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1968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上因为川端康成作品带有丰富感情、高超技巧、突显日本民族精神实质等特点,所以将文学奖授予他。同时这也是亚洲继泰戈尔以后,第二个得到该项殊荣文学作家。同时川端康成亦作为日本文学史新感觉学派代表人物,其创作方法讲求感觉为主,指出文学主要表现人物主观而不是再现客观的世界,重视追求新表现手法与感觉。他认为感觉为主,不是直觉论,就应当是高度精神性。天地万物皆包含在主观范围内,外界无非也为主观世界延展开来。川端康成又以自然简朴的语言、行云流水的文风俘获了众多读者的心,而本文将着重对川端康成在其创作当中的色彩表现模式与象征性进行加以研究。
关键词:川端康成;色彩;表现模式;象征性
前言:日本民族存在丰富审美情愫,不论是樱花般开得绚丽灿烂、落得洒脱轻盈的审美观,还是神庙、宫殿以木的原色为主基调,不描金施朱,突出古典优雅,返璞归真建筑审美特点;亦或是由和服造型的优美别致与典雅艳丽的图案给人以视觉美服装审美;日本料理注重色、鲜、味俱佳,使饭菜达到视觉审美水平饮食之美等当中皆体现出大和民族审美鲜明感官特点。审美情愫核心之所在,有突出体现在日本人民对于色彩感受与审美方面。这也难怪连泰戈尔都说日本人创造出一种具有完美形态文化,一种新的视觉美由此诞生。基于美寻找真理,再由真理当中找寻美。而川端康成无疑是很好继承与延伸日本民族的传统美的一位作家,很好继承日本人独有纤细与敏锐感受捕捉到那清淡与纯真的美,将东方之美展现在全世界人民的眼前。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对川端康成在其创作当中的色彩表现模式与象征性进行一番深入研究,希望由此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川端康成及其作品,也希望相关研究人员把本文视作一个启示,为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做好铺垫。
一、日本民族色彩表现模式
日本民族十分重视色彩表现力与其象征意味。当初他们吸纳中国文化的时候,也一并吸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神兽的色彩[1]。同时也将其作为日本色彩语言四种原色,并将其融入了日本审美情趣及道德观。根据日本《古事记》所述曾经在高天之原预向天照大神请命的时候遭遇阻拦,而这里心灵清明成为判别是否有资格进入天堂唯一标准。但是如何将抽象清明化为能够感知之物,日本人又继续找到白光以示象征[2]。接下来他们又继续将白当作清明物化象征,比如《日本书纪》当中就有写天照大神由石崖后面出来,带给黑暗高天之原以光亮。众神欢欣雀跃,面颊泛有白光。白作为《古事记》当中最初出现色彩,足可说明其在日本民族审美观与色彩观当中重要位置[3]。此外,日本民族中,红与黑刚好是和白相互对立的颜色,青又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象征,并不属于这种对立关系范围。须佐之男命对天照大神辩解称没有邪心的时候,在《日本书纪》当中却有黑心的记载[4]。还有伊邪那歧命对亡妻进行追赶,追到黄泉的时候,由于黄泉黑暗遂将火把点起,这也表明古代时的日本人民将黄泉昏暗视作黑夜象征。自此,对清净生命白而言,黑即是死亡的象征,作为白对立词而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民族色彩审美过程中,红色象征意义是比较多的。一是作为神象征而存在。日本民族认为红色可以辟邪,可以象征神法力与权威。因此经常把神社前牌坊漆成红色;二是作为罪恶和血腥的象征。死亡祸乱出现时,流血惨剧总是相伴而来的,换句话讲,黑暗死亡亦以红色流血作为先决条件。在《古事记》当中也曾描绘专门吞噬少女八岐大蛇,比如描绘其颜色类似赤加贺智(紅灯笼草),腹部经常血污糜烂等的描绘[5]。喷血眼睛和溢血肚腹恰恰让红色变成怪物罪恶的象征;三是红色还作为性爱的象征。比如在《古事记》当中恰好就描绘一位相貌出众、高傲的美女,没有向任何男人屈从。有一天她上厕所时,大物主变成红色箭矢刺中她的阴部,她慌乱之中跑出将箭矢丢在床侧,箭矢化作美男子,她于是对这位男神委身,红色在此时又带有色情的味道。在进行文学作品艺术创作过程中,色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因素,不仅可以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会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能够打入到读者的内心深处,将人们的内心的情感进行释放。不过文学作品当中的情感色彩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特点的,并非完全是客观存在着的,假如没有色彩的话,一切将会变得十分枯燥无味,通过各式各样的色彩进行融合,能够在读者脑海中展现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
