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于《送东阳马生序》的主题,常以勉励马生努力学习为主。本文以此为思路的起点,探讨此主题的写作技巧:既要勉励晚辈,外加年龄的悬殊和心灵的敬畏,写作技巧上则需自叙身世,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不露痕迹,更易让人心悦诚服。主体部分重点揭示学习的过程:自学(积累)—求师(解惑)—师从(深造)。这三个阶段以时间为序,表面上是并列的,实则逻辑上是递进的。知识要形成体系,则需师从。勤和艰固然是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但支撑这二者的唯有“嗜”, 因“嗜”,故虽“艰”尤“勤”;因“嗜”,故守“艰”,践“勤”,卒而获其“乐”。
关键词:主题;赠序;写作方法;学习过程
解读此文之前,我们先把“序”这个关键词讲解清楚。中国乃礼仪之邦,中国人是讲人情的。故而在古时交通不便,分离乃视作别离别的境况下,是很受重视的。送别的地方有讲究,如“南浦”,早在屈原《九歌·河伯》中有这么一句:“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水路分离,就有了一个专有名词。还有我们熟悉不过的“长亭”,柳永的《雨霖铃》里“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是陆路分离的专有词。甚至元代名曲《西厢记》中都有脍炙人口的“长亭送别”一段。送别的方式也极其讲究。有送别酒,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举杯消愁愁更愁”,再则就是送别歌或送别诗。发展到诗文盛行的唐代,就出现了送别赠序的形式。
序,也称作“叙”或“引”,我们常见的“引言”“前言”“后序”,在书籍或文章前边或后边的说明书籍著述、意图、评论等,称“书序”。而“赠序”专用于赠别,内容多表惜别、祝愿、劝勉、誉扬之意。如韩愈的《送石处士序》《送李愿归盘古序》、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赠序在文体上属古代散文,重情理的抒发。宋濂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强调“辞达”,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均有意指,说理比较透彻。
东阳乃浙江省东阳县,马生是当时的一个太学生,与当时在浙江浦江县的宋濂,同属金华府,算作同乡。其余资料也无从可考。《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写于明洪武十一年,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到应天(今江苏南京)朝见朱元璋时,逢同乡晚辈前来拜访,故写了此序。
同样是赠序,我们比较一下韩愈的《送李愿归盘古序》和此文的不同。一是对象不同。李愿是韩愈的好友,故前者是赠好友,后者是赠晚辈。二是目的不同。韩愈时值仕途不顺,借好友归隐之事,坦露抑郁不平之气。宋濂是希望借此文,勉励马生勤奋。三是写法不同。韩愈是借李愿之口,揭示官场之琳总,代言出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一句,较委婉地坦露出作者的心声和目的,言辞深邃而隐晦。宋濂则详叙自幼时起求学从师的经历,娓娓道来,文末“谓余勉乡人以學者,余之志”一句直言心意,自是勉励马生,文词显得平易诚挚。这样对比在于揭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在写法上自然也有所考虑。马生是晚辈,加之学识的差别,难免让晚辈产生敬畏之感。外加又是勉励刻苦之词,如果讲大道理,难免单调生硬,难以产生触动人心的作用。所以不妨放下自己的架子,抛开生硬的训道,如叙事一般,娓娓细述生平的学习经历,将勤和苦具象为经历,让马生仿佛在聆听中汲取或感悟,语言平实,如话家常,更易让人心悦诚服。再说马生也不是纨绔之人,文中写道:“流辈甚称其贤,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所以可以想见,作者在马生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求学的影子和尊师的品质,故敞开心扉,以自己的经历与之分享,在这样无知无觉的叙述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无一句勉励,却比单纯的讲道要有力得多。
当然,勉励马生刻苦努力,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大中心,仅获得这样的认识是不该觉得足够的。细细读来,这样的经历是否还揭示出一定的学习规律?是否能获得一些其他更丰厚的裨益呢?
