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对大学教师的启示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hank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和实践家,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的生理成长规律,大学生呈现出更强的主体意识、更宽广的视野和格局等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价值观扭曲、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动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问题。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并结合大学教学目的和当代大学生特点,谈谈对大学教师的启示,以期助力大学教育发展。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大学教育;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完成了大量著作。《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通过分析学生特点,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经验,被众多教师奉为金科玉律。每当提起大学生,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少年说》里的一段话总是萦绕在耳边,振聋发聩——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段话充分强调了大学生对国家的重要性。虽然苏霍姆林斯基的实践对象是中小学生,但仍有许多观点对于大学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将《给教师的建议》应用于大学教育,结合大学教学目的和当代大学生特点,总结了几点对大学教师的启示。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的指路明灯和第一推动者”。首先,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更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把智力财富传授下去。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他认为教师应该善于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领域和各种技能。最后,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是教师的第一素养,教师应该尝试创造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容易的理解和运用知识。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不经意的话语可能会触动进而影响学生的一生,每位教师应努力托起学生的梦想。
  二、大学教学目标和当代大学生特点分析
  (一)大学教学目标
  使学生产生自我认识和实现自我教育是大学教学目标之一。大学教师不可能把人生的方方面面都传授给学生,怎样生活得更幸福?怎样保持身体健康?怎样过好自己的家庭生活?怎样更好的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等这些问题不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专业知识就能解决好,更重要在于大学生要培养自己的自我认识和实现自我教育。大学生只有大学教学的另一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思想的社会一分子,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学业,更应关注他人,关注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特点分析
  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学习、交流和发声的平台。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的主力军,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中心意识,具有了更强的独立自主人格。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周围,阅读变得更简单了。以往大学生只有在图书馆才能阅读书报资源的时代过去了,借助计算机和手机,大学生就能很容易的学习到政治、历史、经济和理工等多种知识。大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活跃了,具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和格局。
  但是,当代大学生也存在很多缺点。计算机和手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网络上也有很多有害资源,吸毒、色情和暴力等等,使得很多大学生滋生了扭曲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长期的依赖电脑和手机使得大学生更多的被动接受知识,而自主学习意识和动手能力变得更弱了。同时,由于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的改善,当代大学生更多的是娇生惯养成长起来的,这使得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往往一点挫折就会让他们爬不起来。
  三、对大学教师的启示
  (一)培养学生阅读和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这点对于大学教育也同样适用。他主张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对阅读科学书刊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时代,虽然大学生能够更容易的去阅读,但网络资源错综复杂。大学教师应做好引导和督促的作用,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网站和阅读书目,帮助学生广泛涉猎多方面知识。同时,教师也应做到警示和监督作用,多和大学生沟通交流近期的阅读,避免大学生接触到不健康的书籍资源。帮助学生建立阅读体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
  (二)大学老师要有“两套教学大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当然,大学的“两套教学大纲”不同于中小学。直观地说,中小学的教育可以认为是应试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为中高考服务的,而大学生更要注重对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毕业主要有两个出路:工作和考研。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需要多种技能,如思维创新、组织协调、人际交往、外语听说和软件运用等能力,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就要在学好各种技能。因此,大学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的毕业规划,除了传授课本知识以外,推荐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和参加实习工作,同时拓展学生思维,为工作做好准备。对于备考研究生的大学生,一方面要教授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主要是转变思维,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思考问题,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同时为大学生推荐相关研究方向的专业书籍。
  (三)要使知识“活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当使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活学活用,并能激发新知识的产生才是教育的目的。这一点对于大学教育更为重要。大学生具有更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独立人格,无论是毕业后工作还是从事科学研究,都应该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
  大学教师在授课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避免背诵和枯燥死板地讲授知识点,注重讲授知识点的发现过程和应用场景。在讲课中多提问题引起大学生的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实现知识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苏霍姆林斯基. 育人三部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大学生面临的第一堂课,是大学育人工作的关键环节,对转变学生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大学生群体以“90后”和“00后”为主,新生特征发生显著变化。由此,为了全面发挥入学教育的成效,教师应将南水北调移民精神合理融入其中,丰富教育内容,改变教育形式,推动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关键词:移民精神;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爱国主义;运用策略  引言  由于现代大学生一般均是95后,其思维相
目的 探讨胃泌素表达与大肠肿瘤的发生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正常大肠组织、21例大肠腺瘤和70例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及Ki67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0、28.6%和25.7%,大肠癌和腺瘤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肠癌和腺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40.0%、76.
1 病历摘要  男,27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2月余,加重伴头晕1个月于2008年6月19日入院.既往体健。
目的 探讨lgA肾病患者慢性肾功能进展的病理风险因素.方法 随访309例lgA肾病患者,随访期内,按是否肌酐倍增或进入终末期肾病,将患者分为肾功能稳定组(253例)和肾功能进展组(56例),对比2组患者肾脏病理资料.结果 ①免疫荧光:2组患者相比较,IgA、IgM等各类免疫病理沉积物半定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病理评分:除血管指数外,余肾脏病理评分指标如肾小球指数、硬化指数、新月体指
摘要:全媒体时代,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创新、融合,原先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凸显,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全媒体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创新培养的必要性及标准进行分析,提出了全媒体时代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策略,希望能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媒体;国际新闻;人才培养  一、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创新培养的必要性  (一)我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磺脲类受体(SUR)1基因33外显子Serl369ALa多态性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新确诊的天津籍汉族T2DM患者166例,取静脉血提取DNA,Taqman荧光定量PCR法测定SUR1基因Serl369Als的多态性.按单核苷酸碱基多态性分为tt、cc、ct 3组进行血脂水平的比较.结果 tt组患者TC、TG、LDL-C明显高于cc、ct组.结论 T2DM患
摘要:对高职《解剖学》课程“骨盆”主题开展混合式教学设计,通过临床真实病例情景导入,以“辩结构—识功能—拓应用”为教学主线,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骨盆;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其中骨盆的解剖学结构与功能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而骨盆这一章节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涉及较多的专业名词,而且概念抽象难以理解。而临
1 病历摘要  男,19岁.上腹部疼痛10年余,因疼痛加重伴恶心、呕吐、寒战、高热来我院就诊.于10年前反复反酸、嗳气伴上腹部疼痛,后半夜疼痛加重,于进餐后症状缓解,黑便;当地县医院曾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止血、抗感染、制酸等保守治疗,病情好转.10年来经常发生类似症状.体检:腹平坦无包块,右上腹轻压痛,肝区叩击痛,余无特殊。
摘要:高中为学生构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数学课堂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将基础教育进行改革的重要举措。但高中数学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育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观念落后、视野受限、方法陈旧等。本文通过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为高中数学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此有效在数学教育当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育。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育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时机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观察入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6例.前壁梗死464例,下壁梗死(包括后、右室梗死)474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68例.成功再灌注者505例,药物保守治疗701例.心源性休克患者89例.合并心源性休克、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出现肺水肿、室性心律失常、合并室间隔穿孔或乳头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