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受益职业教育的一员,我们在中国建设当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加重要。一个优秀的职业人应当有着高超的专业技术和纯净的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发展至今依然有着许多的发现在等待我们探索。本文从工匠精神和职业人的核心素养的含义和历史意义探讨了如何在技师学院塑造高质量高水平的新时代职业人。
【关键词】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精益求精;教育模式
在经济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作为职业教育的授业者,现代工匠的奠基者,历史风向的开拓者和优秀精神的继承者,承载了太多的历史重担和时代任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为了坚定地扛起这样的重担完成这样的任务,我们需要在高效专业学习同时亦具备高水平的核心素养和工匠精神。那么,我们在个人的素养养成和工匠精神的学习方面便有更多的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前进的地方。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何为“工匠精神”?在人们往常的认识当中,它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我的认识里,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的钻研态度,年复一年的坚持坚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敢于创新创造的气魄。
古往今来,我们对于"匠人"的認知大多都仅仅停留在——敬业、专注、精益等等之上。“匠人”给我们带来的印象总只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生都专注在他为之奉献的事业之上。中国更是一个盛产“匠人”的国度。我们在历史洪流中绽放了无数令世界为之倾倒的艺术和瑰宝。是众多“匠人”堆砌起的艺术国度。古有鲁班墨子将木工发展至极致,甚有宋徽宗扬书法之长另辟蹊径亦一手创造“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立足于”五岳之首的汝瓷。但这并不是全部的匠人精神。君不知几百年前曾有一人,万户梦想靠火箭风筝一飞冲天。这才是推动时代进步的最重要的匠人精神的一部分——敢为人先,敢将梦想付诸实践,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地去实践梦想。“匠人”不是仅仅尾随前人的模仿者,新时代需要的是敢于前行敢于创造的人。
只有创新才能带领中国向前进步向前发展,才能将深入人心的“中国制造”打造成“中国创造”才能利用这样一个柔软又充满力量的兵器为中国经济开疆扩土为中国崛起披荆斩棘。我们深知“中国制造”为我们带来的荣誉和方向,我们更应该将“中国制造”向前发展变成“中国精造”再进化成“中国创造”。
二、工匠精神的历史意义
在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历史余温中,中国总是很晚才搭载上这班时代潮流的顺风车。如今更是一个飞速进步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在巨大的利益和风险来临之际,我们的学生应该是这个变迁时代的领头兵,是国家前进的基石是民族复兴的大军。然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一块瑰宝,是推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是打造大国工匠、塑造卓越职业人才的道德基石。正有如习总书记所说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们必须挥舞着千年历史积淀赋予我们的匠人精神,这将如同船舵之余船舰,紫薇之余北斗,匠人精神能够引领我们方向,向前进发。
三、核心素养的内涵
我们时常在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然而许多人在本质上并没有明白我们的要求是什么?我们是需要怎样一个层次的学生在我们这里毕业。事实上,所谓的核心素养,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一)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力
所谓人才,人才一词出于古老的《易经》“三才之道”,即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易传》讲:“《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谓天道,人道,地道,即是我们需要既识客观规律又拥有极高情商的人。学校教育作为当代大部分普通学生经历的学习之地,理应在此对于学生进行高要求和严管理。
(二)坚实的实践能力
“知行合一”是我们在教育初期就提出的观念。这更是我们党在几十年的发展和探索中得出的真理。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的很多学生,虽然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然而却是不平衡发展的残缺的学生。“纸上谈兵”是教育的大忌,却是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经常犯的错误。立足于我们技师学院为基础,更加需要实践能力优秀的学生,需要更多不仅仅是能够“说”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行动稳健的学生。而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在社会上进入他擅长的领域做出真正的实际的成果,为其个人的事业和行业掀起风浪做出贡献。
四、如何坚守弘扬工匠精神与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一)教育是根本,深入完善“12398养成教育系统工程”教学理念
教师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在技师学院的受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水平会直接塑造我们的学生的三观和专业能力。学校和老师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大国工匠”教学理念并将其实践到日常的教育工作当中。将工匠精神和核心素养作为信念传授给学生,扎根于心,完善学生的三观和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二)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理念,打造高素质“大国工匠”
有的学生会为一些精神和理念感到困惑。事实上在李总理2016年所做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提出过“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一概念”。我们的学生是时代前沿的后备旅,必须和国家的工作目标一致。这样自己才能进步,家国一心方能成就我华夏儿女扬我大国之威。