读书的第一阶段:积累。开篇一句“余幼时即嗜学”,“嗜”字一语道出自己对学习的酷爱,并且似乎有点与生俱来的味道。何为“嗜”?从口,耆声。本义是特别爱好。词意强调程度:特别。一个“嗜”统领全段全文。为了极致表现这个“嗜”的程度,作者让其在三对矛盾的撕扯中去凸显。矛盾一:家贫与致书。家贫是客观事实,嗜书是主观情感。但主客观发生矛盾的时候,谁定胜负,就要看哪一方的程度更深了。“嗜”是强烈的,无法抑制的,那么主观的能动性就调动起来,就能想到办法:借书!矛盾二:借书和还书。这里有个时间差的问题。这个时间不仅是藏书者给的期限,也是自己迫切阅读的极短期限,当然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读到尽可能多的书。只有守住这个期限,才能延续阅读的时间。如何解决呢?给自己一点压力,计日以还。时间的催促常能激发起一个人的紧迫感。这背后若没有“嗜”的支撑,是难以自我施压并持之以恒的。矛盾三:天寒与抄书。若说平日里抄书只是对肌肉速度的一个考验,那么一旦天寒,就是意志力与恶劣环境所造成的身体本能反应的不断抗衡。此种情况下,没有超浓的兴趣和足够的热情,是难以调动和持续起自己的意志,做到一如往常的。
因为“嗜”,才会让人突破贫穷的现实,穷则思变;因为“嗜”,才能恪守为人的原则,让兴趣得以延续;因为“嗜”,才能与天寒地冻的惰性相争,得以遍观群书。所以此文伊始,就强调对于读书,兴趣是极关键的,也正是凭借这浓烈的兴趣,作者虽家贫最终还是达到了博览群书的境界。
到了成年,读书进入第二阶段:求教。一个“患”字点明了读书到一定程度后的心态。何为“患”?从心,毌声,把穿在绳上的一组东西放在心上面悬挂起来就是担心。本义是担心,提心吊胆。这个字强调的也是程度,极其担心。担心什么?韩愈《师说》中有:“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担心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闭塞,担心自读中种种疑问无法解开,一种读的越多懂的越少的恐惧。无知者无畏,越是渊博的人,越能在苍茫的知识中窥见自己的渺小,越有一种担心和谦逊。看来读书只一生沉迷于自我操作可不行,还一定要交流拜师,方能解惑,巩固和升华。 求师的过程并不轻松,需要面临多方考验。其一:路遥。古人访名师是不辞辛劳的,文中的“尝趋百里外”就足以印证这奔走的劳苦,访师之艰辛。这是对身体的考验,是较容易克服的。因此受古时交通的限制,不远万里求学访师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其二:人多。既然是先达,自是有许多慕名前来的学生弟子,请教之多,时间之久,也是一种考验。所以要随时面临“求而不得”的境况,不远万里,很可能白跑一趟。这也算客观环境,有随机和运气的成分,大家机会均等,也好克服。其三:师严。既是先达,自然也是有一些脾气的,严肃而认真,从未面降辞色,很是威严。甚至在解答当下,遇其训斥和呵责,待到老师气消才可再请教。这些就考验到学生的颜面了,是内在的考验,这些叱咄之辞难免亦会伤及自尊,让人颜面扫地。如果能终有所获,受点苦失点面子还是值得的。
但宋濂在后文写道,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的情况,这样的伤害似乎要更深些。这些都很现实地指出从师面临的问题,但是又并非旨在告知明了,意在强调面对的态度:恭!作为晚辈,既然是来求教,就应该有一番谦和的态度。“为学莫重于尊师”,对此作者做了大量描述。“俯身倾耳以请”——听讲时格外认真,这样的姿势也勾勒出一副谦和的神态。那面对先达毫不留情地指出纰漏,甚至是训斥,作者反而没有半点的怨言或是胆怯,而是显得恭敬,对教师的礼数也是更加到位,更别说反驳,默默在一旁久候,直到先达气消,再则请教。总之,在拜师求教的这点,宋濂始终强调的是“恭”,是尊师。因如此“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一旦能够实现与之交游,就定能抑制住内心的自满,克服本能的自尊,以一种更谦和的态度对待先达,更准确地说是对待学问。
