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曼诺夫斯基早期钢琴作品的演奏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87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希曼诺夫斯基是20世纪波兰现代音乐的奠基人。本文分别从演奏技巧、演奏情感剖析两个方面对其早期钢琴作品的演奏进行分析。
  【关键词】希曼诺夫斯基 ;演奏
  卡罗尔·希曼诺夫斯基(Karal Szymanowski,1882-1937),继肖邦之后20世纪最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他一生的音乐创作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其中早期钢琴作品受到肖邦、斯克里亚宾、瓦格纳等作曲家的影响较大,整体风格倾向于浪漫主义。演奏时我们更多的是遵循浪漫主义时期的演奏基本方法。由于对希曼诺夫斯基作品演奏的音响视频资料很少,所以笔者将作品中出现的技术点结合自己的弹奏体会,在此简要总结一下。以供演奏者参考。归纳有以下几点。
  一、双音的弹奏
  纵观希曼诺夫斯基的早期作品,会发现很多“双音”出现在主题旋律的发展句中,例如前奏曲第四首就出现了半音化双音连续上下行的旋律。此时双音的上声部要突出一些,并且上声部旋律要连贯并且极富歌唱性。这就要求演奏者合理的安排指法,并且将手指对力度及音色的控制能力训练有素。演奏时手指贴键,用指腹触键。靠肘关节及手腕的转动来获得各手指指尖力量的平移,胳膊完全放松,力量下沉,这样奏出的声音饱满又“连绵不断”。
  二、八度的奏法
  八度是希曼诺夫斯基深化主题旋律的常用创作手法,用于推动音乐情感、将主题形象的刻画更加丰满、戏剧化。在他的奏鸣曲、前奏曲、练习曲等早期作品中,八度音程随处可见。但是,同样是八度音程,出现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主题旋律的强有力再现,有的则是旋律发展的需要等等,所以触键方法也就不一样。这里简要概括有以下几种:
  (1)手腕为轴心,手指指尖“抓奏”。这样的八度弹奏方法,适用于需要轻快、干脆音色的段落。例如前奏曲第六首、第九首中的某些段落。
  (2)以肘关节为发力点,手掌架住手型,此时指尖需要强大的支撑力。这样的触键方法适合强力度要求的八度触键,甚至在一些fff或sf的乐句中,肘关节的力量还远远不够,要将肘关节的力量转移到肩部,用整个胳膊的力量“沉”到指尖上流到琴键里去,所以指尖的放松和坚挺的支撑能力在此时尤为重要。例如在第七首钢琴前奏曲中出现的八度乐句。
  (3)用4-5或者3-4-5指弹奏八度上方音,以获得连贯、细腻的音色效果,下方音则用大指贴键轻轻滑过,突出上方音的旋律,此时还需要手腕的转动以达到力量的平移,从而保证声音的结实。在其前奏曲第一首和第六首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音色要求的八度旋律。
  三、和弦
  我们会发现希曼诺夫斯基的作品中出现大量分解和弦,和弦范围超出八度以上,有的甚至到了两个、三个八度的范围,这种和弦的使用大大丰富了作品的情感表现力,在演奏时我们要注意手腕不要高,尽量放低,手指贴键,“扒键”的感觉要时刻敏感,指尖控制力要强。若需要获得连贯的声音则要充分利用大臂小臂的转动平移。
  四、节奏
  Rubato——自由节奏。在其前奏曲、练习曲、幻想曲、第一钢琴奏鸣曲中都有出现,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自由节奏最难把握。然而,自由不是“散漫”,依旧是严格在乐曲节拍里的,自由的前提是不要破坏乐曲原本的律动。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在音乐的结构内进行适当的弹性节奏处理,有“借”要有“还”。就像李斯特说过,这是“风中的大树”。
  五、踏板
  希曼诺夫斯基作品中无论是速度、力度以及表情记号都非常丰富,要想把这些变化做的妙,踏板应该是一个打造完美音色所不可或缺的。但是作曲家并未在他的曲谱中留下任何踏板使用的标记,笔者根据反复倾听一些音响资料以及自己的演奏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点供读者参考:
  (1)主音踏板。踏板的换踏不以拍点的重音和小节为依据,而只是在调式的主音上换踏,这种踏板方法使得和声清晰,声音干净明亮,对于调性的巩固有很大作用。这种踏板在其第一首钢琴前奏曲中最为典型。
  (2)模糊踏板。前一个踏板和后一个踏板之间没有完全换干净,两个踏板界限模糊,使得声音延长持续而又连贯,从而获得一种朦胧之美。在他的第三首和第六首前奏曲中都可运用模糊踏板来获得如水般的音响效果。
  六、复调性
  希曼诺夫斯基早期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复调性,在前奏曲作品和奏鸣曲作品中都有很明显的复调性旋律出现。在他的前奏曲第四首中,更是标明了“ben marcato voci”的明显强调声部提示。
  演奏时,要注意每个音和它彼此所处的声部的关系,首先要做到头脑清晰,心里要熟悉所有出现的声部旋律,然后将音符按照它的声部位置排列好,依据音乐需要靠手指的控制力将声部清晰的弹奏出来,每一次主题的进入都要明确又清晰。
