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最大限度地推动了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进程,特别是在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当下,对实际的幼儿区域活动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此情况之下,教师就必须要对以往的区域活动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研究与分析,充分地掌握乡土资源的特性,对竹资源进行有效的挖掘和整合,以此丰富区域活动的形式和内涵。另外,还必须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倾向和思维特性,巧妙地进行竹资源的转化和利用,引导幼儿学习循序渐进地进行活动实践和综合学习。这样不仅能为幼儿创造快乐的童年,同时也能使实际的幼儿园教育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
关键词:幼儿;乡土资源;竹资源;运用
在当下的幼儿园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幼儿的能力、水平、思维、认知、素养等多方面情况,结合实际的幼儿教育目标,科学的进行课堂教学的规划与设计。制定全新的幼儿区域活动教学方案,以期能为后续各环节的幼儿教育教学的开展指明方向、提供依据。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还必须要充分地了解竹资源的分布情况,结合各阶段的区域活动目标和幼儿培养要求,大力地加强竹资源的开发力度。结合不同主题的区域活动的要求,全面地引入竹席、竹条、竹筒、竹片等不同的竹资源,将其和区域活动环节进行有机组合。引导和鼓励幼儿借助竹资源进行有效学习,进一步的对其进行加工和创新。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实现竹资源的优化利用,同时也能全面的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观察能力、创新创造能力。
一、 在幼儿区活动中加强竹资源开发利用
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围绕某些教育目标和要求,根据各阶段的教学主题,为幼儿创设最具代入感、趣味性、综合性的立体化人文环境。科学地导入各种具有教育性和价值性的优秀乡土资源,科学的进行区域活动的设计,引导幼儿以小组或集体的方式进行参与,鼓励幼儿积极的探索发现、合作交流、自主选择、深入实践。竹资源作为重要的乡土资源,在幼儿的生活和自然当中较为常见,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应用性,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进行相应的转换和加工,以形成能满足不同情况下教育教学需求的特殊资源。即便是同一类型的竹资源,根据不同的区域活动主题进行引入和创造,也能为幼儿提供不同的玩法,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和层次的幼儿学习需求,使幼儿能自主地参与到区域活动环境下的游戏与互动当中。
在开发竹资源时,教师必须要充分地遵循适量和适度的原则,避免引入的竹资源过多而导致幼儿分散注意力和浪费资源的现象。教师可利用幼儿园开放日和家长会的时间和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家长了解竹资源在幼儿区域活动和交易当中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竹材料。由幼儿园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类,将其储存在幼儿园材料室、区域活动材料保管区。幼儿园教师也必须要充分地遵循资源优化利用的原则,利用互联网络优势获取与本地区独资源有关的一些信息,与本地区优秀的竹制品手工艺人进行交流,了解竹材料在不同加工和处理方式下所形成的作品,根据各阶段的教育需求将其投入到不同的活动区域中。
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幼儿的实际生活的轨迹和活动状态,在幼儿园当中引入一些以竹材料制作而成的设备和设施,引导幼儿认真的进行观察,了解其性能和性质,再进一步的利用竹资源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和学习,以确保能全面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參与度。而在利用竹资源的过程当中,教师也需要对幼儿区域活动过程进行全面的关注,结合多方面情况为其提供相应的辅导和指导,以确保能更好的利用竹资源来辅助幼儿完成区域活动任务。这样不仅能为幼儿构建具有乡土气息和特色的幼儿教育氛围,同时也能使幼儿更加深刻地感受乡土资源和区域活动的魅力与内涵。
二、 竹资源在幼儿区域活动中运用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竹资源激发幼儿兴趣
材料对区域活动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幼儿进行活动和实践的有效载体。因而想要让幼儿对区域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必须对竹叶、竹叶、竹枝、竹筒、竹块、竹条、竹篾以及由其制作的商品或者工艺品有充分的了解,结合各阶段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应用。教师可以为幼儿设置以“竹”为主题和材料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地进行交流和探讨,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利用同一种材料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引导幼儿积极地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来制作相应的竹制器材,如,竹魔方、竹七巧板、竹九宫格等,让幼儿根据区域活动规则方法进行实践。教师也要结合幼儿的具体学情,掌握影响区域活动开展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其活动形式和活动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在的用竹子制作竹席的过程当中,教师须认真地对所使用的竹篾进行清理,剔除毛刺、磨平尖锐部分,以避免幼儿在后续的制作和使用过程当中造成意外损伤。