(三)评选学院“大国工匠”楷模,积极营造崇尚技能、钻研技能的校园氛围
所谓“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带动环境里的学子崇尚高水平学术,一个优秀的工匠群体能够影响周围的人向他们学习。具体落实到,评选工匠楷模,树立精神榜样。激励师生持之以恒,共同向更高目标努力发展,成为德艺双馨的可堪大用之才。 学院应当立足实践,深入完成八方联动齐抓共管,德育工作小组负责制度机制的设计和运行。积极开展传承工匠精神和提高核心素养的有益身心的活动,校团委积极开展“12398养成教育系统工程”的文艺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到社会诉求完善提高个人的修养水平。精神认识和物质实践两手抓,才能铸造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四)改革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军事化管理
现如今,在许多的技师学校中,管理方式和教育模式有待提高。社会上亦总有许多对技师学校的学生有偏见,认为技师学院的学生没有很高的受教育水平没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我们不得不针对这些看法扪心自问。我们自身的教学方法是否是存在问题?身为职业教育的一员。我深知学生的一些局限性。这警醒我们,应当在学生学习受教过程当中,严于要求,勤勤恳恳,将学习及养成教育标准化。
(五)建立健全激励与惩罚机制与教学工作监督机制
全方位地从教师和学生双方下手。在这一点上,学院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长导师制”、“助学圆梦”这些重要的教学板块帮助了很多学生,也提升了很多教师。让学生在校园里就养成严于要求自我的习惯,成为更加多元化,“多栖性”的社会人。让学生毕业后怀揣更加强大的技术水平和工匠精神去参与社会竞争。
(六)将技能竞赛进行到底
在校内开设多专业的技能竞赛,推动各系专业技能快速提高。鼓励学生参加大范围的挑战活动。帮助学生开阔个人的眼界和格局,立足大平台提升他们的个人修养和技能水平。
(七)开设专业的“工匠精神”课程,深植教学理念于学生的心中
开设专业的“工匠精神”课程,引导学生“养行”、“养心”、“养魂”,让学生在行为习惯上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五、结语
培育坚守工匠精神对于技师学院来说,是一个长远的战略,它不是一个口号,而应当成为一种制度,成为师生教育和学习当中的信念。受教者严于律己,授教者传道受业解惑,徐徐图之,必将学院建成一座固若金汤的匠人之城。虽说要如何成为一名“大国之匠”承载起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沉重而伟大的“中国梦”,我们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时间来探索而求知之。但我对此怀抱着极大的信心和动力,去创造和期待更多的“大国之匠”在学院诞生,迸发出更加有力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寿斌.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工匠精神”[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6(04).
[2]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02).
[3]薄祥亮.中職学校学生公约核心素养的养成[J].职教通讯.2016(32).
[4]朱龙.新媒体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研究[J].智库时代.2017(11).
[5]王倩,陈媛,肖宜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分析化学课程创新[J].价值工程.2018(02).
【关键词】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精益求精;教育模式
在经济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作为职业教育的授业者,现代工匠的奠基者,历史风向的开拓者和优秀精神的继承者,承载了太多的历史重担和时代任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为了坚定地扛起这样的重担完成这样的任务,我们需要在高效专业学习同时亦具备高水平的核心素养和工匠精神。那么,我们在个人的素养养成和工匠精神的学习方面便有更多的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前进的地方。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何为“工匠精神”?在人们往常的认识当中,它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我的认识里,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的钻研态度,年复一年的坚持坚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敢于创新创造的气魄。
古往今来,我们对于"匠人"的認知大多都仅仅停留在——敬业、专注、精益等等之上。“匠人”给我们带来的印象总只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生都专注在他为之奉献的事业之上。中国更是一个盛产“匠人”的国度。我们在历史洪流中绽放了无数令世界为之倾倒的艺术和瑰宝。是众多“匠人”堆砌起的艺术国度。古有鲁班墨子将木工发展至极致,甚有宋徽宗扬书法之长另辟蹊径亦一手创造“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立足于”五岳之首的汝瓷。但这并不是全部的匠人精神。君不知几百年前曾有一人,万户梦想靠火箭风筝一飞冲天。这才是推动时代进步的最重要的匠人精神的一部分——敢为人先,敢将梦想付诸实践,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地去实践梦想。“匠人”不是仅仅尾随前人的模仿者,新时代需要的是敢于前行敢于创造的人。
只有创新才能带领中国向前进步向前发展,才能将深入人心的“中国制造”打造成“中国创造”才能利用这样一个柔软又充满力量的兵器为中国经济开疆扩土为中国崛起披荆斩棘。我们深知“中国制造”为我们带来的荣誉和方向,我们更应该将“中国制造”向前发展变成“中国精造”再进化成“中国创造”。
二、工匠精神的历史意义
在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历史余温中,中国总是很晚才搭载上这班时代潮流的顺风车。如今更是一个飞速进步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在巨大的利益和风险来临之际,我们的学生应该是这个变迁时代的领头兵,是国家前进的基石是民族复兴的大军。然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一块瑰宝,是推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是打造大国工匠、塑造卓越职业人才的道德基石。正有如习总书记所说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们必须挥舞着千年历史积淀赋予我们的匠人精神,这将如同船舵之余船舰,紫薇之余北斗,匠人精神能够引领我们方向,向前进发。
