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葉灵凤的《旧书店》开头是:“每一个爱书的人,总有爱跑旧书店的习惯。”然而你可能会发现,现在在一个城市的街头,旧书店已经越来越难看到了。
我们通常所说的旧书包括“古旧书”和“旧书”,前者指的多是古老罕见、有文物价值的书(即珍本或善本),后者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普通二手书,或长期存滞的特价书。在旧书市场上,前者本就寥寥,后者也一直收缩。
充满故事的旧书店
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交界处的清华南路拐角上,有一家门头小而复古、毫不起眼的书店默默开了十年以上。第一次路过的人很可能埋头前行而对它视而不见,然而北大清华的很多教授和学子却对这家书店的老板很熟悉。
书店门牌很简单,白底上用小篆书写的“府学博古书苑”,胖胖的老板叫臧石,早年来到北京打拼,因为文化程度低,他就跑到书店里上班,这样一来有什么不会的就可以边查资料边学习。直到有一天,他心想,不如自己开一家书店,喜欢什么书就可以看什么书。认识他的一些韩国朋友就说,收旧书很便宜,可以考虑开一家旧书店,然后就有了这家府学博古书苑。
臧石这家小小的书店只有四个房间,里面满满当当摆满了书,只能容一个人通行。
“我很喜欢古文字方面的书籍,对考古特别痴迷,所以看到有关古文字的旧书我就会收。”
“这本法文书里面的插画都是铜板印刷的,也不贵,才1000多元,但是我很喜欢。”
“这本日文书是我最近才托朋友花70万日元从日本买到的,作者是日本微型小说鼻祖星新一的父亲,他后来创建了药科大学,这是他于1923~1924年在爪哇地区采写的药用植物图谱,里面详细列明了植物的名称、外观、药用价值等等,还配有精致的手绘图,仅此一本啊!”
“这个书架上这三排的古书来源也很有意思,当初差一点就跟我失之交臂”……
臧石对自己每一本书背后的来历、故事都如数家珍,虽然有些不记得收书时花费的价格了,但每一本的故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梦想照进现实的生存现状
出于热爱,臧石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书店梦想。“一开始好的时候一年也有一兩百万元的流水,利润怎么也能达到七八十万元。现在不行了,收书开销越来越大,还收不到好书。”“现在人们有好书也不会轻易卖了”,他感慨潘家园里的好书都是天价,根本收不起,更赚不到钱。
“以前会有日本、韩国的学者,还有其他朋友来买书,每次几万块已经是了不得的数额了,现在我只能靠其他进项来补贴书店的亏损。”臧石说,其实旧书市场很大,利润也很可观,要想维持日常开销还够,但买书的成本不够,买书每周要四五千到一万元之间。现在臧石一周只开门一两天,有时有朋友提前约好他才会开门。
臧石略显无奈地说,现在没有旧书店不亏本,旧书店实体店已经没有市场了,以前开旧书店的同行们绝大多数都是出于个人爱好,然而现在只能改做网店以降低成本,“远郊很大的库房一年租金才两三万元”。
不止实体书店不好过,中国最大的旧书网站孔夫子旧书网也不是毫无隐忧。“中国没有旧书店的执照,只有中国书店有,旧书店只能办新书的证卖旧书。孔夫子旧书网上很多卖家也没有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以后如果像淘宝一样规范起来,很多卖家没有执照很难开下去。”臧石说。
臧石在收旧书的过程中收藏了很多手札,里面不乏曾国藩、左宗棠、冰心、梅贻琦及其夫人韩咏华等大家的手札信件,所有手札加起来有百八十箱之多。这些手札他并不准备卖,他打算过几年回江苏老家陪陪父母、编编信札,有机会的话还想出版自己收藏的这些书信手札以作纪念。
