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乡土资源中快乐成长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ss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最大限度地推动了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进程,特别是在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当下,对实际的幼儿区域活动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此情况之下,教师就必须要对以往的区域活动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研究与分析,充分地掌握乡土资源的特性,对竹资源进行有效的挖掘和整合,以此丰富区域活动的形式和内涵。另外,还必须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倾向和思维特性,巧妙地进行竹资源的转化和利用,引导幼儿学习循序渐进地进行活动实践和综合学习。这样不仅能为幼儿创造快乐的童年,同时也能使实际的幼儿园教育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
  关键词:幼儿;乡土资源;竹资源;运用
  在当下的幼儿园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幼儿的能力、水平、思维、认知、素养等多方面情况,结合实际的幼儿教育目标,科学的进行课堂教学的规划与设计。制定全新的幼儿区域活动教学方案,以期能为后续各环节的幼儿教育教学的开展指明方向、提供依据。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还必须要充分地了解竹资源的分布情况,结合各阶段的区域活动目标和幼儿培养要求,大力地加强竹资源的开发力度。结合不同主题的区域活动的要求,全面地引入竹席、竹条、竹筒、竹片等不同的竹资源,将其和区域活动环节进行有机组合。引导和鼓励幼儿借助竹资源进行有效学习,进一步的对其进行加工和创新。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实现竹资源的优化利用,同时也能全面的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观察能力、创新创造能力。
  一、 在幼儿区活动中加强竹资源开发利用
  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围绕某些教育目标和要求,根据各阶段的教学主题,为幼儿创设最具代入感、趣味性、综合性的立体化人文环境。科学地导入各种具有教育性和价值性的优秀乡土资源,科学的进行区域活动的设计,引导幼儿以小组或集体的方式进行参与,鼓励幼儿积极的探索发现、合作交流、自主选择、深入实践。竹资源作为重要的乡土资源,在幼儿的生活和自然当中较为常见,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应用性,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进行相应的转换和加工,以形成能满足不同情况下教育教学需求的特殊资源。即便是同一类型的竹资源,根据不同的区域活动主题进行引入和创造,也能为幼儿提供不同的玩法,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和层次的幼儿学习需求,使幼儿能自主地参与到区域活动环境下的游戏与互动当中。
  在开发竹资源时,教师必须要充分地遵循适量和适度的原则,避免引入的竹资源过多而导致幼儿分散注意力和浪费资源的现象。教师可利用幼儿园开放日和家长会的时间和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家长了解竹资源在幼儿区域活动和交易当中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竹材料。由幼儿园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类,将其储存在幼儿园材料室、区域活动材料保管区。幼儿园教师也必须要充分地遵循资源优化利用的原则,利用互联网络优势获取与本地区独资源有关的一些信息,与本地区优秀的竹制品手工艺人进行交流,了解竹材料在不同加工和处理方式下所形成的作品,根据各阶段的教育需求将其投入到不同的活动区域中。
  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幼儿的实际生活的轨迹和活动状态,在幼儿园当中引入一些以竹材料制作而成的设备和设施,引导幼儿认真的进行观察,了解其性能和性质,再进一步的利用竹资源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和学习,以确保能全面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參与度。而在利用竹资源的过程当中,教师也需要对幼儿区域活动过程进行全面的关注,结合多方面情况为其提供相应的辅导和指导,以确保能更好的利用竹资源来辅助幼儿完成区域活动任务。这样不仅能为幼儿构建具有乡土气息和特色的幼儿教育氛围,同时也能使幼儿更加深刻地感受乡土资源和区域活动的魅力与内涵。
  二、 竹资源在幼儿区域活动中运用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竹资源激发幼儿兴趣
  材料对区域活动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幼儿进行活动和实践的有效载体。因而想要让幼儿对区域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必须对竹叶、竹叶、竹枝、竹筒、竹块、竹条、竹篾以及由其制作的商品或者工艺品有充分的了解,结合各阶段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应用。教师可以为幼儿设置以“竹”为主题和材料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地进行交流和探讨,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利用同一种材料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引导幼儿积极地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来制作相应的竹制器材,如,竹魔方、竹七巧板、竹九宫格等,让幼儿根据区域活动规则方法进行实践。