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到笔不到”,这是中国画家对某一种画面形态的褒奖式描述。言下之意,如果是“笔到意也到”,那就不能被称作好画,所有的要求都做到了,反而不能算是最优的结果,这里面的道理只有在学习了绘画之后,并且有了充分的绘画实践之后才能意识得到。
画一根线条,如果从头至尾都一样清晰,一样粗细,没有差错,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种能力、一种功夫。而在绘画业内的评价里就不一定是好的表现。中国画讲究“积点成线”,无数的点汇成一条线,这是一种特殊要求和讲究,也是达成要求的具体方法。点和点之间是有空隙的,不是完全相接,而且点和点之间的距离有大有小,时断时续地排列在一起的点,在一定距离之外来看就是一条连贯完整的线。
通俗点说,点和点之间的空隙就叫“笔不到”。但远看又是连在一起的,那是“意到”,或者叫“势到”。空隙是一种休息,也可以看作是缺漏,笔不到就是不完美,不完美也可以带来美的感觉,不完美反而是一种好的品相。物质上、实体上没达到,但心理上、直觉上、意念上已经达成,这就是“意到”的意思。心里面把不完整的东西合成为完整的结果,这叫“完形”,是人用经验去预测、判断,并参与完成的结果。在一般人看来一笔连贯画出来的线是好的线条,而断断续续又歪歪斜斜的线则不是好的线条,画得顺溜画得直是好,画歪了又不均匀这不是好。
满则碎,满则滞,满则紧。这当然是绘画的大忌,也是事物发展的大忌。重视大的趋势,抓住主要的东西,所以,我们时常会听到高手给意见会说“画紧了,放松一点”。这个所谓的“松”就是指要留下空隙,保留缺陷,容忍不足,避免过于完美的结果。
在学画的经历中,多次与前辈或同道研讨作品,讨教专业上的事,总会涉及有关松紧的问题。后来我在辅导学生时,也经常会提醒学生,画得松一点。
所谓“松”的问题,初学画时并未重视,好像没在老师那得到提醒,或者是我记不清了。作画时拼命想把看到的都画出来,画得越充分就越有本事。越精道、越细腻、越准确,功夫就越到家。
做学生的时候并不太在意松紧的问题,全部心思都在“准”字上,在丰富上(也就数量上),比谁的准,比谁的多,比谁画得周全。比例要准,形要准,色彩要准,层次要多,颜色要丰富,画面要完整。生怕哪儿出了误差没看出来,生怕画不像。
其实是到后来才真正意识到松紧的问题。到国外看了原作之后才慢慢明白好画应该是什么样子。做学生时,老师告诉我们莫迪利阿尼的画好,我不以为然,翻着莫迪利阿尼的画册,看着那些手脚都没怎么刻划完整的画并琢磨着它好在哪里?心里是有怀疑的。
什么为“松”?如何才是“紧”?这好像没有量化指标,完全是凭人的感觉而定。比如,那种面面俱到的画往往就被称为“紧”,磨磨唧唧、磨磨蹭蹭,生怕漏掉一丁点细节那样的油腻型的味道是典型的“紧”。不知道这样理解有什么不妥,反正所謂“紧”似乎带有负面的意思。
所谓的松就是不完整,就是有缺陷,就是未完成,就是不成熟。是法度之内的散淡和对原有目的性的超越,是对规则的破坏。广军说:“别端着。”“暑日穿西装,端着。”端着就假,就紧,就烦人。小稿、草图就很松,因为不需要作为正式作品拿出来给人看,所以就画得很自我,很真实,没端着,就如同一个人到了家里就会比较放肆,这时候才显露出真实状态,就像女人素颜的时候一样,人不装的时候更自在。
孔子说:“游于艺。”游,就是放松、自由、快乐。
松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其实也是个思想境界和心理层面的问题。技术上的松和行为上的松引导出了有意思的形式美感。人在放松的状态下,不自觉就会流露真性情。或者说在轻松的状态下做东西有灵性,有感染力,容易让人接纳,因为不是板着面孔去刻意表演,因此也就更有亲和感,更打动人。如果总是为某个目的而做,为某个外在的要求而做,为具体实用的利益而做,那就不可能松下来。松就是放下,就是真正地去做自己,做内心向往的事。你纯碎的意图,你的无意识,你的直觉和感受,很可能这些都没有什么实际效用,但只有做无用的事才能真正的松下来。
古代的画家大多数风格都比较接近,因为他们都是为定件而画,尽管性格强悍的人会多少透露出个人的独特性,可是总体趋势还是相同的。印象派之后,画家慢慢地改变了为订件而画的状况,没有了甲方的制约,画家的个人风格就多了起来,因为画家能够在放松的状态下创作,所以后来的破坏者和颠覆者层出不穷,流派叠出,因为个性得到真正的解放,这时候是画家画完了进市场,而不是有人订了才去画。
当然,什么时代都会有为订件而做的画家,我们称其为商业画家,此类作品被称为“行画”。因为普通人喜欢完整和完美的东西,你要为订件而画,就不可能“松”,也就是不希望有缺陷,有未完成的感觉,甚至有那些修改之后留下的痕迹。
其实,松是一种高要求。可我们总是轻描淡写地告诫学生要他们放松一点,似乎只要你想松就可以松,想紧也可以紧,但有过很长绘画经历的人都有体会,松要比紧难多了。
