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剧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影视文学与剧作课作为高校影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承担着为后期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创作蓝图的任务,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视觉形象化转换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中亦是对教师的课程设计水平和讲授方法的巨大挑战。文章通过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剧作课教学现状的分析,对当下影视文学教学的思路进行梳理,力图总结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影视剧作;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注:本文系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数字技术语境下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Z2016M074)阶段成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影视艺术教育在许多高等院校中推广开来,而相较于影视制作专业中的其他技术类课程,剧作课无疑是对学生文学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考验。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诸如“教学”与“实用”脱节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将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转化为在这一门课程中的优势,是授课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高校影视剧作课程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校剧作课程教学现状
  (一)培养目标有待调整
  剧作课被认为是理论基础课,在教学中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创作的情况较为普遍。然而近年来,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网剧、自制剧的不断发展,我国影视市场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社会对应用型专业创作者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影视行业对全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高校剧作课程教学中,培养目标并未充分联系当前影视市场特征,只是按照传统模式开展课堂教学,课程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不利于高校影视剧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该专业当前需要明确培养目标,不是培养纸上谈兵的理论家,而是要培养具备丰富创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实践人才。
  (二)教学内容综合性不足
  电影是综合艺术,影视剧的创作内容更应当是多元化的。在传统的剧作课教学中,教学重点往往集中在剧本艺术、思想内涵的体现方面,而忽视了画面与声音的融合。作为视听语言课的后续课程,教师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未能充分与前面所学课程联系,这导致一方面无法检验学生对影视语言形象化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导致学生所创作的剧本文学性有余,而影视化程度不足。
  (三)教学手法单一
  剧作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接受程度等密切相关。从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现象较为明显。教师讲授、经典拉片、学生创作的传统授课方式,从课堂效果上来看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剧本不是在电脑前“闷”出来的,没有开阔的视野和发散的思维,很难创作出有新意、有内涵、吸引人的剧作。僵化、固定的教学模式不仅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二、高校剧作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基于当前剧作教学现状,为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可在实践教学改革工作中应用以下几种策略:
  (一)纠正教学观念,树立综合影视观
  对影视剧作课进行课程改革,应当将教师的教学观念作为一项调整要点。通过对影视行业现阶段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解读,教师应及时调整思路,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确保能够为学生正确影视观的树立提供可靠支持。首先,为深化剧作课程改革,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高校可通过提供继续培训学习机会的形式,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影视媒体以及影视剧组,准确了解社会需求,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明确培养目标;其次,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学术论坛,开阔眼界,参与国内外专业教学交流活动,相互分享经验,促进教师科学有效教学观念的建立。
  (二)强化教学情境构建,营造适宜创作氛围
  影视剧本创作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创作体系构建、创作框架扩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学生的学习反馈来看,部分学生在剧作课程的学习中存在创作思路打不开,创作进程推进速度慢等相关问题。基于上述状况,在该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可将教学情境的构建、良好氛围的营造作为主要目标,通过信息技术或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可行的教学情境构建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资源的利用。互联网的发展为影视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和推广空间,高校可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借助公众号等资源推广,构建学生所需的教学创作平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实现培养优质影视人才的目标,投资数十万元,打造了校内影视创作工作室,Workshop的创作方式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空间和实践基地。 第二,灵活选择教学素材。在剧作课程教学中,教学素材的选择也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进展高度相关。教师可将教学素材的选择作为重点,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重视教学方法更新,建立多样化方法体系
  剧作课程教学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创作知识技巧掌握状况。因此,教师可在课程改革活动中,针对教学方法这一要点,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体系,以确保课程改革活动的成效。
  在教学中可以实施分组创作法。结合既往影视艺术教育经验来看,学生的学习和创作特点各不相同,在剧作课上的表现也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学生的优势与弱项,可以使他们通过分组的方法开展创作,实施个性化教学。例如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创作表现等进行合理分组,将学生分成改编组、原创组两组。两个组的教学重合部分包括剧本创作要素学习、剧本框架建立等,可将这些知识作为学习重点。在创作阶段,对两个组提出不同的要求。改编组的学生在文字表达能力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可以让他们自选文学作品,在对作品进行影视化分析后,针对提炼出的主题进行创作;而原创组的学生创意丰富,可以让他们运用自身思维活跃的优势,自拟主题,展开创作。这种因材施教,配合运用知识为主,概念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得不同特点的学生有了充分发挥其优势、利用其知识储备的机会。
  同时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展开头脑风暴。为了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引导作用,教师还可根据剧作课程内容,为学生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要求学生以组内讨论形式阐述自己的创作思路,从而可以从他人的经验及思路分享中,获得相应的灵感、思路,进而拓展其剧本创作思路。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剧本文本创作与影视化效果的相互关系,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增加剧情表演环节。学生以组为单位,自选经典影视片段,通过前期剧本分析、戏剧元素解读等,对经典片段进行编排演繹。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发现该环节的设置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剧本创作各元素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一段剧情是否具备吸引观众的点,一段台词能否为剧情点睛,一个转折能否带来出人意料的效果,都可以在表演创作的过程中得到检验。从某种角度来说,效果比单纯的理论分析更加明显。
  (四)把握影视市场特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向影视行业输送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人才,以此助力我国影视行业发展。基于上述要求,教师可将影视市场特征、需求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要点,在剧作课程教学中渗透相关市场信息,建立契合影视市场特征、需求的新型剧作教学体系,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组织学生对电视剧时长进行调研考察,结合《中国电视收视年鉴》提供的数据,通过汇总分析、综合对比,总结出当代热播剧的共性及实现高收视的原因,并结合上述信息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影视市场的剧本偏好特征。对于学生而言,剧作课程教学与影视市场特征、需求密切关联,更加有助于他们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及自主学习转化为应用型人才。此外,影视市场与剧作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还可有效改善课堂教学与行业发展背离、脱节的现象。随着剧作课程教学内容、模式的不断调整,影视艺术教育质量、综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均可得到充分提升。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剧作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推动课程改革,高校应在深入了解该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策略,逐步推动剧作教学从固定、僵化模式向综合性、应用型模式的转变。此外,教师还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效、反馈信息,动态调整剧作课程教学内容,以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代辉.《影视剧本创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0):224-225.
