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才培养类型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wsqwsqw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大学人才培养类型随着大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不断发生变化。从中世纪大学单学科领域人才的起源和对自由教育的追求,到近代大学学科类型人才的扩张和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产生,再到现代大学复合型人才的创生和精英人才的重生,大学人才培养类型的演变表现出以知识发展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宏观分类向微观分类细化、横向分类向纵向分类深化的特点,呈现出一种放射型趋势。
  [关键词]人才培养 类型 演变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1-0081-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1016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特征。目前在高等教育领域,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人才分类分型培养成为大学一种普遍的培养方式。而“人才培养存在几种类型目标”、“如何定位培养类型”都是在实践中大学必须要面对解决的问题。恩格斯说过:“必须先研究事物,而后才能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事物是什么,而后才能察觉这个事物中所发生的变化。”[1]。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大学人才培养的类型,才能更好地研究大学人才分类分型培养。
  一、大学人才培养类型
  大学人才培养类型,简单的讲,就是大学培养的目标,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人才,并非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追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早在先秦时代的孔子就对人才加以论述,之后的各个时期也都有相应的人才教育思想涌现。什么是人才?什么样的人能称之为人才?古往今来,对于人才的定义层出不穷。“有某种特长的人”、“道德高尚的人”、“精明强干的人”等等都被称之为人才。在《辞海》的解释中:人才是指“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辞源》中将人才解释为“有才学的人”。每一种说法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都只体现了人才的某个单一的特征。人才并非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而言,它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人才学上,根据人才的相关特性,有学者将人才定义为“那些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对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对历史进步做出某种贡献的人。广义的人才是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骨干分子。狭义的人才,是指智能很高,贡献很大,影响深远的杰出人物”[2]。就高等教育领域而言,培养的目标更多是广义范畴上的人才。“类型”在《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中定义为“事物按照共同的特征所形成的种类”。潘懋元教授在研究高等教育分类时认为,分类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事物、事件和事实划分成类型和层次,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3]。梳理目前大学人才培养分类,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根据学科知识体系,可分为不同学科领域人才;根据知识的探究与应用,可分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根据人才层次分为精英人才(拔尖人才)和普通人才。其实,每一种人才培养的类型都并非学者“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大学发展过程中适时性、历时性的产物。
  二、大学人才培养类型历史探源与演变
  (一)中世纪传统大学:单学科领域人才起源和自由教育的追求
  12世纪时,由于十字军东征后与穆斯林和拜占庭帝国的联系,提高了欧洲的文化和智力水平。随着新翻译的古代著作被吸引、罗马法研究的复兴,知识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再加上西欧经济开始发展,城市和贸易的复兴,社会需要大量受过训练的管理者、律师、文书、医生和牧师。众所周知,大学起初仅仅只是教师和学生的行会,“是一小批师生出于满足将法律、医学、神学和其他领域发展中的思想加以分化和系统化这一外部和内部的需要而创办的”[4]。这就表明,中世纪大学初期的人才培养从一开始就具备分类培养的特性,只不过其是按照学科领域或者说是社会职业的需求进行分类的。并且中世纪大学起初均为单科大学,如博洛尼亚大学为法学科、巴黎大学为神学科、萨莱诺大学为医学科,专以培养相应学科的人才为己任。在发展的进程中,中世纪大学从原来的行会逐步发展成为统治阶级(如宗教势力等)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学生在学习神、医、法学科之前,须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一般视为文科,学习的内容更多的是一种形而上的知识。其目标是培养全人或者说是通才,这时期大学的人才尽管有着以职业需求为基础的学科培养,但其最核心的人才培养追求依旧是一种自由教育,即理智的发展。
  (二)近代大学:学科类型人才的扩张和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产生
  1学科类型人才的扩张
  “中世纪时期”由于包容性知识发展缓慢并且相对稳定,一种相对简单的分化足以维持很长时间[5]。直至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以及近代革命因素的影响,传统大学的学科领域才逐渐走出封闭,从传统的文、神、法、医较为单一的学科人才类型向包括理科、工科等自然科学领域人才扩展。但这种开放有时并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例如,在该时期的英国,近代自然科学在牛津、剑桥这样的传统大学一直居于次要地位,大部分新兴学科尤其是技术和实用学科不仅几乎无立足之地,而且难以成为教授讲座课程,只能由低级教师或助教们负责传授。正如阿什比所言:“尽管剑桥大学较之牛津大学更能迅速反应时代的呼声,但是无论何种意义上而言,他们都未能对科学革命作出迅速反应。”[6]而伦敦大学的出现则推动了传统大学的变革,自1826年创立之后,伦敦大学取消传统大学的神学部,代之以理学部和工学部,并开设大量的关于近代自然学科方面的课程,反映出伦敦大学人才培养学科类型的面向社会进一步的拓展。而这一举动也迅速成为传统大学改革的基点,最终在政府制定各项取消牛津和剑桥自中世纪以来享受的种种特权的法令以及使用财政拨款的相关措施下,传统大学逐步走出固步自封的局面,培养的人才类型也日益多元。大学逐渐走出“象牙塔”,从社会的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越来越多的学科领域进入到大学。大学的人才培养已经从中世纪相对简单的学科分化逐渐发展到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众多学科领域。   2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产生