三、核心素养的内涵
我们时常在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然而许多人在本质上并没有明白我们的要求是什么?我们是需要怎样一个层次的学生在我们这里毕业。事实上,所谓的核心素养,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一)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力
所谓人才,人才一词出于古老的《易经》“三才之道”,即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易传》讲:“《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谓天道,人道,地道,即是我们需要既识客观规律又拥有极高情商的人。学校教育作为当代大部分普通学生经历的学习之地,理应在此对于学生进行高要求和严管理。
(二)坚实的实践能力
“知行合一”是我们在教育初期就提出的观念。这更是我们党在几十年的发展和探索中得出的真理。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的很多学生,虽然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然而却是不平衡发展的残缺的学生。“纸上谈兵”是教育的大忌,却是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经常犯的错误。立足于我们技师学院为基础,更加需要实践能力优秀的学生,需要更多不仅仅是能够“说”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行动稳健的学生。而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在社会上进入他擅长的领域做出真正的实际的成果,为其个人的事业和行业掀起风浪做出贡献。
四、如何坚守弘扬工匠精神与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一)教育是根本,深入完善“12398养成教育系统工程”教学理念
教师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在技师学院的受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水平会直接塑造我们的学生的三观和专业能力。学校和老师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大国工匠”教学理念并将其实践到日常的教育工作当中。将工匠精神和核心素养作为信念传授给学生,扎根于心,完善学生的三观和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二)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理念,打造高素质“大国工匠”
有的学生会为一些精神和理念感到困惑。事实上在李总理2016年所做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提出过“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一概念”。我们的学生是时代前沿的后备旅,必须和国家的工作目标一致。这样自己才能进步,家国一心方能成就我华夏儿女扬我大国之威。
(三)评选学院“大国工匠”楷模,积极营造崇尚技能、钻研技能的校园氛围
所谓“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带动环境里的学子崇尚高水平学术,一个优秀的工匠群体能够影响周围的人向他们学习。具体落实到,评选工匠楷模,树立精神榜样。激励师生持之以恒,共同向更高目标努力发展,成为德艺双馨的可堪大用之才。 学院应当立足实践,深入完成八方联动齐抓共管,德育工作小组负责制度机制的设计和运行。积极开展传承工匠精神和提高核心素养的有益身心的活动,校团委积极开展“12398养成教育系统工程”的文艺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到社会诉求完善提高个人的修养水平。精神认识和物质实践两手抓,才能铸造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四)改革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军事化管理
现如今,在许多的技师学校中,管理方式和教育模式有待提高。社会上亦总有许多对技师学校的学生有偏见,认为技师学院的学生没有很高的受教育水平没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我们不得不针对这些看法扪心自问。我们自身的教学方法是否是存在问题?身为职业教育的一员。我深知学生的一些局限性。这警醒我们,应当在学生学习受教过程当中,严于要求,勤勤恳恳,将学习及养成教育标准化。
(五)建立健全激励与惩罚机制与教学工作监督机制
全方位地从教师和学生双方下手。在这一点上,学院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长导师制”、“助学圆梦”这些重要的教学板块帮助了很多学生,也提升了很多教师。让学生在校园里就养成严于要求自我的习惯,成为更加多元化,“多栖性”的社会人。让学生毕业后怀揣更加强大的技术水平和工匠精神去参与社会竞争。
(六)将技能竞赛进行到底
在校内开设多专业的技能竞赛,推动各系专业技能快速提高。鼓励学生参加大范围的挑战活动。帮助学生开阔个人的眼界和格局,立足大平台提升他们的个人修养和技能水平。
(七)开设专业的“工匠精神”课程,深植教学理念于学生的心中
开设专业的“工匠精神”课程,引导学生“养行”、“养心”、“养魂”,让学生在行为习惯上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五、结语
培育坚守工匠精神对于技师学院来说,是一个长远的战略,它不是一个口号,而应当成为一种制度,成为师生教育和学习当中的信念。受教者严于律己,授教者传道受业解惑,徐徐图之,必将学院建成一座固若金汤的匠人之城。虽说要如何成为一名“大国之匠”承载起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沉重而伟大的“中国梦”,我们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时间来探索而求知之。但我对此怀抱着极大的信心和动力,去创造和期待更多的“大国之匠”在学院诞生,迸发出更加有力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寿斌.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工匠精神”[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6(04).
[2]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02).
[3]薄祥亮.中職学校学生公约核心素养的养成[J].职教通讯.2016(32).
[4]朱龙.新媒体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研究[J].智库时代.2017(11).
[5]王倩,陈媛,肖宜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分析化学课程创新[J].价值工程.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