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再定义

来源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可持续发展已经从“该做的好事”变成了“必须要做的事”,而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也已经慢慢变化,甚至在加速变化。谁能够在可持续发展大潮中抓住机遇,勇做“弄潮儿”?谁又会因跟不上世界前进的步伐而惨遭淘汰?一场决定未来繁荣的竞赛早已全面打响。
  转型:必要的革命
  于2012年8月逝世的美国人雷·安德森,曾经被称为是美国最具环保意识的生意人,他建立的界面公司(Interface Inc.)是世界上最大的地毯制造商之一,但就是这家公司曾让热爱环保的安德森成为了一位地球资源掠夺者。在60岁那年,偶然读到的一本保罗·霍肯的《商业生态学》像一个矛头一样戳中了安德森的心,并让他决定不再当受人指责的掠夺者,而是要让世界变得好一点。他决定只使用可以在自然界迅速循环利用的地球资源,不再吞噬石油,也不再对生物圈造成破坏,而这意味着公司将利用可再生能源,而不是化石燃料;并将努力用其他材料而不是石油制造地毯;而且还需要将旧地毯加工处理成原材料重新利用。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公司还开创性地使用海洋塑料废料制造模块化地毯,并通过新型的租赁模式销售自己的产品,承担了从地板材料的生产到废弃处置的责任。虽然过程艰难,但界面公司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绝对值下降了,销售额上涨了,利润也翻番了。这一经历也破解了很多人的迷思——经济与环境二者不可兼得。安德森曾在演讲中呼吁大家“假如我们这个曾经严重依赖石油的公司都做到了,那么任何公司都能做到”。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现代工业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反思的成果,它不是一种具体的发展方式,而是一种发展的思想,核心在于人类“如何发展”才能可持续。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资源日益短缺、环境逐步恶化,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也不断加剧,改变旧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了经济领域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为此,世界各国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战略的指导下,进行了许多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
  首先循环经济就是一种引导了新的生产革命和消费革命的观念与路径。循环经济,通俗讲就是要想办法回收利用废弃、淘汰的废旧产品,“变废为宝”,其核心是物尽其用,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其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原则。文章开头提到的界面公司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循环经济案例。目前,循环经济的主要商业模式包括:一使产品生命周期最大化的分享/修复/再利用,其最普遍的盈利模式为二手商品使用或提供维修和升级服务;二优化产品利用率,把消费者转变为使用者的产品即服务,常见的方式如租赁以及按使用付费或按结果付费等;三通过更换和改进产品组件进行销售的翻新/再制造,例如向客户出售翻新产品,在故障发生前提前更换新旧零部件等;四对材料和原材料进行回收,即对无法再利用、再加工、再制造的产品在产品周期的末端发力,如通过回收产生次级产品的原材料等。
  德国在循环经济实践方面堪称世界之最,不仅是世界上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是实践循环经济最早的国家。以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为例,通过完善的立法以及帮助普通民众实现垃圾分类的配套设施,完整的垃圾处理产业体系,2013年,德国就实现了83%的生活垃圾回收率,其中56%被循环利用,另外18%通过焚烧回收能源。近年来,德国的垃圾循环利用始终保持在65%以上,节省了大量的原料和能源,推动了可持续经济发展。面对循环经济的机遇,德国企业也十分热切拥抱新的商业选择,其中领先世界的汽车行业就发挥先驱作用,开创了新型循环经济商业模式。例如,宝马在BMWi3车型中提高了可再生和回收利用的内饰材料的使用比例,并采用可再生能源动力驱动;博世为汽车提供可替换的零配件,这些零配件与新货具有相同的保修期;戴姆勒凭借car2go提供了一个汽车共享网络,通过“拥有权”到“使用权”的转变,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环境污染与交通拥堵。近年来,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加速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仅意味着回收系统和材料使用率,还包括通过创新使资源和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其中就包含以数字驱动的共享经济等新概念。
  在循环经济中,价值被创造、共享、转化、交换、加工、出租和出售,从高效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循环经济是落实经济可持续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与此同时,针对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大趋势而提出的低碳经济,则是另外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随着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将低碳经济与经济拯救联系起来,发达国家纷纷部署和实施低碳经济战略,低碳经济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
  什么是低碳经济?简单讲,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尽可能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发展与减碳的“双赢”。从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我们要改变以高碳能源为主導的能源结构,提高低碳能源结构特别是零碳能源(太阳能、风能等)的比重。而生活消费中的低碳转型则包括大力发展和推广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方式等内容。
  近年来,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成果得到了世界公认,通过积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尤其是新能源的产业化发展(如光伏产业、风电产业等),不仅给国内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业机会,同时还顺应世界可持续发展趋势,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的竞争力。此外,在建筑的建设中,不少企业大力推广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材料与系统等;政府十分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大力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通过建设数字管理系统,实现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的能源管理进而促进节能减排,例如通过分析大数据减少道路上运输工具的空驶率等。