  另一方面,随着1808年柏林大学的创立,洪堡倡导追求纯粹的知识,提倡“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理念,确立了科学研究在大学的地位,研究型人才应运而生。研究型人才也可称为理论人才、学术人才,指高等院校对高等教育中理性、学术与知识等目标追求的一种倾向,其价值取向侧重于增进人类科学文化知识、进行高深学术研究、培养学生从事有关学术性工作的能力,指“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诸如哲学家、数学家、史学家、物理学家等等”[7]。“洪堡反对传统大学将传授知识作为主要职能的做法,主张大学的主要任务是追求真理,科学研究是第一位的。没有科学研究,既无法发展科学,也不能培养出真正的科学人才”[8]。之后众多学者纷纷响应,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应该进行纯研究和基础研究,“追求科学和学术的工作属于大学”。而这直接影响到之后欧洲各国以及美国大学的发展,如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是模仿德国柏林大学而建立的,其创办伊始就将研究生教育当做重要的使命,研究型人才成为其培养的主要类型。并成功促进了哈佛、耶鲁等传统大学的变革,纷纷在原来的基础上设立研究生院,形成近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类型的分化。
  应用型人才(实用人才)是“泛指一切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9]。自19世纪美国的《莫里尔法案》颁布以后,赠地学院以及州立学院兴起,这些大学完全以社会服务为办学宗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应用型人才成功登上大学人才培养类型的历史舞台。也许有人会质疑,早在中世纪大学,其培养的人才就是为了满足社会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但是不得不说那时候培养的人才并不具有普世性,甚至带有宗教色彩,仅仅只是统治阶层的需求。应用型人才真正的形成则属于美国,“威斯康星”思想将大学变成了社会的“服务站”。积极培养社会所需的一般技术人才,这一变化迅速影响世界各地的大学,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可或缺。
  (三)现代大学(二战以后):复合型人才的创生和精英人才的重生
  1复合型人才的创生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高深知识具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并呈现出“日益专门化、数量越来越多、知识密集性、知识广博性和自主性程度越来越高”的特点[10]。随着知识特点的变化,学科再也不是中世纪大学纯粹的知识体系,新的学科层出不穷。如伯顿·克拉克所言:“当学科发展扩大到把汽车修理、发型技术、肚皮舞跳法也包括在内时,人们并不感到吃惊。”[11]因此,在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类型中,按照学科领域的人才分类依旧存在,并为社会各个领域提供所需人才。但随着知识信息爆炸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科知识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呈现出逐渐综合的态势。虽然不同学科有着各自独立的知识体系,也是其成为不同学科的本质特点,但其相互之间又并非绝对的孤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用单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已经无法去揭示事物的本质,不同学科的视角能够给与科学发展本身更多的动力,如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生物化学等学科。而这种跨学科知识的发展,直接促生了现代大学产出的复合型人才。
  2精英人才的重生
  “二战之后,在战后复员军人接受高等教育热潮的冲击下,中产阶级家庭财富的积累及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高涨,《国防教育法》的颁行实施,联邦政府给予大学科学研究的资助所导致的大学规模的扩张,克尔巨型大学观的理论指引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美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12]。马丁特罗教授在研究这种现象之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并认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功能是造就专业技术人才。但是随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传统的精英大学教育受到了冲击。众多学者担忧,大量增加大学入学人数会导致教育膨胀,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意识到精英人才对于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性,大学人才培养层次分类理念日益得到重视,以期保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大学人才培养的精英人才和普通人才分类教育成为新时期下既满足社会需求又保证质量的一种选择。
  何为“精英”?《辞海》中对精英的定义为:“西方社会学用语,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层地位并有影响作用的杰出人物。与一般天才和优秀人物不同,他们在一定的社会里得到高度评价和合法化的地位,并与整个社会发展方向相联系,因散布于各行各业,因而可窥测社会分层现象。”其实,精英是一个历史的发展性的概念,因为在不同时代下精英的含义是不同的,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前的西方国家中,精英主要指的是贵族和统治阶级上层,可以看出对精英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身份、地位、财产作为衡量精英的标准,也是至今人们对精英产生误解的根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精英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在现代社会精英被认为是那些具有突出的智能水平和品德要素,能够在各领域各方面对社会的发展做出杰出的创造性贡献的人。托马斯杰弗逊就曾提出教育应实施英才教育而不考虑社会地位,他希望从初级和中间学校的“垃圾中耙出英才”,选送他们接受高等教育。他认为今天的精英是通过心理测验被精确而公平地选择出来的[13]。因此,所谓精英人才,19世纪以前指代的是处于社会上层的人,而现在则是代表与一般人才相比而言,具有卓越才能、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人才。
  三、人才培养类型的历史演变特点
  通梳理大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大学人才培养类型的分化与发展并非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循,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相关性。
  (一)以学科知识发展为主线
