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在《出版广角》中撰文:现在或许还有人会说,内容为王。但从新媒体赢利的角度看,内容为王是完全错误的。在包括电子图书在内的新媒体产业链中,以出版社、报社为核心的内容提供商始终处于产业弱势地位。如iPad唱主角的是技术巨头苹果公司;在中国手机出版的产业链中,移动运营商的支配地位无法撼动。尽管业界有“内容为王”的口号,但是在包括电子出版在内的新媒体产业链中,内容提供商弱势地位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通常情况下,出版社给作者的版税不超过10%;而苹果和中国移动能够给作者30%的利润。毕竟,苹果和中国移动做电子出版,不需要发行、印刷成本,更不需要考虑棘手的印数。目前,已经出现一种趋势,美国专业的畅销书作家越来越愿意将书稿电子版直接给苹果公司,以供网民在苹果的网上商店付费下载。而在国内,越来越多的纯商业化的作者,甚至新锐作家愿意将电子版书稿交给中国移动阅读基地,以便供人手机阅读。此外,以手机阅读为代表的数字化阅读,由于下载的成本低于购买纸质图书,因此读者数通常高于对应的纸质版图书的读者数。
作为报业来讲,尚可以高呼“内容为王”的口号;然而,对于出版社来说,内容其实掌握在作者手中,而非出版社。
余中先:
翻译出版急于求成,不注重质量
《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翻译出版现状是一流的选题、二流的翻译、三流的编辑。在国外畅销或获奖的书,出版界马上就注意到了,但译本却不一定好。因为要出一本外国图书,先要向外国作者付较高的版税,出版社就不愿意多给译者稿酬了。选定某个选题以后,出版社为了赶在最有利于销售的时机推出图书,必须抓时间抢速度,就找来多人翻译。这样一来,译稿在遣词、选句、文笔风格、前后统一方面都会有不协调的问题,难免出错。很多出版社又缺乏懂外语的编辑人员,不少译稿并没有经过严格校对就出版了。这样出来的书的质量可想而知。
另外一个问题是,因为中国市场很大,出版社觉得哪些书好卖就跟风翻译,比如雨果、大仲马的作品一再重复翻译,这是一种浪费,依我看有四五个译本就够了,现在有十五六个译本,读者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哪个译本好。
还有,现在出版速度快,校稿力度往往不够,一些译者担心译稿出错被别人抓住不放,毁了自己的名誉,于是,他们就不愿意从事文学翻译工作。那些“丢过脸”的译者,就更不愿意再翻译了。
左玉梅:
数字印刷对传统出版将是致命一击
凤凰数码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左玉梅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采访时表示:数字技术、数字印刷将会改变传统的出版业态,甚至导致传统出版业态走向死亡。数字印刷对传统出版将会有致命的一击,它可能是传统出版慢慢衰退的一种助推剂。
左玉梅说:“理由很简单,现在的出版业受到各种媒介的冲击,纸质书的印数将会越来越少,品种增加,印数减少,库存增加。但由此带来产业链的变化,特别是对印务板块将带来发展机遇。尤其在数字印刷领域,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
左玉梅表示,现在跟出版机构签订合同时要求从新书开始,不需要出版机构提供库存,可以先印几本试探市场。出版社的业态肯定会改变,因为它不需要库存、不需要仓储、不需要发行人员,数字印刷完全可以把这些事情全部搞定。
张立红:
畅销书是创新类图书市场发展的瓶颈
清华大学出版社畅销书出版事业部主任张立红在《出版广角》撰文:以前出版社不靠图书销量生存,没有畅销书情结,只有好书情结。如今市场化之后,给文化产业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畅销书情结。以至于大家形成一个思维惯性:没有畅销书,只能喝西北风!
一直以来,大众出版相关领域都明显两级分化,销得好的书呈现洛阳纸贵的强势,而被冷落的图书恨不得免费都没人要。这种情况,逼迫编辑和出版社为了生存而拼命营造畅销书,而我认为畅销书文化的流行,却阻碍了文化创新的脚步。试想:如果每个编辑都以能否营造畅销书作为出版最大动机,读者也不约而同都去读那几本畅销书的话,长期以往,势必导致大众文化严重趋同,文化创新的土壤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如同大量使用化肥后的土壤,可能会带来几十年令人惊讶的丰产,但破坏的却是五千年的土壤储蓄。
遏制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并不是为了阻止农业发展,相反,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遏制畅销书过度开发,并不是想遏制文化的发展,而是为了五千年的文化储蓄不被继续毁坏,为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出版业跟风盛行,模仿成了工作常态。一些编辑在提出希望市场部给的数据更快、更准确时,理由竟然是,这样利于他们在第一时间模仿和跟风畅销书。这样看似不太费力地完成年底的码洋等指标,但是,无法成长和创新的编辑,如何能让读者开卷有益?这样的文化产业何谈持续发展?
