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考古现场“大出风头”的光学仪器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jia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隔几十年后,考古学家们再次启动了三星堆遗址的挖掘工作。与上次考古挖掘相比,此次挖掘活动不仅引入媒体直播手段,让民众有了更多的参与感,而且科技含量十足。借助高科技设备,考古学家在文物被发掘出的第一时间就能对其进行初步的观察和探测。本文就介绍三种在三星堆考古现场使用的光学仪器。

无微不察—超景深显微镜


  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有一台使用非常频繁的设备,那就是超景深显微镜。

  显微镜是大家熟悉的光学设备,可以通过无损、非接触的方式采集高精度光学信息。我们日常使用的显微镜配备了多个物镜,放大倍率从低倍(如4x)到高倍(如100x)不等。一般情况下的使用步骤是,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到要观察的目标区域并调整清晰,然后旋转物镜旋转盘,依次从低倍逐渐切换为高倍,分别进行观察。之所以要从低倍到高倍切换物镜,而不是直接使用高倍物镜,一方面是因为高倍物镜观察视野非常小,很难直接找到目标区域;另一方面是因为高倍物镜的工作距离(也叫物距)非常短,要是观察的物体表面高低起伏,那么在移動物体寻找观察区域的过程中,物体很可能会撞上物镜,既会损伤物镜,也会损伤物体本身。
  常用显微镜的人可能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切换到高倍物镜时,会发现物体上下移动一丁点,图像就不清晰了。这是因为一般显微镜的物镜景深非常浅,所谓景深,就是指镜头能够清晰成像的深度。
  超景深显微镜就不一样了,别看它没有那么多从低倍到高倍的物镜,从上到下只有直溜溜的一个物镜,但这个物镜很不一般,它的景深远远超出普通显微镜物镜的景深,能够对很长一段距离内的物体清晰成像。
  除此之外,超景深显微镜的物镜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那就是可以实现放大倍率从几倍到几千倍的连续变化!能够实现如此强大的变倍功能的秘诀,就是物镜中的光学变焦系统。物镜中有一个(或者一部分)光学镜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整体物镜系统的倍率变化。

  倍率连续变化的特性令超景深显微镜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尤其对不透明物体的观察),结合精确控制的机械运动系统和超景深拍摄特性,超景深显微镜可以通过连续拍摄、拼接融合的方式,对物体实现大范围高精度成像,甚至能够在计算机中重构出物体的三维结构。
  因此,通过超景深显微镜,科研人员可以在文物被发掘出的第一时间,对文物表面进行观察和三维建模,接下来再进行相关分析。

一眼千年—高光谱成像系统


  人眼之所以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颜色,是由于视网膜上有三种具有不同光谱响应曲线的视锥细胞,能够在大脑中产生红绿蓝(RGB)三种不同色彩的视觉信号,我们看到的颜色就是通过这三组颜色按不同比例混合产生的。这个过程中复杂光谱会被简并为三个通道的不同权重,因此会缺损大量的信息。

  日常使用的彩色照相机为了模拟人眼对色彩的感知,会在感光元件表面覆盖红绿蓝三种滤光片。具有三个色彩通道的相机可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但在科研过程中,仅有三个色彩通道远远不够,还需要多光谱乃至高光谱成像系统(高光谱成像系统的通道数目远多于多光谱成像系统)。
  无论是高光谱还是多光谱成像,其本质是将不同光谱通道的像在空间或时间上分离,再通过计算机汇总成“数据立方”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远超普通彩色照片的信息。
  高光谱成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遥感、医疗、矿物探测、农业环保等领域。例如,将紫外/红外光谱分为成百上千个通道,每个通道都拍摄一张照片。如此一来,所获得的照片就不再是一张平面照片,而是一个“数据立方”。对这个“数据立方”可以进行多个维度的对比分析,从而获得常规照片难以表现出来的丰富信息。某个通道或多个通道的组合可以形成“指纹特征”,用来表征特定的物质组分、密度或应力分布等。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高光谱成像技术首先是一种成像技术,在实现成像功能的前提下引入高光谱信息,增加了信息分析的维度,对物质组分等提供了定性或半定量分析手段,更关注特定类型物质的分布。常见用于光谱分析的有紫外/红外吸收谱、反射谱、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以及拉曼光谱等。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对物质进行较为精确的定量分析,尤其是对物质成分和含量的分析精度往往优于高光谱成像技术。但大多数光谱分析技术不具备成像功能,或依赖其他技术(如扫描成像等)才能够实现成像功能。在实际科研过程中,这两类技术也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例如可以通过高光谱成像技术确定物质分布,再通过更精确的光谱分析手段对特定目标位置进行定量分析,确定物质成分和含量。
  另外,要注意的是,由于高光谱或多光谱成像系统的通道数目远多于人眼的三通道,因此高光谱或多光谱图像已经无法用正常的色彩来表示,而是会将识别出的不同物质成分、密度、应力等物化参数人工添加“伪彩色”,以区分不同目标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此次三星堆考古发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考古人员通过对灰烬层样品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特定灰烬物质在样品中的分散并不均匀,从而初步推断古人的一些祭祀活动流程。这些信息通过一般的光学照片是难以获得的。

