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举“80后”老画家的艺术人生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岁的大理籍白族老画家杨德举。一生热爱绘画,50余载笔耕不辍,他从小热爱美丽的家乡,半个世纪倾情描绘大理白族风情、苍洱风光,1000多幅作品参加了国内外重大展览,先后荣获20多次奖励。由于老人已年逾八旬。却坚持“生命不息。笔耕不止”。于是被人们趣称“80后”老画家。
  
  父亲是启蒙老师
  
  
  杨德举的艺术天分来自父亲从小对他的濡染,父亲是剑川一位木雕工艺师,擅长书画,白族的堂屋门、贡桌上的松竹梅兰、飞禽走兽,父亲只用烧炭随便在门窗上勾画一下,就能栩栩如生地雕刻出来,这些都深深地印在杨德举的脑海中。但由于生长在农村,过去学习材料十分缺乏,杨德举经常把古书上的白描、人物画,作为范画临摹,父亲收藏的字画也成了他学习借鉴的好资料。
  在遭遇了父亲早逝、兄弟姐妹早天的厄运后,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好不容易熬到解放,杨德举靠国家的助学金读完了初中、高中。1954年没经过美术专业学习的他,凭着对绘画艺术执着的爱,考入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深造。
  
  银苍玉洱任徜徉
  
  杨德举生长在大理,深爱着这片土地,如诗如画的故乡。巍峨的苍山、荡漾的洱海,是他一生画不完、写不尽的题材,自从他毕业回到大理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苍山的雄伟、洱海的清澈就深深吸引了他。历代名人画家对大理赞美有加,如唐代大理诗人杨奇琨载入全唐诗的诗句:“风吹浪花水更白,雨中岚影洗还清。”明代状元杨升庵看到苍山就吟出的“一望辽苍,不觉神爽飞越。”的不朽名句,郭沫若、画家徐悲鸿、刘文西、杨之光等,以大理为题材,绘出的许多苍洱风光,白族风情作品,激励着杨德举用一生去描绘大理,创作大理题材的作品。为画苍山,他以瘦弱之躯,近十次登上苍山海拔四千多米处写生,收集素材,始终执着地表现大理山水、白族风情。
  
  融西瓜画于传统
  
  画家大都有自己的风格。这与画家对社会的认识、笔墨的表现、创意、吸收传统的方法等相关。杨德举的显著风格是融西画于传统,运用西画丰富的色彩,适当强调光源、明暗来表现花鸟画,考虑花的明暗向背,适当在色彩中加锌太白,使作品产生厚重、有柔和之感,这样形成了杨德举的风格:表现山水画的沉雄博大,清逸空灵,丰富淡雅,秀丽明快。他山水画中的一点如山落石,一横如行云流水,一横一折,铁划银勾,软中带硬,总有笔情墨趣,用线用墨都要讲究方法、虚实,圆通流畅、浑厚,气势蓬勃。
  中国画是综合艺术品,还需要画家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杨德举为使其作品臻于完美,还努力钻研诗词、书法、文学修养的提高,他认为,这些方面修养越高,“书卷气”就越浓,他的画因此充满诗情画意,如他画的苍山洱海国画,题上邓拓诗人云:大理苍洱的诗句“苍山含笑迎宾客,洱海飞帆壮画图”后,内涵又获得大大提升。另外,画纪念周恩来总理诞生一百周年的山水画,题上“恩重如山”后。使总理革命的一生、让人民敬佩的人品,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表达。
其他文献
她怎会知道,若干年前尚是孩童的她将自己身上的两块大洋给了路边乞食的女子,那女子竞会是蝶花之女,她当然不知道,那两块大洋让蝶花度过了重病之难。她又怎么可能记得,那女子眉心隐约的朱砂痣呢。  博物馆内,几件秘色瓷器引人注目。凝视着这几件瓷器良久的老妇人,突然流下泪来。  那时,若彤尚年轻,其性纯良,多次助人而自乐。后来。旧的街区,旧的铺面,若彤年初转过来时却颇费了点手脚,也没想做什么,只是觉得自己应该
期刊
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石油开采产业的一次重大变革。本文对在采油工艺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
近年来中国城乡环境发展出现了巨大变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城市化率逐年提高的同时部分农村出现了凋敝的现象,大量农村问题难以解决,如农民增收、农村教育、社
期刊
6月初,全球股市直转而下,至中旬美股已从高位下跌了约7%,港股恒指亦跌穿21,800点.主因有两点,一是多个利淡情况出现,包括中美经济前景被下调,希腊再成欧债危机导火线,以及中国
采用台盼蓝拒染细胞计数法、贴壁集落法、MTT试验和SRB试验多项细胞生长指标测试胃癌细胞对雷藤甲素的敏感性。在持续接触条件下,雷藤甲素对检测的三个国内胃癌细胞系FGC85、SGC7901、MGC803均显示较明
玩的就是“很民族”    谭春的民族舞台服装给人一眼就能认出却又耳目一新的感觉,似乎这样的评价有点混乱,可这就是谭春设计中与众不同之处。一眼能看出的是这套服装来自哪个少数民族,耳目一新是因为服装从用料和设计上都会有新的亮点,让“土土”的传统民族服装变得很有时尚味。当谭春展示着自己所设计的民族服装时,我们开始走近这个“很民族”的痴人。  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谭春第一次触电民族服饰设计,从那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深入推广,我和孩子们都在积极行动,朝着“缔造完美教室,创造教室奇迹”的梦想不断努力,展翅飞翔.rn我们班一半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这种情况在我们整个东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