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了解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ICU 2013年1-12月53例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39例,占73.6%;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86.8%;以鲍氏不动杆菌居首,占47.2%。结论: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和高发人群,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防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831-01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目前我国感染控制工作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1]。特别是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感染控制, ICU是医院危急重患者抢救的区域,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要比普通病房患者高5-10倍[2]。因此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ICU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3]。应加强ICU的感染控制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现将调查方法及感染控制措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统计我院ICU 2013年1-12月53例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3 讨论
3.1多重耐药菌感染部位 表1显示,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3.6%,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占15.1%,与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有关。当患者进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呼吸道医院感染已成为常见的并发症。气管插管周围分泌物的淤积和下漏导致细菌直径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4]。呼吸机管路污染,长期带机患者呼吸管路中的冷凝水是细菌的主要繁殖地,而吸痰管被病原菌微生物或耐药菌污染,也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因素[5]。
3.2病原菌分布 表2显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86.8%,以鲍氏不动杆菌(ABA)居首位,占47.2%。ABA主要存在于人体的皮肤表面、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等部位,普遍存在于医院环境中,为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6]。近年来,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常引起呼吸道感染,菌血症、泌尿道感染等,具有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性。
4 干预措施 文献报道,成功用于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传播的干预措施包括:改进手卫生、应用接触隔离,主动筛查,员工教育培训,强化环境清洁,消毒灭菌及无菌技术操作,医疗机构间更好的信息沟通[7]。
4.1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挂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三标识(病历牌、一览表、病床旁),提醒医务人员采取接触隔离措施。(2)正确安置患者,实施单间隔离。不能将多重耐药感染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开放伤口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安置在同一房间。(3)病人如需到医技科室检查,应通知相关科室落实接触隔离措施,并有医护人员陪同;如需手术,应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并与手术室交接;病人转科转院应书面说明。(4)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隔离衣,必要时戴面罩或护目镜。
4.2 严格执行手卫生 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40%的耐药菌感染[8]。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应配备标准的洗手设施,并在治疗车、床尾放置速干手消毒剂,使手卫生触手可及,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阻断耐药菌传播。
4.3 加强环境管理 多重耐药菌对常规消毒措施敏感,因此环境清洁消毒很重要,对频繁接触的物表,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1-2次;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固定使用,用后消毒。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培养。病人出院、解除隔离时必须终末消毒。病人产生的医疗垃圾及生活垃圾均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密封,并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标识。抹布及拖布应分区放置分区使用。
4.4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对重点环节,特别是侵袭性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4.5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分层次培训,医护人员培训: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诊断标准、处置流程及标本送检、标准预防及手卫生措施等;保洁人员培训:手卫生方法、消毒剂的性质、配制及使用时注意事项等。通过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及处置流程。
4.6 合理应用抗生素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本院抗菌药物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4.7 加强督促检查 院感科不定期对ICU进行督查: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手卫生的执行,抗生素的应用,标本送检等,通过参加ICU晨会及时反馈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使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并将检查结果和耐药菌监测情况每季度以院感简报形式向全院通报。
总之,通过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处置流程等一系列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流行。
参考文献:
[1] 李清杰,刘运喜,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计划实施手册(2012-2015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80-482
[2-3] 黄宏耀、敖晶晶、钱进,ICU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 2012,22(2):393-394
[4-5] 陈国强,曹华英,姚振国等,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 2011,21(4):794-795
[6] 袁启明,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 2012,22(6):1275-1276
[7] 胡必杰、宗志勇,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最佳实践[M].2012,67-68
[8] 李兴亿,刘玉村,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252-253
作者简介:
袁辉霞,女,大专,主管护师。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831-01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目前我国感染控制工作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1]。特别是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感染控制, ICU是医院危急重患者抢救的区域,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要比普通病房患者高5-10倍[2]。因此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ICU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3]。应加强ICU的感染控制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现将调查方法及感染控制措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统计我院ICU 2013年1-12月53例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3 讨论
3.1多重耐药菌感染部位 表1显示,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3.6%,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占15.1%,与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有关。当患者进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呼吸道医院感染已成为常见的并发症。气管插管周围分泌物的淤积和下漏导致细菌直径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4]。呼吸机管路污染,长期带机患者呼吸管路中的冷凝水是细菌的主要繁殖地,而吸痰管被病原菌微生物或耐药菌污染,也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因素[5]。
3.2病原菌分布 表2显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86.8%,以鲍氏不动杆菌(ABA)居首位,占47.2%。ABA主要存在于人体的皮肤表面、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等部位,普遍存在于医院环境中,为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6]。近年来,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常引起呼吸道感染,菌血症、泌尿道感染等,具有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性。
4 干预措施 文献报道,成功用于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传播的干预措施包括:改进手卫生、应用接触隔离,主动筛查,员工教育培训,强化环境清洁,消毒灭菌及无菌技术操作,医疗机构间更好的信息沟通[7]。
4.1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挂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三标识(病历牌、一览表、病床旁),提醒医务人员采取接触隔离措施。(2)正确安置患者,实施单间隔离。不能将多重耐药感染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开放伤口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安置在同一房间。(3)病人如需到医技科室检查,应通知相关科室落实接触隔离措施,并有医护人员陪同;如需手术,应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并与手术室交接;病人转科转院应书面说明。(4)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隔离衣,必要时戴面罩或护目镜。
4.2 严格执行手卫生 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40%的耐药菌感染[8]。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应配备标准的洗手设施,并在治疗车、床尾放置速干手消毒剂,使手卫生触手可及,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阻断耐药菌传播。
4.3 加强环境管理 多重耐药菌对常规消毒措施敏感,因此环境清洁消毒很重要,对频繁接触的物表,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1-2次;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固定使用,用后消毒。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培养。病人出院、解除隔离时必须终末消毒。病人产生的医疗垃圾及生活垃圾均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密封,并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标识。抹布及拖布应分区放置分区使用。
4.4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对重点环节,特别是侵袭性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4.5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分层次培训,医护人员培训: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诊断标准、处置流程及标本送检、标准预防及手卫生措施等;保洁人员培训:手卫生方法、消毒剂的性质、配制及使用时注意事项等。通过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及处置流程。
4.6 合理应用抗生素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本院抗菌药物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4.7 加强督促检查 院感科不定期对ICU进行督查: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手卫生的执行,抗生素的应用,标本送检等,通过参加ICU晨会及时反馈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使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并将检查结果和耐药菌监测情况每季度以院感简报形式向全院通报。
总之,通过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处置流程等一系列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流行。
参考文献:
[1] 李清杰,刘运喜,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计划实施手册(2012-2015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80-482
[2-3] 黄宏耀、敖晶晶、钱进,ICU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 2012,22(2):393-394
[4-5] 陈国强,曹华英,姚振国等,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 2011,21(4):794-795
[6] 袁启明,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 2012,22(6):1275-1276
[7] 胡必杰、宗志勇,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最佳实践[M].2012,67-68
[8] 李兴亿,刘玉村,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252-253
作者简介:
袁辉霞,女,大专,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