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经吡喹酮治疗后肝脾形态及血清抗体水平的动态观察

来源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Rea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经吡喹酮治疗后肝脾形态以及血清中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60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成3组,感染、治疗和对照组,每组20只小鼠;其中感染和治疗组以腹部贴片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治疗组在感染6周时开始吡喹酮治疗,给药剂量150 mg/kg,连续给药4d;治疗2周后再次给药治疗,给药剂量300mg/kg,连续给药3d.治疗后4、12、20、30周分别取各组小鼠4只,称重后处死,取肝脾脏,观察肝脾脏形态变化,并称取肝脾的重量,计算肝指数(肝脏重量与小鼠体重的比值)和脾指数(脾脏重量与小鼠体重的比值).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周开始对治疗组小鼠每周进行内眦采血,检测血清中SEA特异性IgG抗体的变化.采用GRAPHPAD PRISM 5.0( GraphPad Software,San Diego,CA)统计学分析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吡喹酮治疗4周后,治疗组肝脏和脾脏形态均明显好转,脾脏指数(0.011±0.002)比感染组(0.022±0.007)明显减小;治疗20周后,肝脾形态基本恢复正常,脾脏指数(0.007±0.001)与阴性组值非常接近(0.005 ±0.002).治疗12周后,治疗组血清经2000倍稀释后,血清中SEA特异性IgG值(1.327 +0.189)开始明显降低,与治疗前(1.850±0.1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脾脏的形态学检测与SEA-特异性抗体水平检测相结合可用于吡喹酮治疗效果的初步评价。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标理念的精髓。本文从六个方面说明了,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的 采用临床对照方法,观察吡喹酮、甲苯咪唑、阿苯达唑、三氯苯达唑治疗巨片形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18例巨片形吸虫病例依次用甲苯咪唑片[5 mg/(kg·d),2次/d口服,连用15 d];阿苯达唑片[ 20 mg/( kg·d),2次/d口服,连用15 d];三氯苯达唑[10 mg/(kg·d),顿服,2 d一疗程];18例中的3例给予吡喹酮总剂量120~180 mg/kg,总剂量平均分为4 日,
目的 调查长春市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对长春市社区36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总分(81.39
肺癌是人类恶性肿瘤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从基因学角度检测肺癌具有早发现、早诊断的优势;把基因作为靶位治疗的目标,可以探索解决肺癌患者预后差的难题。miRNA21是近年来肺癌患者miRNAs基因研究中的热点,miRNA2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液、痰液、胸腔积液、癌组织等标本中高表达,与肺癌的早期诊断、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治疗效果有一定关系。本文就miRNA21的生物特性、检测方法及其在非小
目的 通过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入职护士应具备的共情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人文关怀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将某三甲综合医院2015年度新聘护士92
肺腺癌是肺癌的常见类型,但多数确诊时已属晚期。虽然目前无法治愈,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的不断完善,针对晚期肺腺癌的治疗方法如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化疗与靶向药物间插联合疗法、免疫治疗等正逐渐趋于精准化、个体化,使患者生存时间延长、生活质量提高。本文就现行的治疗方法作简要综述。
目的 构建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λZAPⅡcDNA文库,并对构建的文库进行免疫筛选.方法 采集感染细粒棘球蚴的绵羊育囊中的原头节,用Trizol试剂抽提总RNA,用mRNA纯化试剂盒纯化mRNA作为模板合成cDNA,并对其进行末端平端化、EcoR Ⅰ接头连接和磷酸化及Xho Ⅰ酶切,然后应用Sepharose CL-2B分离柱对其进行分级分离,收集大于500 bp的cDNA片段,使用GigapackⅢ
作者从1998年6月~2000年6月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以下称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2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目的 调查大型三甲医院护士职业认同现状,为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天津市某大型三甲医院435名
目的调查脑卒中失能老年人对生活辅助器具使用现状,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8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生活辅助器具的使用知识、危险因素、缺乏自理能力时的应对方式等方面的掌握情况。结果失能老人对生活辅助器具的规范化使用需求较高,ADL得分前3位为转移、行走、上下楼梯,后3位为穿衣、进食、修饰。使用辅助器具者66例,占75%,其中大多数老年人缺乏生活辅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