目前,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在低碳经济领域已经取得成效,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还将加快能源和经济的低碳转型,建立和完善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激励制度,完善并扩展已启动的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无论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还是其它诸如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等(与前两者指导思想完全一致,只是针对具体问题,侧重点和关注领域或者表述有所区别的其他经济方式),这些都是全球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也是人类摒弃旧有发展方式、探索新发展方式的成果。总之,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转换发展的思想、理念,改变生产和消费的习惯、模式。经济变化很快,不采用新的经济模式发展,很可能就会被落下,甚至被淘汰。
  合作:必然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既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又要保护自然,既要实现当代人的发展,又要顾及子孙后代,其最终目标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代内与代际、经济与社会和谐共存。和谐就是合作。可以说,从本质上讲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合作共赢。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必须通过合作,任何一个国家、组织和个人都无法单独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广泛的国际间合作。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当前人类社会迫切需要世界各国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差异,开展广泛而有效的国际合作。加快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加强国际组织与金融机构的支持、各国制定并参加针对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国际约束力的公约等都是国际合作的可选之举。
  目前,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加强政府间合作的最主要的两个平台就是于2015年12月12日签署的第一个全球气候协定《巴黎协定》以及当年9月由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一致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是联合国在全球主推的两大议程,不仅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世界各国政府以及私营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国际间合作提供了统一的语境。
  以《巴黎协定》的推动为例,截至2018年5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197个缔约方签署了《巴黎协定》,其中177个缔约方批准或接受了《巴黎协定》,占全球排放的88.21%;193个缔约方递交了165份国家自主贡献,覆盖全球接近99%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在2018年12月召开的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参会各方又就《巴黎协定》关于自主贡献、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涉及的机制、规则基本达成共识,并对下一步落实《巴黎协定》、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力度做出进一步安排。虽然,有些国家因为眼前利益宣布退出了《巴黎协定》,但是全球行動遏制气候变化的大势是不可逆的。未来,针对全球气候治理问题,各国还将继续制定相关落实细则、同时也进一步搭建平台分享应对气候变化的优秀实践经验和先进技术,形成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氛围。
  除了制定并参与具有国际约束力的公约,国际间的合作也为全球能源革命创造了舞台。以欧洲超级电网Super Grid为例,这个连接了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等9个国家的电力系统,将英国的海上风力发电场、德国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比利时和丹麦的波浪能发电站与挪威的水力发电站连成一片。在丹麦周围的北海刮起大风时,可以把电力传输到欧洲大陆最南端的西班牙,而当丹麦没风或者挪威没有水时,太阳能可从西班牙的阳光海岸输送过来,令各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协作共赢。
  其次,我们还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不同领域、产业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精诚合作。以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为例,制定并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涉及到经济、社会、能源、环境、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以及产业、交通、建筑、居民等多个部门。既需要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和相互交流,也需要各个产业以及部门的协同推动。唯有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互通有无、真诚合作,才能系统性地推动全社会的低碳发展,在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共赢。2015年9月,由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一致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三年下来,各国政府、私营部门、民间团体等纷纷采取措施,以实现消除贫困、解决不平等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等共同目标,这其中不仅有193个成员国之间的合作,还包括高校等科研机构与产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与基金会、公益组织之间的合作;政府与高校之间合作;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以及企业间、政府间、高校等科研机构间的合作。
  个人主义模式的时代已经过去,面对可持续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人类如果不合作,就解决不了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一个国家、组织,无论多么强大,都没有办法。
  创新:必需的力量
