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水嬉戏安全守则

来源 :为了孩子(3~7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1455206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边玩耍的时候,孩子们爱挖沙子、踩水、摸鱼、捡贝壳,甚至下水游泳,玩一整天都意犹未尽。正因为孩子喜欢水,当爸爸妈妈说“走,我们玩水去”时,他们可以一蹦三尺高!江、河、湖、海(包括池塘)等自然水系的环境比较特殊,安全系数很低,无论你们的水性有多好,保证孩子的安全,都要放在第一位!
  今年7月6日,江西瑞昌的一个女孩和小伙伴们在水塘边玩,在一块石头上滑了一跤,不慎滚落水中,当时就沉了下去,被救上岸时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美国国家儿童安全项目发布的《十大儿童安全杀手排行榜》中,1号杀手是“蹦蹦床”(这个项目在我国并不普遍),2号杀手便是“溺水”。看来各国都会遇到幼儿安全问题。
  毕竟不是所有你和孩子去玩的地方都设有安全警示牌、“禁游区”标志。在我国,喜欢“野泳”“野浴”的人为数不少,觉得这么做够爽且酷,胆大的爸爸还带着孩子一起“玩”,从小练习勇气和毅力,却无形中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号——“我会游泳的,我哪里都可以去玩!”但在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地方,在没有成年人从旁看护的情况下,极其容易发生未成年人溺水意外。
  安全及防范守则——
  ● 做孩子的好榜样
  爸爸妈妈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不去危险的水边场所,不做惊险的跳水、游水动作。
  ● 避开危险的深水区
  带孩子去水上游乐场、游泳池,或者江河湖海边玩耍,爸爸妈妈要先了解周边的环境,是否有深水区域或者有暗流的水域,不洁净的水域最好也不要接近。
  ● 时刻陪伴与看护
  出门在外,孩子的兴奋点与父母的关注点不可能时时保持同步,尤其学龄前的孩子,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都不足,看到哥哥姐姐玩水有趣,便会不顾一切冲过去,此时,贴身保护就是必须的。非常有必要和孩子约法三章,最最重要的一条:不能离开妈妈2米远,超过2米远,就没的玩!
  嬉水安全,谁保证?
  如果是去海边度假,踏浪,在大海里游泳,去珊瑚礁水域浮潜,这是很多人的梦想,孩子也喜欢水,不能玩那些成人玩的刺激项目,在沙滩上踩踩浪花、挖挖沙子、堆堆沙堡,胆大的在近处扑腾几下,也是好的。而我们的问题是,如何确保孩子的安全呢?什么时候会涨潮?浪头会不会太大?有没有鲨鱼出没……
  ● 去管理较好的海滩
  一般海边的风景区都会辟出专门的区域向游客开放,这些区域的优点是:专人管理,发生突发状况会有救援,紧急时会提醒大家疏散,往安全地带有序撤离。
  缺点是:游人太多太杂,孩子玩耍的空间太小。
  ● 尽量自备泳衣和沙滩鞋
  想要下水的话,尽量穿自己的,而不是租借的,一双沙滩鞋也是需要的,可以很好地避免孩子的脚被硬物划伤。
  ● 自备玩具更尽兴
  拿出自备沙滩玩具,沙滩上一定会有小朋友被吸引过来,和孩子一起玩。小朋友之间可以互相交换玩具,有伴的旅行更好玩,孩子们也一样。
  ● 做孩子最好的救生员
  户外的场地,海滨浴场,救生员要照看那么大的地方,多半是忙不过来的,对孩子们来说,最好的最及时的最称职的“救生员”,就是自己的爸爸和妈妈。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
  ★脱水和中暑
  9~10月天气转凉,但在水上玩耍发生中暑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应对:
  ◆在阳光很好、天气相对较热的正午,尽量不要让孩子直接在太阳下暴晒。
  ◆避免做剧烈的水上运动,以免出现虚脱现象。
  ◆提醒孩子多喝水,尽量选择穿透气性强的衣物。
  ◆防晒也是必须的,可以在出门前给孩子全身裸露部位均匀地搽防晒霜,宜选刺激性小、安全系数高的宝宝防晒霜,并且要防水。
  ★划伤和割伤
  经过岸边的小树林,锯齿形的树叶,不平整的树干可能划伤人;有些石块可能很锋利,水下的情况更是不明,踩到锐器,可能会被割伤。
  应对:
  ◆给孩子穿长袖衣服和长裤。
  ◆下水不脱鞋子。
  ◆准备急救器材,万一受伤:
  1.用矿泉水或纯净水清洗伤口;
  2.伤口上敷干净的纱布加压止血;
  3.用创可贴保护伤口,如果划痕较长,可以用几张创可贴并排贴牢,或者用干净的纱布和不过敏的无纺胶布进行包扎。
  ★意外扭伤
  孩子在游泳时,如果关节、肌肉受到损伤,正确的急救方法是什么呢?
