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教学方法在高校音乐理论课程中应用广泛,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解决方式的研究,使音乐理论课程中的多媒体应用真正达到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学习
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与概特点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多媒体技术正以它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高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的改变。我国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可以追溯于20世纪90年代,这一阶段国内高校的多媒体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这一时期的多媒体教学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幻灯、电视、录音机等基础的设备上。经历了初步探索发展之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国内各种硬件条件逐渐成熟,多媒体教学的多种优势被高校高度认可并得到重视。国家对多媒体教学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肯定,多媒体教学成为高校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板书以及老师口头传授的言语阐释为主要手段,一些复杂的知识信息难以让学生完全接受理解。而多媒体教学借助媒介,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以及虚拟视觉等方式将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性信息具体化、形象化,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注意力,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传授更多的信息。
二、多媒体教学在音乐理论课程中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在音乐理论课上的定位
在高校音乐理论课中,音乐理论课程会对其他音乐专业课程起到推动作用,但掌握不好反而会制约其他课程的进行。音乐理论概念、音乐风格、乐器音色、乐器形态等都是抽象的,仅运用口头言语的阐述很难使得接受者理解。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与理论信息所结合,充分运用了视觉与听觉,使抽象的艺术理论生动具体,使音乐理论教学更鲜活、更深入,从而最大程度的调动了接受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接受者的学习效果,对音乐理论教学具有促进作用。
多媒体教学运用的不当反而会使学生对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产生抵触心理。关于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在音乐理论课程中的应用的看法我们对三个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做了一个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涉及了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音乐理论课是否有必要、更喜欢哪种教学方式、对于多媒体教学的看法等16个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与整理,发现大部分学生更喜欢多媒体教学方式,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课件的展示使得枯燥的理论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也有一部分同学则认为教师制作的课件并不能让重难点一目了然或在使用多媒体设备时并不能很好地操作,而且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信息量过大,使得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二)多媒体教学在高校音乐理论课上现存问题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发现高校音乐课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在高校中很多音乐专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将多媒体教学使用到适当的课程中。这样不仅没有达到多媒体教学的效果,还浪费了多媒体资源。
在多媒体课件方面,有些教师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要点。教学课件生搬硬套,将教材中的概念、理论、背景等加在课件中,只是将信息从书本搬上多媒体设备上,课件不能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没有条理性、科学性。导致讲课时没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没有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艺术思维的教学目的。
高校音乐专业中,更多的是重视音乐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音乐理论课程多媒体资源较少,更新较慢。资源的短缺与陈旧直接影响到课件的制作与学习。同时高校并没有一个健全的校园资源网,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学生不能够得到最新、最好的音乐理论信息资源。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做到在了解学生心理的前提下,做出优秀的课件,熟练地操作多媒体设备,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一味地依赖于多媒体,要在课堂中做好引导者,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方式与内容。
三、多媒体条件下的音乐理论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课件的制作
在制作课件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已掌握知识的水平,之后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明确课程的重点、难点。课件的制作要有条理性,有结构性,突出解决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则等知识点清晰的罗列出来。在课件中,要善于运用树状、网状、节点化等连接方式,形成知识网络。同时也要注意课件的生动性、趣味性。如音乐理论课程的课件内容既要将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不同乐器的起源发展史、不同作曲家的音乐特色等这些枯燥的概念性知识的文字叙述加入其中,还应该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扩展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视觉可以直观看到的图片、听觉可以感受到的乐器代表作的音频、乐队演奏的视频。从声、光、色等方面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让音乐理论中很多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现实化。
在选择课件内容时,要熟知音乐理论课的大框架,制定好每堂课程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更应该充分做好功课,了解每节课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并用加重或不同颜色的字体标示出来。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将教学内容梳理好,形成知识体系框架。由于音乐理论课程通常是公共课,是为不同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设置的,一堂课中的学生有音乐教育、民乐表演、西洋管弦表演、声乐表演等不同专业的学生。课件内容的设置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同时更应该把所讲内容与各专业有所联系,这样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与理解。
