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面积2054平方公里,耕地180万亩,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种植比较广泛、全年都有收获。全县1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0万人。
近年来,灵璧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围绕“石韵灵璧、文化磬乡”品牌,大力实施“旅游名县”战略,深挖“三元文化”内涵,擦亮“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名片,在这片人杰地灵的皖北大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在全面普查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制定灵璧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按乡镇、分景点制定出详规。重点旅游镇、村编制出不同特色、不同类型的镇村乡村旅游规划,充分体现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和布点规划相一致,突出平原特色和民俗。
在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上,凸显个性设计,各显特色,不搞千篇一律,充分考虑各乡镇、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民俗文化和村民实际需要,结合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制定差别性建设目标,明确村庄整治重点和时序,避免贪大求洋和百村一面。虞姬楚汉文化商业街、璧禾田园,金润葡萄园,浩天果蔬采摘园,庄陈农业示范园,下楼程庙梨园,忆江南等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景点及农家乐,突出亮点,形成城市周边旅游圈。
在优化发展布局上,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形成串点成线、连片成带、集群成圈的发展格局。在挖掘农业文明上,注重参与体验,突出文化特色,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形成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花草观赏、休闲垂钓、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景点。白龙文化园、绿飨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磬云山地质公园、霸王城,逸仙居万亩莲藕基地等休闲观光景点吸引着城市人群接踵而至。
突出政策宣传引导。灵璧县遵循“科学规划是龙头、产业支撑是根本、农民增收是动力、有效融资是保障”发展理念,在用地、税费、资金、财政补贴、融资等方面积极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打造了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布局了11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
改善基础设施,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扶持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休闲农业聚集村、休闲农业园、休闲农业合作社,着力改善休闲農业村庄的道路、供水设施、宽带、停车场、厕所、垃圾污水处理、游客综合服务中心、餐饮住宿的洗涤消毒设施、农事景观观光道路、休闲辅助设施、乡村民俗展览馆和演艺场所等基础服务设施。
丰富旅游产品业态。灵城镇、渔沟镇、朝阳镇、下楼镇等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采摘体验、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景点和作坊,促进休闲农业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帮助、支持农民创办农家乐,扶持农民发展休闲农业合作社,鼓励发展以休闲农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集村;强化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创意挖掘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好村庄。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休闲农业合作社、农家乐和小型采摘园,带动贫困村传统种、养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贫困村优质农副土特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彰显灵璧资源特色。“土”才是乡村旅游魅力所在。不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扬长避短,因陋就简,就土避洋,突出自我特色。从“吃”来说,灵璧特色的饮食业独树一帜。像灵璧的香油泡盐豆,麻油拌萝卜干,鸡蛋炒槐花,鸡蛋炒菜花,白芋葛子炒肉片,大块牛肉,大五荤等,让游客流连忘返。从“住”来说,木屋客店、革屋茅舍、移动帐篷等作为旅馆,农家旅馆同样可以利用乡野民居,以现代生活设备为内饰,与自然融为一体。从“游”来说,提高品位,提高游客参与度,既留得住老人,又留得住孩子,推出亲子游、家庭游。精心设计出能够让旅游者深入农村乡间,观赏山水画景,体验民情风俗的乡村旅游项目。比如参与采摘、耕作等一切农事活动,食宿农家,餐桌上能够吃到“灵璧美食”,穿街走巷,能够听到家乡的泗州戏,欣赏大鼓、杨琴的音律。从“购”来说,地方风味土特产、奇石工艺品、奇石纪念品等系列旅游商品琳琅满目。
强化旅游人才培训。加强对村、社区的农民和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引导。2017年6月,县委组织部与县旅游管理局联合开展对旅游人才进行培训,并实地开展教学,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加强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业务知识、旅游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接待服务水平。2017年11月,省委组织部开展“省精准扶贫专家下基层”活动,组织培训一批乡村特色景点导游员,提升游客对景点的内容感知度。
努力实施“旅游+”模式。一是把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化整体发展结合起来。推动灵璧“三农”转方式调结构,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有机蔬菜、林果种植、特色养殖等其他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二是把乡村旅游与田园风光整体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增加农家田园风光、挖掘皖北特有的人文景观,将原来分散在乡村各处的旅游景点,通过种植不同的作物、花草连接成旅游风光带,打造出“田园景观”,在自然资源及农业开发基础上实现观光休闲度假的功能。三是把乡村旅游与生态资源保护结合起来。引导休闲农业观光景区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为乡村旅游景区提供一个生态、自然、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四是把城郊农庄、示范园、采摘园景区建设与加快城市化步伐结合起来。按照灵璧县“十三五”规划,在加快推进旧城改造过程中,把距县城10公里范围内的农庄、示范园景区开发、建设与城市化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农庄景区发展与城市化建设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近年来,灵璧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围绕“石韵灵璧、文化磬乡”品牌,大力实施“旅游名县”战略,深挖“三元文化”内涵,擦亮“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名片,在这片人杰地灵的皖北大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在全面普查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制定灵璧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按乡镇、分景点制定出详规。重点旅游镇、村编制出不同特色、不同类型的镇村乡村旅游规划,充分体现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和布点规划相一致,突出平原特色和民俗。
