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发现病毒DNA天然免疫识别新型受体

来源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针对腹腔感染,应尽早实施控制措施。伴有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时,应在积极复苏的同时,根据病情选择经皮穿刺引流、开腹手术或腹腔开放疗法。术后可通过炎症反应指标变化和脏器功能障碍是否改善评估治疗效果。全身炎症反应指标除传统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外,还应参考更敏感且具特异性的白细胞介素6和降钙素原等。可通过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评估脏器功能改善情况。血胆红素是反映腹腔感染时肝脏功能的良好指标,胆红素的持续升高
目的探讨国内多中心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18年4月国内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897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56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09例、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32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82例,女315例;年龄为(59±11)岁,年龄范围为6~86岁。观察指标:(1)菌群分布情况
目的探讨高频双极脉冲不可逆电穿孔(IRE)消融猪肝组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陆军军医大学实验中心巴马小型猪18只,雌雄不限,月龄为(6.8±0.8)个月,月龄范围为5.5~8.0个月。18只巴马小型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15只)和对照组(3只),实验组巴马小型猪行高频双极脉冲IRE消融,于消融结束后即刻、消融后第3、7、14、28天各取3只行增强CT检查后处死,取肝组织
腹腔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是一类疾病的统称。严重的腹腔感染会导致脓毒症,继发器官功能障碍,威胁患者的生命。腹腔感染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反应状态,常并发胃肠功能障碍,表现为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道内菌群调节失控、营养物质不断丢失,机体处于营养不良的状况,抵抗力下降,进而加重疾病进展。肠道微生态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诸多细菌共存的情况下,不同菌群之间的协同及拮抗作用维系着消化道微生态的平衡
目的比较腹部增强CT检查二维冠状面成像和三维血管重建对右半结肠癌关键血管的评估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9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5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63岁,年龄范围为33~86岁。50例患者于同一台CT设备行腹部增强多排螺旋CT检查。每位患者CT检查数据均进行二维冠状面成像和三维血管重建。观察指标:(1)胃结肠干(
免疫营养素是近年来外科营养支持治疗的热点之一,其在危重症及围术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尤其受到关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谷氨酰胺、精氨酸、膳食纤维等免疫营养素具有协调机体炎性反应,维持机体适度免疫应答,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完整性,减少细菌移位等作用,但目前各种免疫营养素对患者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结果尚未达成一致,免疫营养素的临床应用研究仍存在争议。
目的系统评价肝切除术围术期行免疫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肝切除术、免疫营养、hepatectomy、hepatic resection、immunonutrition、immunoenhanced nutrition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瘦素(leptin)、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以及降钙素原(PCT)的动态改变,探讨其在急性胰腺炎早期病程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32例,重症胰腺炎(SAP)患者1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检测入院后第1、3、5、7天血清leptin、SAA及PCT的水平,与42例健康对照组比较
目的对比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术对胃癌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复发和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一般情况和炎症反应水平,比较两组患者1年后复发率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少,住院时间较开腹组短,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