第三个阶段,师从。这一阶段,作者极言条件之苦。同时将自己的经历与同舍生进行同类相比:同舍生无论在服饰、配饰还是饮食上,都大大胜过自己。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人难免会攀比甚至产生嫉妒,若以这样消极的心态出现,自然会动摇那些学习信念不坚定的人,甚至导致陷入盲目跟风或自暴自弃的状态,背离学习的初衷。这既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挑战。如何守住学习最初的信念并坚持心无杂念地学习,保持心境的平和,坚守住最初的“嗜”?如何让自己的精神不受污染,畅享学习的“乐”?作者笔锋一转,由抑到扬,竟一点羡慕的意思都没有,因为自己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就是能从学习中获得很多的乐趣和满足。这些感官的刺激有些人却需通过饮食起居的优越来获得,但这种精神享受作者在学习中也一样得到,坚守学习的热忱、劲头,自觉抵制生活中的诱惑,专注于学习,就能使自己即使日日处在充满诱惑的环境中,也能自得其乐,甚至超越条件的艰苦,获得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所以这个阶段,我们还是可以回到“嗜”,因为学习是足以使作者感到快乐的事,所以任何世俗的鄙陋或優越都难以勾起作者的自卑或羡慕,所以这份“乐”,能够让作者对抗生活条件的艰苦,让作者屏蔽物质条件的诱惑,让作者一直在学习这条最笔直、最单纯的路上前行,并最终获得丰厚的收获。
这就是宋濂在此文中所叙述的他求学从师的生活。他揭示了自己学习的一个过程:自学(积累)——求师(解惑)——师从(深造)。这三个阶段以时间为序,表面上是并列的,实则在逻辑上是递进的。惑从何来?自学中产生。要待知识形成系统形成完整的体系,则需师从。这样的经历为晚辈明晰了学习的过程和正道途径。
在他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字里行间始终透着“勤”和“艰”。从幼时的雪天抄书,计日以还,到成年拜师后百里求师,再到从师时穷冬学习,衣食不济,都透着“勤”字;这个“艰”,除了客观指着经济条件的匮乏和外部环境的艰苦,还指向作者内在的苦学精神,这是一种学习的境界。巴金在《沉落》中写到:“苦学能够战胜一切,学问的宫殿不分贫富都可以进去。”白居易自述他年轻时读书,就是“苦学力文”“不遑寝息”;韩愈也说他“口不绝吟于大艺之手,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学习若处在安逸的环境中,自然会懈怠,所以只有保持一种苦学的状态,才能够心境单纯,激发出无穷尽的对抗外界种种的力量。所以说,“勤”是外部表现,“艰”是内在要求。但是推及最本质的原因,还是一个字——“嗜”。因“嗜”,故虽“艰”尤“勤”,因“嗜”;故守“艰”,践“勤”,卒而获其“乐”。
纵观全文,宋濂在强调“勉乡人以学者”的同时,还揭示了学习的过程,强调了对待学习要嗜,才能勤、艰、专,对待先达要恭。
关键词:主题;赠序;写作方法;学习过程
解读此文之前,我们先把“序”这个关键词讲解清楚。中国乃礼仪之邦,中国人是讲人情的。故而在古时交通不便,分离乃视作别离别的境况下,是很受重视的。送别的地方有讲究,如“南浦”,早在屈原《九歌·河伯》中有这么一句:“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水路分离,就有了一个专有名词。还有我们熟悉不过的“长亭”,柳永的《雨霖铃》里“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是陆路分离的专有词。甚至元代名曲《西厢记》中都有脍炙人口的“长亭送别”一段。送别的方式也极其讲究。有送别酒,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举杯消愁愁更愁”,再则就是送别歌或送别诗。发展到诗文盛行的唐代,就出现了送别赠序的形式。
序,也称作“叙”或“引”,我们常见的“引言”“前言”“后序”,在书籍或文章前边或后边的说明书籍著述、意图、评论等,称“书序”。而“赠序”专用于赠别,内容多表惜别、祝愿、劝勉、誉扬之意。如韩愈的《送石处士序》《送李愿归盘古序》、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赠序在文体上属古代散文,重情理的抒发。宋濂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强调“辞达”,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均有意指,说理比较透彻。
东阳乃浙江省东阳县,马生是当时的一个太学生,与当时在浙江浦江县的宋濂,同属金华府,算作同乡。其余资料也无从可考。《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写于明洪武十一年,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到应天(今江苏南京)朝见朱元璋时,逢同乡晚辈前来拜访,故写了此序。