  正如前文所言,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进行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就必须要通过合作的机制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显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创新才能最终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只有创新才会促进产业改造升级,优化经济、能源结构,也只有创新才会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社会流动,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以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为例,没有人会怀疑清洁能源对于缓解气候变化,解决大气污染等环境危机方面的贡献,但如何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清洁能源成本却是拦在清洁能源大规模使用面前的“拦路虎”。科技创新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而关键的支撑作用。比如,工业规模的大容量储能电池是提高清洁能源发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主要方向,未来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材料创新使电池容量更大,时间更长,成本更低。此外,储能技术的发展也能够增强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使成本下降,推动电动汽车普及。理想的能源系统应该是合理配置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地热能、核电等不同来源的可再生能源,而这所有都需要技术的不断发展。只有通过创新技术使得储能、特高压输电、能源互联网等各项技术日趋成熟,各类清洁能源生产的电力才能更顺畅地并入电网。
  再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例,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就是技术创新。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的发展方式必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作为水体、土壤和海洋的主要污染源,难以降解的废旧塑料依然是全球环境问题的“老大难”。2018年第47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署提出了“塑战速决”的主题,向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宣战。不过向塑料宣战并不是禁止使用塑料,塑料也是资源,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塑料。据了解,目前全球每年仅一次性塑料制品就达1.2亿吨,其中只有10%被回收利用,另外约12%被焚烧,超过70%被丢弃到土壤、空气和海洋中。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废旧塑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是解决“白色污染”的一大利器。   能否制造出一种像塑料一样优异的材料,又很容易被降解,进而替代塑料?能否依靠先进的技术装备回收处理废弃塑料,使其转化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类产品,如衣服、鞋子、日用品、成品油等或者可供再次利用的二次原料?能否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将生产者的社会责任纳入资源回收的链条中,建立可回收包装押金制及生产者回收制,提高资源回收率?能否通过文化创新,让公众关注资源回收,并通过好的模式引领老百姓改变旧有生活习惯?虽然很多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已经在这些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于循环经济而言,我们只是刚刚开始。通过创新,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将会迸发无限潜能。
  谨慎:必备的态度
  在可持续发展时代,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组织来讲,创新能力决定了它是否能跟得上时代潮流,甚至引领潮流。创新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崛起,创新也让新产业、新业态、新型商业模式风生水起,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但是在发展新经济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很多以往传统经济中没有遇见的新事物、新问题。因此,相关体制和机制建设必须跟上,相关的治理问题也必须妥善解决。在追求“抢先一步”“占领高地”的同时,我们必须要保持理性、谨慎、负责的态度。
  美国时间2018年12月5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在美国正式推出了首個自动驾驶叫车服务,抢先一步,开启了无人车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虽然首批体验官的反馈并不尽如人意,但对于无人车在改善交通拥堵、服务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的出行,甚至重塑人们“有质感”的生活等方面,不少创业者已经开始描绘宏伟的事业蓝图。有人乐观,自然也有人悲观,甚至愤怒。据外媒报道,自2017年Waymo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郊区的钱德勒市(Chandler)测试无人驾驶汽车以来,该地区已经发生至少21起袭击Waymo无人驾驶测试车或威胁司机安全的事件,他们会对无人车投掷石头、割轮胎,跟踪、骚扰安全员,有人甚至还朝无人车以及车里的安全驾驶员举起了枪。当地人为什么会如此痛恨无人车?他们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理由。有人因为去年3月一名女性路人被一辆自动驾驶的Uber汽车撞死而“鄙视”无人车,有人就是讨厌无人车,没有任何理由,还有人担忧人工智能的崛起会抢了自己的饭碗。最后一条理由可以理解,虽然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舒适,但是也威胁到很多公司和工作者的利益与生活。
  事情一贯如此。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当时的工人把机器视为“敌人”,用打砸机器来表示抗议。现在这种行为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频频出现。2018年12月20日,数以十万计的韩国出租车司机进行了大规模的抗议罢工活动,他们向立法者施加压力,要求阻止网约车服务的引入,他们认为,网约车服务会破坏他们的工作,威胁他们的生计。同时,类似的事情还在中国、美国乃至全球陆续上演。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出版商和连锁书店如何憎恨亚马逊,唱片公司如何讨厌iTunes,连锁酒店如何厌恶爱彼迎等等。当然,如果对于这些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批评仅仅来自这些利益相关者,事情还好办,毕竟新技术在“消灭”一部分工作岗位的同时,还会带来新的工作机会,很多工作受到威胁的人通过接受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给予的培训可以重返工作岗位。但很多时候,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其影响也绝非仅此而已。