因而可以说文学作品当中的色彩是可以通过人类的情感进行表达的,或者开心、或者悲伤、或者幸福,或者喜悦,都是可以通过作品中的色彩情感来进行展现的,让人们都可以感受到创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并且将这些情感进一步融合到色彩当中去[6]。川端康成文学创作过程中就经常使用红、白与黑三种带有人类浓郁感情色彩的颜色,同时将其排列组合或进行对比营造不同视觉感官效果,以及不同象征韵味,而给读者带来审美体验也是不一样的[7]。他惯于使用红和白组合对梦幻、纯情与性爱之美加以诠释;并借助黑和白组合对美丑、善恶和生死等心理感官予以描绘,给读者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8]。
二、“红与白”、“黑与白”组合表现模式
“红与白”为神社巫女、日本国旗等祭祀主要使用颜色,带有纯洁、神圣等象征性日本民族传统色彩的组合。但是在那纯净洁白当中渗出一点鲜红色(比例多少变化),就会让人有种艳丽、娇媚色情之感,进一步让该组合变得具有刺激性与挑逗性。而假若该色彩带有悲剧性色彩,利用纯净白色建构起超现实境界,就会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梦幻世界当中[9]。川端康成感觉世界里面,红色作为一种强烈骚动色彩,在洁白映衬下更为鲜明。比如在《千只鹤》当中反复出现那只太田夫人最爱的一只志野茶碗就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川端康成描绘发白碗口残留她口红痕迹,这痕迹在夫人自杀以后还有着她妩媚魅力,对和她有关菊冶产生着影响。现代抽象画表现主义康定斯基指出:黑色带有沉默、悲哀、寂静甚至绝望等属性,是晦暗、罪恶、寂寞、严肃与坚实等的代表[10]。而川端康成则喜欢使用“黑与白”组合及对比手法让读者留下深刻之感,表达作品象征意义。比如在川端康成笔下会形容昏暗走廊,有死神一般黑影默然伫立,吃力正一起一伏白东西,恰是缠有绷带博士胸脯,他艰难的喘息着,就是临死前正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11]。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文学的大家,其作品丰富、内涵深邃,就算针对他作品中“红与白”、“黑与白”组合表现模式而言,本文研究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三、川端康成作品中色彩表现模式与象征性
(一)色彩与象征性
色彩的表达通常会被分成两种,其一就是单纯地进行色彩表达,其二则是具有象征性的一种色彩表达,也就是纯色彩与主观色彩的区别,主观色彩通常具有较强象征性。实际上,在川端康成作品创作过程中,会将这两者色彩进行融合,而不是单一地进行使用,这就造成了其作品通常都是比较夸张的表达风格,有效地将主观色彩与纯色彩的表达进行了融合,结果就是作品当中的架构比例失衡,通常也使读者感到他的作品所云飞云,让人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而并非还原了事物本真的样子,而也正是这种夸张的色彩表达手法,使得川端康成的创作形式变得更加丰富,比如说会把事物原来的颜色进行改变,用血红色的天空,以及深色的大海来表达其当时的内心情感,实现色彩的自由变换[12]。这种色彩的情感表现并不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的,而是将情感延伸到事物的内在特征上面,完成其色彩和象征性的融合,在这种色彩的表达中,川端康成并不是用眼睛去观察事物的,而是用心去体会事物的,因此也可以说川端康成并不仅仅是普通的小说作家,同时也是哲学家,可以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来观察到事物的本质特点。
而色彩的表达与象征性的表达有所不同,色彩的表达是客观的,象征性的表达是主观的,而人们在观看不同色彩颜色的事物时,也会产生的不同的情感和认识,并且将自身的主观情感进行融合,所以在人们赏读某部文学作品过程中,人们是不可以抛开情感因素对其进行孤立性的判断和赏析的,而是会自然而然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小说作品增添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情感,进一步领悟作品中要传达的象征性,可以说,川端康成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色彩和象征性二者的统一,并且将色彩和象征性进行不断的融合,使二者能够共同发挥作用,让其创作当中的色彩能够更加富有象征性的色彩特点,同时也可以表达出其内心快乐或者悲伤的情感与内心境界[13]。
(二)川端康成创作当中的象征性表达