北京的旧书店经营尚且如此,像深圳等城市的旧书行业在资源上更是“先天不足”:在很多城市,旧书的来源大多是高校或其他单位的图书馆,或者从去世的文人家中收集,在这些方面深圳等新兴城市和中小城市很难与一些底蕴丰厚的城市相比。
孔夫子旧书网
孔夫子旧书网创建于2002年,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旧书网上交易平台,是传统的旧书行业结合互联网而搭建的C2C平台,网站特点:珍本云集、书全价廉、不可替代性。在中国古旧书网络交易市场上拥有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截至2012年12月底,孔夫子旧书网拥有申请加盟的书店30000多家;开通的书店7000多家;开通的书摊44000多家;网站会员60万;展示销售图书4000多万种;2010年中国商业网站分类排名榜(垂直类网上零售)中孔夫子旧书网排名第17名。
世界最大二手书店:纽约Strand书店
纽约Strand书店号称全世界最大的旧书店,曾有人将它直接按照读音翻译成“思存书店”。书店的名称来自英国的一本古老的文学杂志,总店在百老汇大道828号,与第12街相交。另外,在曼哈顿下城和中城,还有两家分店。Strand书店里面的书究竟有多少?没有谁知道,要想将这些书籍看一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总店一共两层,每层有数百平方米,书架里面的书籍也不怎么整齐,而且有些书籍已经破损,但种类繁多,而且价格非常便宜。
书店的口号曾经是“8 Miles of Books”(8英里长的图书长廊),书店出售的汗衫上面也还印着这样的广告语,后来,总店的门口,广告语已经改为“16 Miles of Books”。1英里等于1.6公里,今天的16英里,已经相当于25.6公里长了。
书店里面的标示非常清楚,哪些是半价新书,哪些是按照图书内容分类的图书,一清二楚,店员也非常称职,总能够解答顾客的问题,而且还设有专门的问讯处。
入书店,需要存包,收款台就在门口。抬头一望,满眼都是书籍,简直有“望不到边”的感觉,一开始是“关于纽约”的图书,主要是历史和旅游方面,然后是宗教、艺术设计、历史、社科等等,书店里面有大大的箭头指示洗手间在哪里,楼下还有大量的艺术图书。
我们通常所说的旧书包括“古旧书”和“旧书”,前者指的多是古老罕见、有文物价值的书(即珍本或善本),后者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普通二手书,或长期存滞的特价书。在旧书市场上,前者本就寥寥,后者也一直收缩。
充满故事的旧书店
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交界处的清华南路拐角上,有一家门头小而复古、毫不起眼的书店默默开了十年以上。第一次路过的人很可能埋头前行而对它视而不见,然而北大清华的很多教授和学子却对这家书店的老板很熟悉。
书店门牌很简单,白底上用小篆书写的“府学博古书苑”,胖胖的老板叫臧石,早年来到北京打拼,因为文化程度低,他就跑到书店里上班,这样一来有什么不会的就可以边查资料边学习。直到有一天,他心想,不如自己开一家书店,喜欢什么书就可以看什么书。认识他的一些韩国朋友就说,收旧书很便宜,可以考虑开一家旧书店,然后就有了这家府学博古书苑。
臧石这家小小的书店只有四个房间,里面满满当当摆满了书,只能容一个人通行。
“我很喜欢古文字方面的书籍,对考古特别痴迷,所以看到有关古文字的旧书我就会收。”
“这本法文书里面的插画都是铜板印刷的,也不贵,才1000多元,但是我很喜欢。”
“这本日文书是我最近才托朋友花70万日元从日本买到的,作者是日本微型小说鼻祖星新一的父亲,他后来创建了药科大学,这是他于1923~1924年在爪哇地区采写的药用植物图谱,里面详细列明了植物的名称、外观、药用价值等等,还配有精致的手绘图,仅此一本啊!”
