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一”讲话与哲学创新——学习札记和思考剪辑

来源 :深圳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win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不仅鼓舞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纪元,而且指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新进程。“七·一”讲话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理想与现实、共赢和共存、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等辩证关系的精辟论述,是党建创新与哲学创新的指针。
其他文献
本文是系列文章 (见注释 )中的一篇 ,它从决定思维方式的三大要素出发 ,引申出三大思维方式 ,并重点讨论了主体本位思维方式 :它的自我、群我、超我三种形式的持征和陷井 ,指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如何认识和理解二者关系,人们的看法不尽一致,理论界也有不同意见.本文通过对适应与超越、一元与多元、法治与
科学理论作为对客观实在的描述和反映 ,包含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 ,但同时也渗透着与客观实在不符合的成分。证实主义把科学问题和证实问题联系起来 ,其方法具有开
“事象”包括各种实物、现象和事件 ,“事象”是有形象、可观察感知的。事象世界有众多关系网络 ,事象和关系网络均处在动态过程中。事象、关系、过程是三个基础性的哲学范畴
从人与自然的相关性和整体性以及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的视角来看 ,生态伦理学的利益基础应当确立在人类的整体利益上。因而生存伦理学就应该为人类的整体利益做出理论上的
本文揭示了“人文奥运”的内涵 ,提出人文奥运即弘扬奥运精神的奥运 ,塑造中国人自己价值观的奥运 ,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奥运 ,提高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奥运。 This artic
期刊
中国市民社会的建立是一个艰苦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之提供了基础 ,但还要辅之以文化 ,尤其是伦理道德的支撑 ;同样 ,市民社会的建立过程也会引起伦理生
我们是在“时代问题”和“理论问题”的双重挤压之下 ,进入“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这一论题的。“形而上学成为怪影”是我们时代马克思哲学遭遇的时代问题。与之相关 ,马克
"新民"是梁启超构想的理想人格.梁启超关于"新民"之诸种品格的理论设计,在当时的中国以至当下的中国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这组笔谈 ,是对世纪末中国美学的一次系统总结。《超越局限》是对 2 0 0 0年中国美学发展的一个综述。作者在充分肯定这一年研究进展的同时 ,特别指出正如整个当代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