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测评:着一“用”字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un87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引导真阅读,切实“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浙江省各中考卷中的名著阅读题,着力于“运用”,以证言、解说、辨伪以及解决具体任务等方式来检测学生阅读名著所得。这符合语言学习的本质规律,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名著阅读;名著阅读测评;2020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考题的设置,是为了用考试的“指挥棒”来指挥起一曲全民阅读的宏大交响。然而,部分学生难以认真阅读整本名著,而多采用阅读名著概要、名著解读等方式来应付考试。
  为引导真阅读,践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主张,浙江省的语文命题人一直走在积极探索的行列。纵览2020年浙江省的9套中考试卷,笔者发现,试卷中的名著阅读题都着意一个“用”字,旨在引导名著阅读走向“真阅读”。
  一、用所读证明某言论
  这些言论一般是名家点评或者读者心得。由这类言论引发学生对名著内容的回顾,有利于调动阅读储备,也让假阅读者茫然无措。如宁波卷试题:
  4.有同学发现: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客观世界,读《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就像从哈哈镜中看变形的世界。请从《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中任选一部,结合内容,参考示例,说说该同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4分)
  【示例】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就像从哈哈镜中看变形的世界,因为作者用夸张手法表现出一个畸形的社会。例如,作者在叙述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时,不厌其烦地描写了他的变化,让读者看到了他扭曲的灵魂,看到了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
  5.根据下面的提示,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用他(她)的经历印证诗句。(6分)
  诗句                               备选人物
  [A.简·爱(《简·爱》)
  B.刘思扬(《红岩》)
  C.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诗句让你想到谁][用他(她)的经历印证诗句]
  这两道题都属于用所读证明某言论类型,但又有些区别。前者以普通读者的阅读感悟为触发点,让学生在指定的名著中选择。要求中“结合内容”指向阅读积累,“说说该同学为什么會有这样的发现”,是运用自己的积累去证明别人言论的合理性。而后者选用我们熟悉的课文《未选择的路》中具有启发性的段落,来触发学生对相关名著内容的回顾,同样是运用自己的储备来证明别人的言论。但此处的言论不是阅读感悟,所用的也不是演绎思维,而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关联,让新阅读和旧的知识网络产生连接,体现的是知识网络更新原理。
  这两道题组成一个群落,体现了“用”的理念,同时也具有思维的梯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都很有价值。没有真正的阅读,没有对相关名著内容的理解感悟,学生是难以解答好这类试题的。这无疑是引导真阅读的好题。
  二、用所读解说主题词句
  如果说上面的题目,是引导学生深入某个文本的内容,进行“纵向”探索,那么,设置主题词句,让学生对多个文本内容进行关联,就是引导学生打通不同文本之间的壁垒,进行“横向”联动。无疑,这是很重要的阅读方法。如金华卷试题:
  4.祥子因不喜欢虎妞而离开,不久又回来了;简·爱因得知罗切斯特的妻子还活着而选择离开,但最终又回到他身边。他们的“回来”分别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4分)
  此题设置了一个“回来”来关联《骆驼祥子》和《简·爱》。这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这个主题词勾连这两本书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进入阅读储备库搜寻,并从搜寻到的相关材料中分析人物形象。这也是阅读方法的指导。
  再如台州卷试题:
  5.小说中人物的“义举”往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写出下列回目中“义”的相关情节,并从中分析猪八戒和关云长的不同形象。(4分)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这道题抓住“义举”来关联《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并提供相关回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储备,让学生对“义”的观念和具体表现有深入的认知。要回答这道题,必须具体介绍八戒和关羽的相关情节,分析“义”的原因,并由此感悟人物形象。这不仅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而且是引导学生关联归类,对学生的阅读思考大有裨益。
  这样确定主题来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并评价,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艾德勒等人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将“主题阅读”界定为最高层次的阅读,认为这是最主动、最花力气也最有收益的阅读方式。因此,主题阅读命题可能成为今后命题的主要方向。