教师也要结合幼儿的具体学情,掌握影响区域活动开展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其活动形式和活动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在的用竹子制作竹席的过程当中,教师须认真地对所使用的竹篾进行清理,剔除毛刺、磨平尖锐部分,以避免幼儿在后续的制作和使用过程当中造成意外损伤。然后,根据活动的要求制作出长短、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竹篾,并涂上艳丽鲜明的色彩。针对小班幼儿,可让其以色彩为依据进行分类和制作。而针对中班幼儿,可让其在上述基础上,根据竹篾形状和大小深入进行归类和制作,而针对大班幼儿,可以引导其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创新设计和奇思妙想。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区域活动,将竹资源和其他的教学资源材料进行有效的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和特色的作品。例如,利用毛线和竹筒制作笔筒或者挂饰;利用竹圈和贝壳制作风铃;利用竹筒和竹片制作动漫模型、建筑模型。这样不仅能让幼儿更好的将自己掌握的方法和技能转换为实际的作品,同时也能提升基于竹资源利用的区域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教育性。
  (二)利用竹资源创新区域活动
  我国的竹资源储备量较为丰富,在各个社会阶段和发展时期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各行各业当中,从而衍生出了各种丰富多样的竹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将竹资源作为切入点,对区域活动进行改进和创新,增加一些具有时代气息和特色的优秀教学内容。
  竹子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古代不少的文人墨客对竹子的品质十分的推崇,也做出了一些宣扬和赞美其优秀的篇章。因此,在语言区,教师可为幼儿设置“竹”文化室,在其中引入一些与竹资源有关的绘本、书籍、工艺品等,如,竹简、竹扇、竹伞等,使幼儿更好的了解与竹子有关的生长过程,实际用途、文化故事以及竹子所代表的君子品质。或为幼儿设计以“竹”为谜底的谜题,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游戏。   在美工区,教师可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引入竹片纸浆画;让幼儿利用竹叶、笋壳等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的作品;利用竹筒和竹叶进行拓印画创作;将干竹枝作为材料,装饰区域活动室,或者以竹材料制作的手工作品。
  在操作区,可引导幼儿观看动画,画出简图,利用竹筒、竹片,以及其他的一些构建,制作筒纺车;将竹片作为编织材料,让幼儿根据教学微视频或者教师指导,编小竹篮和五角星。也可以让幼儿利用不同的规格的竹子搭建几何图形或者高楼模型。
  在数学区,引导幼儿利用竹子计算器进行计算练习;设置算盘兴趣小组,引导幼儿认识竹算盘,并尝试利用其来进行计算。也可以将竹子做成不同的数字和符号,让幼儿进行数字接龙。也可以根据简单的视觉规律来制作不同的竹筒,引导幼儿进行归类和排序活动。
  在科学区,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竹子制作竹水枪,利用制作的水枪进行游戏,加强活动的安全管理和指导。也可以引导幼儿观看竹子送水的视频,让幼儿选择不同规格的图片,通过反复的摸索和尝试的方式来构建“竹子送水管道”,使幼儿更好地了解竹片运水的原理和方法。
  在运动区,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竹子和毛线、卡纸、废布等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竹狮子”,与其他同学共同进行“舞竹狮”游戏。或者设置“百变竹环”的项目,让幼儿选择大小、规格、数量不等的竹圈材料,利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或者装饰方法来进行改造,向其他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竹环,并说一说自己的创作心得,并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地进行套圈、滚圈的游戏。也可以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跳竹竿舞,有效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平衡能力、合作能力。
  在表演区,则可让幼儿介绍竹笛,利用其进行简单的吹奏发声练习;利用卒双响练习奏乐;利用竹快板进行小品表演,或练习安全儿歌。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以创新、发展、综合的眼光看待乡土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挖掘,根据其教育形式和幼儿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引入和利用,借助竹资源全面激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另外,教师也必须要对现有的区域活动形式进行了解,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对其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利用竹资源为其注入乡土气息和特色,使实际的区域活动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实情。此外,还必须要了解各阶段幼儿之间的差异和共性,结合其年龄层次和能力水平来设置多样化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积极的进行实踐、探索、交流、学习。这样不仅能够使幼儿轻松学习、快乐成长,同时也能为借助竹资源助力幼儿区域活动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倩.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引入乡土资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9):167.
