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地理教学中生态观教育的加强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ak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中学地理教学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空间能力的培养,但较少注重生态观的教育。现实世界中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让他们树立生态思想,对他们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科学合理建设自己的家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标下的中学地理教材中,进行生态观教育的内容占有一定比例,地理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内容,这为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态观教育提供了充实的材料和充分的可能性。
  
  一、中学生态观课程的特点
  
  一是整体性。在中学课程这个系统中,存在着由教师、学生、课堂教学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中学课程目标及内容都具有整体性。而正是整体性使它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更为丰富的内容。
  二是开放性。生态观课程下的中学课程是动态开放的。中学课程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学生个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流,通过这种信息交流课程获得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并能推动相互间的和谐发展。
  三是丰富性。这是和现代主义课程的简单性相对立的。中学课程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它涵盖了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学生个体等各种要素,扩展了课程资源范围。
  四是发展性。发展性是相对于知识性而言的,生态观课程的发展性是指它的目的主要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方法等环节也着力于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动作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意志的培养等。
  
  二、中学地理教育渗透生态观理念的意义
  
  根据目前对生态观课程的现状研究,积极构建中学地理课的生态化理论蓝图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必然趋势。对这些问题的考察研究也有利于我们深入地研究中学地理学的意义。
  1.课程目标:让中学生认识到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纵观全球,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膨胀、粮食问题和饥荒现象严重,生态破坏,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以及城市化过量占用耕地都明显加剧,大气污染,全球变暖和臭气层出现空洞,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淡水资源危机,资源浪费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很强的地理性。而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公民接受高水准的地理生态教育,提高他们的地理科学素养,以应对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挑战。我们深信地理教育能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建设“一个宽敞的地球、一个富裕的地球、一个干净的地球、一个安全的地球”,赋予了地理学更大的责任。
  2.课程内容:了解地理生态的发展趋势,更好地发展我们未来的世界
  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状况,以及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学生能够知道并理解人类活动如何改变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人类;资源的意义、利用、分布和重要性的改变等。如1989年的我们究竟应该干什么;关注我们千疮百孔的地球;农业环境管理:欧洲景观;1997年的保护河的途径:在美国环保署之前的工业污染管理;1999年的全球环境问题的深刻思考等。
  生态观下的中学地理课程既包括一定的学科知识、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内部体验,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自然、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加强调形式多样、价值多维、平衡整合。
  3.课程实施:获得地理知识途径的多样性
  地理教育重点帮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种途径获得知识,它强调的是学生智力发展过程,而不是知识本身的传播。美国的地理教育特别强调这一点。美国地理教师和学者主要是通过民歌、通俗音乐、图画书、儿童著作、邮票、明信片、航空照片资料库、一些战争材料、天气预报、史前古器物、各种历史档案、汽车驾照棚、历史辞典等获得地理知识。如1989年利用图画书教小学地理;19世纪民歌中对大草原的理解:区域教学,1991年的电视天气预报及其在地理教育中的作用;从史前古器物到档案记载:深入研究一个社会的过去;教室里的邮票地图:以埃及为例;1992年的孩子们的文学著作里无处不在的地理;1993年的世界性书籍;人地百科全书;1995年的蒸汽时代铁路明信片;来自人们和地方上的呼声:美国流行和通俗音乐中的地理;1998年的古巴雪茄烟;安替列群岛主要城市的两面性等。
  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必要的引导者、合作的探究者、平等的对话者,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对话交流实现知识的重组和构建,促进学生知识、情感、个性与素质持续不断地生成和完善。
  4.课程评价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教师、学生及其他人员要以生态主义理论为指导对中学课程整体系统及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价值判断。评价过程中遵循和谐发展观,注重评价的平衡性,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及评价方法的多样化。通过评价体系的确立,促进学生、教师、课程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总之,以生态观的视角研究中学课程,不管是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还是课程评价方面都会引发我们更多、更深入的思考、研究及探索,从而也能更加丰富、完善中学课程理论建设。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火烧蔗地残叶损失了肥料,却能提高宿根蔗出苗率和蔗苗素质,减少蔗头感病机会并减轻霜冻危害,利于田间作业,为提高单产找下了基础。因此,利大于弊。
四川糖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黄久凯(四川省制糖糖料工研究所)1国内外食糖产销动态糖在人们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消费食品。奶和糖的消费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高低
当前英语教育教学上还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致使许多学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他们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只重英语知识而不重写作,只重书面作业而不重口头作业。他们错误地认为记记背背得到了一个好分数就是学好英语了,而忽视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英语素养终极目标的达成。  现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如一缕春风吹绿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原野,它适时地在课程总目标中强调指出
以跨度为120 m的刚性拱肋柔性系杆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分析模型,利用摩擦摆减震隔震支座对简支体系的桥跨结构进行减震研究,运用MIDAS有限元软件模拟多维人工地震波输入
李大钊长期在京津地区学习、工作,进行革命活动,与北洋法政学堂及其后身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直隶教育会、北京大学乃至当时北京政府教育部以及中国社会党天津支部、北京政
对于中职学生,除了要具备必需的基础文化知识外,还要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面对这些文化基础薄弱、缺乏信心的中职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解决计算机课程知识点琐碎、枯燥的问题,让绝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我认为应从以
应用敌草隆、阿灭净防除蔗田15种杂草,数量防效在91.7-99.4%之间;鲜重防效为93.0%-99.8%。播后芽前施药防除禾本科杂草效果明显优于苗期茎叶处理,防除稗草、千金子效果分别提高16%、38.7%;但对其余杂草防效差异不
徐闻县20年来甘蔗糖分偏低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品种、施肥、栽培管理和原料蔗管理等因素,有针对地提出了提高甘蔗糖分的对策与措施。
本文对影响栗果的贮藏保鲜因子、栗果的贮藏保鲜技术及栗果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分析,提出今后栗果贮藏保鲜及加工技术研究与发展的方向为:一是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