  [2]陈枭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背景的《影视剧本创作》教学改革[J].戏剧之家,2018(31):165.
  [3]白璐.高校影视剧作教学中的声音思维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8(32):165-167.
  [4]曹嘉睿.问题与突破:谈影视表演专业影视文学课的教学现状与教学创新[J].电影评介,2014(20):81-83.
  作者单位: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近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已经由过去的“生长期”进入“快速发展期”,这种艺术形式正在被更广泛的大众接受和喜爱。伴随着社会对流行演唱专业人才的需求的增大以及该专业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各高校流行演唱专业的教学由过去的“摸索期”向“前进发展期”过渡。文章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为例,从课程设置、实训室建设、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和艺术实践等方面,总结近年来学院对流行演唱专业发展所做出的相关教学改革。 
期刊
摘 要:随着大众审美多元多向的发展,打击乐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民间打击乐团、专业打击乐团的数量均有增加。但是作为西洋乐团中最基础的打击乐器——小军鼓,国内为其编创的作品数量颇少,直接影响了小军鼓艺术理论的研究与艺术实践的总结。《节奏世界——赵纪小军鼓中国作品集》是赵纪先生于2007年出版的一本小军鼓作品集,其中收录了七首作品,均依托本土素材进行创作,从各个层面展现了小军鼓的艺术风格。文章以本书展
期刊
摘 要: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一直是近年来保护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课题,在我国大力推进文化自信的现在,更需要重视地方戏曲的传承。新媒体已经成为当前时代信息的重要传播渠道,因此文章以乐昌花鼓戏为例,对当前乐昌花鼓戏的历史及发展现状、新媒体视角下的发展困境进行总结,分析讨论新媒体时代乐昌花鼓戏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形式。  关键词:新媒体;地方戏曲;非遗传承;乐昌花鼓戏  地方戏曲是贴合时代并且服务于群众的
期刊
摘 要:文化的认同问题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确定其影响因素,对于文化认同的问题已经有很多学者从不同学科领域进行了研究,但是从场所特性去研究对于文化认同的影响却很少。文章以中堂为研究对象,从三个层面详细论述了中堂场所的文化影响力,通过具体的论述,可以得出结论:场所的空间性、时间性和叙事性也是人们对场所的文化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文化认同;中堂;场所;时间性;空间性;叙事
期刊
摘 要:文化大院在我国基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文化大院的内涵更加丰富。吉林省四平市农业人口众多,因此文化大院活动的开展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四平市地处东北平原,深受东北民间文化熏陶,当地人们对东北传统民间艺术二人转的喜爱不言而喻,民间更是流行“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俗语,足见其影响力。二人转中的许多剧目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向观众传递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利于
期刊
摘 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大自然的师法是绘画艺术的根源,然而自然的美不能称为艺术的美,还需要绘画者内心的情思与构设,因此要坚持写生的创作方式。离开祖国外出学习,让人更能感受内心对祖国这片土地的热爱,绘画者的艺术之路,可以是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的写生之路,记录下祖国的山川大河,记录下祖国的小桥流水,见证祖国的发展变化。对祖国的热爱、对乡土的依恋应当是我们学习绘画的动力与激情。  关键词:写生;乡
期刊
摘 要: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洮砚产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境内洮河流域。文章在对甘肃洮砚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洮砚的产生和发展现况进行简单阐述,结合高校非遗培训,探究洮砚今后的发展创新,并希望非遗培训能对洮砚的保护与传承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西北民族大学非遗培训洮砚课程为例,通过非遗培训的平台思考探究洮砚的艺术价值和传承意义。  关键词:洮砚;非遗培训;特色课程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
期刊
摘 要:文章结合艺术实践,探讨了歌唱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培养问题。文章认为在歌唱感受力的培养上要完成歌者角色的转变,即由歌者向聆听者转变,在表现力的培养上,则需要做到以舞台表现为核心。  关键词:歌唱;感受力;表现力;美声男高音  歌唱是音乐表演艺术的一种,用人声表达音乐作品[1]。从声乐艺术实践的角度看,歌唱是文本符号与音响符号的综合体,歌者在演绎一首作品时,必须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和坚持不懈的音响训
期刊
摘 要:钢琴曲通过音乐交织、情感牵动为观众带来特殊的情感体验。《平湖秋月》是一曲牵动人心、摄人心魄的钢琴作品,展现了中国民乐独特的民族风韵和钢琴旋律的完美结合。文章通过分析钢琴曲《平湖秋月》的创作背景,探讨《平湖秋月》的曲式结构、曲调演绎的技巧和情感表达意蕴。  关键词:《平湖秋月》;演奏技巧;钢琴曲;中国韵味  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一直都是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备受推崇的审美代表。
期刊
摘 要:当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的主体,其在学习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时,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难以理解幼儿舞蹈创编的内容,并将自身特点与个性融入幼儿舞蹈创作中。文章对商丘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尝试将游戏元素融入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对幼儿舞蹈创编的学习兴趣,丰富舞蹈创作手段,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游戏元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