  七、结语
  “希曼诺夫斯基一生的志向是要当一个文艺复兴的人,世界的人。”①在国家兴衰的大背景之下,希曼诺夫斯基历经了炼狱般的心灵折磨,他用音乐谱写了他悲剧化的一生。在一百多年以后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多种流行文化充斥了整个社会文明时,又有多少人能够平静浮躁的心,真正在音乐中审视过自己原本灵魂中的美与丑,站在一个高于他人的角度去探寻人类的情感和生命的意义之所在。希曼诺夫斯基用他满目苍穹的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最纯粹最单纯的情感世界。无论是作品创作还是演奏,笔者认为这是现代音乐人应该追求的本源之一,不是为了取悦观众而哗众取宠的摒弃音乐本身的作秀,而只是在音乐里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只跟音乐有关。对于希曼诺夫斯基的研究也是这些年刚刚开始,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来关注、演奏他的作品,挖掘其音乐价值。
  注释:
  ①C.Palmer(著),马继森等译.《希曼诺夫斯基》BBC音乐导读35,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9.
  参考文献
  [1]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英)帕尔默(Palmer,C)著,马继森,等译.希曼诺夫斯基[M].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3][美]阿图尔·鲁宾斯坦(著),梁全柄,姚曼华,梁镝(译).我的青年时代[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本文就于都吹打在形成发展中受到的影响及于都吹打中最具特色的"公婆吹"和于都吹打的艺术特点、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等音乐形态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该乐种的音乐形态进
1同轴电缆的频率均衡问题严格来讲,电缆长距离传输最关键是频率均衡问题,它也是目前在550 MHz乃至750 MHz系统电缆传输距离受限(一般小于5 km)的主要原因.电缆传输中需要用干
摘 要:在车辆工程研发设计阶段,其耐久性试验是非常重要的设计环节,不仅是检验产品质量合格的有效方式,而且还为产品优化设计给予了一定的参考价值。车辆工程中的耐久性试验历经了室内的道路模拟以及外场的试验阶段,然而随着虚拟试验技术的提出,车辆工程耐久性试验又面临着革命性的大跃进。故本文通过对车辆生产过程中的虚拟试验技术分析,分析出了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主要特征及载体,为车辆工程耐久性虚拟试验技术研究
【摘要】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日益完善的今天,每个音乐教师都应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理念,把握好基本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更多的音乐知识。同时,音乐教师要善于掌握和利用各类优秀的教学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课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柳钢有线电视台于2001年7月购入深圳某公司的新创意2000LG非线性编辑系统一套,该系统包括1台无卡非编、1台有卡非编,两台非编之间采用100 M以太网互连,构成一个对等式局域网,
本文根据饮水中氟的来源,将全省氟中毒划分为深循环热水型、火山活动—地下水富集型、地下水运移富集型和淋溶富集型4种类型。1、深循环热水型:水中氟来源于花岗岩浆的释放,可
介绍了模拟电视加解扰技术的发展和有线电视网络应用这一技术的实用模式.通过对产品功能和性能的分析,为用户对产品选型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并对节目增值服务进行了阐述.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卫星地面站已成为各有线电视台接收节目源不可缺少的设备.但是,有些人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加上一些媒体的错误宣传,以致对卫星地面站的极化(偏振
1 网络概况最近,我们为某单位进行了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的改造,该单位共有4个院区,散布于城区东南西北,院区间远的相距23 km,近的也有近10 km.该单位建台初期,受地理条件、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