从对川端康成创作的研究上来看,一般其作品当中的象征性有很多都是需要通过运用色彩来进行设计与表达的,将其所见所感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假如作品色彩的基调整体是比较晦暗的,那么川端康成当时很可能是处在悲伤或者抑郁的情绪当中,而假如作品色彩的基调整体是比较明亮鲜艳的,那么可以认为川端康成在创作的时候是处在比较热情的情绪下的。而当我们在欣赏川端康成作品的时候,这部作品内容的象征性将是赏鉴这部文学作品的重点,也只有把握好了作品所呈现的象征性,才能够对川端康成作品进行更好的欣赏[14]。因为一部文学作品的象征性是它的灵魂核心,而色彩又是表达这一灵魂核心的关键所在,进而将作品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创新,增强作品内容的视觉冲击性,这不仅需要创作者要具有高超的创作表现技巧,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内心情感,才能够创作出完美的作品。而由于色彩的表达是具有一定的延伸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作品创作的内涵已经变得愈发丰富多彩,并且色彩的表现手段也越来越多,色彩的颜色种类也在不断扩充当中。正因为文学作品创作色彩具有的作用是无法比拟的,所以历代的文学作品创作者都致力于色彩的象征性创作当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使自身的内涵得到升华[15]。与此同时,还将文学作品创作当中的色彩与象征性紧密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在平常的生活当中不断进行灵魂上的思考与感悟,并且将二者进行有效的协调发展,将客观的事物转为主观的思想,将文学作品创作看成是创作生命一样,为它赋予有血有肉的灵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川端康成作品追求返璞归真、杜绝斧凿痕迹,作品更加倾向体现梦幻世界,而非细节描写。人物间关系也漂浮不定、不甚了了。原因是川端康成并不是想要单纯叙事,他更注重体现日本含蓄、幽玄的美,给人带来全新体验。其小说就像哀婉动听抒情歌谣一般,就是那凄凄惨惨戚戚的抒发,把古今中外情感皆融入其中。川端康成对风雅一词给了更为深入的诠释,他认为那即是发现美與感悟美,以及创造体验到的美。品味川端康成小说,就如同对东山鬼魁夷画予以品味,不在于对故事的完整叙述,只在乎品味一种意境,感受那种融合纯净却又艳丽、清晰却又朦胧的美,凭借色彩融合将印象与该组合蕴藏暗示象征性传递出去。而在我们品读川端康成作品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是注入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而当人们在欣赏这部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它的色彩变化以及表现模式,同时也要关注这部作品所具有的象征性,只有把握好其象征意味以后,才能够更好地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实现和作者情感的共鸣,达到与创作者的心灵相通,使人们意识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好地体会文学作品的精髓,对文学艺术进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进一步丰富人们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周阅.新中国60年川端康成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01):100-105.
[2]王艳凤.论川端康成散文创作的生态审美意识[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83-88.
[3]金明淑.李光洙和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比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133-139.
[4]康林.莫言与川端康成——以小说《白狗秋千架》和《雪国》为中心[J].中国比较文学,2011(03):129-137.
[5]李妍.《雪国》的人物关系与川端康成的人格结构[J].世界文学评论,2010(02):199-203.
[6]李娇.论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的悲与美——以《伊豆的舞女》为例[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2-16.
[7]陈雪.川端康成感觉世界的构筑——《雪国》女性形象建构艺术手法探微[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52-56.
[8]李鹏飞.川端康成小说创作的生态审美意识[J].日本问题研究,2011(02):56-60.
[9]陈龙海.川端康成创作的内在矛盾与日本民族性格的双重性[J].外国文学研究,2011(03):110-117.
[10]曲洁.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古典美与创作研究[J].语文建设,2016(26):47-48.
[11]陈辉.川端康成文学经典中的女性歧视刍议[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6):109-110.