火眼金睛—激光拉曼光谱仪


  拉曼光谱是以其发现者印度物理学家拉曼的名字命名的。拉曼是亚洲首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拉曼光谱的发现则是科学史上一段有名的趣事。英国物理学家瑞利通过瑞利散射理论解释了天空为什么是蓝色这一问题(严格来说,蓝天的成因还需考虑大气密度随机涨落理论),但对于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瑞利只是简单地解释为天空的反射。1921年,拉曼结束了在英国的旅程,乘船返回孟买。轮船途经地中海时,拉曼被波澜壮阔的蔚蓝大海吸引,掏出随身攜带的尼科尔棱镜对准了海面。
  海水在反射太阳光时,会使反射光产生特定的偏振方向(关于光的偏振可参阅本刊2020年12B《让大海五彩斑斓的光学魔法》一文)。尼科尔棱镜是一种基于双折射和全反射效应特殊设计的光学装置,恰好能够消除特定方向的偏振光。
  拉曼透过尼科尔棱镜对大海进行观察,当将棱镜摆放到恰好能消除海面反射光的角度时,大海的蓝色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展现出一种更深的蔚蓝色。这说明大海的蓝色并不是瑞利所说“天空的反射”所导致的。拉曼坚信,大海的蓝色是一种独特的光学现象。
  下船之后的拉曼并未将旅途中的这段插曲抛之脑后,反而设计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周密实验,对物质分子与光波的散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后被称为拉曼散射的光学现象。我们日常所见的散射作用(如瑞利散射)都是弹性散射,即散射光与入射光的频率(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光波长)保持一致。但是拉曼散射是一种非弹性散射,光波在散射后频率会发生变化。