  三、用所读完成情境任务
  章新其老师认为,名著阅读的考查不应该仅仅就“文”而“文”,阅读必须打通生活,体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教益。[1]99
  我们必须按照生活的真实逻辑设计模拟情境。引导学生在“拟真实”的情境中运用阅读,才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内化阅读所得。因此,在试题命制中设置情境,让学生去运用所读完成相关任务,就不仅是阅读内容的考测,还是打通阅读和生活的重要指导。如衢州卷试题:
  5.九(1)班进行了名著阅读问卷调查,发现喜欢非文学作品的人数较少。为吸引更多的同学去阅读,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写一则简短的推荐语。(4分)   A.《傅雷家书》      B.《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C.《昆虫记》                 D.《寂静的春天》
  此题设置的情境是问卷调查,任务是:吸引不喜欢非文学类经典名著的同学去阅读。为此,考生需要结合相关文本的内容,列举出若干优点,“以利诱之”,让这类同学有兴趣有期待地阅读。这不仅需要熟悉文本,还涉及对文本特点和阅读价值的理性思考。这样的思考,也必然促进学生在阅读时将阅读内容与生活现实结合起来。
  这样的情境化命题,让名著阅读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使测评变得灵活而自然,适合学生的天性,也能测出学生阅读的成色。
  四、用所读阐述写作手法
  应该承认,没有现成的文本解读分析,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对名著创作手法的理解是有难度的。这不仅需要学生熟悉文本,还需要学生跳出文本,运用日常语文课堂所学来反观文本。这需要真读,更需要写作知识的涵养。这样的测评有其必要性。在一定层次上引导学生思考写法,有利于课堂习得的巩固和运用,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有好处。如衢州卷试题:
  6.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分析作品中矛盾冲突对刻画人物的作用。(4分)
  A.梁生宝(《创业史》)
  B.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C.简·爱(《简·爱》)
  D.祥子(《骆驼祥子》)
  “矛盾冲突”在小说情节设置中是作家创作水平的最好体现。小说能否有波澜,能否扣人心弦,能否让读者在情节的千回百转中共情主人公的命运悲喜,就在于矛盾冲突的设置。此题列举四部作品,引导学生在阅读储备中抓取有关“矛盾冲突”的情节,体会人物在矛盾旋涡中的表现及其原因。这是对阅读更高层次的要求。如选择《简·爱》,就需要完成下列思维过程:最激烈的冲突是哪个情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冲突?简·爱是如何选择的?她为什么这样选择?这说明了什么?这样的冲突对塑造她的形象又有怎样的好处?这样的试题,基于学生的阅读思考,颇具思维含量。
  又如台州卷试题:
  6.小说常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请说说下面两部小说所采用的叙事角度,并结合故事内容分析这两种叙事角度各有什么好处。(5分)
  《骆驼祥子》《呼兰河传》
  这道题切中叙事角度中的人称运用。每个人称的运用都有它独特的长处和短处。如何扬长避短,让叙事效果最优化,就考验着作家的功力。阅读名著,引导学生关注人称运用,对比不同作家在不同文本中的不同选择,有利于学生对人称在叙事中的重要作用有更深的理解。
  五、用所读进行思辨
  章新其老师认为,阅读文学名著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自我,促进心灵世界的丰富和完善、全面化和多元化。真正有效的阅读不是“想”让学生学习哪些知识,学生阅读的起点应是他们在成长中将要遇到哪些问题和需要解决哪些问题。[1]99要达成这样的目的,就需要调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学生成为有思想、有个性的人,也有利于学生具备在陌生环境下的独立判断能力。如嘉兴卷试题:
  任务三:悟名著内涵 强阅读素养
  请仔细阅读下列问题,任选一题作答。 (4分)
  (1)有人说,《简·爱》是一本纯粹讲述爱情的小说,你同意吗?简要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2)《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绝大多数是被逼上梁山的,但鲁智深上梁山并非出于他人迫害而无路可走,这如何理解?
  这不是用所读证明言论的合理性,而是运用所读的材料来思辨,甄别言论的是非,即辨伪。这是对学生思考力和阅读个性的高层次考查。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要有对相关名著的深入了解,然后再调动阅读储备和理解,这样才能识别言论的缺憾或正确性,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如《水浒传》中关于鲁智深是否是被逼的,这需要熟悉鲁智深的所有情节,并从中找到“逼”的体现。看似自由豪侠的鲁智深有着行侠仗义的畅快,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他实则也是被逼的:弱势群体备受欺凌無法活命,“逼”他该出手时就出手;出手之后无处安身,只好四处奔走,随后落草为寇,最终归于梁山。这不是被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逼迫的么?面对无形的坏的社会制度,再强大的个人也是弱小的。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悲剧。由此可见,要回答此题,还需要从人物行为的表象中分析其选择的根本原因。若无此深思,如何正确答题?