同样是赠序,我们比较一下韩愈的《送李愿归盘古序》和此文的不同。一是对象不同。李愿是韩愈的好友,故前者是赠好友,后者是赠晚辈。二是目的不同。韩愈时值仕途不顺,借好友归隐之事,坦露抑郁不平之气。宋濂是希望借此文,勉励马生勤奋。三是写法不同。韩愈是借李愿之口,揭示官场之琳总,代言出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一句,较委婉地坦露出作者的心声和目的,言辞深邃而隐晦。宋濂则详叙自幼时起求学从师的经历,娓娓道来,文末“谓余勉乡人以學者,余之志”一句直言心意,自是勉励马生,文词显得平易诚挚。这样对比在于揭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在写法上自然也有所考虑。马生是晚辈,加之学识的差别,难免让晚辈产生敬畏之感。外加又是勉励刻苦之词,如果讲大道理,难免单调生硬,难以产生触动人心的作用。所以不妨放下自己的架子,抛开生硬的训道,如叙事一般,娓娓细述生平的学习经历,将勤和苦具象为经历,让马生仿佛在聆听中汲取或感悟,语言平实,如话家常,更易让人心悦诚服。再说马生也不是纨绔之人,文中写道:“流辈甚称其贤,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所以可以想见,作者在马生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求学的影子和尊师的品质,故敞开心扉,以自己的经历与之分享,在这样无知无觉的叙述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无一句勉励,却比单纯的讲道要有力得多。
当然,勉励马生刻苦努力,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大中心,仅获得这样的认识是不该觉得足够的。细细读来,这样的经历是否还揭示出一定的学习规律?是否能获得一些其他更丰厚的裨益呢?
读书的第一阶段:积累。开篇一句“余幼时即嗜学”,“嗜”字一语道出自己对学习的酷爱,并且似乎有点与生俱来的味道。何为“嗜”?从口,耆声。本义是特别爱好。词意强调程度:特别。一个“嗜”统领全段全文。为了极致表现这个“嗜”的程度,作者让其在三对矛盾的撕扯中去凸显。矛盾一:家贫与致书。家贫是客观事实,嗜书是主观情感。但主客观发生矛盾的时候,谁定胜负,就要看哪一方的程度更深了。“嗜”是强烈的,无法抑制的,那么主观的能动性就调动起来,就能想到办法:借书!矛盾二:借书和还书。这里有个时间差的问题。这个时间不仅是藏书者给的期限,也是自己迫切阅读的极短期限,当然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读到尽可能多的书。只有守住这个期限,才能延续阅读的时间。如何解决呢?给自己一点压力,计日以还。时间的催促常能激发起一个人的紧迫感。这背后若没有“嗜”的支撑,是难以自我施压并持之以恒的。矛盾三:天寒与抄书。若说平日里抄书只是对肌肉速度的一个考验,那么一旦天寒,就是意志力与恶劣环境所造成的身体本能反应的不断抗衡。此种情况下,没有超浓的兴趣和足够的热情,是难以调动和持续起自己的意志,做到一如往常的。
因为“嗜”,才会让人突破贫穷的现实,穷则思变;因为“嗜”,才能恪守为人的原则,让兴趣得以延续;因为“嗜”,才能与天寒地冻的惰性相争,得以遍观群书。所以此文伊始,就强调对于读书,兴趣是极关键的,也正是凭借这浓烈的兴趣,作者虽家贫最终还是达到了博览群书的境界。
到了成年,读书进入第二阶段:求教。一个“患”字点明了读书到一定程度后的心态。何为“患”?从心,毌声,把穿在绳上的一组东西放在心上面悬挂起来就是担心。本义是担心,提心吊胆。这个字强调的也是程度,极其担心。担心什么?韩愈《师说》中有:“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担心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闭塞,担心自读中种种疑问无法解开,一种读的越多懂的越少的恐惧。无知者无畏,越是渊博的人,越能在苍茫的知识中窥见自己的渺小,越有一种担心和谦逊。看来读书只一生沉迷于自我操作可不行,还一定要交流拜师,方能解惑,巩固和升华。 求师的过程并不轻松,需要面临多方考验。其一:路遥。古人访名师是不辞辛劳的,文中的“尝趋百里外”就足以印证这奔走的劳苦,访师之艰辛。这是对身体的考验,是较容易克服的。因此受古时交通的限制,不远万里求学访师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其二:人多。既然是先达,自是有许多慕名前来的学生弟子,请教之多,时间之久,也是一种考验。所以要随时面临“求而不得”的境况,不远万里,很可能白跑一趟。这也算客观环境,有随机和运气的成分,大家机会均等,也好克服。其三:师严。既是先达,自然也是有一些脾气的,严肃而认真,从未面降辞色,很是威严。甚至在解答当下,遇其训斥和呵责,待到老师气消才可再请教。这些就考验到学生的颜面了,是内在的考验,这些叱咄之辞难免亦会伤及自尊,让人颜面扫地。如果能终有所获,受点苦失点面子还是值得的。
