的思维方法,将问题纵向拓展、横向联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而
期刊
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很多考生反映“看不懂题目”——“为什么x =1肯定不是方程的解”(因为四个备选项都有数值1)等.笔者认为本题的正确理解应为“对任意的非零实数a,b,c,m,n,p ,备选项所涉及的集合的元素不可能同时为方程的解”.之所以造成学生的误解,笔者认为备选项的设置对考生有一定的干扰,有待进一步改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