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文波:新媒体环境下出版业正在失去作者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kk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在《出版广角》中撰文:现在或许还有人会说,内容为王。但从新媒体赢利的角度看,内容为王是完全错误的。在包括电子图书在内的新媒体产业链中,以出版社、报社为核心的内容提供商始终处于产业弱势地位。如iPad唱主角的是技术巨头苹果公司;在中国手机出版的产业链中,移动运营商的支配地位无法撼动。尽管业界有“内容为王”的口号,但是在包括电子出版在内的新媒体产业链中,内容提供商弱势地位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通常情况下,出版社给作者的版税不超过10%;而苹果和中国移动能够给作者30%的利润。毕竟,苹果和中国移动做电子出版,不需要发行、印刷成本,更不需要考虑棘手的印数。目前,已经出现一种趋势,美国专业的畅销书作家越来越愿意将书稿电子版直接给苹果公司,以供网民在苹果的网上商店付费下载。而在国内,越来越多的纯商业化的作者,甚至新锐作家愿意将电子版书稿交给中国移动阅读基地,以便供人手机阅读。此外,以手机阅读为代表的数字化阅读,由于下载的成本低于购买纸质图书,因此读者数通常高于对应的纸质版图书的读者数。
  作为报业来讲,尚可以高呼“内容为王”的口号;然而,对于出版社来说,内容其实掌握在作者手中,而非出版社。
  余中先:
  翻译出版急于求成,不注重质量
  《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翻译出版现状是一流的选题、二流的翻译、三流的编辑。在国外畅销或获奖的书,出版界马上就注意到了,但译本却不一定好。因为要出一本外国图书,先要向外国作者付较高的版税,出版社就不愿意多给译者稿酬了。选定某个选题以后,出版社为了赶在最有利于销售的时机推出图书,必须抓时间抢速度,就找来多人翻译。这样一来,译稿在遣词、选句、文笔风格、前后统一方面都会有不协调的问题,难免出错。很多出版社又缺乏懂外语的编辑人员,不少译稿并没有经过严格校对就出版了。这样出来的书的质量可想而知。
  另外一个问题是,因为中国市场很大,出版社觉得哪些书好卖就跟风翻译,比如雨果、大仲马的作品一再重复翻译,这是一种浪费,依我看有四五个译本就够了,现在有十五六个译本,读者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哪个译本好。
  还有,现在出版速度快,校稿力度往往不够,一些译者担心译稿出错被别人抓住不放,毁了自己的名誉,于是,他们就不愿意从事文学翻译工作。那些“丢过脸”的译者,就更不愿意再翻译了。
  左玉梅:
  数字印刷对传统出版将是致命一击
  凤凰数码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左玉梅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采访时表示:数字技术、数字印刷将会改变传统的出版业态,甚至导致传统出版业态走向死亡。数字印刷对传统出版将会有致命的一击,它可能是传统出版慢慢衰退的一种助推剂。
  左玉梅说:“理由很简单,现在的出版业受到各种媒介的冲击,纸质书的印数将会越来越少,品种增加,印数减少,库存增加。但由此带来产业链的变化,特别是对印务板块将带来发展机遇。尤其在数字印刷领域,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
  左玉梅表示,现在跟出版机构签订合同时要求从新书开始,不需要出版机构提供库存,可以先印几本试探市场。出版社的业态肯定会改变,因为它不需要库存、不需要仓储、不需要发行人员,数字印刷完全可以把这些事情全部搞定。
  张立红:
  畅销书是创新类图书市场发展的瓶颈
  清华大学出版社畅销书出版事业部主任张立红在《出版广角》撰文:以前出版社不靠图书销量生存,没有畅销书情结,只有好书情结。如今市场化之后,给文化产业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畅销书情结。以至于大家形成一个思维惯性:没有畅销书,只能喝西北风!