然后,根据活动的要求制作出长短、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竹篾,并涂上艳丽鲜明的色彩。针对小班幼儿,可让其以色彩为依据进行分类和制作。而针对中班幼儿,可让其在上述基础上,根据竹篾形状和大小深入进行归类和制作,而针对大班幼儿,可以引导其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创新设计和奇思妙想。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区域活动,将竹资源和其他的教学资源材料进行有效的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和特色的作品。例如,利用毛线和竹筒制作笔筒或者挂饰;利用竹圈和贝壳制作风铃;利用竹筒和竹片制作动漫模型、建筑模型。这样不仅能让幼儿更好的将自己掌握的方法和技能转换为实际的作品,同时也能提升基于竹资源利用的区域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教育性。
(二)利用竹资源创新区域活动
我国的竹资源储备量较为丰富,在各个社会阶段和发展时期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各行各业当中,从而衍生出了各种丰富多样的竹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将竹资源作为切入点,对区域活动进行改进和创新,增加一些具有时代气息和特色的优秀教学内容。
竹子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古代不少的文人墨客对竹子的品质十分的推崇,也做出了一些宣扬和赞美其优秀的篇章。因此,在语言区,教师可为幼儿设置“竹”文化室,在其中引入一些与竹资源有关的绘本、书籍、工艺品等,如,竹简、竹扇、竹伞等,使幼儿更好的了解与竹子有关的生长过程,实际用途、文化故事以及竹子所代表的君子品质。或为幼儿设计以“竹”为谜底的谜题,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游戏。 在美工区,教师可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引入竹片纸浆画;让幼儿利用竹叶、笋壳等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的作品;利用竹筒和竹叶进行拓印画创作;将干竹枝作为材料,装饰区域活动室,或者以竹材料制作的手工作品。
在操作区,可引导幼儿观看动画,画出简图,利用竹筒、竹片,以及其他的一些构建,制作筒纺车;将竹片作为编织材料,让幼儿根据教学微视频或者教师指导,编小竹篮和五角星。也可以让幼儿利用不同的规格的竹子搭建几何图形或者高楼模型。
在数学区,引导幼儿利用竹子计算器进行计算练习;设置算盘兴趣小组,引导幼儿认识竹算盘,并尝试利用其来进行计算。也可以将竹子做成不同的数字和符号,让幼儿进行数字接龙。也可以根据简单的视觉规律来制作不同的竹筒,引导幼儿进行归类和排序活动。
在科学区,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竹子制作竹水枪,利用制作的水枪进行游戏,加强活动的安全管理和指导。也可以引导幼儿观看竹子送水的视频,让幼儿选择不同规格的图片,通过反复的摸索和尝试的方式来构建“竹子送水管道”,使幼儿更好地了解竹片运水的原理和方法。
在运动区,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竹子和毛线、卡纸、废布等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竹狮子”,与其他同学共同进行“舞竹狮”游戏。或者设置“百变竹环”的项目,让幼儿选择大小、规格、数量不等的竹圈材料,利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或者装饰方法来进行改造,向其他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竹环,并说一说自己的创作心得,并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地进行套圈、滚圈的游戏。也可以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跳竹竿舞,有效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平衡能力、合作能力。
在表演区,则可让幼儿介绍竹笛,利用其进行简单的吹奏发声练习;利用卒双响练习奏乐;利用竹快板进行小品表演,或练习安全儿歌。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以创新、发展、综合的眼光看待乡土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挖掘,根据其教育形式和幼儿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引入和利用,借助竹资源全面激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另外,教师也必须要对现有的区域活动形式进行了解,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对其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利用竹资源为其注入乡土气息和特色,使实际的区域活动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实情。此外,还必须要了解各阶段幼儿之间的差异和共性,结合其年龄层次和能力水平来设置多样化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积极的进行实踐、探索、交流、学习。这样不仅能够使幼儿轻松学习、快乐成长,同时也能为借助竹资源助力幼儿区域活动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倩.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引入乡土资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9):167.
[2]孙秀红,公海英.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农村幼儿园课程品质的有效策略[J].山东教育,2020(Z6):12-14.