课件内容确定之后,课件的流程也是十分重要的。课件内容的衔接要有过渡,知识点与知识点要很好的连接,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如在讲解乐器的发展时,课件先体现出文字性的知识,在文字旁边就应该有不同时期乐器的图片;接着就可以播放带有乐器声音、图像的音频或视频,而播放的曲目就可以是该乐器的代表作品,这样就能够接着讲解乐器的代表作品、代表人物以及风格。最后课件要有一定的总结性内容。但在理论课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主要任务就是更好地组织教学內容,通过教学课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呈现就尤为重要。课件的信息量虽大但不能超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3YZAZH028)。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否则容易使得学生不能理解,长时间没有“消化”的知识越来越多,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二)音乐理论课中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在课堂中,音乐理论课的教学要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始终要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例如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就可以通过板书和口头解释来更为便捷的传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作为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操作员,应当结合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阐释而不是乏味的朗读课件上的知识。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阐述的语气和肢体动作,同时要熟练的操作多媒体设备,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
课堂氛围在教学中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如创设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在一个活跃、轻松的氛围下学习音乐理论课程。这也就需要通过教师的初步引导,让学生通过团队的力量进行探索,但也要充分考虑到一个团队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拥有知识资源量等客观条件。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不仅会使得每个学生对于音乐不同的思维得到交流与融合,让每个人对音乐都有全方面的感受与思考,还会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交往能力。在音乐专业中,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合作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在乐队合奏、合唱等方面都能够受益匪浅。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适合采取填鸭式教学,教师死板地教学生被动去学。对于音乐的欣赏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理解,如果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会遏制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对音乐独到的见解。如教师可以讲解乐曲片段描写了怎样的画面,音乐的感觉则由学生自己去感受、体会,这样对音乐形象就有了更深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贯彻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有自己的认识见解,还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记忆。在教学时充分激发学生对艺术、对音乐的探索性思维。同时注意学生个体差异,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做到因材施教,不能以教师的思想或感受来要求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受相同。
(三)课后反馈
课后教师要更新资源,不断调整课件内容,同时对课程中发现的问题如多媒体设备问题、学生学习状况等及时解决。最重要的是要与学生进行沟通,教与学相辅相成,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学生对课程的反馈。
四、结语
音乐理论课程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抓住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将其完全与音乐理论课程很好的融合,不断地研究、不斷改进,才能通过多媒体教学使音乐理论课程生动、具体,才能真正发挥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学习
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与概特点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多媒体技术正以它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高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的改变。我国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可以追溯于20世纪90年代,这一阶段国内高校的多媒体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这一时期的多媒体教学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幻灯、电视、录音机等基础的设备上。经历了初步探索发展之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国内各种硬件条件逐渐成熟,多媒体教学的多种优势被高校高度认可并得到重视。国家对多媒体教学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肯定,多媒体教学成为高校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板书以及老师口头传授的言语阐释为主要手段,一些复杂的知识信息难以让学生完全接受理解。而多媒体教学借助媒介,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以及虚拟视觉等方式将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性信息具体化、形象化,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注意力,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传授更多的信息。
二、多媒体教学在音乐理论课程中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在音乐理论课上的定位
在高校音乐理论课中,音乐理论课程会对其他音乐专业课程起到推动作用,但掌握不好反而会制约其他课程的进行。音乐理论概念、音乐风格、乐器音色、乐器形态等都是抽象的,仅运用口头言语的阐述很难使得接受者理解。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与理论信息所结合,充分运用了视觉与听觉,使抽象的艺术理论生动具体,使音乐理论教学更鲜活、更深入,从而最大程度的调动了接受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接受者的学习效果,对音乐理论教学具有促进作用。
多媒体教学运用的不当反而会使学生对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产生抵触心理。关于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在音乐理论课程中的应用的看法我们对三个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做了一个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涉及了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音乐理论课是否有必要、更喜欢哪种教学方式、对于多媒体教学的看法等16个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与整理,发现大部分学生更喜欢多媒体教学方式,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课件的展示使得枯燥的理论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也有一部分同学则认为教师制作的课件并不能让重难点一目了然或在使用多媒体设备时并不能很好地操作,而且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信息量过大,使得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二)多媒体教学在高校音乐理论课上现存问题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发现高校音乐课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在高校中很多音乐专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将多媒体教学使用到适当的课程中。这样不仅没有达到多媒体教学的效果,还浪费了多媒体资源。