  拉曼效应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性质,就是它可以随着分子振动、转动的改变而发生,表现为在拉曼光谱上形成特定的拉曼位移。拉曼位移是指入射光与散射光频率的差值,它与入射光本身的频率无关,这也是拉曼光谱适用于物质表征的良好特性之一。举例来说,磷—磷键中的单键、双键和三键对应的拉曼位移分别是460、610和775 cm-1,因此不同的分子会形成不同的“特征峰”,类似于一一对应的指纹。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拉曼光谱来反推物质的构成,不仅可以实现定性分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非常准确的定量分析。
▲ 典型的拉曼光谱图像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就是一种利用激光作为拉曼效应激发光源的技术。之所以用激光作为光源,除了激光能量强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激光是单波长光源,得到的拉曼光谱特征峰更加锐利,而且光源本身的波长可以通过滤光片简单滤除,不会影响拉曼光谱信号。近些年来,拉曼光谱技术也出现了众多革新,如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微区拉曼观测与扫描成像;引入偏振技术,可以获得分子取向和化学键振动对称性的相关信息等。
  随着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先进的光学仪器被应用到一线考古工作中,成为考古工作者手中的科研利器。
其他文献
海岸线位置为什么会经常变化  海岸线是指海洋与陆地的界线。海岸线的形态是不一致的,有的弯弯曲曲,有的像条直线,而且它们还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海岸线为什么会不断发生变化呢?首先,这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有的地方地壳拱起,生成新的陆地;有的区域地壳下沉,形成汪洋大海,海岸线的位置自然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次,海岸线发生变化与海平面的涨降有很大关系。比如,陆地上的冰川融化,冰水流入大海,海平面上升,有些海岸线就
生活中,有许多造型独特、设计新颖的物品得到人们的青睐与欣赏,它们的线条、色调、创意等等,让人们的生活显得五彩斑斓。
韩丽娟,江苏省丹阳市练湖中心幼儿园园长,本科学历,丹阳市学科带头人。先后被评为丹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丹阳市“优质服务标兵”、丹阳市师德标兵、丹阳市学“纲要”先进个人等荣誉。  一泓清水,一湖清莲,莲湖亦是练湖,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坐落在这里的练湖中心幼儿园因此而显得格外清香远溢。作为练湖中心幼儿园的领头人,她坚守幼儿教育本质属性,积极打造荷(和)文化特色,让幼儿园充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韩蓉,四川省直属机关东府幼儿园教师,毕于成都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大學本科,成都市锦江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幼儿园创意空间核心组成员。参与“十二五”成都市立项研究课题《解读幼儿绘画语言的实践研究》教研组,担任成都市市级课题《东府创意空间的课程建设研究》核心组成员。参与教师支教活动引领并帮助四川省南充市机关幼儿园进行大门门厅及楼道的环境创设和改造,教师手记《我们一起成长》发表于《四川新闻网》。参与策划了
戴青松,江苏省建湖县红花幼儿园园长,大专学历,从事幼教工作四十几年。她多次被市、县评为“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并多次在国内幼儿书画比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她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灿烂的华章,为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幼儿园在她的带领下,本着“和谐健康、精益求精、创新发展”的办园理念,多年来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园特色:让每个孩子成为一名“玩美儿童”,玩画画、玩创意、玩创作、玩艺术,
皮肤为何会起鸡皮疙瘩  当人突然感到冷时,皮肤下面的感觉细胞报告给大脑,大脑皮质立即发出命令,这时皮肤的表面变得很紧密,形成一层保护墙,阻止体内热量的散失。同时皮肤上的汗毛孔收缩,汗毛下面的竖毛肌也接到命令而收缩起来。竖毛肌收缩的时候,会拉动汗毛根,于是汗毛就竖立起来,把皮肤也带得鼓起一块,于是形成一个个小疙瘩,看上去像去了毛的鸡皮一样,所以起名叫“鸡皮疙瘩”。同时,皮肤表面血液量也会下降,使身体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规定了小学阶段必须完成150万字的阅读量。但笔者通过对多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作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发现“阅读危机”的现象普遍存在。  存在问题:  1.随意阅读,无计划。在笔者随机抽查的学生中,有制定阅读计划习惯的占12.3%,能每天定量完成阅
一、娃娃读画  程威:这是飞机要降落时,从机窗向下看的场景。  庞仲妮:星期天,爸爸开车拉上全家人去爷爷家,一路上的风景好漂亮呀,山连着山,树连着树的。  孙千越:嗯,我爷爷家也就是这样子的:也出门就看见大山,公路绕在山里弯弯曲曲,那里有村庄、树木、稻田……那里的风景太美丽了!  刘伯言:看样子,这乡村的景色要比我们城里好多了,这里的风景是自然的,不像我们的城里,看不到绿色,整天都笼罩在雾霾中。 
近几年,我园的幼儿美术教学立足园本,以幼儿创意写生教学理念为主旨,提倡孩子在写生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意想象绘画。从中发现孩子们思维独特、创意无限,更可喜的是孩子们无处不流露出“话”对“画”诠释。于是,我们对创意写生教学进行了重新思考和整合,尝试在“画”的活动中融合“话”的教育活动,建构了3H幼儿美术教学模式。3H是指美术教学中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三个教学步骤“话——画一一话”的第一个拼音字母大写H
一、问题的引出     传统教学的小学数学作业过于注重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孩子能力的培养;书面作业多,口头、实践等类型的作业太少;任务统一的多,体现层次性和自主选择性的几乎没有。  过去的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方式把学生完成与评价作业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分割开来,学生既缺乏对作业质量给予自我评价的责任心,也没有对自己作业作出评价的能力。因此,对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实践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