[3]陈雪玲.竹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J].家长,2020(11):135,137.
[4]吴津津.挖掘乡土资源 开展区域活动[J].当代家庭教育,2020(4):63.
[5]陈军芳.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20(9):161-163.
[6]林志娟.竹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9(16):192.
作者简介:王华英,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第二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乡土资源;竹资源;运用
在当下的幼儿园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幼儿的能力、水平、思维、认知、素养等多方面情况,结合实际的幼儿教育目标,科学的进行课堂教学的规划与设计。制定全新的幼儿区域活动教学方案,以期能为后续各环节的幼儿教育教学的开展指明方向、提供依据。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还必须要充分地了解竹资源的分布情况,结合各阶段的区域活动目标和幼儿培养要求,大力地加强竹资源的开发力度。结合不同主题的区域活动的要求,全面地引入竹席、竹条、竹筒、竹片等不同的竹资源,将其和区域活动环节进行有机组合。引导和鼓励幼儿借助竹资源进行有效学习,进一步的对其进行加工和创新。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实现竹资源的优化利用,同时也能全面的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观察能力、创新创造能力。
一、 在幼儿区活动中加强竹资源开发利用
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围绕某些教育目标和要求,根据各阶段的教学主题,为幼儿创设最具代入感、趣味性、综合性的立体化人文环境。科学地导入各种具有教育性和价值性的优秀乡土资源,科学的进行区域活动的设计,引导幼儿以小组或集体的方式进行参与,鼓励幼儿积极的探索发现、合作交流、自主选择、深入实践。竹资源作为重要的乡土资源,在幼儿的生活和自然当中较为常见,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应用性,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进行相应的转换和加工,以形成能满足不同情况下教育教学需求的特殊资源。即便是同一类型的竹资源,根据不同的区域活动主题进行引入和创造,也能为幼儿提供不同的玩法,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和层次的幼儿学习需求,使幼儿能自主地参与到区域活动环境下的游戏与互动当中。
在开发竹资源时,教师必须要充分地遵循适量和适度的原则,避免引入的竹资源过多而导致幼儿分散注意力和浪费资源的现象。教师可利用幼儿园开放日和家长会的时间和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家长了解竹资源在幼儿区域活动和交易当中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竹材料。由幼儿园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类,将其储存在幼儿园材料室、区域活动材料保管区。幼儿园教师也必须要充分地遵循资源优化利用的原则,利用互联网络优势获取与本地区独资源有关的一些信息,与本地区优秀的竹制品手工艺人进行交流,了解竹材料在不同加工和处理方式下所形成的作品,根据各阶段的教育需求将其投入到不同的活动区域中。
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幼儿的实际生活的轨迹和活动状态,在幼儿园当中引入一些以竹材料制作而成的设备和设施,引导幼儿认真的进行观察,了解其性能和性质,再进一步的利用竹资源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和学习,以确保能全面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參与度。而在利用竹资源的过程当中,教师也需要对幼儿区域活动过程进行全面的关注,结合多方面情况为其提供相应的辅导和指导,以确保能更好的利用竹资源来辅助幼儿完成区域活动任务。这样不仅能为幼儿构建具有乡土气息和特色的幼儿教育氛围,同时也能使幼儿更加深刻地感受乡土资源和区域活动的魅力与内涵。
二、 竹资源在幼儿区域活动中运用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竹资源激发幼儿兴趣
材料对区域活动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幼儿进行活动和实践的有效载体。因而想要让幼儿对区域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必须对竹叶、竹叶、竹枝、竹筒、竹块、竹条、竹篾以及由其制作的商品或者工艺品有充分的了解,结合各阶段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应用。教师可以为幼儿设置以“竹”为主题和材料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地进行交流和探讨,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利用同一种材料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引导幼儿积极地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来制作相应的竹制器材,如,竹魔方、竹七巧板、竹九宫格等,让幼儿根据区域活动规则方法进行实践。教师也要结合幼儿的具体学情,掌握影响区域活动开展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其活动形式和活动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在的用竹子制作竹席的过程当中,教师须认真地对所使用的竹篾进行清理,剔除毛刺、磨平尖锐部分,以避免幼儿在后续的制作和使用过程当中造成意外损伤。然后,根据活动的要求制作出长短、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竹篾,并涂上艳丽鲜明的色彩。针对小班幼儿,可让其以色彩为依据进行分类和制作。而针对中班幼儿,可让其在上述基础上,根据竹篾形状和大小深入进行归类和制作,而针对大班幼儿,可以引导其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创新设计和奇思妙想。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区域活动,将竹资源和其他的教学资源材料进行有效的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和特色的作品。例如,利用毛线和竹筒制作笔筒或者挂饰;利用竹圈和贝壳制作风铃;利用竹筒和竹片制作动漫模型、建筑模型。这样不仅能让幼儿更好的将自己掌握的方法和技能转换为实际的作品,同时也能提升基于竹资源利用的区域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教育性。
