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江州区内涝点降雨阈值预警浅析

来源 :广西水利水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y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崇左市江州区地下排水系统受短时强降雨影响,经常出现淤塞而导致的内涝,造成城市交通堵塞,房屋受淹等问题,从而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为了给防汛应急部门争取时间,提前转移群众财产,降低城区积涝的危害,在出现强降雨数值时进行内涝预警.根据江州区的地理、气候及易涝点情况,分析计算降雨量与内涝产生的关系,确定内涝降雨阈值,为地方政府提供准确可靠的预警服务.
其他文献
福建省福州市国资大厦(EPC)建设项目建筑智能化系统共分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11个子系统,本文以该项目为例,介绍电气线路穿管敷设技术要求,分析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综合布线问题,结合布线系统环境要求,通过正确的综合布线,实现各信号间的有效传输.
2020年,贺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认真贯彻落实贺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住房城乡建设工作重点,按照“六稳、六保”要求,努力克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rn贺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二层单位贺州市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贺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也获得了全区、全市的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贺州市被评为国家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贺州市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贺州市获得“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市”.
为了裂解生物质有机大分子的C─C键,提出铜负载的脱铝H-Beta沸石作为催化剂的非均相氧化方法.以苯基乙二醇作为模型反应物,通过催化剂制备工艺探讨、物性测试、反应活性表征、稳定性试验等系列工作,考察所制催化剂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断键反应需在催化剂和氧气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使用高级醇代替甲醇作为溶剂时,反应有较高的转化率和较高的苯甲醛选择性.机理分析可知:1,2-二醇的氧化裂解是Br?nsted酸和Lewis酸协同作用的结果,Cu对分子筛晶格中Al的取代,以及Cu+变为Cu2+的自身的循环,可有效提
塔式太阳能热电站通过大规模定日镜场反射汇聚太阳光,加热传热介质进行发电.针对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溢出损失的问题,提出最优抛物面式子镜倾斜策略,建立最小化平准化接收器度电成本优化模型获得最优的接收器参数,并提出一种结合智能蒙特卡洛采样方法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快速求解.仿真结果展示了聚光集热系统优化前后电站效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对隆安水文站11年输沙率成果进行相关计算分析,结果符合规范关于输沙率间测的规定及要求,该站悬移质输沙率在水位86.00 m(高洪水位)以下可实行间测.间测期间,可只测单样含沙量,借用历年综合单断沙关系线K=1.00推求断面平均含沙量,并可采用历年综合关系线整编资料.
为了提高甲烷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CH4-SCR)的效率及其抗烟气中的SO2和H2O的能力,以铝离子柱撑黏土为载体,制备铁-钴双金属催化剂(Fe-Co/Al-PILC).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表征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对其CH4-SCR特性进行系统评估.结果表明,Fe-Co/Al-PILC具有较好的脱硝反应活性,其中0.27Fe-Co/Al-PILC(0.27为Fe与C
以胺为吸收剂的碳捕集作为一种最接近商业化的CO2脱除技术,在捕集电厂烟气CO2方面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胺易发生降解的固有缺陷,已成为制约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基于此,首先分析了胺的降解机理、降解影响因素及降解产物的形成路径.重点回顾了烟气中杂质组分以及吸收剂中的金属离子对氧化降解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果,影响热降解速率的因素及其作用效果,阐述了降低胺降解的方法和策略.最后对胺在碳捕集技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从物理、化学和热力学性质、降解机制等方面对胺进行研究,确定多边环境协同作用下胺降解的产物及其
针对钯催化剂回收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提出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基1-甲烷磺酰哌嗪螯合树脂(PS-MSP)选择性吸附回收Pd(Ⅱ)的方法.结构及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配体1-甲烷磺酰哌嗪(MSP)成功交联到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微球(PS-Cl)上;PS-MSP对Pd(Ⅱ)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最大吸附量为223.8 mg·g-1(25℃,48 h,pH=4).吸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PS-MSP对Pd(Ⅱ)的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为物理与化学吸附共存的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PS-
采用南流江常乐水文站2013—2020年水位、流量实测资料,利用水位后移法对其水位流量关系进行单值化分析.采用后移时间为30 min精度满足规范各项要求,单值化处理后无需每次进行洪水过程施测,只需按照水位级均匀布设测点,监测1~2场洪水过程即可,可减轻测量工作,同时大大减轻了测验任务和资料整编的工作量.
依据实测径流数据,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检验法、Spearman秩相关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对漓江桂林水文站和阳朔水文站1967—2020年的年最大流量序列的趋势性、突变性和周期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7—2020年漓江桂林至阳朔河段的年最大流量序列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序列存在突变,突变的年份在1969—1973年前后,序列存在时间尺度为8 a和36 a的周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