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熊熊圣火,将在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体育场点燃。
这一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因其外观而被形象地称作“鸟巢”结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络状的架构,如同一个树枝织成的巨大鸟巢,只是这些“树枝”由重得多的钢材所取代--“原色”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而其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土红色的“碗”状造型,恰似北京故宫青灰色的城墙内矗立着红墙垒筑的宏大宫殿,饱含东方式的含蓄美。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除开幕式以外,这里还将举行闭幕式和田径、男子足球等热门赛事。
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鸟巢”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事务所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联合体”共同设计。赫尔佐格(Herzog)、德梅隆(Demeuron)是瑞士建筑大师,2001年,他们成为有着“建筑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Pritzker)得主。
2002年4月起,北京开始向全球征集国家体育场的设计方案。最终,“鸟巢”作为“最佳”方案之一得到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推荐,并在公众投票中得票最多。2003年12月24日上午9时15分,工程得以破土动工。而半年后,出于“节俭办奥运”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它暂时停工。
在取消可开启屋顶和优化钢结构(大大减少用钢量、进一步提高安全度)、保持设计质量与整体风格不变的情况下,于2004年12月复工。2005年11月15日,混凝土主体结构比预期提前一个月封顶。2006年8月31日,钢结构工程合拢完成。9月17日11时,整个钢结构与支撑点完全脱离,“鸟巢”从图纸上站立了起来……
北京正在为具有创意性建筑和工程设计以及工艺与技术搭建一个大舞台。“鸟巢”则创造了测试大量最新技术的机会,被建筑学家们认为有望实现将“表皮”和“建构”融为一体的新建筑梦想。前不久,著名的《泰晤士报》评出目前世界上建设当中的十大最重要建筑工程,“鸟巢”名列首位。曾经还有西方媒体认为,它“将像埃菲尔铁塔一样进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列”。
不过,在国家级公共建筑的层面上,“鸟巢”与埃菲尔铁塔有着同样的非议。但支持者则“自有道理”。
“乍看起来令人惊讶,但仔细琢磨之后,‘鸟巢’的形状不仅让人觉得亲切,而且还给人一种安定的感觉。”体育建筑专家、身为竞标中方评委之一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梅季魁教授表示。不少专家则很认同“鸟巢”的“象征性”:对众生平等的祈望,对和平宽容的召唤。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一贯希望把建筑和自然融合在一起。除了“鸟巢”一词自身包含的“贴近自然”的喻义之外,北京的“鸟巢”对于他们而言,凝聚着更深的思考:几乎任何一个体育场都有主台、副台之分,中间为主,两边为次,但在“鸟巢”的结构中,没有主次之分,亦无“从属关系”和“尊卑”存在。
具体到观众,他们坐在“鸟巢”的任何位置,基本上与比赛场地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在140米左右。看台不是连贯的一通到底,而是削成7层,这样也保证了每层观众都不会被前排挡住视线。而为了避免普通椭圆形看台造成两边观众距离场地太远的弊病,“鸟巢”的看台轮廓线呈现均匀而连续的环形。在观赛视线比较好的场地东西两侧安排较多的座椅,在南北两侧安排座椅较少,因此,坐席较多的东、西看台顶部高度较高,而坐席较少的南、北看台则较低。这样一来,就制造出“人人平等”的最佳观赏效果。
观众席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200多个轮椅位置。相比普通座椅,这些轮椅座席的高度都做了提升,以保证和普通观众有一样的视野。而对于听力和视力有损伤的观众,将提供助听器和比赛解说无线广播系统为他们服务。
“鸟巢”将容纳9万多人同时观赛。为了解决好现场声音的嘈杂,它采用了吸声膜材,能够起到“声学吊顶”的作用,配合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一些吸声材料,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使体育场内部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0.6完全可以保证坐在任何角落的观众都能够清晰地收听到场内广播。
由于没有墙的遮挡,“鸟巢”可以让风自由流通,保证了运动场的通透。经过中方设计师们的多次论证,它借用了流体力学设计中的一种计算机CFD模拟方法,对观众席进行了热舒适度、风舒适度的模拟分析实验,可以精确地模拟出9万多人同时观赛时的自然通风状况,并计算出每个区域的观众能感受到的温度和湿度气流速度,在图纸上用不同颜色标示出来。据报道,目前“鸟巢”所有的通风设施,都是按照这个模拟分析对外国设计师的图纸进行调整优化的结果。无论观众坐在上层看台还是下层看台、普通座位还是VIP席,都能享受到自然光和自然风。
“鸟巢”将是中国第一次在体育场馆采用太阳能电力。在其12个主通道安装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所产生的电力将直接并入国家体育场的电力供应系统,对奥运场馆的电力供应起到良好的补充。
