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这是摄影圈的一句名言,大家都耳熟能详。差不多每个要买单反器材的人,都会听到家人这样的抱怨。网上甚至有一个提问,“假如年薪一百万,是否能够玩得起单反?”
玩单反真的费钱吗?很费!当你买了单反后,别人会告诉你,买单反就要买全画幅的;但你买了全画幅,厂家又在宣传,全画幅必须配红圈头、金圈头;当你买了这些厂家的顶级镜头后,有人就会告诉你,要想得到最好画质,还是用蔡司的定焦头;慢慢地,你知道,蔡司的也并不是最好的,电影镜头才是最棒的;当你把电影头捧回家后,别人会告诉你,数码后背才是王道。就这样,你的银子被大把大把地花出去,但你并没有拍出来像样的照片。终于有一天,你走到一位大拿的面前,他郑重地告诉你:“好照片和相机器材并没有多大关系,一个好的摄影师使用最普通的器材也能拍出好照片。就如一个功夫高手,他随手捡起一根扫把也能当武器一样。”
其实,天底下确实没有最好的器材,适合自己的器材就是最好的。那么,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器材?初学者最大的问题是并不知道自己要拍什么,他们总是什么都想拍,什么都想拍的人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相机和镜头。与其盲目寻找,还不如先用好自己手头上的器材。手头的器材你发挥了它的最佳成像吗?手头的镜头哪些情况下成像是最好的?
你镜头的最佳成像光圈是几?
我的一个摄影师朋友,他使用佳能全画幅单反,但一直在使用佳能的EF35/2镜头,这是一个很老的镜头,价格只有2100元。问他为何不使用贵一点的镜头?他说,佳能的EF35/1.4和蔡司的ZE35/2、ZE35/1.4他都动过心,但因为他是拍纪实的,这些镜头对他来说都太大、太引人注目了。EF35/2最大光圈成像其实很糟糕,但它最大的优点是小巧。这个镜头最佳光圈大概是F4,但镜头光圈开到2.8时已经非常好了。所以,他虽然使用这支EF35/2镜头,但几乎没有使用过最大光圈F2。
有没有一支镜头它的最大和最小光圈成像都非常棒?有!但这种镜头很少。用过好镜头的人都知道,蔡司和莱卡的有些镜头在全开光圈(最大光圈)下已经接近最佳光圈,比如蔡司的G45/2和莱卡的八枚玉35/2等,它们不管在哪个光圈下都非常棒。但对大多数镜头来说,最大光圈往往可用,但很难有很好的成像。
为什么光圈不同,会引起成像的差别?
一般而言,当全开光圈时,光线几乎会穿过镜头镜片的全部面积而在感光物上成像。这样一来,镜头镜片因为生产过程中精度不足而产生的缺陷(尺度误差)便会在最终的影像上暴露无余。于是,我们收缩光圈,使得仅有镜片中心的一部分面积而不是全部面积透过参与成像的光线。结果是镜片边缘没有透过光线的部分的制造误差没有机会去破坏成像质量,画质就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依此种理论,应该是光圈越小(同一镜头,同一焦距),成像越好。可实际上,我们会碰到另外一个问题:如果缩小光圈使得镜头光孔变得过于微小,那么当光线通过光孔时发生的衍射现象就会显得十分严重。而这种光学现象同样会降低镜头的成像质量!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镜头的最佳成像?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自己动手测试,将相机安放在三脚架上,寻找一个被摄体,一档光圈一档光圈地测试。测完,比较一下,差别立等可见。网上也有大家测试的一些佳能镜头的最佳成像光圈,可供大家参考(见文后)。
你平时使用遮光罩吗?