  虽然无人驾驶汽车可能会在未来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资源使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让乘坐人更自由、舒适,但是无人驾驶的安全性还是无法充分保证,关于无人车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很多人也充满了担忧——无人车是否会加大区域不平等?无人驾驶汽车掌握的大量乘客信息是否安全?无人车的便利会不会带来另一种形式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它会不会造成社交隔离冷漠?我们虽然十分迫切希望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但是也要有越来越多人去考虑自动驾驶汽车所带来的广泛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此外,随着“互联网+”传统产业应运而生的各种新型互联网平台公司所带来的治理问题也同样亟待解决。爱彼迎的民宿中出现的各种严重扰民行为如何避免、追责?共享单车停放占用大量市民公共空间是否合理?2018年诸事不顺的Facebook如何才能真正解决假新闻、恐怖言论、隐私保护等问题,如何解决政府监督与公民言论自由的矛盾?滴滴出行平台发生的“顺风车事件”里,平台、监管机构以及法规、社会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关于这一切的讨论,其实才刚刚开始且需要越来越多人认真思考。
  无论是随着AI传播到汽车行业,催生了无人驾驶汽车创业公司,还是互联网平台这种新的商业模式给经济社会以及个人生活所带来的颠覆式影响,技术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但伴随新技术,新模式应用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促使人们去思考新技术的社会意义以及伦理意义。虽然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便利和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一些变革甚至威胁。由谁来制定缓解这些矛盾的规则?或许唯有颠覆式的创新治理才能应对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与不确定。
  除了理性应对新经济、新技术可能带来的经济、社会治理体系失灵外,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在涉及到公众行为模式的改变上,决策者也必须抱有谨慎态度应对可能因“利益分配”问题而带来的公众“反感”。2018年10月,Facebook上一段要求法国总统马克龙停止上调燃油税的视频,因戳中社会痛点以及与每个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而迅速得到大批网民支持。2018年11月,反对声延伸至线下,一个被称为“黄背心运动”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在法国巴黎爆发,一些身穿黄背心的示威者用各种方式:打砸汽车、冲击店铺、四处放火、肆意抢掠等暴力行动,抗议总统提高燃油“生态”税。
  增收约合人民币5毛钱的燃油费,竟演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暴力示威活动,并最终使得马克龙在12月初宣布缓征燃油税。虽然这一事件代表的意义甚是复杂,但有部分人将其与反对气候政策画上等号,认为就是因抵御气候变化而征收的燃油税,导致了大规模社会冲突。2017年上任后的马克龙积极对抗气候变化,除了加强投资可再生能源,他也计划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并提出征收碳税等设想。这一系列改革都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势一致,但却因为这场“黄背心运动”而受到重创。但也有专家认为,这一运动并不代表民众反对气候变化政策,而是希望以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式解决气候问题。黄背心运动恰恰是在提醒各国政府应全盘考虑改革大计,考虑消费者态度的改变;政府应该寻求能够平衡各方利益,消除不同社会层级间矛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与之类似的,还有畜牧业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有不少报告纷纷指出,少吃肉有助于实现气候变化的目标,但如果干预肉类消费会不会引起很大的公众反响?靠畜牧业为生的农民的生计是否会受到影响?这一切都需要政府有所作为,或通过宣传提升公众认识,或通过政策降低对消费者以及农民的利益影响。总之,应对气候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旦涉及到消费者,涉及到民众的利益,决策者必须在发展的同时兼顾公平、正义。
其他文献
SAPHO综合征即滑膜炎(Synotivis)、痤疮(Acne)、脓疱疮(Pustulosis)、骨肥厚(Hyperostosis)、骨炎(Osteitis)综合征,病变主要累及骨关节和皮肤。SAPHO综合征在临床较少见,该病迁延难愈,
【正】 我们薛城区地税局自成立以来,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大力组织收入,在两个"建设"和两个"深入"上狠下功走,极大地促进了税收工作水平的提高。一、抓好工作秩序建设,使地税工
癌症预防研究是21世纪癌症研究前沿科学。有效预防是降低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最根本手段。随着科学的发展,癌症防治研究重点应该且有可能由目前三级预防逐渐向一、二级预防转
七年级以上学生必须通过自行车"驾照"考试才能骑车上学。这一做法今年有望在上海卢湾区全区中学中试行。但"驾照"是否收费,相关方面未作解释。据介绍,考自行车驾照将成为全区
近年来,国际投资协定发展迅猛,一方面,投资协定数量不断增多,截至2016年底全球共有包括双边投资协定和含投资章节的自由贸易协定在内的投资协定共3324个;另一方面,投资协定内容不断扩大,从传统的投资待遇和投资争端解决条款到透明度、劳工保护、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内容。  在统一的多边投资协定制定尚不成熟的背景下,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伙伴协议(TTIP)中的投资章节谈判,成为国际
期刊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民航机场的信息化进程也在持续不断地跨越式发展。在机场航班流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信息系统规模也在不断扩展,集成度越来越高
摘要:《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对训练学生掌握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负责精神都有其特殊的作用。《机械制图》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要达到这样一种能力,在《机械制图》课的教学中就必须安排足够多的时间上机教学和练习。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能力;效果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对训练学生掌握专
【正】 山东省诸城市国税局从加强党的建设入手,造就过硬的党员队伍和一流的干部队伍,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分家,不能分心适应形势需要,国务院作出了税务机构分设的决策,去
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表决通过,目的是为了规范、引导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的活动,保障其合法权
<正> 1981年4月,大兴县红星公社南羊大队社员在基建工地距地表0.7米深处,发现银饼十九枚(图一)及银质包金双鱼坠饰一件(图二),并见腐朽木片残渣等伴出,原应是用木匣盛装的。银饼圆形,直径2.6—2.8、厚0.3厘米。正面微凸,錾有戳记三行:中行横书"库纹"、直书"七钱二分"(十九枚均同);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