(二)利用竹资源创新区域活动
我国的竹资源储备量较为丰富,在各个社会阶段和发展时期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各行各业当中,从而衍生出了各种丰富多样的竹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将竹资源作为切入点,对区域活动进行改进和创新,增加一些具有时代气息和特色的优秀教学内容。
竹子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古代不少的文人墨客对竹子的品质十分的推崇,也做出了一些宣扬和赞美其优秀的篇章。因此,在语言区,教师可为幼儿设置“竹”文化室,在其中引入一些与竹资源有关的绘本、书籍、工艺品等,如,竹简、竹扇、竹伞等,使幼儿更好的了解与竹子有关的生长过程,实际用途、文化故事以及竹子所代表的君子品质。或为幼儿设计以“竹”为谜底的谜题,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游戏。 在美工区,教师可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引入竹片纸浆画;让幼儿利用竹叶、笋壳等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的作品;利用竹筒和竹叶进行拓印画创作;将干竹枝作为材料,装饰区域活动室,或者以竹材料制作的手工作品。
在操作区,可引导幼儿观看动画,画出简图,利用竹筒、竹片,以及其他的一些构建,制作筒纺车;将竹片作为编织材料,让幼儿根据教学微视频或者教师指导,编小竹篮和五角星。也可以让幼儿利用不同的规格的竹子搭建几何图形或者高楼模型。
在数学区,引导幼儿利用竹子计算器进行计算练习;设置算盘兴趣小组,引导幼儿认识竹算盘,并尝试利用其来进行计算。也可以将竹子做成不同的数字和符号,让幼儿进行数字接龙。也可以根据简单的视觉规律来制作不同的竹筒,引导幼儿进行归类和排序活动。
在科学区,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竹子制作竹水枪,利用制作的水枪进行游戏,加强活动的安全管理和指导。也可以引导幼儿观看竹子送水的视频,让幼儿选择不同规格的图片,通过反复的摸索和尝试的方式来构建“竹子送水管道”,使幼儿更好地了解竹片运水的原理和方法。
在运动区,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竹子和毛线、卡纸、废布等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竹狮子”,与其他同学共同进行“舞竹狮”游戏。或者设置“百变竹环”的项目,让幼儿选择大小、规格、数量不等的竹圈材料,利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或者装饰方法来进行改造,向其他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竹环,并说一说自己的创作心得,并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地进行套圈、滚圈的游戏。也可以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跳竹竿舞,有效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平衡能力、合作能力。
在表演区,则可让幼儿介绍竹笛,利用其进行简单的吹奏发声练习;利用卒双响练习奏乐;利用竹快板进行小品表演,或练习安全儿歌。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以创新、发展、综合的眼光看待乡土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挖掘,根据其教育形式和幼儿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引入和利用,借助竹资源全面激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另外,教师也必须要对现有的区域活动形式进行了解,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对其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利用竹资源为其注入乡土气息和特色,使实际的区域活动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实情。此外,还必须要了解各阶段幼儿之间的差异和共性,结合其年龄层次和能力水平来设置多样化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积极的进行实踐、探索、交流、学习。这样不仅能够使幼儿轻松学习、快乐成长,同时也能为借助竹资源助力幼儿区域活动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倩.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引入乡土资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9):167.
[2]孙秀红,公海英.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农村幼儿园课程品质的有效策略[J].山东教育,2020(Z6):12-14.
[3]陈雪玲.竹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J].家长,2020(11):135,137.
[4]吴津津.挖掘乡土资源 开展区域活动[J].当代家庭教育,2020(4):63.
[5]陈军芳.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20(9):161-163.
[6]林志娟.竹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9(16):192.
作者简介:王华英,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