平时看到许多人不使用遮光罩,他们买了新镜头先给镜头前加装一个UV镜。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做法,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是影响镜头的成像。好的摄影师都不使用UV镜,因为大家都明白,一支好的镜头加上一支差的UV镜等于一支差的镜头。他们会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镜头,同时,他们会尽量使用遮光罩。
使用遮光罩既可以起到保护镜头作用,还可以尽量减少眩光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炫光是由于画面当中存在特别明亮的光点而造成的,如太阳或路灯。这些东西存在于画面当中,如果挡住便无法拍摄。虽然高档次镜头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避免炫光出现,不过有时候,这样的炫光也很漂亮。
其实炫光并不只是通过镜头才能观察到。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就可以观察到它:打开一本书,用左手举起来对着天空看,我们会发现书上的字变得没有平时看起来那么清楚,好像有一层薄雾蒙在上面。这就是炫光在作怪。然后再用右手掌尽量多的挡住天空,并向书本移动,最后让手掌挨着书的上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见那一层“薄雾”越来越淡,字也变得越来越清楚。眼睛是这样,镜头也是这样。而镜头上的遮光罩就起着刚才手掌的作用。
我们看到遮光罩的内壁都植了一层黑色绒面,它不但可以吸收光线,还可以吸附镜头前的灰尘,它对镜头的帮助要比我们大得多。
玩单反真的费钱吗?很费!当你买了单反后,别人会告诉你,买单反就要买全画幅的;但你买了全画幅,厂家又在宣传,全画幅必须配红圈头、金圈头;当你买了这些厂家的顶级镜头后,有人就会告诉你,要想得到最好画质,还是用蔡司的定焦头;慢慢地,你知道,蔡司的也并不是最好的,电影镜头才是最棒的;当你把电影头捧回家后,别人会告诉你,数码后背才是王道。就这样,你的银子被大把大把地花出去,但你并没有拍出来像样的照片。终于有一天,你走到一位大拿的面前,他郑重地告诉你:“好照片和相机器材并没有多大关系,一个好的摄影师使用最普通的器材也能拍出好照片。就如一个功夫高手,他随手捡起一根扫把也能当武器一样。”
其实,天底下确实没有最好的器材,适合自己的器材就是最好的。那么,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器材?初学者最大的问题是并不知道自己要拍什么,他们总是什么都想拍,什么都想拍的人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相机和镜头。与其盲目寻找,还不如先用好自己手头上的器材。手头的器材你发挥了它的最佳成像吗?手头的镜头哪些情况下成像是最好的?
你镜头的最佳成像光圈是几?
我的一个摄影师朋友,他使用佳能全画幅单反,但一直在使用佳能的EF35/2镜头,这是一个很老的镜头,价格只有2100元。问他为何不使用贵一点的镜头?他说,佳能的EF35/1.4和蔡司的ZE35/2、ZE35/1.4他都动过心,但因为他是拍纪实的,这些镜头对他来说都太大、太引人注目了。EF35/2最大光圈成像其实很糟糕,但它最大的优点是小巧。这个镜头最佳光圈大概是F4,但镜头光圈开到2.8时已经非常好了。所以,他虽然使用这支EF35/2镜头,但几乎没有使用过最大光圈F2。
有没有一支镜头它的最大和最小光圈成像都非常棒?有!但这种镜头很少。用过好镜头的人都知道,蔡司和莱卡的有些镜头在全开光圈(最大光圈)下已经接近最佳光圈,比如蔡司的G45/2和莱卡的八枚玉35/2等,它们不管在哪个光圈下都非常棒。但对大多数镜头来说,最大光圈往往可用,但很难有很好的成像。
为什么光圈不同,会引起成像的差别?
一般而言,当全开光圈时,光线几乎会穿过镜头镜片的全部面积而在感光物上成像。这样一来,镜头镜片因为生产过程中精度不足而产生的缺陷(尺度误差)便会在最终的影像上暴露无余。于是,我们收缩光圈,使得仅有镜片中心的一部分面积而不是全部面积透过参与成像的光线。结果是镜片边缘没有透过光线的部分的制造误差没有机会去破坏成像质量,画质就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依此种理论,应该是光圈越小(同一镜头,同一焦距),成像越好。可实际上,我们会碰到另外一个问题:如果缩小光圈使得镜头光孔变得过于微小,那么当光线通过光孔时发生的衍射现象就会显得十分严重。而这种光学现象同样会降低镜头的成像质量!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镜头的最佳成像?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自己动手测试,将相机安放在三脚架上,寻找一个被摄体,一档光圈一档光圈地测试。测完,比较一下,差别立等可见。网上也有大家测试的一些佳能镜头的最佳成像光圈,可供大家参考(见文后)。
你平时使用遮光罩吗?
平时看到许多人不使用遮光罩,他们买了新镜头先给镜头前加装一个UV镜。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做法,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是影响镜头的成像。好的摄影师都不使用UV镜,因为大家都明白,一支好的镜头加上一支差的UV镜等于一支差的镜头。他们会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镜头,同时,他们会尽量使用遮光罩。
使用遮光罩既可以起到保护镜头作用,还可以尽量减少眩光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炫光是由于画面当中存在特别明亮的光点而造成的,如太阳或路灯。这些东西存在于画面当中,如果挡住便无法拍摄。虽然高档次镜头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避免炫光出现,不过有时候,这样的炫光也很漂亮。
其实炫光并不只是通过镜头才能观察到。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就可以观察到它:打开一本书,用左手举起来对着天空看,我们会发现书上的字变得没有平时看起来那么清楚,好像有一层薄雾蒙在上面。这就是炫光在作怪。然后再用右手掌尽量多的挡住天空,并向书本移动,最后让手掌挨着书的上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见那一层“薄雾”越来越淡,字也变得越来越清楚。眼睛是这样,镜头也是这样。而镜头上的遮光罩就起着刚才手掌的作用。
我们看到遮光罩的内壁都植了一层黑色绒面,它不但可以吸收光线,还可以吸附镜头前的灰尘,它对镜头的帮助要比我们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