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物理问题有步骤

来源 :考试·高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cccc3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物理问题 模型 过程 分析
  有的同学面对物理题,觉得似会非会,没有把握。要想正确地解答物理问题,必须把有关的物理内容分析清楚。
  一、选取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物体系。有的物理问题始终都是一个研究对象,而有的在不同阶段应该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可以说,研究对象选取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解决物理问题的难易程度。
  例1 一架直升飞机质量为m,悬停在空中,桨翼下风速为v,求它的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
  该题容易出现的错误解法是:
  由于飞机在空中静止,因此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Fv=mgv。
  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明确研究对象是谁。第一步显然是以飞机为研究对象,对飞机进行受力分析:受重力G和空气对它的向上的作用力F,由于飞机悬停,G和F是一对平衡力,这一步是正确的。但下一步则属于乱套公式了,若以飞机为研究对象,则飞机的速度为零;若以空气为研究对象,那又是哪一部分空气呢?
  解析:设发动机每秒钟把质量为M的空气从静止加速到v,发动机对这部分空气的作用力为F,由动量定理得F×1=Mv,
  根据动能定理,发动机对这部分空气每秒钟做功(即功率)为P=12Mv2,
  又根据牛顿定律及飞机处于平衡状态知道F=mg,
  即Mv=mg,
  所以,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12mgv。
  二、建立物理模型
  实际中的物理现象一般都很复杂,为了解决它,常常需要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物理模型就是忽略次要因素的产物,如:质点、点电荷、光滑平面、轻绳、轻弹簧、理想变压器、弹性碰撞等等,都是理想模型。对一个具体物理问题,在确定了研究对象后,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建立怎样的物理模型。
  例2 如图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长为L的细线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拴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现给小球一水平初速度v,求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为多少?
  解析:小球和小车一起的运动可以建立为碰撞模型,当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二者具有共同速度。系统减少的动能ΔEK全部转化为小球的重力势能ΔEP=m球gh,那么
  m球v=(m球+m车)v共,
  ΔEK=12m球v2-12(m球+m车)v2共=m球gh,
  代入m车=m球=m,
  即可求出h=v24g。
  三、分析物理过程和状态
  状态是与某一时刻相对应的,过程则与某一段时间相对应。任何一个过程,都有一个初始状态和一个末状态(还包括无数中间状态),对于某一确定的状态,要用状态参量来描述。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简单的可能只讨论某一确定的状态下各物理量间的关系,复杂的问题则要涉及到物理过程。而对于一个变化方向和路径都确定了的物理过程,要注意分析这个过程遵循的物理规律,可能它是一个较简单的过程,始终按同一规律变化;也可能它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遵循不同的规律。对于一个始、末状态确定了的物理过程,则可能存在着不止一种的变化路径。对一个物理问题,如果能把相应的状态和过程分析清楚,问题一般说来就已基本上解决了。
  例3 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绳一端系于固定点O,另一端系质量为m的小球,将小球从O点正下方l4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经一定的时间,绳被拉直,以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已知绳刚被拉直时,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求:
  (1)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
  (2)小球摆到最底点时,绳所受到的拉力FT。
  解析:本题的解决思路与上题大致相同,研究对象仍然是小球,建立质点模型,也是一个初、末状态都确定的过程,但从初状态A到末状态C的两个阶段小球共经历三个不同的过程。即①平抛运动,从A到B;②在B点小球克服绳的拉力做功,速度发生变化;③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从A到C。
  (1)绳被拉直时,小球的水平位移为lsin60°,竖直位移为lcos60°-14l,设初速度为vo,由平抛运动规律
  lsin60°=vot,lcos60°-14l=12gt2,
  得vo=3gl/2。
  (2)小球由抛出点到绳刚好被拉直,这一过程机械能守恒,取绳伸直时的速度为v,小球所在位置势能为零,则有12mv2o+mglcos60°-14=12mv2,
  得v=2gl,
  设v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cosθ=v0v=32,θ=30°,而此时绳与水平夹角也为30°,所以v沿绳的方向背离悬点,由于绳子的冲力而使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即小球由静止开始下摆,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且下摆过程机械能守恒,
  mgl(1-cos60°)=12mv′2(取最低点为零势能,v′是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
  则v′=gl,
  在最低点由牛顿定律得FT-mg=mv′2l,
  所以FT=mg+mv′2l=2mg。
  四、选择适用规律
  在对物理状态、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再去选择适用的物理规律。对于同一个物理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可以遵循不同的物理规律,因此可能有几种解答方案。但对一些看似相同的题目,要认真分析具体的物理过程和状态,千万不要乱套公式。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例4 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由宽窄的两部分组成,宽者间距是窄者的两倍。两根质量相同的金属棒ab、cd均垂直导轨放置,如图所示。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现给ab一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o,同时使cd不动,ab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Q。那么当cd不固定时,ab以vo起动后运动的全过程中共产生多少热量(设导轨很长,cd也不会跑到宽轨上)?
