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教与学的过渡分析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33795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刚刚升入高中,面对新的面孔、新的起点起初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都想把高中课程学好。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会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最主要的根源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
  下面就此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新生学习数学产生困难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
  目前,“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改教材,其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程度的压缩和删减,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学生掌握比较方便。教材内容“浅、少、易”,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每一新知识的引入都与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具体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虽然“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倡导“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家长的愿望、升学的压力以及学校之间、班级之间的竞争,驱使初中数学教学普遍执行的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即“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要求”,有的甚至在执行中考必考的要求。我们看到了初中新课程带来的普及性教育成果,也看到了中考“指挥棒”选拔出来的数学成绩,每个学生几乎都是三位数,校校之间、班班之间平均分差距也不大。高中教材内容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比如对数、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数指数幂等内容“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进入高中以后,“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内容多,课时少,例题和练习简单,习题、复习参考题特别是B组题难度大,题目偏、怪、难,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困难、学习兴趣下降、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认真做,长时间不解决问题,学生成绩下滑,教师将无法继续开展有效的教学。可以发现,高一学生对高中学习的适应不是很理想,入学和统考之间的相对距离在扩大。
  2.教法的原因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但高中数学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时少,新课标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高中教学中往往会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现过程,倾向于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了学习障碍,影响到数学的学习。
  其次,我们要帮助学生适应学习数学的“困难期”。
  1.做好准备工作
  要给学生指出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要放慢起始进度,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二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要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要注重“导”与“学”。“导”就是教师在自学中起好引导、指导作用,开始教师列出自学指导提纲,引导学生怎样阅读教材、怎样明确疑点和难点、怎样归纳,教师逐步放手,学生逐步提高;“学”就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课前做到心中有数,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美,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以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总之,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
其他文献
中学数学是义务教学中一门主要的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产、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但许多学生进入中学后,数学成绩明显下降。差生存在于每个学科的教学中,他们对学习产生了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差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差生都是后天形成的。通过多年教学,并加以调查、分析,笔者
期刊
摘 要: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的确令每一位施教者颇费周折。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进入乐学境界呢?从课堂的导入到结课,无不需要精心布置。文章本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对语文课的结课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语文课 课堂气氛 激发    常言道:“善始善终”才算一堂优质课。要想让学生听课达到“唯恐聆取之不周,不知铃声之既响”的效果,除了
期刊
所谓变式,广义地说,就是同一事物非本质特征的一种转换。这种转换使客观事物得以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下展现在人们面前,使我们对客观事物重新认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数学中运用很广泛。本人在课堂教学中深深体会到,适时地运用“变式”教学会大大提高学生思维与创新的能力。下面就“变式”教学谈一点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全面概括变式,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有这样一种说法,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
期刊
高尔基在谈到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万事贵乎始”,就像听故事,假如开头很出色,你肯定会希望一听到底。其实,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好导入的方法,用贴切而精练的语言,准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所以,我们应
期刊
一、开端引趣,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教《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我边播放春雨的录音,边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外面是什么声音、感受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学生们有的笑咪咪地说:“那是春姑娘播种的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 思考 教育 理解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有人和学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
期刊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除了老师的讲课(教师语言的准确、简练,声调的高、低、快、慢,教态的和蔼自然、合理而工整的设计以及应变能力等基本功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进行缜密而充分的备课,是相当有必要进行的环节。那么,如何才能备出优质的数学课呢?  一、正确把握教材内容  要吃进教材,教师必须深钻教材,做到熟悉并掌握教材,能根据教材内容确切地制定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驾驭教材,教师
期刊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
期刊
摘 要:书读百篇,其义自现。古诗文都是意境很美、韵味很浓的文体,在教学小学古诗文时,一定要抓住不同形式的读来参与教学,让学生在读中学习古诗、理解古诗、品味古诗。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朗读,再现古诗文意境美;自主默读,品味古诗文韵味美;朗读成诵,品位古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古诗教学应以读为主旋律,以读促思,读中悟情,让学生在读读、吟吟、唱唱、演演、画画中轻松地领悟古诗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 古诗文 教
期刊
高一化学在中学化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高一化学是学好中学化学的基础和前提。高一教材中“物质的量”及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基础化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等内容既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知识,又是难点知识,因此做好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的衔接工作历来被大家所重视。  高、初中衔接要做好下面几点:一是初高中教材的衔接;二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三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