通常情况下,出版社给作者的版税不超过10%;而苹果和中国移动能够给作者30%的利润。毕竟,苹果和中国移动做电子出版,不需要发行、印刷成本,更不需要考虑棘手的印数。目前,已经出现一种趋势,美国专业的畅销书作家越来越愿意将书稿电子版直接给苹果公司,以供网民在苹果的网上商店付费下载。而在国内,越来越多的纯商业化的作者,甚至新锐作家愿意将电子版书稿交给中国移动阅读基地,以便供人手机阅读。此外,以手机阅读为代表的数字化阅读,由于下载的成本低于购买纸质图书,因此读者数通常高于对应的纸质版图书的读者数。
作为报业来讲,尚可以高呼“内容为王”的口号;然而,对于出版社来说,内容其实掌握在作者手中,而非出版社。
余中先:
翻译出版急于求成,不注重质量
《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翻译出版现状是一流的选题、二流的翻译、三流的编辑。在国外畅销或获奖的书,出版界马上就注意到了,但译本却不一定好。因为要出一本外国图书,先要向外国作者付较高的版税,出版社就不愿意多给译者稿酬了。选定某个选题以后,出版社为了赶在最有利于销售的时机推出图书,必须抓时间抢速度,就找来多人翻译。这样一来,译稿在遣词、选句、文笔风格、前后统一方面都会有不协调的问题,难免出错。很多出版社又缺乏懂外语的编辑人员,不少译稿并没有经过严格校对就出版了。这样出来的书的质量可想而知。
另外一个问题是,因为中国市场很大,出版社觉得哪些书好卖就跟风翻译,比如雨果、大仲马的作品一再重复翻译,这是一种浪费,依我看有四五个译本就够了,现在有十五六个译本,读者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哪个译本好。
还有,现在出版速度快,校稿力度往往不够,一些译者担心译稿出错被别人抓住不放,毁了自己的名誉,于是,他们就不愿意从事文学翻译工作。那些“丢过脸”的译者,就更不愿意再翻译了。
左玉梅:
数字印刷对传统出版将是致命一击
凤凰数码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左玉梅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采访时表示:数字技术、数字印刷将会改变传统的出版业态,甚至导致传统出版业态走向死亡。数字印刷对传统出版将会有致命的一击,它可能是传统出版慢慢衰退的一种助推剂。
左玉梅说:“理由很简单,现在的出版业受到各种媒介的冲击,纸质书的印数将会越来越少,品种增加,印数减少,库存增加。但由此带来产业链的变化,特别是对印务板块将带来发展机遇。尤其在数字印刷领域,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
左玉梅表示,现在跟出版机构签订合同时要求从新书开始,不需要出版机构提供库存,可以先印几本试探市场。出版社的业态肯定会改变,因为它不需要库存、不需要仓储、不需要发行人员,数字印刷完全可以把这些事情全部搞定。
张立红:
畅销书是创新类图书市场发展的瓶颈
清华大学出版社畅销书出版事业部主任张立红在《出版广角》撰文:以前出版社不靠图书销量生存,没有畅销书情结,只有好书情结。如今市场化之后,给文化产业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畅销书情结。以至于大家形成一个思维惯性:没有畅销书,只能喝西北风!
一直以来,大众出版相关领域都明显两级分化,销得好的书呈现洛阳纸贵的强势,而被冷落的图书恨不得免费都没人要。这种情况,逼迫编辑和出版社为了生存而拼命营造畅销书,而我认为畅销书文化的流行,却阻碍了文化创新的脚步。试想:如果每个编辑都以能否营造畅销书作为出版最大动机,读者也不约而同都去读那几本畅销书的话,长期以往,势必导致大众文化严重趋同,文化创新的土壤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如同大量使用化肥后的土壤,可能会带来几十年令人惊讶的丰产,但破坏的却是五千年的土壤储蓄。
遏制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并不是为了阻止农业发展,相反,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遏制畅销书过度开发,并不是想遏制文化的发展,而是为了五千年的文化储蓄不被继续毁坏,为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出版业跟风盛行,模仿成了工作常态。一些编辑在提出希望市场部给的数据更快、更准确时,理由竟然是,这样利于他们在第一时间模仿和跟风畅销书。这样看似不太费力地完成年底的码洋等指标,但是,无法成长和创新的编辑,如何能让读者开卷有益?这样的文化产业何谈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