  应对:
  ◆休息 让孩子以自己喜欢的体位坐下或躺着。
  ◆冷敷 在受伤处盖上一层布,每隔两三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以减轻疼痛和淤肿。
  ◆ 加压包扎 用弹力绑带包扎(不冷敷的时候),压住受伤部位,避免发生更严重的肿胀。
  ◆ 抬高伤处 受伤部位下方垫高,使之高于心脏位置,以减轻肿胀程度。
  说了这么多水边度假玩耍的安全问题,并非让孩子止步在家甭出去了,相反,我们鼓励孩子多走到外面的世界,在一次次的经历中慢慢成长。
其他文献
“妈妈,我的牙齿会动了!”  当孩子说出这话时,表明他的重要时期开始了。  孩子6岁左右进入换牙期,此时乳牙开始相继脱落,继而恒牙在相应的位置上萌出,一般都是下门牙先替换。换牙是一个比较复杂、奇妙的过程,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孩子今后的牙齿是否整齐,面容是否美观,同时,如果在换牙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成年后牙病的发生率也会大大降低。在6年的换牙期,家长和孩子都应该注意些什么?  问:孩子换牙期间家长要注
期刊
秋风送爽9月到,菊花飘香开学忙。9月一到,安静了一夏的幼儿园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机勃勃。  间隔了一个长长的暑假,重返幼儿园的孩子们面临的是新的教室、新的环境、新的学期。重新见到老师和同伴,有些孩子显得兴高采烈,特别兴奋;有些则表现出失落、没精打采的样子;还有些哭着嚷着“要妈妈”、“要回家”……  和我们成年人一样,每当节假日过后上班,也往往免不了有一段不太适应的过程;孩子们在刚开学的一个阶段,无论是
期刊
在门诊中,常常听到父母们的抱怨:“我家孩子三天两头总生病,不是发烧、感冒、咳嗽,就是肺炎,来医院已成家常便饭了”、“每次一用抗生素就是1周多”、“孩子幼儿园没上几天,我们总请假,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尽头啊”……  是什么让父母们这么烦恼?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造成父母抱怨的原因——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什么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孩子在1 年内有多次的上、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包
期刊
“爸爸,左边豌豆兵,快打!”  “爸爸,熊二太搞笑了,再让我看一集吧”  “爸爸,你的iPad充电没?”……  一年前,刚上中班的小聪宝已经是我的“好帮手”了,我打手机游戏、玩iPad,总有她的身影相伴。别说,才4岁半的孩子对电子产品有着非同一般的领悟力和学习力,什么愤怒的小鸟、豌豆兵、切水果,样样拿起就会玩。我呢,也乐得其所。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父女一起打游戏就是好。她妈刚要阻止
期刊
泼水节  适合年龄:4~7岁  准备:户外能玩水的地方、水桶、水管以及一切玩水道具(水枪、面盆等)、毛巾,替换衣物  锻炼:全身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玩法:  孩子可以自由选择玩水的道具,用水枪或水管等工具将水泼到他人的身上,同时用面盆等道具遮挡身体,以躲避其他孩子泼向自己的水。召集更多的伙伴,玩起来更有趣哦!  注意:  使用水枪不瞄准他人的脸部,一定不能射他人的眼睛。  游戏结束后,要及时擦干身
期刊
父母们总在抱怨,大大小小的家务,孩子们总是视而不见。父母心里虽期待着孩子能够承担力所能及的部分,却也不愿意用强迫孩子的方式来让孩子做家务,更希望孩子能主动去做。但孩子做家务往往只是出于新鲜好奇、心血来潮。  对于家务问题,很多父母未曾深思过,直到有一天,陈志琴老师无意间说起,有一天她儿子提出一个让她有点生气的建议:“妈妈,以后我帮忙做家务,你付给我点钱就行。”孩子的话让我们深思,孩子的建议并非空穴
期刊
由于工作原因,我的朋友里有很多优秀的教师。  去年9月,一位朋友接了一年级新班。在某次聚会时,她聊到了她的某个学生。这个孩子非常内向,胆子也小。由于胆小,做什么都拖拖拉拉,成绩总跟不上整体水平。带班的老师交流下来,觉得这个孩子的智力有问题。  很庆幸我的朋友是位非常负责的老师。她进行了家访,发现这个孩子在家里还是蛮活跃的。由于父母都不在身边,平时都是老人带着,所以非常胆小。但是他对老人非常照顾,而
期刊
紫薯冰皮月饼  材料:糯米粉45克,黏米粉 35克,澄粉20克,色拉油20毫升,糖30克,牛奶 185毫升  馅料:紫薯泥300克,糖50克,黄油30克,牛奶30毫升  手粉:糕粉适量  制作步骤:  1. 准备紫薯馅。在蒸熟的紫薯泥中加入牛奶、糖、黄油,炒匀即可,冷却后分成每份30克左右。  2. 将适量糯米粉入微波炉加热半分钟,做成糕粉,备用。  3. 混合糯米粉、黏米粉、澄粉、糖,加入牛奶和
期刊
很多孩子喜欢吃果冻,我们出于种种考虑一直不敢给孩子吃。今天我们就用鱼胶粉和夏天的水果一起来为宝贝做一款健康果冻,既营养又安全。鱼胶粉做成的果冻比较软,遇热马上就会融化,完全不用担心宝贝吃果冻会被卡到。鱼胶粉一般在烘焙材料店或者网上能买到,鱼胶粉是提取自鱼膘、鱼皮加工制成的一种蛋白质凝胶,纯蛋白质成分,不含淀粉和脂肪,可以放心给孩子食用,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要购买品质有保证的鱼胶粉。  用鱼胶粉做果冻,
期刊
我一直坚信旅行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所以,女儿3岁后,我和先生“说走就走”的旅行变成了我们一家“大手牵小手”的亲子旅行。如今,女儿8岁了,东南亚、澳洲、欧洲都留下过她的小小脚印!  或许你会担心多了个小家伙,旅途中会遇到种种麻烦;或许你会犹豫该带孩子去哪儿、玩什么;或许你会觉得孩子还小,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不会给孩子留下什么印象……其实,这些都不是理由,只要你用心去安排、努力去实践,亲子旅行的意义会让你
期刊