在多媒体课件方面,有些教师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要点。教学课件生搬硬套,将教材中的概念、理论、背景等加在课件中,只是将信息从书本搬上多媒体设备上,课件不能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没有条理性、科学性。导致讲课时没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没有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艺术思维的教学目的。
高校音乐专业中,更多的是重视音乐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音乐理论课程多媒体资源较少,更新较慢。资源的短缺与陈旧直接影响到课件的制作与学习。同时高校并没有一个健全的校园资源网,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学生不能够得到最新、最好的音乐理论信息资源。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做到在了解学生心理的前提下,做出优秀的课件,熟练地操作多媒体设备,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一味地依赖于多媒体,要在课堂中做好引导者,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方式与内容。
三、多媒体条件下的音乐理论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课件的制作
在制作课件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已掌握知识的水平,之后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明确课程的重点、难点。课件的制作要有条理性,有结构性,突出解决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则等知识点清晰的罗列出来。在课件中,要善于运用树状、网状、节点化等连接方式,形成知识网络。同时也要注意课件的生动性、趣味性。如音乐理论课程的课件内容既要将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不同乐器的起源发展史、不同作曲家的音乐特色等这些枯燥的概念性知识的文字叙述加入其中,还应该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扩展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视觉可以直观看到的图片、听觉可以感受到的乐器代表作的音频、乐队演奏的视频。从声、光、色等方面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让音乐理论中很多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现实化。
在选择课件内容时,要熟知音乐理论课的大框架,制定好每堂课程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更应该充分做好功课,了解每节课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并用加重或不同颜色的字体标示出来。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将教学内容梳理好,形成知识体系框架。由于音乐理论课程通常是公共课,是为不同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设置的,一堂课中的学生有音乐教育、民乐表演、西洋管弦表演、声乐表演等不同专业的学生。课件内容的设置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同时更应该把所讲内容与各专业有所联系,这样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与理解。
课件内容确定之后,课件的流程也是十分重要的。课件内容的衔接要有过渡,知识点与知识点要很好的连接,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如在讲解乐器的发展时,课件先体现出文字性的知识,在文字旁边就应该有不同时期乐器的图片;接着就可以播放带有乐器声音、图像的音频或视频,而播放的曲目就可以是该乐器的代表作品,这样就能够接着讲解乐器的代表作品、代表人物以及风格。最后课件要有一定的总结性内容。但在理论课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主要任务就是更好地组织教学內容,通过教学课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呈现就尤为重要。课件的信息量虽大但不能超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3YZAZH028)。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否则容易使得学生不能理解,长时间没有“消化”的知识越来越多,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二)音乐理论课中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在课堂中,音乐理论课的教学要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始终要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例如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就可以通过板书和口头解释来更为便捷的传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作为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操作员,应当结合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阐释而不是乏味的朗读课件上的知识。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阐述的语气和肢体动作,同时要熟练的操作多媒体设备,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
课堂氛围在教学中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如创设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在一个活跃、轻松的氛围下学习音乐理论课程。这也就需要通过教师的初步引导,让学生通过团队的力量进行探索,但也要充分考虑到一个团队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拥有知识资源量等客观条件。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不仅会使得每个学生对于音乐不同的思维得到交流与融合,让每个人对音乐都有全方面的感受与思考,还会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交往能力。在音乐专业中,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合作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在乐队合奏、合唱等方面都能够受益匪浅。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适合采取填鸭式教学,教师死板地教学生被动去学。对于音乐的欣赏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理解,如果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会遏制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对音乐独到的见解。如教师可以讲解乐曲片段描写了怎样的画面,音乐的感觉则由学生自己去感受、体会,这样对音乐形象就有了更深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贯彻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有自己的认识见解,还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记忆。在教学时充分激发学生对艺术、对音乐的探索性思维。同时注意学生个体差异,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做到因材施教,不能以教师的思想或感受来要求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受相同。
(三)课后反馈
课后教师要更新资源,不断调整课件内容,同时对课程中发现的问题如多媒体设备问题、学生学习状况等及时解决。最重要的是要与学生进行沟通,教与学相辅相成,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学生对课程的反馈。
四、结语
音乐理论课程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抓住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将其完全与音乐理论课程很好的融合,不断地研究、不斷改进,才能通过多媒体教学使音乐理论课程生动、具体,才能真正发挥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