[12]李燕.古典美与现代观——浅析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的文风之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1):23-24.
[13]杨晓莲,王帷韬.试论川端康成笔下的男性形象及其艺术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9):193-197.
[14]张晓晖.试论川端康成作品的日本传统美学特征[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115-118.
[15]王永兵.从川端康成到卡夫卡——余华小说创作的转型与新时期小说审美范式的变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21-28.
关键词:川端康成;色彩;表现模式;象征性
前言:日本民族存在丰富审美情愫,不论是樱花般开得绚丽灿烂、落得洒脱轻盈的审美观,还是神庙、宫殿以木的原色为主基调,不描金施朱,突出古典优雅,返璞归真建筑审美特点;亦或是由和服造型的优美别致与典雅艳丽的图案给人以视觉美服装审美;日本料理注重色、鲜、味俱佳,使饭菜达到视觉审美水平饮食之美等当中皆体现出大和民族审美鲜明感官特点。审美情愫核心之所在,有突出体现在日本人民对于色彩感受与审美方面。这也难怪连泰戈尔都说日本人创造出一种具有完美形态文化,一种新的视觉美由此诞生。基于美寻找真理,再由真理当中找寻美。而川端康成无疑是很好继承与延伸日本民族的传统美的一位作家,很好继承日本人独有纤细与敏锐感受捕捉到那清淡与纯真的美,将东方之美展现在全世界人民的眼前。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对川端康成在其创作当中的色彩表现模式与象征性进行一番深入研究,希望由此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川端康成及其作品,也希望相关研究人员把本文视作一个启示,为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做好铺垫。
一、日本民族色彩表现模式
日本民族十分重视色彩表现力与其象征意味。当初他们吸纳中国文化的时候,也一并吸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神兽的色彩[1]。同时也将其作为日本色彩语言四种原色,并将其融入了日本审美情趣及道德观。根据日本《古事记》所述曾经在高天之原预向天照大神请命的时候遭遇阻拦,而这里心灵清明成为判别是否有资格进入天堂唯一标准。但是如何将抽象清明化为能够感知之物,日本人又继续找到白光以示象征[2]。接下来他们又继续将白当作清明物化象征,比如《日本书纪》当中就有写天照大神由石崖后面出来,带给黑暗高天之原以光亮。众神欢欣雀跃,面颊泛有白光。白作为《古事记》当中最初出现色彩,足可说明其在日本民族审美观与色彩观当中重要位置[3]。此外,日本民族中,红与黑刚好是和白相互对立的颜色,青又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象征,并不属于这种对立关系范围。须佐之男命对天照大神辩解称没有邪心的时候,在《日本书纪》当中却有黑心的记载[4]。还有伊邪那歧命对亡妻进行追赶,追到黄泉的时候,由于黄泉黑暗遂将火把点起,这也表明古代时的日本人民将黄泉昏暗视作黑夜象征。自此,对清净生命白而言,黑即是死亡的象征,作为白对立词而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民族色彩审美过程中,红色象征意义是比较多的。一是作为神象征而存在。日本民族认为红色可以辟邪,可以象征神法力与权威。因此经常把神社前牌坊漆成红色;二是作为罪恶和血腥的象征。死亡祸乱出现时,流血惨剧总是相伴而来的,换句话讲,黑暗死亡亦以红色流血作为先决条件。在《古事记》当中也曾描绘专门吞噬少女八岐大蛇,比如描绘其颜色类似赤加贺智(紅灯笼草),腹部经常血污糜烂等的描绘[5]。喷血眼睛和溢血肚腹恰恰让红色变成怪物罪恶的象征;三是红色还作为性爱的象征。比如在《古事记》当中恰好就描绘一位相貌出众、高傲的美女,没有向任何男人屈从。有一天她上厕所时,大物主变成红色箭矢刺中她的阴部,她慌乱之中跑出将箭矢丢在床侧,箭矢化作美男子,她于是对这位男神委身,红色在此时又带有色情的味道。在进行文学作品艺术创作过程中,色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因素,不仅可以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会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能够打入到读者的内心深处,将人们的内心的情感进行释放。不过文学作品当中的情感色彩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特点的,并非完全是客观存在着的,假如没有色彩的话,一切将会变得十分枯燥无味,通过各式各样的色彩进行融合,能够在读者脑海中展现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