但宋濂在后文写道,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的情况,这样的伤害似乎要更深些。这些都很现实地指出从师面临的问题,但是又并非旨在告知明了,意在强调面对的态度:恭!作为晚辈,既然是来求教,就应该有一番谦和的态度。“为学莫重于尊师”,对此作者做了大量描述。“俯身倾耳以请”——听讲时格外认真,这样的姿势也勾勒出一副谦和的神态。那面对先达毫不留情地指出纰漏,甚至是训斥,作者反而没有半点的怨言或是胆怯,而是显得恭敬,对教师的礼数也是更加到位,更别说反驳,默默在一旁久候,直到先达气消,再则请教。总之,在拜师求教的这点,宋濂始终强调的是“恭”,是尊师。因如此“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一旦能够实现与之交游,就定能抑制住内心的自满,克服本能的自尊,以一种更谦和的态度对待先达,更准确地说是对待学问。
第三个阶段,师从。这一阶段,作者极言条件之苦。同时将自己的经历与同舍生进行同类相比:同舍生无论在服饰、配饰还是饮食上,都大大胜过自己。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人难免会攀比甚至产生嫉妒,若以这样消极的心态出现,自然会动摇那些学习信念不坚定的人,甚至导致陷入盲目跟风或自暴自弃的状态,背离学习的初衷。这既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挑战。如何守住学习最初的信念并坚持心无杂念地学习,保持心境的平和,坚守住最初的“嗜”?如何让自己的精神不受污染,畅享学习的“乐”?作者笔锋一转,由抑到扬,竟一点羡慕的意思都没有,因为自己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就是能从学习中获得很多的乐趣和满足。这些感官的刺激有些人却需通过饮食起居的优越来获得,但这种精神享受作者在学习中也一样得到,坚守学习的热忱、劲头,自觉抵制生活中的诱惑,专注于学习,就能使自己即使日日处在充满诱惑的环境中,也能自得其乐,甚至超越条件的艰苦,获得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所以这个阶段,我们还是可以回到“嗜”,因为学习是足以使作者感到快乐的事,所以任何世俗的鄙陋或優越都难以勾起作者的自卑或羡慕,所以这份“乐”,能够让作者对抗生活条件的艰苦,让作者屏蔽物质条件的诱惑,让作者一直在学习这条最笔直、最单纯的路上前行,并最终获得丰厚的收获。
这就是宋濂在此文中所叙述的他求学从师的生活。他揭示了自己学习的一个过程:自学(积累)——求师(解惑)——师从(深造)。这三个阶段以时间为序,表面上是并列的,实则在逻辑上是递进的。惑从何来?自学中产生。要待知识形成系统形成完整的体系,则需师从。这样的经历为晚辈明晰了学习的过程和正道途径。
在他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字里行间始终透着“勤”和“艰”。从幼时的雪天抄书,计日以还,到成年拜师后百里求师,再到从师时穷冬学习,衣食不济,都透着“勤”字;这个“艰”,除了客观指着经济条件的匮乏和外部环境的艰苦,还指向作者内在的苦学精神,这是一种学习的境界。巴金在《沉落》中写到:“苦学能够战胜一切,学问的宫殿不分贫富都可以进去。”白居易自述他年轻时读书,就是“苦学力文”“不遑寝息”;韩愈也说他“口不绝吟于大艺之手,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学习若处在安逸的环境中,自然会懈怠,所以只有保持一种苦学的状态,才能够心境单纯,激发出无穷尽的对抗外界种种的力量。所以说,“勤”是外部表现,“艰”是内在要求。但是推及最本质的原因,还是一个字——“嗜”。因“嗜”,故虽“艰”尤“勤”,因“嗜”;故守“艰”,践“勤”,卒而获其“乐”。
纵观全文,宋濂在强调“勉乡人以学者”的同时,还揭示了学习的过程,强调了对待学习要嗜,才能勤、艰、专,对待先达要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