  艾德勒等人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指出: “不管你学到的是有关这本书的知识或有关世界的知识,如果你运用的只是你的记忆力,其实你除了那些讯息之外一无所获。你并没有被启发。”[2]因此,名著阅读的关键在于阅读者“被启发”。以“用”为指归的名著阅读题,就是对阅读启发效果的检测。笔者相信,以后的名著命题还会坚持这一方向,以真正让名著阅读发挥对人的涵养作用!
  参考文献:
  [1]章新其 . 语文命题技术研究[M]. 杭 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
  [2][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 如何阅读一本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像《海底两万里》这类让学生感到有难度的名著,教师应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阅读支架,具体包括:给予阅读策略与方法的提示,搭建“导”之支架;设置名著阅读任务,搭建“读”之支架;做好名著阅读批注,搭建“评”之支架。   关键词:名著阅读;学习支架;《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创作于19世纪60年代,距今已有150余年。书中所散发的科幻光芒,在今天的学生眼里并不是那么绮丽璀璨;书中一
期刊
摘 要:“读读写写,积累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节品读,感受形象”“思考探究,把握主题”“学以致用,拓展训练”的板块式散文教学,往往将散文的语言学习与内容理解割裂开来,其实质是教师仍从教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打破这种固定模式,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应把握好教学的起点、终点,并注重搭设从起点到终点的台阶。   关键词:散文教学;教学内容;《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据笔者观察,当前很
期刊
【教学目标】  1.落实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句式。  2.立足文本细读,辅之引介导读,揣摩人物心中之“真情”,培养学生质疑之精神。  【重点难点】  体悟文字表面“虚情”背后的“实情”。  【教学过程】  一、最好的预习是熟练背诵  1.学生齐读或齐诵。  2.教师抽查背诵2~3人。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背诵,笔者主张在正式上课前就落实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是最好的预习,可以为课堂的生
期刊
前些天,和社会老师闲聊,她抱怨说现在的学生思考问题并有条理表达的能力实在太弱。我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中,对此也有切肤之感:很多学生描写抒情能力很强,但理性思考与逻辑表达能力很弱,这表现在议论性写作和开放题作答上,尤其明显,不少学生即便有想法,也往往词不达意,要么语焉不详,要么逻辑混乱,不能条分缕析地把问题阐述清楚。  造成这种状况,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没有激发真正的思考;第二,缺少严谨的表
期刊
【设计说明】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属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学术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结构的著作,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权力结构
期刊
摘 要:相较于传统课堂,网络课堂需要更明确的教学任务与更真实的教学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网络优势为学生搭建任务支架,同时通过真实问题及多种呈现方式建构情境支架,引导学生主动地学,并在真实的任务与情境中完成学习目标。   关键词:网络教学;实用文教学;人物通讯;群文阅读  线上教学虽已存在多时,却由于其不能形成一个沉浸式的课堂,师生也不能很好地交流情感与思想,一直只是作为线下课堂的补充。
期刊
四、处理好学习任务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关系  任务群学习当然需要有任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却是一个问题。从听到的课来看,笔者觉得有些课在这方面处理得很不错,如2019年浙江省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的宁波姜堰中学郁雪琳老师和温州中学黄惋怜老师的课,但从整体来看,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这些问题是在新课程教学实施之初的教学过程中势必会出现的问题,但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目前课堂教学中
期刊
摘 要:高中文言文教学应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文化序列链”的建立培养文言文学习的正向线性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辩证思维,从而提高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文化序列链;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抓住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优势,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革命
期刊
摘 要:中考试卷具有良好的教学导向功能。分析中考卷蕴含的教育教学理念,阐释试题背后的命题意图和能力考查点的变化,可以凸显测评引领教学的功能。2020年中考语文杭州卷对语文教学的导向体现在强化育人、突显综合、注重应用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中考语文卷;教学导向;命题研究  2020年中考是自2016年全面实施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以来的第二届中考,也是取消中考考纲后的第一届中考。试卷会如何反映统编教材
期刊
摘 要:2020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顾及了疫情下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但试题材料的呈现也存在概念繁多以及彼此之间关系复杂等问题。比较理想的命题,在材料的选择上应直接关联学生生活,在材料的表达上应简洁明了、指向明确,在概念的使用上应保证多个概念的内涵明确、指向统一。   关键词:高考作文;试题材料;作文命题  因为疫情原因,今年的高考比往年晚了一个月。在备考过程中,高三教师和考生对语文命题的方向、试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