  [2]孙秀红,公海英.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农村幼儿园课程品质的有效策略[J].山东教育,2020(Z6):12-14.
  [3]陈雪玲.竹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J].家长,2020(11):135,137.
  [4]吴津津.挖掘乡土资源 开展区域活动[J].当代家庭教育,2020(4):63.
  [5]陈军芳.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20(9):161-163.
  [6]林志娟.竹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9(16):192.
  作者简介:王华英,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第二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为此,文章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探讨,提出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具体措施与保证条件,把握好新教材,以课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更新观念;创新思维;科学评价  中学英语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国家教委指出“外语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待深化,
摘要:相较于普通形式的阅读而言,群文阅读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若能在这一过程中渗透写作指导,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文章从群文阅读,记好读书笔记;由读促写,善用写作素材;群文教学,揭示写作技巧;写作训练,对接群文亮点;信息归纳,培养写作思维五方面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依托群文阅读,落实写作指导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写作指导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极具突破
摘 要:科学思维的培养应该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主线,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中的“假说-演绎法”教学为例,透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假说-演绎法”训练的实施环节以及具体策略,找寻思维素养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途径,并且落实到生物课堂当中。  关键词:科学思维;优化教学;假说-演绎法  一、 “假说-演绎法”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价值  科学思维作为四大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課,涵盖内容较广,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事、也包括新时期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等。通过学习,能培养起小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内容陈旧、缺乏互动、实践活动匮乏等的问题,导致小学生学习的兴致不高。为此,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创设情境,
摘 要: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不仅需要依靠学生个人的努力以及教师和家长的引导,还需要有较为适宜的班集体环境来帮助进行学习状态的提升。为了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提升,也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的课程学习中,同时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有一部分教师开始尝试使用“捆绑式”的小组分组学习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面貌的改进。文章将对“捆绑式”的班级管理方式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组分组;“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广大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愈加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灵活地应用问题教学,借助适宜的问题驱动学生积极探究。问题串作为问题教学的特殊形式,在如此背景下,备受小学数学教学者的青睐。文章详细说明了什么是问题串,并从引出基础问题、深化基础问题、揭示核心素养、解决核心问题这四方面入手,就如何应用问题串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
摘 要:识字教学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为阅读打好基础,能夯实语文学习根基,并且与儿童智力发展紧密相关,还能塑造人文素质。但是,长期以来,识字教学时间不固定,教师教学策略单一,学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教师和家长。教师可以通过抓住每课的生字特点,运用字卡游戏,循序渐进,回归生活,多策并举,注重语境等有效策略在课堂上把识字教学落到实处,真正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识字教学 
摘 要:“整本书阅读”有重大意义,结合本校的学情,正确定位“整本书阅读”的定义,与课外阅读区分开来,引导学生慎重选择读本,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与课外阅读;选择读本;引导阅读;生命的体悟与人生的理解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
摘 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应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力,而创意戏剧是一个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课程,倡导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恰好与《指南》有异曲同工之处。  关键词:创意戏剧;兴趣;策略  区域活动是一种幼儿自主活动形式,这里为幼儿提供宽松
摘 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学生演唱能力及演唱水平提出较为详细的要求。影响演唱能力的诸多要素中,气息能力的训练、节奏感的培养、音准的构建这三方面尤為重要。根据小学生思维特点,创设各种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演唱热情,训练气息、节奏感及音准,提高演唱水平。  关键词:专业成长;教育信念;个人素养;教学能力;课题研究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深深触动了笔者:“我的成功不是偶然!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