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悦城:业绩逐步回暖购物中心进入开业爆发期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16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房住不炒政策下,销售规模已不是影响地产估值的最重要因素,市场更专注于预期较为稳定、经营能力突出的公司。与此同时,中国一、二线城市进入深度城镇化阶段,开发商将承担更多城市整体规划及提升的职能,拥有多元化业务、支持产业实心化的企业将获得更多机会,也将享受市场给予的更多估值。
   购物中心运营能力领先的大悦城(000031.SZ),从传统的住宅开发向商业地产、产业地产、长租公寓等新产品探索发展,多业态竞争优势逐步显现,并计划加速新商业项目的落地,2021年预计开出6个购物中心。当下中高风险地区清零、居民出游意愿大幅反弹,购物中心作为城市地标、拉动消费升级的定位,加上自身优秀的运营能力,将让大悦城的成长空间仍然可观。
  

经营稳健度持续提升居民出游反弹将带来业绩增量


   3月27日,大悦城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88.45亿元,同比增长13.76%;实现净利润11.23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87亿元。尽管受疫情影响出现亏损,不过与2020年中报营收同比下降33%、三季报同比下降20%相比,公司全年营收扭降为增,经营恢复态势较好。
   与住宅类项目更具需求刚需不同,商业项目依赖线下客流,因此受疫情影响程度更深,2020年,全国大于两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开业数量不足300座,同比下降40%。不过,携程、飞猪等平台数据显示,清明节和五一假期旅游产品预订火爆,机票预订量超2019年同期,可见居民出游意愿强烈,线下商场的客流量亦将随之提升,为大悦城2021年业绩带来新的增量。
   回望2020年,大悦城在逆境中颇显定力,经营稳健度有显著提升。2020全年,大悦城控股全口径销售额为694亿元,并实现权益销售回款648.73亿元,同比增长6.9%,由此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98.14亿元,同比增长149.29%。不仅如此,累计新增土储计容建筑面积456.73万平方米,且主要集中在西安、武汉、成都、厦门等重点城市,其中0溢价和低溢价获取占比高,使得土地获取成本保持低位,为后续利润空间打下了基础。截至2020年末,公司可售货值接近2500亿。
   另外,凭借稳健经营和良好信用,大悦城实现了多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如控股子公司成功发行15亿元公司债券、公司获批20亿元公司债额度并完成发行,平均融资成本降至5.1%,保持较低融资成本水平。而截至2021年3月,公司债及中票產品已批未发额度为60.2亿元,这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
   对于市场最关注的“三道红线”指标,大悦城也实现了优化。报告期末,公司有息负债余额708.06亿元,长短期融资结构合理并不断优化;报告期末,公司现金短债比1.76,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净负债率85.53%;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71.76%。据了解,截至2020年末,大悦城控股在手现金超过300亿元。
  

购物中心精细化运营优势突出大悦城进入“开业爆发期”