因而可以说文学作品当中的色彩是可以通过人类的情感进行表达的,或者开心、或者悲伤、或者幸福,或者喜悦,都是可以通过作品中的色彩情感来进行展现的,让人们都可以感受到创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并且将这些情感进一步融合到色彩当中去[6]。川端康成文学创作过程中就经常使用红、白与黑三种带有人类浓郁感情色彩的颜色,同时将其排列组合或进行对比营造不同视觉感官效果,以及不同象征韵味,而给读者带来审美体验也是不一样的[7]。他惯于使用红和白组合对梦幻、纯情与性爱之美加以诠释;并借助黑和白组合对美丑、善恶和生死等心理感官予以描绘,给读者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8]。
二、“红与白”、“黑与白”组合表现模式
“红与白”为神社巫女、日本国旗等祭祀主要使用颜色,带有纯洁、神圣等象征性日本民族传统色彩的组合。但是在那纯净洁白当中渗出一点鲜红色(比例多少变化),就会让人有种艳丽、娇媚色情之感,进一步让该组合变得具有刺激性与挑逗性。而假若该色彩带有悲剧性色彩,利用纯净白色建构起超现实境界,就会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梦幻世界当中[9]。川端康成感觉世界里面,红色作为一种强烈骚动色彩,在洁白映衬下更为鲜明。比如在《千只鹤》当中反复出现那只太田夫人最爱的一只志野茶碗就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川端康成描绘发白碗口残留她口红痕迹,这痕迹在夫人自杀以后还有着她妩媚魅力,对和她有关菊冶产生着影响。现代抽象画表现主义康定斯基指出:黑色带有沉默、悲哀、寂静甚至绝望等属性,是晦暗、罪恶、寂寞、严肃与坚实等的代表[10]。而川端康成则喜欢使用“黑与白”组合及对比手法让读者留下深刻之感,表达作品象征意义。比如在川端康成笔下会形容昏暗走廊,有死神一般黑影默然伫立,吃力正一起一伏白东西,恰是缠有绷带博士胸脯,他艰难的喘息着,就是临死前正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11]。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文学的大家,其作品丰富、内涵深邃,就算针对他作品中“红与白”、“黑与白”组合表现模式而言,本文研究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三、川端康成作品中色彩表现模式与象征性
(一)色彩与象征性
色彩的表达通常会被分成两种,其一就是单纯地进行色彩表达,其二则是具有象征性的一种色彩表达,也就是纯色彩与主观色彩的区别,主观色彩通常具有较强象征性。实际上,在川端康成作品创作过程中,会将这两者色彩进行融合,而不是单一地进行使用,这就造成了其作品通常都是比较夸张的表达风格,有效地将主观色彩与纯色彩的表达进行了融合,结果就是作品当中的架构比例失衡,通常也使读者感到他的作品所云飞云,让人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而并非还原了事物本真的样子,而也正是这种夸张的色彩表达手法,使得川端康成的创作形式变得更加丰富,比如说会把事物原来的颜色进行改变,用血红色的天空,以及深色的大海来表达其当时的内心情感,实现色彩的自由变换[12]。这种色彩的情感表现并不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的,而是将情感延伸到事物的内在特征上面,完成其色彩和象征性的融合,在这种色彩的表达中,川端康成并不是用眼睛去观察事物的,而是用心去体会事物的,因此也可以说川端康成并不仅仅是普通的小说作家,同时也是哲学家,可以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来观察到事物的本质特点。
而色彩的表达与象征性的表达有所不同,色彩的表达是客观的,象征性的表达是主观的,而人们在观看不同色彩颜色的事物时,也会产生的不同的情感和认识,并且将自身的主观情感进行融合,所以在人们赏读某部文学作品过程中,人们是不可以抛开情感因素对其进行孤立性的判断和赏析的,而是会自然而然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小说作品增添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情感,进一步领悟作品中要传达的象征性,可以说,川端康成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色彩和象征性二者的统一,并且将色彩和象征性进行不断的融合,使二者能够共同发挥作用,让其创作当中的色彩能够更加富有象征性的色彩特点,同时也可以表达出其内心快乐或者悲伤的情感与内心境界[13]。
(二)川端康成创作当中的象征性表达
从对川端康成创作的研究上来看,一般其作品当中的象征性有很多都是需要通过运用色彩来进行设计与表达的,将其所见所感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假如作品色彩的基调整体是比较晦暗的,那么川端康成当时很可能是处在悲伤或者抑郁的情绪当中,而假如作品色彩的基调整体是比较明亮鲜艳的,那么可以认为川端康成在创作的时候是处在比较热情的情绪下的。而当我们在欣赏川端康成作品的时候,这部作品内容的象征性将是赏鉴这部文学作品的重点,也只有把握好了作品所呈现的象征性,才能够对川端康成作品进行更好的欣赏[14]。因为一部文学作品的象征性是它的灵魂核心,而色彩又是表达这一灵魂核心的关键所在,进而将作品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创新,增强作品内容的视觉冲击性,这不仅需要创作者要具有高超的创作表现技巧,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内心情感,才能够创作出完美的作品。