  克拉克指出:“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高等教育的生产车间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群群研究一门门知识的专业学者。这种一门门的知识称作学科,而组织正是围绕这些学科确立起来的。”[14]“只要高等教育仍然是正规的组织,它就是控制高深知识和方法的社会机构”[15]。可见高深知识是大学的逻辑基础。无论是纽曼时代以知识本身为目的教学,还是洪堡追求知识真理为追求的研究,或是威斯康星宣扬的知识服务社会的应用,大学的理念始终围绕着知识的发展而发展,而作为大学的核心职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始终围绕着知识的发展而不断演进。   很多研究者认为,知识经历了综合——分化——综合的发展过程。初期关于自然界的知识是一个含糊的整体,随着人类自然认识史的演进,人们通过对自然界知识的不断探求,并对整体进行逐块逐层的分解研究,于是出现了整体知识的不断分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开始关注边缘学科,尝试从不同知识体系的视角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其综合趋势正在形成。当知识的内涵与外延随着其自身规律和外部规律不断扩大分化时,大学的生产车间——学科,自然在不断地增加,其单学科性人才类型随之丰富细化。而当知识的发展趋势走向综合,跨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开始出现并不断完善时,复合型人才自然成为大学培养的新目标。正是知识“综合——分化——综合”的变化引导着大学人才培养类型——“全人——单科——复合”的发展。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中世纪的大学素有象牙塔之称,是少数人的教育。虽然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但是在人才培养类型上仍具备一定的职业需求,为当时的社会提供文职人员。可以说大学在产生之初,其人才培养的类型便遵循着社会需求的运行规律。但有人会提出质疑,认识论认为“高等教育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16],大学开始之初,追求的是理智的发展,即自由教育,其并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个人认为其实不然,拿自由教育的代表人物纽曼所在的英国而言,那时的大学可以说也是一种早期的“精英教育”,是少数身份高的人所接受的教育。众所周知,英国的传统教育是绅士教育,其主流社会的需求实然是培养统治阶层的人才或者说统治阶层是通过大学维护其身份的象征。从这样的角度,大学依旧是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只是这样的“社会”是国家的少数但却占有重要权力的主流社会。
  大学走出象牙塔,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人才培养就不可能不去考虑社会的需求。正如上文中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从传统学科向自然学科转变的例子就鲜明的表现出大学因社会的需求而做出的改变。“威斯康星”思想之后,大学为社会培养的不仅是应用型人才,其研究型人才指向也是生产,都是以社会发展服务为目标。例如马里兰州的农学院实验室的研究有新品种的改良、肥料的发明与应用、灌溉排水、温度湿度对动植物及家畜的生育与养殖的影响、轮种观念的建立等等,使农业逐步走向科学化[17]。另外,精英人才与普通人才的分化毋庸多言,是大众化教育时代发展下的产物。精英人才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任何国家或任何领域,精英人才都是中坚、是脊梁,起着引领社会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作用。由此看出,大学培养的各类人才与社会的需求具有间接或直接的联系,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背景下的产物。
  参考文献:
  [1][7][9]胡建华,周川,陈列,龚放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42,223-234,233-234
  [2]史仲文人才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37,40,45
  [3]潘懋元,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 2006(3): 8-13
  [4][5][10][15][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3,13,16,11
  [6]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43
  [8]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9]胡建华,周川,陈列,龚放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2000:233-234
  [11][14]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12
  [12]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24
  [13][16]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旭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7]李素敏美国赠地学院发展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教师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笔者提出五种情感教育的方法:培养情感,自然陶冶;热爱学生,以情动情;朗读课文,以情感人;创设情境,以情治情;剖析文路,以情激情。
当前的课堂教学通常是一位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做到对所有学生的精准关注有一定难度。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借助数字媒体技术,通过提取人脸表情和体态特征,
写好作文应注重选择材料和运用材料。只要我们能厚积薄发,展开想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自然会有源头活水汩汩来,妙笔不想生花也难。
[摘要]引导师范生追问和体悟教育的真谛是高等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教师和师范生是具有丰富的教育生活经验的个体,而且这些经验本身是公共教育学的课程资源。采取师范生分享教师的教育经验和反思自己的教育经历的教育叙事的方式,有助于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使教育叙事式公共教育学教育模式成为一种可能。  [关键词]教育叙事公共教育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5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目的研究和比较50Hz0.6mT低频脉冲电磁场(PEMFs)和50Hz1.8mT正弦交变电磁场(SEMFs)防止尾吊大鼠骨量下降的效果,为失重引起的骨流失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尾
据调查分析,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呈现出无序失范、单向失衡和比例失调等特征,从而导致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总量不足和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其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论身置在哪里,接触最多的就是广告。熟悉并鉴评经典广告,有助于我们认识广告,欣赏广告,编写广告。
美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失的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把关学原理运用于语文教学,能更好地对学生实施美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教师角色,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