   历经多年发展,大悦城已成为北方房企商业地产的标志性产品之一。自2007年西单大悦城开业迎宾以来,到2020年末,大悦城已进入了全国30多个城市,在营、在建及储备商业项目总量近30个。2020年底,大悦城开出首个第二产品线——北京大兴大悦春风里项目,继续成为区域现象级购物中心。2020年,大悦城会员同比增长28%至861.6万人,而在完整的产品线构建基础上,随着轻资产项目成为重要战略,预计这一数字还将迅速增长。
   公司管理层透露,到2021年末,预计将有6个新商业体开业,其中包括位于重庆、长沙和武汉的大悦城。这将创下近年来大悦城单年最大开业量纪录,也意味着大悦城将开启“开业爆发期”,到2023年预计有15个新商业项目陆续上市。如北京将迎来第三个落地项目——京西大悦城,其计划成为京西商业地标。
   大悦城扩张的底气或在于其对购物中心的年轻化、精细化运营能力,在这方面,大悦城可说是业内标杆之一。放眼全国,购物中心多把客群定位在18-35岁,但实际运营中,大悦城落实得更为纯粹:通过大悦城、大悦春风里、祥云小镇三条产品线将目标人群划分清晰,并独创“主题街区商业模式”,真正打造出“年轻化”特色,这在商业中心领域是独一无二的,也让其成为对手难以复制的样板。可以预见,更多购物中心落地将拉动公司业绩的进一步提升。
   对于未来,大悦城表示,将坚决贯彻执行“精准投资、科学运营、力控风险、良好回报”的高质量发展经营方针,深耕城市运营和美好生活服务。对于具有较强运营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悦城来说,抗风险能力提升、后疫情时代恢复增势,意味着公司或将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
其他文献
3月31日,红旗连锁(002697.SZ)发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90.5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05亿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4元(含税)。   作为国内稀缺的规模化盈利便利店龙头,公司持续提升纵深网络布局的展店速度,并输出管理模式下的外延扩张实践探索,在展店、经营效率、新业务模式拓展等多维度均具备成长性。报告期内,公司新开门店远超计划,截至2020
期刊
三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进入震荡筑底阶段,虽然成交额有所缩量,但市场表现相对强势。4月初A股迎来年报和季报预告密集披露期,由于经济数据显示1-2月工业生产、出口、地产投资保持韧性,服务和可选消费加快修复,因此市场有望出现财报行情。尤其是制造业复苏背景下,机械产业链需求旺盛,一季报表现或将超预期。近期,国内首批机械ETF发行,在“机械替人”、进口替代、全球化进程趋势下,基民迎来配置的较好时点。高频数据
期刊
随着“碳达峰”与“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中和”概念股近期表现异常活跃。不过,作为中国“碳中和”之路主战场之一的水泥板块,近半年表现却不尽人意,核心原因在于去年下半年开始煤炭价格与水泥价格之间价差不断扩大,引发投资者对成本压力的担忧。  不过从当前时点来看,水泥龙头仍是A股中少数有估值性价比的核心资产:短期来看,超高股息率叠加再通胀交易属性,板块内个股或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而从长期来看,“
期刊
投资是認知的变现,根据对股市的认知建立交易体系,短线投机还是长线投资,都没有错,只会错在知行不合一。知是分析,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行是交易,无论买卖还是持仓不动。   我们都重视分析和交易,这是投资的两端。其实连接两端的是等待,耐心地等待,无论持仓还是持币。我们选出个股并做分析后,往往急于入场;持仓不涨就急于离场,持仓大涨后也急于兑现盈利。所以说,投资最难的还是学会等待。一、持仓需要等待   举
期刊
房地产行业马太效应已经持续多年,随着调控力度加剧,强者恒强仍将持续。何为强者?当下千亿房企已经出现流动性危机,故不能算作强,真强者还在更上游的位置。   2020年全年,碧桂园实现总收入4629亿元,毛利约1009亿元,净利润约541亿元;合计实现归属于集团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5706.6亿元,同比增长3.3%,权益销售面积67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销售再创新高。此前在《财富》杂志发布的
期刊
市场新兴任何热门概念,A股总能找出对应的概念股,让人觉得很奇妙,原来A股公司这么超前。近期“碳中和”概念是市场中最热的主题之一,投资者不用担心A股中缺相关概念股。这不,聚光科技进入了机构投资者的法眼,包括毅达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曾经对公司紧急调研,调研内容围绕公司的主营业务——环境监测展开。这种调研不过是做点表面文章,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聚光科技最近被曝环境检测数据造假,涉嫌单位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
期刊
随着2020年年报的陆续披露,“业绩牛”和“业绩杀”的情形交错上演,顺丰控股、中国中免、万华化学等知名龙头在最近两周就遭遇了股价闪崩,理由就是业绩不及预期或业绩大幅亏损。  因年初以来白马股普遍经历了大幅下挫,调整中上车的投资者,不少会有“抄底抄在半山腰”的感觉。其实是否“抄错”,短期很难判断。如果投资人是长期持有,大多数白马股会用业绩消化估值的形式,让“短期的错”变为长期的超额收益。  伯克希尔
期刊
光大证券:虽然3月社融数据相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就2016-2019年等正常年份的季节性规律而言,表现仍然非常强劲。尤其是反映实体融资需求的人民币贷款持续超出季节性。展望来看,一方面,在PMI、工业企业利润等指标显著回暖背景下,企业融资意愿持续强劲,融资需求短期内难以明显收缩。但受制于宏观杠杆率以稳为主的政策基调,全年信贷规模增量有限,叠加当下PPI呈现出陡峭上行的阶段性通胀压力,预计央行对信贷
期刊
回首历史,似乎并没有几个高分红方案能让人爱得持久且无怨无悔。近期市场中因高分红引起的涨停潮,也未能持续多久即出现了分化。   江铃汽车高额分红再引质疑   上市公司分红天经地义,分不分、分多少全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处在创业初期的企业,不分红或分红少很正常,但如果企业盈利较为理想,也具备适当资金条件,同样不分红或分红少则难免被称不厚道。不过,我们此次要谈的问题并不是上市公司不分红,也不是像挤牙
期刊
平安证券:此次反垄断调查处理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和示范作用,释放了清晰的政策信号:国家在鼓励和促进平台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强化反垄断监管,规范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创新发展。对比来看,发达国家对微软、谷歌等平台经济企业的反垄断监管,并没有让这些企业失去核心竞争力,反而促使其积极做强核心业务,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平台经济发展已经取得较大成就,但在基础科技、关键技术等领域相对于国际一流科技企业仍有一定差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