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现状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ren_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旁路血管的选择一直是冠状动脉外科领域的热点。动脉旁路血管具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和远期通畅率。近二十年的临床观察和随机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胸廓内动脉是"金标准"旁路血管。多支动脉和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但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手术风险。国内外学者大力提倡多支动脉或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形成了相应的指南和专家共识。我国的冠状动脉外科进入了质量提升阶段,随着循证医学证据不断积累,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心肌缺血导致的左室功能低下是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全面深入仔细的评估,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案都有重要意义。另外左室功能低下患者常合并多种合并症,如左室室壁瘤、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等,如何采用最佳的方式处理相关合并症,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目的评价取卵日取精失败周期进行卵母细胞冷冻是否影响胚胎质量及发育潜力。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生殖中心因男方严重少弱精子症或者无精子症取卵日取精失败或者无法获得足够精子而行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30例患者作为冷冻组。选取同期的220例新鲜卵母细胞的患者作为新鲜组。回顾性比较两组的受精率、优胚率、妊娠率、着床率及活产率。结果卵母细胞复苏存活率为91.4%(
目的评估左室功能低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心脏辅助装置的应用情况及中远期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中,筛选出127例围手术期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左室功能低下组),男101例,年龄(59.2±10.1)岁,同期LVEF>55%的患者(2 454例)为对照组,男1 756例,年龄(58.4±9.5)岁。比较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临床罕见,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进展迅速,往往难以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本文报道了1例以全身浮肿、多浆膜腔积液、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起病,病程中出现发热、下肢无力、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中噬血细胞现象,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无恶性征象,外院按照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最后通过皮肤活检明确诊断。希望通过本例提高对IVLBCL的认识,同时重视病史,不过分依赖辅助检查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室壁瘤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连续254例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室壁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83例,女性71例,年龄31~81岁,中位年龄64.6岁。根据患者室壁瘤的大小和范围选择手术方式,73例接受线性缝合(线性缝合组),181例接受心室内补片成形(补片成形组)。记录术前,术
冠状动脉复合血运重建(HCR)综合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两种手术策略的优点,可应用于复杂多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HCR按计划"一站式"或"分期式"采用小切口CABG行左胸廓内动脉至前降支的旁路移植,采用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对非前降支病变血管进行成形,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常规CABG。多项研究结果表明,HCR安全有效,但目前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随机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方法。移植前供肝的保存至关重要,传统的静态冷藏和机械灌注均受保存时间的限制,以至于供肝的分配空间有限,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供肝的废弃。在保证供肝质量的同时,寻找更长的有效保存供肝的技术,是所有肝移植科医师共同努力的方向。最近报道的一种超低温肝脏保存技术可以增加肝脏保存时间,利用冷冻保护剂将肝脏在-6 ℃下保存3~4 d,之后经过亚常温机械灌注复苏供肝后进行肝移植。
目的探讨左胸小切口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9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外科244例行左胸小切口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97例,女性47例,年龄(62.3±8.7)岁(范围:36~88岁)。经第5肋间长4~5 cm(可延长为8~10 cm)左胸前外侧切口进胸,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借助胸壁悬吊装置及心脏固定器,完成升主动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力强,人群易感性高,临床表现多样化,严重影响了群众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影响了其他疾病的正常诊疗。乳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疫情严重地区,乳腺专科医师需要全面考虑疫情防控、疾病诊疗和医疗资源可及性等因素,合理选择诊疗方案,优化诊治流程;既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和交叉感染,也不延误疾病诊治。为此,我们依据相关诊疗规范和指南,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疫情严重地区乳腺疾病诊疗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