明年3月底,“鸟巢”将交付使用,它是北京所有奥运场馆中最后竣工的,却无疑是一个完美的“重音”。
这一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因其外观而被形象地称作“鸟巢”结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络状的架构,如同一个树枝织成的巨大鸟巢,只是这些“树枝”由重得多的钢材所取代--“原色”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而其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土红色的“碗”状造型,恰似北京故宫青灰色的城墙内矗立着红墙垒筑的宏大宫殿,饱含东方式的含蓄美。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除开幕式以外,这里还将举行闭幕式和田径、男子足球等热门赛事。
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鸟巢”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事务所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联合体”共同设计。赫尔佐格(Herzog)、德梅隆(Demeuron)是瑞士建筑大师,2001年,他们成为有着“建筑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Pritzker)得主。
2002年4月起,北京开始向全球征集国家体育场的设计方案。最终,“鸟巢”作为“最佳”方案之一得到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推荐,并在公众投票中得票最多。2003年12月24日上午9时15分,工程得以破土动工。而半年后,出于“节俭办奥运”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它暂时停工。
在取消可开启屋顶和优化钢结构(大大减少用钢量、进一步提高安全度)、保持设计质量与整体风格不变的情况下,于2004年12月复工。2005年11月15日,混凝土主体结构比预期提前一个月封顶。2006年8月31日,钢结构工程合拢完成。9月17日11时,整个钢结构与支撑点完全脱离,“鸟巢”从图纸上站立了起来……
北京正在为具有创意性建筑和工程设计以及工艺与技术搭建一个大舞台。“鸟巢”则创造了测试大量最新技术的机会,被建筑学家们认为有望实现将“表皮”和“建构”融为一体的新建筑梦想。前不久,著名的《泰晤士报》评出目前世界上建设当中的十大最重要建筑工程,“鸟巢”名列首位。曾经还有西方媒体认为,它“将像埃菲尔铁塔一样进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列”。
不过,在国家级公共建筑的层面上,“鸟巢”与埃菲尔铁塔有着同样的非议。但支持者则“自有道理”。
“乍看起来令人惊讶,但仔细琢磨之后,‘鸟巢’的形状不仅让人觉得亲切,而且还给人一种安定的感觉。”体育建筑专家、身为竞标中方评委之一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梅季魁教授表示。不少专家则很认同“鸟巢”的“象征性”:对众生平等的祈望,对和平宽容的召唤。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一贯希望把建筑和自然融合在一起。除了“鸟巢”一词自身包含的“贴近自然”的喻义之外,北京的“鸟巢”对于他们而言,凝聚着更深的思考:几乎任何一个体育场都有主台、副台之分,中间为主,两边为次,但在“鸟巢”的结构中,没有主次之分,亦无“从属关系”和“尊卑”存在。
具体到观众,他们坐在“鸟巢”的任何位置,基本上与比赛场地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在140米左右。看台不是连贯的一通到底,而是削成7层,这样也保证了每层观众都不会被前排挡住视线。而为了避免普通椭圆形看台造成两边观众距离场地太远的弊病,“鸟巢”的看台轮廓线呈现均匀而连续的环形。在观赛视线比较好的场地东西两侧安排较多的座椅,在南北两侧安排座椅较少,因此,坐席较多的东、西看台顶部高度较高,而坐席较少的南、北看台则较低。这样一来,就制造出“人人平等”的最佳观赏效果。
观众席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200多个轮椅位置。相比普通座椅,这些轮椅座席的高度都做了提升,以保证和普通观众有一样的视野。而对于听力和视力有损伤的观众,将提供助听器和比赛解说无线广播系统为他们服务。
“鸟巢”将容纳9万多人同时观赛。为了解决好现场声音的嘈杂,它采用了吸声膜材,能够起到“声学吊顶”的作用,配合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一些吸声材料,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使体育场内部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0.6完全可以保证坐在任何角落的观众都能够清晰地收听到场内广播。
由于没有墙的遮挡,“鸟巢”可以让风自由流通,保证了运动场的通透。经过中方设计师们的多次论证,它借用了流体力学设计中的一种计算机CFD模拟方法,对观众席进行了热舒适度、风舒适度的模拟分析实验,可以精确地模拟出9万多人同时观赛时的自然通风状况,并计算出每个区域的观众能感受到的温度和湿度气流速度,在图纸上用不同颜色标示出来。据报道,目前“鸟巢”所有的通风设施,都是按照这个模拟分析对外国设计师的图纸进行调整优化的结果。无论观众坐在上层看台还是下层看台、普通座位还是VIP席,都能享受到自然光和自然风。
“鸟巢”将是中国第一次在体育场馆采用太阳能电力。在其12个主通道安装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所产生的电力将直接并入国家体育场的电力供应系统,对奥运场馆的电力供应起到良好的补充。
明年3月底,“鸟巢”将交付使用,它是北京所有奥运场馆中最后竣工的,却无疑是一个完美的“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