“这个书架上这三排的古书来源也很有意思,当初差一点就跟我失之交臂”……
臧石对自己每一本书背后的来历、故事都如数家珍,虽然有些不记得收书时花费的价格了,但每一本的故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梦想照进现实的生存现状
出于热爱,臧石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书店梦想。“一开始好的时候一年也有一兩百万元的流水,利润怎么也能达到七八十万元。现在不行了,收书开销越来越大,还收不到好书。”“现在人们有好书也不会轻易卖了”,他感慨潘家园里的好书都是天价,根本收不起,更赚不到钱。
“以前会有日本、韩国的学者,还有其他朋友来买书,每次几万块已经是了不得的数额了,现在我只能靠其他进项来补贴书店的亏损。”臧石说,其实旧书市场很大,利润也很可观,要想维持日常开销还够,但买书的成本不够,买书每周要四五千到一万元之间。现在臧石一周只开门一两天,有时有朋友提前约好他才会开门。
臧石略显无奈地说,现在没有旧书店不亏本,旧书店实体店已经没有市场了,以前开旧书店的同行们绝大多数都是出于个人爱好,然而现在只能改做网店以降低成本,“远郊很大的库房一年租金才两三万元”。
不止实体书店不好过,中国最大的旧书网站孔夫子旧书网也不是毫无隐忧。“中国没有旧书店的执照,只有中国书店有,旧书店只能办新书的证卖旧书。孔夫子旧书网上很多卖家也没有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以后如果像淘宝一样规范起来,很多卖家没有执照很难开下去。”臧石说。
臧石在收旧书的过程中收藏了很多手札,里面不乏曾国藩、左宗棠、冰心、梅贻琦及其夫人韩咏华等大家的手札信件,所有手札加起来有百八十箱之多。这些手札他并不准备卖,他打算过几年回江苏老家陪陪父母、编编信札,有机会的话还想出版自己收藏的这些书信手札以作纪念。
北京的旧书店经营尚且如此,像深圳等城市的旧书行业在资源上更是“先天不足”:在很多城市,旧书的来源大多是高校或其他单位的图书馆,或者从去世的文人家中收集,在这些方面深圳等新兴城市和中小城市很难与一些底蕴丰厚的城市相比。
孔夫子旧书网
孔夫子旧书网创建于2002年,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旧书网上交易平台,是传统的旧书行业结合互联网而搭建的C2C平台,网站特点:珍本云集、书全价廉、不可替代性。在中国古旧书网络交易市场上拥有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截至2012年12月底,孔夫子旧书网拥有申请加盟的书店30000多家;开通的书店7000多家;开通的书摊44000多家;网站会员60万;展示销售图书4000多万种;2010年中国商业网站分类排名榜(垂直类网上零售)中孔夫子旧书网排名第17名。
世界最大二手书店:纽约Strand书店
纽约Strand书店号称全世界最大的旧书店,曾有人将它直接按照读音翻译成“思存书店”。书店的名称来自英国的一本古老的文学杂志,总店在百老汇大道828号,与第12街相交。另外,在曼哈顿下城和中城,还有两家分店。Strand书店里面的书究竟有多少?没有谁知道,要想将这些书籍看一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总店一共两层,每层有数百平方米,书架里面的书籍也不怎么整齐,而且有些书籍已经破损,但种类繁多,而且价格非常便宜。
书店的口号曾经是“8 Miles of Books”(8英里长的图书长廊),书店出售的汗衫上面也还印着这样的广告语,后来,总店的门口,广告语已经改为“16 Miles of Books”。1英里等于1.6公里,今天的16英里,已经相当于25.6公里长了。
书店里面的标示非常清楚,哪些是半价新书,哪些是按照图书内容分类的图书,一清二楚,店员也非常称职,总能够解答顾客的问题,而且还设有专门的问讯处。
入书店,需要存包,收款台就在门口。抬头一望,满眼都是书籍,简直有“望不到边”的感觉,一开始是“关于纽约”的图书,主要是历史和旅游方面,然后是宗教、艺术设计、历史、社科等等,书店里面有大大的箭头指示洗手间在哪里,楼下还有大量的艺术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