  一直以来,大众出版相关领域都明显两级分化,销得好的书呈现洛阳纸贵的强势,而被冷落的图书恨不得免费都没人要。这种情况,逼迫编辑和出版社为了生存而拼命营造畅销书,而我认为畅销书文化的流行,却阻碍了文化创新的脚步。试想:如果每个编辑都以能否营造畅销书作为出版最大动机,读者也不约而同都去读那几本畅销书的话,长期以往,势必导致大众文化严重趋同,文化创新的土壤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如同大量使用化肥后的土壤,可能会带来几十年令人惊讶的丰产,但破坏的却是五千年的土壤储蓄。
  遏制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并不是为了阻止农业发展,相反,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遏制畅销书过度开发,并不是想遏制文化的发展,而是为了五千年的文化储蓄不被继续毁坏,为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出版业跟风盛行,模仿成了工作常态。一些编辑在提出希望市场部给的数据更快、更准确时,理由竟然是,这样利于他们在第一时间模仿和跟风畅销书。这样看似不太费力地完成年底的码洋等指标,但是,无法成长和创新的编辑,如何能让读者开卷有益?这样的文化产业何谈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如何把报纸做强做大》一书早在三四个月前即已出版。近日参加了“《如何把报纸做强做大》出版座谈会”,我认真地聆听了众位与会嘉宾深思熟虑并饱含感情的发言,回想着当初看稿时内心的感动瞬间膨胀为一种冲动:一种想让业界更多人了解这本精练实用且引人深思的专业好书的冲动;一种想和大家分享这本书的编辑花絮与编辑感悟的冲动……  出版缘起  近几年我们中国书籍出版社陆续推出了《出版文化丛书》的前三辑共九本著作,各书
期刊
本刊讯(记者 王化兵)6月21日,由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商务印书馆协办的“新形势下民营出版的发展之道”论坛在商务印书馆礼堂举办。论坛由开卷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蒋艳平主持,开卷公司总经理孙庆国致辞。  孙庆国表示,国家从政策层面给予了民营书业极大的支持,资金已不是限制民营公司发展的瓶颈。对于民营书业来说,重要的是能否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个性鲜明的企业,不断推出好书占领市场、赢得市场。开卷举办此
期刊
真高兴参与了“中国童话美绘书系”的编辑工作,因为每一页的阅读,都能使我疲惫的心从钢筋水泥的大厦里飞出去,溜回到童年。那时候,听的就是这些故事。彼时是那样的场景:炎炎夏日的夜晚,清凉的竹塌上,妈妈摇着蒲扇,慢悠悠地述说:每年的七月初七,天空中很少会见到喜鹊,你知道他们去哪儿了吗……也有可能是在冬日,屋里的煤球炉只剩下一点余温,煨着红枣银耳汤,温暖和清香的气味在屋子里飘荡,而我就赖在妈妈或者奶奶的怀里
期刊
多少年来,神秘的西藏,令无数人为之神往!那是个与天堂最接近的地方,那更是个荡涤灵魂的地方。在西藏有个更为神秘的地方一阿里,这里曾是象雄文化的发祥地。象雄文化被称为西藏的根基文化,是佛教传人西藏以前的先期文明。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二三世纪时,今阿里地区札达县、普兰县即为象雄国中心辖区。这里是千山之宗,万水之源。  出于对象雄文化的好奇,笔者翻阅了西藏人民出版社金书波先生著述的《从象雄走来》,从书中了
期刊
拿到《伊斯坦布尔假期》的样书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它和《偷影子的人》放在一起,给这“兄弟俩”合了个影(至于为什么不是“姐妹俩”,原谅我只是被偷影子的小男孩萌到了)。这两本书都是法国大作家马克·李维先生的作品,虽然做图书编辑也有几年了,这居然是我第一次做法国文学的书。  做这两本书,过程中的甜蜜与辛苦自不足为外人道,但却是我感触最深的项目。做马克·李维的作品曾让我一度忘记了自己是在工作,不由自主地
期刊
《重温最美古诗词》 于丹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定价38.00元  2012年6月  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诗歌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秘密,于丹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
期刊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6月29日,由中国出版集团主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承办的《三联经典文库》(第一辑)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谭跃等到会并发言。  今年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成立80周年。为纪念三联书店发展历程,“弘扬传统、接续文脉、回报读者、服务社会”,三联书店策划出版了《三联经典文库》。此次出版的为第一辑100种,集中收录了三联书店及其前身出版机
期刊
本刊讯 (记者 甄云霞)8月27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主办,“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和施普林格科学与商业媒体集团承办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外国专家座谈会在京举行。本次座谈会主题是:科技出版的数字化。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崔玉英在致辞中指出,科技出版是数字化出版领域的排头兵,纵观全球出版行业,科技出版数字化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面对全球性的科技
期刊
本刊讯 9月2日,著名学者、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先生的新作(《王立群读宋史》系列节目之第一部《宋太祖》(上、下册)新书首发式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举行。该书由中原出版集团旗下大象出版社倾力打造。从8月24日开始,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亦开始播出由王立群先生主讲的“王立群读宋史之宋太祖”。  《宋太祖》秉承一贯的个人讲史风格,在吸收宋史专家学者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浩如烟海的大量文献中提要钩玄,以通俗易
期刊
本刊讯 8月29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主办的《非凡国际儿童英语》与《剑桥少儿英语游戏活动》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新书发布会由陕西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处处长沙庆超主持。  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薛保勤出席发布会并发表了精彩致辞。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英国Letterland国际公司合作部总经理乔纳森·温顿、美国童光萃集有限公司亚洲区常务董事迈克尔-戴维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林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