在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上,凸显个性设计,各显特色,不搞千篇一律,充分考虑各乡镇、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民俗文化和村民实际需要,结合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制定差别性建设目标,明确村庄整治重点和时序,避免贪大求洋和百村一面。虞姬楚汉文化商业街、璧禾田园,金润葡萄园,浩天果蔬采摘园,庄陈农业示范园,下楼程庙梨园,忆江南等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景点及农家乐,突出亮点,形成城市周边旅游圈。
在优化发展布局上,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形成串点成线、连片成带、集群成圈的发展格局。在挖掘农业文明上,注重参与体验,突出文化特色,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形成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花草观赏、休闲垂钓、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景点。白龙文化园、绿飨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磬云山地质公园、霸王城,逸仙居万亩莲藕基地等休闲观光景点吸引着城市人群接踵而至。
突出政策宣传引导。灵璧县遵循“科学规划是龙头、产业支撑是根本、农民增收是动力、有效融资是保障”发展理念,在用地、税费、资金、财政补贴、融资等方面积极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打造了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布局了11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
改善基础设施,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扶持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休闲农业聚集村、休闲农业园、休闲农业合作社,着力改善休闲農业村庄的道路、供水设施、宽带、停车场、厕所、垃圾污水处理、游客综合服务中心、餐饮住宿的洗涤消毒设施、农事景观观光道路、休闲辅助设施、乡村民俗展览馆和演艺场所等基础服务设施。
丰富旅游产品业态。灵城镇、渔沟镇、朝阳镇、下楼镇等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采摘体验、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景点和作坊,促进休闲农业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帮助、支持农民创办农家乐,扶持农民发展休闲农业合作社,鼓励发展以休闲农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集村;强化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创意挖掘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好村庄。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休闲农业合作社、农家乐和小型采摘园,带动贫困村传统种、养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贫困村优质农副土特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彰显灵璧资源特色。“土”才是乡村旅游魅力所在。不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扬长避短,因陋就简,就土避洋,突出自我特色。从“吃”来说,灵璧特色的饮食业独树一帜。像灵璧的香油泡盐豆,麻油拌萝卜干,鸡蛋炒槐花,鸡蛋炒菜花,白芋葛子炒肉片,大块牛肉,大五荤等,让游客流连忘返。从“住”来说,木屋客店、革屋茅舍、移动帐篷等作为旅馆,农家旅馆同样可以利用乡野民居,以现代生活设备为内饰,与自然融为一体。从“游”来说,提高品位,提高游客参与度,既留得住老人,又留得住孩子,推出亲子游、家庭游。精心设计出能够让旅游者深入农村乡间,观赏山水画景,体验民情风俗的乡村旅游项目。比如参与采摘、耕作等一切农事活动,食宿农家,餐桌上能够吃到“灵璧美食”,穿街走巷,能够听到家乡的泗州戏,欣赏大鼓、杨琴的音律。从“购”来说,地方风味土特产、奇石工艺品、奇石纪念品等系列旅游商品琳琅满目。
强化旅游人才培训。加强对村、社区的农民和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引导。2017年6月,县委组织部与县旅游管理局联合开展对旅游人才进行培训,并实地开展教学,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加强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业务知识、旅游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接待服务水平。2017年11月,省委组织部开展“省精准扶贫专家下基层”活动,组织培训一批乡村特色景点导游员,提升游客对景点的内容感知度。
努力实施“旅游+”模式。一是把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化整体发展结合起来。推动灵璧“三农”转方式调结构,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有机蔬菜、林果种植、特色养殖等其他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二是把乡村旅游与田园风光整体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增加农家田园风光、挖掘皖北特有的人文景观,将原来分散在乡村各处的旅游景点,通过种植不同的作物、花草连接成旅游风光带,打造出“田园景观”,在自然资源及农业开发基础上实现观光休闲度假的功能。三是把乡村旅游与生态资源保护结合起来。引导休闲农业观光景区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为乡村旅游景区提供一个生态、自然、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四是把城郊农庄、示范园、采摘园景区建设与加快城市化步伐结合起来。按照灵璧县“十三五”规划,在加快推进旧城改造过程中,把距县城10公里范围内的农庄、示范园景区开发、建设与城市化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农庄景区发展与城市化建设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