所谓概括、归纳、提炼、舍弃、简化,都是指要把重要的抓住,把多余的去掉,要做减法,要扔掉原先认为是有价值的宝贝。
画一根线条,如果从头至尾都一样清晰,一样粗细,没有差错,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种能力、一种功夫。而在绘画业内的评价里就不一定是好的表现。中国画讲究“积点成线”,无数的点汇成一条线,这是一种特殊要求和讲究,也是达成要求的具体方法。点和点之间是有空隙的,不是完全相接,而且点和点之间的距离有大有小,时断时续地排列在一起的点,在一定距离之外来看就是一条连贯完整的线。
通俗点说,点和点之间的空隙就叫“笔不到”。但远看又是连在一起的,那是“意到”,或者叫“势到”。空隙是一种休息,也可以看作是缺漏,笔不到就是不完美,不完美也可以带来美的感觉,不完美反而是一种好的品相。物质上、实体上没达到,但心理上、直觉上、意念上已经达成,这就是“意到”的意思。心里面把不完整的东西合成为完整的结果,这叫“完形”,是人用经验去预测、判断,并参与完成的结果。在一般人看来一笔连贯画出来的线是好的线条,而断断续续又歪歪斜斜的线则不是好的线条,画得顺溜画得直是好,画歪了又不均匀这不是好。
满则碎,满则滞,满则紧。这当然是绘画的大忌,也是事物发展的大忌。重视大的趋势,抓住主要的东西,所以,我们时常会听到高手给意见会说“画紧了,放松一点”。这个所谓的“松”就是指要留下空隙,保留缺陷,容忍不足,避免过于完美的结果。
在学画的经历中,多次与前辈或同道研讨作品,讨教专业上的事,总会涉及有关松紧的问题。后来我在辅导学生时,也经常会提醒学生,画得松一点。
所谓“松”的问题,初学画时并未重视,好像没在老师那得到提醒,或者是我记不清了。作画时拼命想把看到的都画出来,画得越充分就越有本事。越精道、越细腻、越准确,功夫就越到家。
做学生的时候并不太在意松紧的问题,全部心思都在“准”字上,在丰富上(也就数量上),比谁的准,比谁的多,比谁画得周全。比例要准,形要准,色彩要准,层次要多,颜色要丰富,画面要完整。生怕哪儿出了误差没看出来,生怕画不像。
其实是到后来才真正意识到松紧的问题。到国外看了原作之后才慢慢明白好画应该是什么样子。做学生时,老师告诉我们莫迪利阿尼的画好,我不以为然,翻着莫迪利阿尼的画册,看着那些手脚都没怎么刻划完整的画并琢磨着它好在哪里?心里是有怀疑的。
什么为“松”?如何才是“紧”?这好像没有量化指标,完全是凭人的感觉而定。比如,那种面面俱到的画往往就被称为“紧”,磨磨唧唧、磨磨蹭蹭,生怕漏掉一丁点细节那样的油腻型的味道是典型的“紧”。不知道这样理解有什么不妥,反正所謂“紧”似乎带有负面的意思。
所谓的松就是不完整,就是有缺陷,就是未完成,就是不成熟。是法度之内的散淡和对原有目的性的超越,是对规则的破坏。广军说:“别端着。”“暑日穿西装,端着。”端着就假,就紧,就烦人。小稿、草图就很松,因为不需要作为正式作品拿出来给人看,所以就画得很自我,很真实,没端着,就如同一个人到了家里就会比较放肆,这时候才显露出真实状态,就像女人素颜的时候一样,人不装的时候更自在。
孔子说:“游于艺。”游,就是放松、自由、快乐。
松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其实也是个思想境界和心理层面的问题。技术上的松和行为上的松引导出了有意思的形式美感。人在放松的状态下,不自觉就会流露真性情。或者说在轻松的状态下做东西有灵性,有感染力,容易让人接纳,因为不是板着面孔去刻意表演,因此也就更有亲和感,更打动人。如果总是为某个目的而做,为某个外在的要求而做,为具体实用的利益而做,那就不可能松下来。松就是放下,就是真正地去做自己,做内心向往的事。你纯碎的意图,你的无意识,你的直觉和感受,很可能这些都没有什么实际效用,但只有做无用的事才能真正的松下来。
古代的画家大多数风格都比较接近,因为他们都是为定件而画,尽管性格强悍的人会多少透露出个人的独特性,可是总体趋势还是相同的。印象派之后,画家慢慢地改变了为订件而画的状况,没有了甲方的制约,画家的个人风格就多了起来,因为画家能够在放松的状态下创作,所以后来的破坏者和颠覆者层出不穷,流派叠出,因为个性得到真正的解放,这时候是画家画完了进市场,而不是有人订了才去画。
当然,什么时代都会有为订件而做的画家,我们称其为商业画家,此类作品被称为“行画”。因为普通人喜欢完整和完美的东西,你要为订件而画,就不可能“松”,也就是不希望有缺陷,有未完成的感觉,甚至有那些修改之后留下的痕迹。
其实,松是一种高要求。可我们总是轻描淡写地告诫学生要他们放松一点,似乎只要你想松就可以松,想紧也可以紧,但有过很长绘画经历的人都有体会,松要比紧难多了。
所谓概括、归纳、提炼、舍弃、简化,都是指要把重要的抓住,把多余的去掉,要做减法,要扔掉原先认为是有价值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