  
  收到的学生答案中,有一种典型错解如下:
  当cd固定时,ab最后停止,由能量守恒可以知道Q=12mv2o,
  而cd可动时,ab、cd通过安培力作用,动量守恒mvo=mvab+mvcd,
  且当vcd=2vab时,ab、cd与导轨组成的回路的磁通量不再发生变化。无感应电流,两棒具有稳定的速度。则有:vab=13vo,vcd=23vo。
  那么在上述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由能量守恒得:
  Q1=12mv2o-12mv2ab+12mv2cd=29mv2o=49Q
  题目要求ab起动后的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说明过程终了时系统不再有热量产生,因此,本题的关键就是弄清此时的状态。再则,ab起动后切割磁感线使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ab棒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安培力作用做减速运动,cd棒则在安培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因而感应电流不断变化,就不能从电流做功的角度求热量,只能从能量守恒的观点来解答此题。即求解的要点就是确定ab、cd终了状态的能量情况,也就是ab、cd的最终速度。上述错解认为,两棒运动的末态是电流消失,不再受安培力作用而做匀速运动,才有末状态的速度关系:vcd=2vab,这种思路是正确的。但没有考虑两棒的有效切割长度不同,电流时刻相同,磁场对两棒的安培力不同,那么两棒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外力之和不为零,动量不守恒。
  解析:cd固定时有Q=12mv2o,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b、cd运动的最终结果是回路中无感应电流,也就是回路中的磁通量不再发生变化,得出两棒的最终速度满足vcd=2vab,且都做匀速运动。而ab棒的速度从V0减小到Vab所用的时间t里,其中的任何一刻,ab棒所受的安培力始终是cd棒的两倍,那么
  对ab棒有:2F-t=mvo-mvab,
  对cd棒有:F-t=mvcd-0,
  由上述两式得:vab=15vo,vcd=25vo
  那么在上述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由能量守恒得:
  Q1=12mv2o-12mv2ab+12mv2cd=410mv2o=45Q
  作者简介:韩波,高级教师,执教于贵州省道真县道真中学。
  责任编辑 李婷婷
其他文献
眼睛属于自然,而眼光则蕴含智慧。有眼睛不一定有眼光。眼睛可以看到有形的物体,视力的好坏决定所看物体离开视者的距离。人的眼睛在动物界不如鹰,但人的智慧决定人能够看得比鹰更遥远。科学家发明了望远镜。这是人类眼睛的延伸,自然拓展了人类的视角空间。所有动物都不能比拟。   人类愿意继续明亮自身的眼睛。美国宇航局4月20日发布一对相互作用Arp星系图片,纪念哈勃望远镜升空21周年。(见图片)这说明,人类的
工作生涯规划,是一名青年教师工作、生活的动力和希望。二十几年前,我给自己确定了工作目标,简单把它定义为优秀中学化学教师成功的“六个台阶”。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姓“社”。在新闻改革中,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资产阶级新闻理论,而改变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变姓“社”为
孙西洋,特级教师,执教于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教练员,全国重点数学学科特色教育带头人,江苏省首届高考优秀指导教师,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6项。  现阶段,受多层面影响,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其实,这才是教师教学的最大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通过“四先四后学习法”(先预习后听课,先理解后记忆,先思考后动笔,先复习后作业)与“五主体教学法”(教师为主导,学
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迁,由此表明中国步入转型社会。在中国政府的主导下,随着政企、企社的分离,中国结束了转型前的总体性社会格局,转而向多元
QFC-Ⅱ电能调节节电装置是针对目前0.4kV配电网络中对电能质量敏感的各种精密的、复杂的用电负荷提供高效洁净电力能源而研制的高科技产品。装置采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 A C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rn“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滇
《凯瑟琳伯爵小姐》《心之所往》《胡里痕的凯瑟琳》《库丘林之死》《炼狱》五部戏剧贯穿了叶芝的创作生涯,是理解作家思想体系和创作理论的重要支点。本文结合叶芝的《幻象》
《没有个性的人》是由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创作的一部未完成小说,是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作品。穆齐尔的作品近年来才逐渐译介进中国,国内学者对他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今年4月上旬,在七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期间,对全体政协委员进行了一次新闻改革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72份。7月5日,《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