而由于色彩的表达是具有一定的延伸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作品创作的内涵已经变得愈发丰富多彩,并且色彩的表现手段也越来越多,色彩的颜色种类也在不断扩充当中。正因为文学作品创作色彩具有的作用是无法比拟的,所以历代的文学作品创作者都致力于色彩的象征性创作当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使自身的内涵得到升华[15]。与此同时,还将文学作品创作当中的色彩与象征性紧密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在平常的生活当中不断进行灵魂上的思考与感悟,并且将二者进行有效的协调发展,将客观的事物转为主观的思想,将文学作品创作看成是创作生命一样,为它赋予有血有肉的灵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川端康成作品追求返璞归真、杜绝斧凿痕迹,作品更加倾向体现梦幻世界,而非细节描写。人物间关系也漂浮不定、不甚了了。原因是川端康成并不是想要单纯叙事,他更注重体现日本含蓄、幽玄的美,给人带来全新体验。其小说就像哀婉动听抒情歌谣一般,就是那凄凄惨惨戚戚的抒发,把古今中外情感皆融入其中。川端康成对风雅一词给了更为深入的诠释,他认为那即是发现美與感悟美,以及创造体验到的美。品味川端康成小说,就如同对东山鬼魁夷画予以品味,不在于对故事的完整叙述,只在乎品味一种意境,感受那种融合纯净却又艳丽、清晰却又朦胧的美,凭借色彩融合将印象与该组合蕴藏暗示象征性传递出去。而在我们品读川端康成作品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是注入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而当人们在欣赏这部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它的色彩变化以及表现模式,同时也要关注这部作品所具有的象征性,只有把握好其象征意味以后,才能够更好地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实现和作者情感的共鸣,达到与创作者的心灵相通,使人们意识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好地体会文学作品的精髓,对文学艺术进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进一步丰富人们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周阅.新中国60年川端康成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01):100-105.
[2]王艳凤.论川端康成散文创作的生态审美意识[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83-88.
[3]金明淑.李光洙和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比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133-139.
[4]康林.莫言与川端康成——以小说《白狗秋千架》和《雪国》为中心[J].中国比较文学,2011(03):129-137.
[5]李妍.《雪国》的人物关系与川端康成的人格结构[J].世界文学评论,2010(02):199-203.
[6]李娇.论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的悲与美——以《伊豆的舞女》为例[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2-16.
[7]陈雪.川端康成感觉世界的构筑——《雪国》女性形象建构艺术手法探微[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52-56.
[8]李鹏飞.川端康成小说创作的生态审美意识[J].日本问题研究,2011(02):56-60.
[9]陈龙海.川端康成创作的内在矛盾与日本民族性格的双重性[J].外国文学研究,2011(03):110-117.
[10]曲洁.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古典美与创作研究[J].语文建设,2016(26):47-48.
[11]陈辉.川端康成文学经典中的女性歧视刍议[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6):109-110.
[12]李燕.古典美与现代观——浅析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的文风之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1):23-24.
[13]杨晓莲,王帷韬.试论川端康成笔下的男性形象及其艺术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9):193-197.
[14]张晓晖.试论川端康成作品的日本传统美学特征[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115-118.
[15]王永兵.从川端康成到卡夫卡——余华小说创作的转型与新时期小说审美范式的变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